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儿童急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跑)
B.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梅花的清香之气)
C.白发谁家翁媪?(妻子)
D.问之,曰:“欲作针”(代指老婆婆)
2、下列哪个选项画横线的字音完全相同( )
A.笼罩 鸡笼
B.麻雀 家雀儿
C.投降 从天而降
D.曲折 曲径通幽
3、下列词语对应的人物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铁公鸡——毛不拔的人
B.拦路虎——表面善良、内心凶残的人
C.笼中鸟——失去自由的人
D.寄生虫——不从事劳动、靠别人为生的人
4、选词填空。
掩护 保护 痛击 射击 沉痛 悲痛
(1)为了( )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2)七连决定转移,把( )群众和连队主力安全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3)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 )。
(4)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 )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撤退。
(5)我们( )悼念为革命而献身的战士。
(6)周总理的逝世,使我们感到无限( )。
5、“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写出了猫( )的特点。
A.胆小
B.贪玩
C.勇猛
6、下列关于“皑”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左右结构,第九笔的笔画名称是“横折”。
B.形声字,“岂”为声旁,“白”为形旁。
C.本义指霜雪的白色。
D.读作“ai”,是零声母音节。
7、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卓越(zuó zhuó) 手腕(wàn wǎn)
弥漫(ní mí) 盔甲(guī k uī)
硕士(suò shuò) 执行(zhí zí)
8、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凶猛——(______) 光荣——(______) 艰巨——(______)
震荡——(______) 违抗——(______) 漆黑——(______)
恍惚——(______) 尽然有序——(______)
9、古诗阅读。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师塔前__________,________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下列对古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春意融融,诗人感到有些懒困,看到一丛盛开的无主桃花觉得美极了,生出了一丝无奈。
B.春风和煦,诗人闲来无聊,来到江边赏梨花,心情十分愉悦。
10、课内阅读。
于是乡下人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作“天窗”。
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到屋里来啊!”跟着木板窗的关闭,孩子们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籍。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1】“天窗”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的原因是( )
A.因为乡下的孩子喜欢天窗。
B.因为下雨天木板窗关闭,只有透过天窗才能看到外面的世界。
C.因为孩子们只有看到天窗,心里才感到安慰。
【3】如果你是文中孩子们的一员,联系选文谈谈你对天窗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掏雀蛋》,完成短文后的题目。
掏雀蛋
我10岁那年,母亲得了一种病,发作起来头痛欲裂。但母亲还是咬着牙坚持五更天就起来磨豆浆、生炉子,然后挑着担子上街赶早市。因为要维持一家六口的温饱,要供我们姐弟四人上学,仅靠父亲那份微薄的工薪(xīn)显然是不行的。凌晨,我在熟悉的石磨声中醒来,看到母亲头上勒着毛巾,嘴里咬着衣襟,忍着头痛,奋力牵引沉重的石磨,就偷偷地哭泣。我恨自己太小,太没出息,连自己母亲的病痛也解救不了。
偶然地听到对门李四妈说,吃出壳前已长羽毛的麻雀能治头痛,我就牢牢记在心里。当时,正是春寒料峭时节,自然不会有什么麻雀蛋。眼巴巴地盼呀盼,盼到草绿了,花开了。‖
一天放学后,我扛上一大一小两张凳子,迂(yū)回到如松大爹的老屋后,垒起凳子爬上去,踮起脚掏麻雀蛋。刚掏到第二片瓦,就忍不住惊喜地叫起来,在一团软乎乎的乱草和羽毛中,有3只雀蛋!这时,估计如松大爹在屋里听到响动了吧,他大声斥骂:“哪家的小猴子,想拆房子啊!”我吓得腿一软,从两张垒起的凳子上直跌下来。万幸的是,后脑勺上虽多了个大包,3只雀蛋却丝毫无损。等如松大爹绕到屋后,我早就溜没影了。
当天晚上,外公带着表妹来了。晚饭后,我一头钻到床上,扯了块破棉絮(xù),将 3只粉红色花生米般大小的蛋捂在里面,弓着身子呵护着它们,早早睡了。‖
清早一睁眼,我被戳(chuō)了一刀似的叫了起来。原来小表妹和我一起睡觉,一个翻身把蛋都压碎了。我撕心裂肺、如遭雷劈般扑在床上大哭起来。那凄厉悲凉得像狼嚎似的声音吓得全家都跑了过来。母亲惊慌地问长问短,以为我中了邪(xié)或得了什么病,还将沾满豆浆沫的手贴上我额头试体温。
我软软地倒在母亲怀里泣不成声:“小丫头,……臭丫头,把蛋……压碎了!”家人如释重负。
外公忙说:“乖乖别哭,我叫大舅明年多掏点给你玩!”
我觉得更委屈了,拍着枕头哭着说:“不是我要玩,是等它长出毛来给妈吃的。李四妈说吃了不头痛。不是玩的,不是……”妈妈、姐姐一听都哭了。姐姐的泪滴在我脸上,凉凉的。
妈妈搂着我,轻轻地揉着我头上的包,心痛地说:“乖乖隆的冬,我说哪块来的这么大个瘤(liú)!有你这片孝心,妈的病不吃雀蛋也能好,有你这样懂事的儿子,一定好……”‖
后来,母亲的头果然不痛了。父亲说是天气暖和了的原因,母亲却固执地认定,是因为儿子的孝心感动了神灵。‖
【1】默读短文,思考问题:故事中有哪些人物?谁是主要人物?讲了这个主要人物的一个什么故事?然后用一句简单的话(不超过15个字),在横线上写出故事的大意。
故事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已经用“‖”划分成四部分,请概括出第二部分的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文,想一想,句子“家人如释重负。”中的“重负”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故事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请以文中的两个内容说明为什么你认为“我”是这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三峡之秋
①三峡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天,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到了秋天,它们绿得发黑。而那累累的果实,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②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满山的橘柚树上仿佛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清新而明净。太阳出来了,露水消逝,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③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它那激荡的、跳跃的光辉,又投向两岸陡立的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充满了秋天的热烈的气息。
④下午,峡外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这使得峡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去得特别迟。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如同一条明亮的小溪。
⑤夜,终于来了。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的光晕,使长江仿佛眨着眼睛,沉沉欲睡。只有偶然驶过的赶路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⑥也许由于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过于狭小,月亮也上来得很迟很迟。起初,峡里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像一块巨大的、磨平的、发亮的云母石。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光,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青光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凭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⑦这一天,正是中秋。
【1】读短文,填一填,画一画。
短文按_______顺序描写了三峡在八月十五这一天景色的变化。我们能读出作者对三峡美好风光的______________之情。
【2】请用“ ”画出点明三峡的秋天总的特点的词句。
【3】短文中描写的三峡中午的特点是( )
A.朦胧 B.平静 C.热烈 D.明丽
【4】“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像一条金鱗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句话所描写的景物不能体现出“三峡之秋”的特点,只是写出了三峡景色的优美。
B.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所描写的景物富有生机活力。
C.“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跳跃”让人感受到一种热烈的气息
D.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长江比作金鳞巨蟒,生动形象。
【5】第④段中“长江如同一条明亮的小溪”是因为( )
A.长江到这里变窄了,像小溪一样
B.长江平缓流淌像小溪一样
C.长江两边都是黑色的山崖的倒影,只剩江心是光亮的,像一条小
溪。
【6】第⑥段中( )像一道瀑布,凭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A.长江 B.月光 C.阴影
【7】第②段中,作者是怎么写出三峡的秋天明丽的特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午,峡外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这句话说雾是青色的,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你的生活经验,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那一年,我领着女儿到农村去,恰巧遇见了老家的母鸡在孵小鸡。
母鸡趴在草筐里的鸡蛋上,倾注着自己全部的母爱。我们能听到小鸡雏在蛋壳里面用力地啄壳的声音,那声音虽弱小,却震撼着人心。过了好久,一个湿乎乎的小脑袋才很艰难地从里面钻了出来。女儿的目光集中在一个啄壳声响了好长一段时间的鸡蛋上。几分钟过去了,那小孔还是米粒大小。女儿不顾老母鸡威胁的叫声,伸出手来要去剥那个硬壳,想去帮鸡雏。一旁的老大娘拦住了女儿,说:“别去碰它,这小鸡雏只有靠自己啄破硬壳才能活,你帮了它,也许就是害了它。”
老母鸡是最爱自己的孩子的,可是它却“冷酷”地让鸡雏自己钻出蛋壳。
【1】给文章选个合适的题目:( )。
A.冷酷的母鸡
B.勇敢的母鸡
C.大自然的启示
【2】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两句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冷酷”加了引号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娘的话里蕴含着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文《乡下人家》选段。(17分)
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阴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dǎo)衣,它们也从不吃惊。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xié)的田园风景画。
(1)照样子写词语。(3分)
天高地阔:天( )地( ) 天( )地( ) 天( )地( )
(2)写出近义词。(6分)
倘若( ) 率领( ) 附近( )
(3)用“ ”画出文中的拟人句。(1分)
(4)请用简洁的文字提炼第一二自然段描写了一幅 图。(2分)
(5)“他们的好友”指的是什么?(3分)
(6)第三自然段写作者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时看到的情景。作者看到了什么?请用“﹏”
画出来。(2分)
15、我已经读了( )遍课文,我能把课文读得(期待点亮每颗星)
正确( ) 流利( ) 有感情( )
16、修改病句
(1)我把语文作业基本上全部做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经常奖励我们要为国家的富强刻苦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笑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段落修改。
爷爷家的东南边有一块长方形的小园,里面种着各种蔬菜、花草和树木。夏天的小园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你看,一行行向日葵在茁状地成长,露出一张张笑脸迎着朝阳;一排排玉米在威武地挺立,结出一个个玉米棒子像是在比赛——辛勤劳动的小密蜂、翩翩起舞的蝴蝶,给小园又减少了几分生气。就连小花猫还是把这里当成新开辟的游戏场所。望着小园,不禁感叹道:“这里真是一个可爱的地方呀?”(标点符号2处,语病2处,词2处,字2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段。
今天我读了一篇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的作者是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的安徒生写的。小女孩的命运实在是太悲伤了。读了童话以后,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
______________
19、百字练笔。
如果让你利用纳米技术,你会利用它来做什么呢?这种事物有什么优点呢?简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