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唐朝诗人罗隐的《蜂》中,歌颂了蜜蜂辛勤酿蜜、无私奉献的美德。
B.杨万里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描写的是春天儿童捕捉黄蝶的美丽画面。
C.《卜算子·咏梅》是一首题画古诗,诗人赞美梅花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绽放(zhàn) 交叉(chà) B.藤萝(tén) 屈服(qū)
C.曝光(bào) 日晕(yùn) D.杜甫(pǔ) 涂抹(mǒ)
3、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里马”、“老黄牛”、“应声虫”、“领头羊”从感情色彩上划分不全是褒义词。
B.“窗口”、“桌面”、“潜水”、“文件夹”在原有含义的基础上都有了新的含义。
C.“悬梁刺股”、“程门立雪”、“凿壁偷光”、“囊萤映雪”这些成语都与读书求学有关。
D.“刘禹锡”、“辛弃疾”、“孟浩然”、“杜甫”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
4、给带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1】左顾右盼( )
A.照管,注意
B.回头看,泛指看
【2】无忧无虑( )
A.发愁
B.使人忧愁的事
【3】不胜其烦( )
A.赢,胜利,跟“败”“负”相对
B.能担任,能承受
【4】一丝不苟( )
A.马虎,随便
B.姑且,暂且
5、在《十万个为什么》一书中为什么海象要长长牙?( )
A.方便嚼硬的食物
B.觅食时清除地面杂物
C.既是抵抗敌害的武器,又可以作为挖掘海底食物凿开冰块的工具。
6、给加点的字选择下正确的读音。
báo bó
薄情 薄片 薄弱
薄饼 薄厚 轻薄
fèng féng
缝隙 缝合 缝纫
门缝 缝子 缝好
7、下列词语中的“启”与“启发”中的“启”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启事 B.启蒙 C.启用 D.书启
8、诗词积累。
1.“不解藏踪迹, ”是古诗《 》中的诗句,作者是 代的 。
2.《小池》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其中两句是这样描写荷叶的: , 。
3.与象棋有关的词语有: 、 、 。
4.在横线上填写表现人物说话情态的词语。
上课时,张老师喊小明回答问题。小明正想着那天的事,所以回答问题时 、 的。张老师有些生气了,数落起来:“看你下课时在同学面前 的,现在是怎么了?”
9、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纸船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1】查字典,填一填。
“叠”,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_____,再查____________画。可以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倘若——( ) 惊讶——( )
【3】“我要它到的地方”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从这首诗中体会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囚蚁
①大约是五岁的时候,有一天我和妹妹突发奇想:为什么不能把蚂蚁们放到玻璃瓶里养起来呢?像养小鸡小鸭那样养它们,给它们吃,给它们喝,它们一定会长大,长得比蟋蟀和蝈蝈还要大。
②这件事情并不复杂。找一个有盖的玻璃药瓶,然后将蚂蚁捉到瓶子里,我们一共捉了十五只蚂蚁,再旋紧瓶盖。这样,这十五只蚂蚁便有了一个透明、整洁的新家。我和妹妹兴致勃勃地观察着蚂蚁们在瓶子里的动静,只见它们不停地摇动着头顶的两根触须,急急忙忙地在瓶子里上下来回地走动,似乎在寻找什么。我想它们大概是饿了,便旋开瓶盖投进一些饭粒,可它们却毫无兴趣,依然惊惶不安地在瓶里奔跑。它们肯定在用它们的语言大声喊叫,可惜我听不见……
③第二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玻璃瓶里的蚂蚁。只见那十五只蚂蚁横七竖八躺在瓶底下,安安静静地一动也不动,它们全都死了;我和妹妹很是伤心了一阵,想了半天,得出结论:因为药瓶里不透气,蚂蚁们是被闷死的。
④原因既已找到,新的办法便随之而来。我找来一只火柴盒子,准备为蚂蚁们做一个新居。怕它们再闷死,我命令妹妹用大头针在火柴壳上扎出一些小洞眼,作为透气孔。当时已是深秋,天气有些冷,于是妹妹又有新的担忧:“火柴盒里很冷,小蚂蚁要冻死的!”对,想办法吧。在妹妹的眼里,我这个比她大一岁的哥哥是无所不能的。我果然想出办法来:从保暖用的草饭窝里抽出几根稻草,用剪刀将稻草剪碎后装到火柴盒里,这样,我们的蚂蚁客人就有了一个又透气又暖和的新家了。我和妹妹又抓来一些蚂蚁关进火柴盒里,还放进一些饼干屑,我们相信蚂蚁们会喜欢这个新家。
⑤我们的试验还是没有成功。不到两天时间,火柴盒里的妈蚁们全都逃得无影无踪。我也终于明白,蚂蚁们是不愿意被关起来的,它们宁可在墙角、路边和野地里辛辛苦苦地忙碌搏斗,也不愿意在人们为它们设置的安乐窝里享福。对它们来说,没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为可贵。
【1】观察字形,并联系短文内容,写出“囚”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第②自然段中画线的部分,想象一下,蚂蚁们在喊叫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把“我”和妹妹两次囚蚁的方法简要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囚蚁的过程中,“我”和妹妹还特别注意总结得失,吸取经验教训,这从我们第二次囚蚁的哪些行为可以看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你是一只有幸从火柴盒里逃出的蚂蚁,你想对“我”和妹妹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提灯笼的小飞虫
温暖的夏夜,草丛里多么热闹!有很多小虫在唱歌,还有一闪一闪的小飞虫,提着灯笼在漫游。它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或者把光熄灭,让你看不到它,它就是萤火虫。
它是你想捉到的最可爱的一种虫子。它不咬人,不蜇人,它的光是凉的,并不会烧你的手。
萤火虫在地上产卵,刚刚孵出的小萤火虫藏在地下,或是躲在烂木头里。萤火虫有很多种,有一种萤火虫不会飞,还有一种萤火虫特别大,放几个在玻璃瓶里就很亮,可以用来照明。
科学家认为,萤火虫发光是为了找到自己的伙伴,同时让夜间寻食的鸟儿知道它们是哪种昆虫。大多数夜间寻食的鸟儿都不喜欢吃发光的萤火虫,它们看到发光的飞虫就离开了。
多年来,科学家们试图发现萤火虫发光的秘密,他们希望能造出同样柔和的、不烧伤人的光来,为人类照明。
【1】给划线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①漫游________
A.满,遍。
B.水过满,漾出来。
C.没有限制,没有约束。
②试图________
A.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
B.计划。
C.希望得到,谋取。
【2】萤火虫的光有什么特点?它为什么要发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萤火虫给了科学家怎样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短文,做习题。
小蓝裙的故事
[美国]彼兰特
多年以前,一个小镇的小学来了一位新老师。开学时,老师就向小朋友们宣布,这个学期谁最努力,对班级贡献最多,老师会亲自做一件礼物送给她。
学期结束时,有个小女孩得到了老师做的一条小蓝裙。
小女孩很高兴地跑回家,穿上小蓝裙给妈妈看。妈妈却觉得有些不对劲。原来小女孩的脸和上衣是脏的,与小蓝裙不协调。
于是妈妈给小女孩梳洗,换上干净的衣服。哇,好一个漂亮的小公主!小女孩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小女孩和妈妈都很高兴。
过了一会儿,妈妈又觉得不对劲了。原来,平时不注重整理,家里乱糟糟的,与穿着小蓝裙的漂亮女儿不协调,于是母女俩一同收拾屋子,一个下午的工夫,家里焕然一新。
傍晚,爸爸回家,一进门就急着往外走,以为进错门了。
第二天,爸爸看到杂草丛生的庭院与整洁的家很不协调,于是决定整理庭院,粉刷墙面。三天后,一栋整洁亮丽的房屋出现在街道上。
邻居们看到他们的房子如此干净整洁,觉得自己住的地方不对劲。一个月后,一条整齐洁净的街道出现在这个城镇上。
【1】第五自然段中与“乱糟糟”形成鲜明对比的词语是________。
【2】第三自然段中,“不协调”具体是指( )
A.穿着小蓝裙的漂亮女儿与乱糟糟的家不协调
B.小女孩脏脏的脸和上衣与干净的小蓝裙不协调
C.杂草丛生的庭院与整洁的家不协调
【3】这篇短文告诉我们( )
A.奖励肯定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B.改变往往是从细微之处开始的。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用自己的进步来影响别人
13、阅读短文。
家乡的小河
(1)在我家院子的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它是宁静的,宛如明镜一般,倒映着红色的花,绿色的树;她又是活泼可爱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在舞蹈,舞姿优美得就像天空的七彩绸。
(2)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绚丽的晨曦中,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她周围的新鲜东西。这时水绿得像玉,霞红得似胭脂,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
(3)太阳爬上了树梢,把自己的身躯映在河水中,欣赏着火红的脸庞。一群白鹅开始了“曲项向天歌”“红掌拨轻波”的嬉戏。鱼儿凑趣地跳跃着翻起一个个跟头,顿时河面上鳞光闪闪。中午的小河真是活泼极了。
(4)傍晚小河真可爱。夕阳西下,太阳把余晖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红,那处绿。又一阵风来,倒映着的泥岸和成排的桑树、桃树,都乱成灰暗的一片,像醉汉,可一会儿又站定了。
(5)小河的夜晚可静啦。喧闹了一天的小河带着倦意入睡了,她像凝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不动。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到空中,对着小河照镜子。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汪汪的狂叫声,此时的小河显得更静、更清。
(6)家乡的小河啊,真美!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真空。
宁静——(__________) 入睡——(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作者按照_________的顺序描写了家乡小河的美。分别写出了早晨小河_________的特点;中午小河_______的特点;傍晚小河__________的特点;夜晚小河_________的特点。
【3】读第(2)自然段中划横线的句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3)自然段中主要通过____和______的描写来表现中午小河的活泼。
【5】第(5)自然段中划横线的句子改为“喧闹了一天的小河带着倦意入睡了,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14、对比阅读《水乡记忆》。
水乡记忆(节选)
李清明
水乡多水鸭。
水乡一望无际的湿地间到处苇林丛、水草茂盛,水禽们喜欢啄食的田螺、河蚌、小鱼、小虾等水产品丰富,人工饲养的水鸭也特别多。
站在水乡祖祖辈辈燕子衔泥般筑起的防洪堤坝上向下俯看,望不到边际的湖洲、浅滩及稻田间到处是不停蠕动着的黑、白、黄、绿色的斑点,以及“嘎,嘎——嘎嘎”十分聒噪的水鸭们的叫声。
小时候,我常和村里的小伙伴们一起坐在田埂上或湖沟边隆起的土堆间,用小手托着双腮饶有趣味地观看大人们牧鸭。只见他们驾着两头尖尖的“鸭筏子”,胸前用长麻绳吊着一只铁皮口哨,手中举着一杆特制的长柄鸭锹,驱赶着一大群黑压压的水鸭,一会用鸭锹甩着泥巴指挥水鸭们赶到刚收割完的稻田里抢食;一会拿起胸前的哨子“嘀嘀——嘀嘀”有节奏地吹着,将吃饱了的水鸭领至河滩上,或集合“开会”或集体“洗澡”……他们的神态像极了一个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牧鸭人常被我们叫成“鸭司令”也由此而来。
看大人们牧鸭有味,跟在放牛的小哥哥、小姐姐的屁股后面,到湖洲的野草丛中去捡鸭蛋则更加好玩和实惠。有时运气好,我们在四处寻找遗落的水鸭蛋的同时,还会意外地在湖洲的野草丛中捡到一两窝野鸭蛋咧。野鸭蛋个头比饲养的水鸭蛋要小,颜色均呈藏青色。用野鸭蛋做成的炒鸭蛋,口感及味道与家养的水鸭蛋相比几无二致。
【1】《水乡记忆》给我们描绘乡村的哪些景色?请在文中画出来。
【2】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_______)爸爸(_______)你看(_______)(_______)他快活地叫起来(_______)(_______)这是什么(_______)(_______)(在( )里加合适的标点符号)
2.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左右。(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许多古老的松树在阳光的照射下渗出厚厚的松脂。(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这扇窗户安装的是防弹玻璃,这种玻璃__________________
5.洞帘水挂水帘洞,山果花开花果山。(再写出一副相同结构的回文对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他的意见基本是完全正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要发扬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断取得进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妈妈还是死命追着不放,到底没追上。
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吃饭很爽朗。”带他的保姆这么说他。
___________________
3.青铜一家,老老少少,将几乎所有空闲都用在了芦花鞋的编织上。
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他说话的表情,布满皱纹的脸,认真而诚恳,一幅完全信任我的样子,我对他说了声谢谢。心里想:一定得赶紧把这十元钱,他这么信服我。
19、作文。
请你去观察大自然的某一种现象,看看有没有什么新奇的发现。请你以“我的发现”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求内容清楚,语句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