1、下面书写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警告 肌肉 文章 同胞 海藻
B.马达 属于 檀木 盈利 水筒
C.跪倒 承受 衣䄂 负责 发泄
D.障碍 颠峰 香蕉 橱房 改变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本书越看越有味道(舌头接触某样东西时的感觉 )。
B.妈妈做的鱼味道(指趣味;情趣)鲜美,是全家人的最爱。
C.走进果园,一股香甜的味道(气味)扑鼻而来。
3、词填空(4分)
[软弱 柔弱]
(1)你别看小柳树身体是那么( ),生命力却很强。
[清鲜 新鲜]
(2)菜市场货架上摆满了( )的蔬菜。
4、下列拟声词使用不当的是( )
A.木头被敲打,发出啷的声音
B.水哗的一声泼到了草地上
C.箭嗖的一下飞了出去
D.拳头呜的一声打到了桌上
5、补充词语,并选择词语填空。
杯__________影 滥竽_____ 掩_____盗_____
杞_____忧_____ 邯郸_____ _____底_____蛙
1.我们不能像南郭先生那样_______,只有拥有真才实学,将来才能有立足之地。
2.听完这个故事,小东总是_______,疑神疑鬼的。
6、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和近义词。
反义词: 迅速( ) 悲惨( ) 寒冷( ) 复杂( )
温和( ) 困难( ) 黑暗( )
近义词:
祝愿( ) 救援( ) 展现( ) 悲惨( ) 搜索( )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蜜蜂》这篇课文通过写法布尔为了了解蜜蜂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试验,得知蜜蜂辨认方向不是靠________________,而是靠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法布尔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工作态度。
(2)《小虾》这篇略读课文通过描写虾的_______、_______,写出了虾的有趣,表达了作者对虾的___________________。
(3)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___________________;五点左右,________________绽开了笑脸;七点,________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放了;下午三点,万寿菊______________;傍晚六点,烟草花在_________________;月光花在七点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
8、读拼音,写词语。
yòu rén chéng xiàn fēng lì wēi wǔ wēi xiǎn
xiōng měng lún chuán qì guān yuán rùn níng jìng
9、阅读短文,思考后面的问题。
章鱼
章鱼浑身软乎乎,滑溜溜的,连根骨头都没有,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它既无锋利的牙齿,又无坚硬的鳍.长着细长的腕足,似乎软弱无能。
有人曾做过试验,一条25公斤重的章大鱼可以钻过直径5厘米的小孔。也许你会说,把它钉在木箱里,用钉子把箱盖钉好,总跑不了吧?不见得。假如这个箱子有可以伸进一张薄纸板的缝隙,它照样可以从这缝隙中神不知鬼不觉地溜出来。章鱼逃跑的本领,真是令人叹服!
章鱼还善于变色。它具有动物中最快的变色系统。它受惊时变成白色,愤怒时变成红色。它还能变成绿色,棕色,红棕色,或周身泛出有掩护作用的斑点。
章鱼有各种各样的自卫本领。遇到敌人时,章鱼会放出“烟幕弹”,像乌贼那样分散敌人的注意力,麻痹敌人的嗅觉,然后趁机逃走。它睡觉时还保持着很高的警惕性,总是让8条腕足中的一两条腕足转来转去,担任警卫。只要有啥东西轻轻碰到这值班放哨的腕足,它就马上惊醒过来。
章鱼的本领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1】看意思,写成语。
(1)做事极为隐秘﹐别人一点儿也不知道。______
(2)出乎意料,很难让人相信。______
(3)赞叹而且佩服。______
【2】下列句子用的是哪种说明方法。
(1)一条25公斤重的章大鱼可以钻过直径5厘米的小孔。______
(2)章鱼还善于变色。它具有动物中最快的变色系统。它受惊时变成白色,愤怒时变成红色。它还能变成绿色,棕色,红棕色,或周身泛出有掩护作用的斑点。______
(3)章鱼浑身软乎乎、滑溜溜的,连根骨头都没有,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______
【3】本文从外形特征、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四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章鱼。
10、课外阅读。
古人赞美荷花的诗文确实不少。荷花固然值得赞美,然而我却更爱荷叶。
看啊,这些荷叶,墨绿、浑圆、厚重。久早初雨,对像珍珠一样宝贵的水,她们一点一滴不沾唇。她们总是小心地把水保存起来,留给湖中的鱼儿。风雨袭来,她们紧紧团结,连成一片,不怕风吹雨打,就是将身子翻过来,也忘我地保护荷花。烈日吐火,她们个个撑开翠绿,挡住炎热,静静地看着阴凉处的鱼戏虾游。
荷叶作为药材,可以(qù)热清火。荷叶作为特殊的包装材料,不怕水浸
不怕油污。用荷叶煮成,碧绿清香,十分可口……
当人们指点、欣赏荷花时,荷叶从不计较,不争名,不求利,不出风头,不论地位。她总是默默地工作,无私地奉献。
荷叶是美丽的,我爱荷叶。
【1】给短文加个适当的题目。
【2】下面是对“荷花固然值得赞美,然而,我却更爱荷叶”这句话的理解,你认为第( )种是正确的。
A. 荷花不值得赞美。
B. 我只爱荷叶,不爱荷花。
C. 荷花值得赞美,但是荷叶更值得赞美。
【3】短文中,作者借荷叶赞美了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jīn jìn)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
鹿不敢犹豫,撒(sā sǎ)开长腿就跑。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来。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zhēng zhèng)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
【1】用“√”在文中括号里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给文中画“_____”的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
仔细读文中的句子和换说法后的句子,哪一句的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______)
A.文中的句子表达效果更好,更能表现出鹿对自己的细腿的强烈不满。
B.换说法后表达效果更好,更能表现出鹿对自己的细腿的强烈不满。
C.两个句子具有完全相同的表达效果,都能表现出鹿对自己的细腿的强烈不满。
【3】鹿是怎样从树枝中挣脱的?用“﹏﹏”在文中画出来。
【4】用一个词语概括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结合选文,下面最像赵州桥示意图的是( )。
A. B.
C.
D.
【2】联系选文可知,“创举”在文中具体指的是(_____) 。
A.桥全部用石头砌成
B.桥下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
C.桥下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3】赵州桥的设计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你觉得最有创意的地方是哪里?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很快,我就发现自己了祸。因为这样随意乱剪,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却短得不到一厘米。
“哎呀!”我叫起来,“坏了!
小沙连忙摸耳染,看它们还在,就无所谓了。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1】“我”为什么说“坏了”? 请你用选文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漏(节选)
一天晚上,下着蒙蒙小雨。老虎来了,贼也来了。老虎用爪在墙壁上抓,贼用手在屋顶上挖,不一会儿,墙被老虎抓了个窟窿,屋顶被贼挖了个窟窿。老虎钻进驴圈,贼也正想往下跳。忽然,老爷爷和老婆婆在里屋说起话来,老虎和贼吓得大气都不敢出了。
老爷爷说:“好像有什么声音在响?”
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
我还厉害?”
贼蹲在屋顶上想:“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老虎吓得浑身发抖,贼听得腿脚发软。贼心里害怕,脚下一滑,扑通从屋顶的窟窿里跌下来,正巧摔到虎背上。老虎未料到房上会有东西掉下来,心想:“坏事‘漏’捉我来了!”撒腿就往外跑。
【1】选文一共有_____段话,第一自然段有_____句话。
【2】选文中老虎是来________的,贼是来_______的,他们听到老奶奶说不怕_______,不怕_______,就怕_______,他们虽然不认识“漏”,但都非常害怕。
【3】从选文内容可以看出老虎和贼是( )
A.做贼心虚
B.掩耳盗铃
C.胆战心惊
D.鸡飞狗跳
【4】老虎和贼认为“漏”是什么?( )
A.漏水
B.比他们厉害的东西
【5】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罐和铁罐(节选)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辨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1】“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一句中“相提并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朗读时要读出____________的语气。
【2】用波浪线画出选文中描写陶罐神态的词语,用横线画出描写铁罐神态的词语,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陶罐的_______________,铁罐的___________。
【3】下面对选文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文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神态描写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并展现人物性格。
B.“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这句话写出了陶罐易破碎的特点。
C.铁罐只看到了自己的长处,没有看到自己的短处,所以它看不起陶罐。
D.陶罐知道自己易碎的特点,不想硬碰硬,所以它一再忍让、求和。
【4】陶罐为什么不再理会铁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全文,你想对铁罐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看图回答问题。
【1】上面的两幅图展现的是哪一个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
A.春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重阳节
【2】我们学过关于这个节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强子把鬼子带进山里捉迷藏。(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叫得那么响,怎么还能听到别人的喊声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子第一次听到了小鸟的歌唱,听到了微风在树叶间的低语,听到了小溪潺潺的流水声。(请写一个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鸟在唱歌。(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周末我们班要去永定看土楼,大家怎能不高兴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写句子。
蒙蒙细雨淋湿了人们的衣服。
①改成“把”字句:________
②改成“被”字句:________
(4)修改下面的句子。
妈妈送了我美丽的一条红裙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句子。
(1)进行小组讨论时,发言很积极。
(2)我来到卢沟桥,终于看到了课文中提到的石狮子,兴奋高兴地跳了起来,
20、修改病句。
1.我们在教室里紧急地劳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约在6500万年前,这种动物突然神秘地消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老师经常鼓舞我要好好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我们的心情十分繁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妈妈鼓动我克服困难,好好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
从下面的事物中选择一组,以它们为主人公,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一些什么事情呢?编一个故事。要求:故事要有意义,叙述要清楚,语句要通顺。
①铅笔、橡皮、转笔刀;
②小溪、河流、大海;
③眼睛、耳朵、鼻子、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