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表明,吸食摇头丸、K粉和冰毒等毒品,均可导致精神分裂症,这说明毒品会严重损害人体的( )
A.神经系统
B.内分泌系统
C.循环系统
D.呼吸系统
2、下列关于青春期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
B.青春期是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C.在青春期,男孩出现遗精现象,女孩会来月经
D.青春期性意识萌动,对异性产生好感是不健康的心理现象
3、以下关于动物运动的相关知识中,正确的是( )
A.所有动物体内都有骨骼和肌肉
B.曲肘时,起动力作用的是关节
C.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动物就能正常运动
D.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4、如图表示生态系统部分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甲、乙、丙表示三类生物成分)。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表示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
B.乙表示消费者,包括人和各种动物
C.丙是分解者,多为腐生的细菌、真菌
D.甲、乙、丙三类生物成分能组成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5、青蛙被称为“田园卫士”,下列是有关青蛙生殖发育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青蛙有抱对行为,体内受精
B.青蛙的发育起点是蝌蚪
C.青蛙的鸣叫是雄蛙在报警
D.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变态发育
6、关于安全用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药剂量要适当
B.药物越昂贵,疗效越好
C.联合用药要合理
D.使用抗生素要严格遵医嘱
7、下列哪一个细胞里的染色体不成对存在( )
A.卵细胞
B.受精卵
C.白细胞
D.上皮细胞
8、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 )
A.婴儿期
B.幼儿期
C.童年期
D.青春期
9、下列现象属于动物的学习行为的是( )
①雄鸡报晓 ②鹦鹉学舌 ③蜘蛛结网 ④蜜蜂采蜜
⑤老马识途 ⑥孔雀开屏 ⑦狗钻火圈 ⑧蚯蚓走迷宫
A.①③④⑥
B.①②⑤⑦
C.②⑤⑦⑧
D.②④⑥⑧
10、新疆的哈密瓜因甜度大而闻名。有人将其引进到双流种植后,果实的甜度大大降低;再引种回新疆种植,果实又恢复到以往的甜度。从哈密瓜引种的过程可以看出( )
A.环境引起甜度的变化不属于变异
B.甜度具有遗传性,不具有变异性
C.引种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D.环境改变引起的甜度变化不遗传
11、不同浓度的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数据如下图如示。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变量为酒精浓度
B.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水蚤受到伤害增加
C.当酒精的浓度达到20%时水蚤会死亡
D.水蚤心率会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大而加快
12、医生在给人体抽血化验时,用一根橡皮胶管将上肢的上臂扎紧,一会儿上肢前臂靠肘关节处的血管暴起,该血管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毛细淋巴管
13、唾液中的溶菌酶杀灭了口腔中某种致病细菌,这是( )
A.特异性免疫
B.非特异性免疫
C.计划免疫
D.人工免疫
14、下面哪种结构能够为鸟的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
①卵壳 ②卵白 ③卵黄 ④胚盘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5、将刚出芽不久的苦瓜苗用刀剪断,仅剩下子叶以下约3厘米左右,然后将剪好的苦瓜苗插进一株幼小的南瓜苗劈开的茎中,两天后新的苦瓜苗就能长成,这一技术可以提高苦瓜的抗病性。下列培育技术中与这种苦瓜苗繁殖的方式不一致的是( )
A.植物的组织培养
B.柳树用枝条繁殖
C.水稻用种子繁殖
D.马铃薯用块茎繁殖
16、我国特有的一种植物,有植物界的“活化石”,又称为“中国鸽子树”的是( )
A.珙桐
B.银杉
C.桫椤
D.水杉
17、下列人体细胞中,基因不是成对存在的是( )
A.肌细胞
B.神经细胞
C.精子
D.受精卵
18、易川同学因意外造成下肢严重受伤,医护人员对他进行了系列救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伤口处有暗红色血液连续不断地缓慢流出,需在伤口近心端止血
B.因大量失血,入院后为防止贫血需对他进行输血治疗
C.伤口出现炎症是由于血小板因止血而死亡造成的
D.静脉输液治疗时,药物到达感染部位前,至少经过右心房一次
19、美国科学家利用野生大豆与易患萎黄病的大豆杂交,培育一批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挽救了美国大豆产业,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 )
A.种类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物种多样性
20、下列动物中,亲缘关系相对最近的是( )
A.同种的动物
B.同科的动物
C.同目的动物
D.同纲的动物
2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一句成语,请写出这条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9世纪中叶,法国化学家巴斯德做了下面的实验,根据实验现象探究如下问题:
(1)巴斯德把澄清的肉汤倒入两个曲颈烧瓶中,把其中的一瓶肉汤煮沸,而另一瓶则不加热煮沸,几天后,未煮沸的肉汤变得浑浊,表明肉汤中长有________ , 而煮沸的肉汤仍保持澄清,巴斯德由此推测出________不会自发地从肉汤中长出,只有在________已经存在的条件下才能产生新的________。接着,巴斯德打破了盛有澄清肉汤的曲颈瓶的瓶颈,数日后,澄清的肉汤变得________。
(2)巴斯德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23、传染病要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环节:_____、_____和易感人群.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属于_____。
24、《物种起源》的作者是______。
25、像蝗虫的发育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称为___________
26、将下列仿生动物与仿生结果字母填空
27、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造成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方面。温室效应的发生就是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28、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___________是非常重要的证据,_________是常用到的方法。
29、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接到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时应当使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
30、地球上三大生态系统是指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
31、把食物中的各种成分(A~F)与它对人体的作用连接起来。
32、染色体就是DNA.(____)(判断对错)
33、猕猴桃富含硒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为研究硒对猕猴桃叶片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者开展了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猕猴桃果实中硒元素主要通过植物根尖的______区吸收,通过______( 选填“导管”或“筛管”)运输至叶片和果实。
(2)研究人员分别用不同浓度亚硒酸钠溶液处理猕猴桃植株,一段时间后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和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张开的程度),结果如图1、图2。
①该实验应控制各组的______(至少写两个)等条件保持相同。
②有人认为,叶片气孔导度与植物的光合速率密切相关。图中气孔导度的变化______(选填“支持”或“不支持”)以上说法。
③综合上述实验结果,0.5mg/kg组的光合速率最大可能是因为______,进而增强光合作用。
(3)研究者进一步测定各组猕猴桃果实的鲜重、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硒等物质的含量,结果如图3。
从图3可以看出,在一定范围内,亚硒酸钠浓度越高,猕猴桃单果硒含量越高。但农业生产中常施加0.3mg/kg的亚硒酸钠,请你给出合理的解释______。
34、请你说说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中有什么重要作用?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