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成语中不是关于古人读书求学的一项是( )
A.悬梁刺股 手不释卷 B.刻舟求剑 守株待兔
C.凿壁借光 程门立雪 D.铁杵成针 囊萤映雪
2、《窗边的小豆豆》中,午餐中“山的味道”是指( )
A.鱼 B.海带 C.牛肉
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秋雨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总是迈着缓慢的脚步,姗姗来迟。
B.小明第一次到校长室,他显得局促不安。
C.运动会上,他一路飞奔,扬长而去,最终获得了金牌。
D.他还是个小孩子,不知天高地阔,经常闯祸。
4、夏洛的卵袋里有( )个卵?
A.350
B.720
C.540
D.514
5、小林校长每回见豆豆都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你认为校长这么说的原因是:( )
A.豆豆转到巴学园后表现很好。
B.小林校长是为了鼓励豆豆,帮她树立自信。
C.小林校长不了解豆豆。
D.小豆豆表现不好。
6、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剥皮(bāo) 剥夺(bō)
B.率领(suài) 效率(lǜ)
C.挣扎(zhá) 扎针(zhā)
D.屏息(bǐng) 屏风(píng)
7、选择关联词语填空。(8分)
无论……都…… 不但……而且……
既然……就…… 虽然……但是……
既……又…… 因为……所以……
(1)他( )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 )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家。
(2)李娜在法国网球公开赛上夺冠,( )创造了中国网球历史,( )成为了亚洲网球的第一人。
(3)诚实是人的美德,( )做什么,( )要讲老实话,办老实事。
(4)我们( )做了一些对人民有益的工作,( )离人民的要求还差得很远。
8、按注音写词语。
wéi(_____)背 wàng(_____)为 固zhí(_____)
惊yà(_____) 比sà(_____)城 zhé(_____)学家
9、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这首诗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前两句属于_________(动态 静态)描写,后两句属于___________(动态 静态)描写,全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一句中的“急走”“追”的意思是____________,表现了儿童的______________。
【3】我从______________一句中,看出诗中描写的季节是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巨人的花因(节选)
一天早晨,巨人被喧闹声吵醒了,他拾头望去,一缕阳光从窗外射进来。好几个月没见过这么明媚的阳光了。巨人激动地跑到花园里,他看到花园里草翠花开,有许多孩子在欢快地游戏,他们大概是从围墙的破损处钻进来的。孩子们的欢笑使花园增添了春意。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孩子们听到可怕的训斥,纷纷逃窜。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巨人不解地看看四周,突然发现桃树底下站着个小男孩。
“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
睛凝视着巨人。不知怎么,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
“噢!是这么回事啊!”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1】“噢!是这么回事啊!"中的“这”指的是( )
A.春天又来到花同的原因。 B.冬天过去了。 C.小男孩
【2】孩子们来到花园后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巨人赶走孩子们后,花园里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可怕的训斥”指巨人叱责孩子们又到花园里来胡闹。(_______)
(2)“窜”的意思是逃走,乱跑,“纷纷逃窜”生动地表现出孩子们的顽皮淘气。(______)
(3)巨人一次次训斥孩子们,赶走孩子们,是因为他冷酷无情,想独享花园的一切。(_______)
【4】“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这是巨人醒悟后说的一句话,他明白了春天不到花园里来的原因是( )
A.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B.春天还没有到来。 C.他不再任性冷酷。
11、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总之,夜的美丽的神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1】从选文中找出两组反义词。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文中画“ ”的句子采用了_____的修辞方法,写出了孩子们脑海中想象出来的云彩_______的样子,形象而生动。
【3】“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对这句话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夜晚,孩子们透过天窗可以看见一粒星,一朵云,掠过的一条黑影。
B.孩子们透过天窗所见,想象到的乡村之夜美丽而神奇。
C.孩子们的想象是无中生有,虚而不实的,没有意义。
【4】“因为活波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对这句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孩子们只能在屋里通过天窗看外面,不能看到全景,但他们仍能通过自己看到的有限的事物加上丰富的联想,想象出丰富多彩的外面的世界。
B.孩子们刚刚开始认识这个世界,经常犯的错误是把某种东西看成另一种东西。
C.从这句话中可以感受到孩子们强烈渴望接触和了解外面的世界。
12、阅读理解
王元用数学知识买瓜
中关村每到盛夏,八十二楼门口总有个大号的西瓜摊,摊主是个歪脖子大兴人,姓魏,挑西瓜不用敲,用耳朵贴上听,十拿九稳。因为这个绝活儿,这位在中关村的小摊贩里位列八大怪。
那次大概是1987年或者1988年,我去买西瓜,骑上车,直奔魏师傅的瓜棚子 –—— 毕竟他的瓜好。一看买的人不少,正要往里挤,忽然看到有两位熟悉的人物,也在挑西瓜呢。谁呢?王元先生和王太太,两位一边挑一边算价钱呢。。
魏师傅的西瓜卖得好,不免有些“作怪”。不称重,分大瓜小瓜而卖,大瓜三块一个,小瓜一块一个。
看着大瓜小瓜尺寸差别不是很大,很多人都拼命往小瓜那边挤。
王太太好像也是这样,却听见王元先生说:“买那个大的。”
“大的贵三倍呢…”太太犹豫。
“大的比小的值!”王先生说。
王太太挑了两个大瓜,交了钱,看看别人都在抢小瓜,似乎又有些犹豫。
王先生看出她犹豫,笑笑说:“你吃瓜吃的是什么?吃的是容积,不是面积。那小瓜的半径是大瓜的三分之二稍弱,容积可是按三倍平方算地。小的容积不到大的30%,当然买大的赚。”
王太太点点头,又摇摇头:“ 你算的不对,那大西瓜皮厚,小西瓜还皮薄呢,算容积,恐怕还是大的吃亏。”
却见王先生胸有成竹,点点头道:嘿嘿,你别忘了那小西瓜的瓜皮却是三个瓜的,大西瓜只有一个,哪个皮多你再算算表面积看。
王太太说:“头疼,我不算了…”
两个人抱了西瓜回家,留下魏师傅看得目瞪口呆。
【1】练习上下文,解释词语
十拿九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绝活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太太买西瓜想买小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普通人买西瓜,是凭感觉,王元先生是数学家,他主张买那个大的,有两个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王元先生胸有成竹决定买大西瓜时,王太太是什么表现?魏师傅是什么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数学家王元在生活中的与众不同。
13、 为什么猫走路没有声音
不管是平时活动还是在捕食时,猫走路几乎没有一点儿声音。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与猫独特的足部结构和轻盈的行走习惯是密切相关的。猫的脚底长着一层又厚又软的肉垫,富有弹性,脚趾末端的钩爪可以伸缩自如。走路时,钩爪自动缩进肉垫里,从而减少与地面的接触,缓解爪子落地时的震动。而猫走路时总是“点起”(即爪尖离地)“点落”(即足跟落地),轻起轻落,这样一来自然就悄无声息了。
【1】短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夸张 B.拟人 C.反问 D.设问
【2】关于猫走路没有声音的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猫的足部结构独特,并且它有着轻盈的行走习惯。 (______)
(2)猫的脚底长着一层又厚又软的肉垫,富有弹性。 (______)
(3)猫的体重较轻,脚掌很小,走路时能减少与地面的接触,不容易产生声音。(______)
(4)猫走路时总是“点起”(即足跟离地)“点落”(即爪尖落地),轻起轻落。 (______)
【3】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动物生理特征的形成和改变,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请试着从捕食的角度解释猫进化出“走路没有声音”这一生理特征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当第一双男鞋和第一双女鞋分别从爸爸和妈妈的手中编织出来时,全家人都很开心。两双鞋,在一家人手里( )地看个没够。
这两双芦花鞋,实在是太好看了。那柔软的芦花,( )是长在上面的一般。被风一吹,那花都往一个方向倾覆而去,露出金黄的稻草来。让人想到落在树上的鸟,风吹起时,细软的绒毛被吹开,露出身子来。两双鞋,( )四只鸟窝,( )两对鸟。
青铜一家,老老少少,将所有空闲都用在了芦花鞋的编织上。他们编织了一百零一双鞋。第一百零一双是为青铜编的。青铜也应该有一双新的芦花鞋。
接下来的日子里,青铜天天背着几十双芦花鞋到油麻地镇上去卖。那些芦花鞋实在太招人喜欢了,一双一双地卖了出去,( )过了三天,就只剩下十一双了。
【1】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词语。
A.又像 B.竟像 C.仅仅
D.传来传去 E.既像
正确的顺序是:
( )—( )—( )—( )—( )
【2】“那花都往一个方向倾覆而去”中“倾覆”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第一双男鞋和第一双女鞋分别从爸爸和妈妈的手中编织出来时,全家人都很开心。”为什么全家人都很开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牧场之国》让我们看到了荷兰的 、 、 组成的自然和谐的景观。荷兰的美称有“ ”“ ”“ ”等。
2.《渔歌子》的作者是 代的 ,“渔歌子”是 名,这首词描写了 季的景色,表达了作者 的生活情趣。
3.日积月累。
(1)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信念,生命的意义在于 ,在于 ,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巴金)
(2)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
(3)竹外桃花三两枝, 。(苏轼)
(4) ,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
16、修改下面一段话。
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使我不禁想起了我们的生活,与小女孩相比,多么幸福啊!我一定要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不管在学习上遇到很大的困难,也要努力克服,争取成绩进步。
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这段话。
(1)秋天的早晨,当你来到我们学校的时候,就会看到美丽的鲜花和诱人的香气。在教室里,同学们高声地朗读课文。走进阅览室,宽阔的空间,淡雅的色采,给人以美的享受!书架上放着一排排整齐的书,有《上下五千年》《小兵张嘎》《西游记》等杂志,小读者们经常坐在这里津津有味地搏览群书。
________________
(2)《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的名著之一,在世界文化史上也享有盛名,书中塑造了唐僧、孙悟空众多人物形象,内容生动有趣,让人读了爱不释手。
________________
18、啄木鸟门诊(修改病句)
(1)四(1)班学习成绩是李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虚心听取了同学们的意见,克服了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欢会上,我们班表演了许多一个个精致的节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读句子,仿写句子。
1.圆明园中,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有……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不但……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是……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