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广西南宁初三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带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驰骋 仿徨   罗汉豆   不修边幅

    B.浮燥 腐蚀   草坝子   自园其说

    C.喧腾 告诫   岳阳城   袖手旁观

    D.怠慢 脑畔   马前足   海枯石滥

  • 2、下列加点的词语中,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狼(jí)   (jìn)   首(qiào) 络不绝(yì)

    B.鲜(yú) 俯(kàn)   农(diàn) 坦荡如(dǐ)

    C.丘(hè) 琐(xiè)   (xùn)   惟妙惟(xiào)

    D.秀(qí) 轩(xiè)   彩(hè) 老骥伏(lì)

  •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一声:“谁让你动我的杯子”的怒吼,一位30多岁的年轻人。一把夺走了杯子。

    B.许先生为什么睡得这样快?因为第二天早晨六七点钟就要来管理家务。

    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D.鲁迅先生有两句话:“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伟大人格的写照。

  • 4、下列对《核舟记》一文的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文中具体摘述了“船头”和“船尾”人物各异的情态,目的是说明核舟工艺的精巧。

    B.苏黄是诗人、学者,,受世俗礼法的约束,佛印是和尚,不受这些的约束,所以神气质各不相同。

    C.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王叔远送的本文作者“简核桃修狭者”所刻成的小船。

    D.“记”是古代一种叙事的文体。如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清朝人魏学洢的《核舟记》。前者叙述了渔人游桃花源,后者记叙了王叔远送给作者的一只核舟。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对上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开篇即以夸张的手法,写出秋风的威力。面对顽童的“趁火打劫”,他动了肝火。诗人如实写出自己的失态,显示出他的率真。

    B. 第三节中,写了风定云起、天色昏暗的情景,给人压抑之感。秋雨漏屋,生活简陋,表现出诗人自我反思、自我哀怜的情感。

    C. 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语言通俗平易,灵活多变,兼用长短句,打破了“七言”的束缚,使诗人的感情自然倾泄出来。

    D. 整首诗作者从眼前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将叙事与议论、抒情相结合。表达出诗人推己及人的博大胸襟、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木受绳则直,

    ,流水前波让后波。

    ③角色满天秋色里,

    ,儿女共沾巾。

    ⑤《过零丁洋》中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句子是  

    ⑥《钱塘湖春行》中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的句子是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你只要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年就可知道。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下,叮叮当当的!出台行礼或谢幕,面部表情要温和,切勿像过去那样太严肃。这与群众情绪大有关系,应及时注意。只要不急,心里放平静些,表情自然会和缓。”

    (1)选文出自《傅雷家书》,文中的“你”指_______(填人名)。作者意在通过文字告诉他_____________。

    (2)金庸先生曾评价这部书是“一位中国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中国君子。”请你说说该书作者是一位怎样的“中国君子”,他又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位怎样的中国君子?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选段,回答下列小题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 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请你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④段中的加点词“一定”的表达作用。

    2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说明的?

    3选文最后一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假设作者要在文章中引用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人此中来)来说理,把它放在哪里最合适呢?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中国古书《礼记》在其《中庸》一篇中说:“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这里的“豫”通“预”。这句话告诫我们:事先做好准备工作,事就容易做成;事先不做好准备工作,就容易失败。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迷其中的道理,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