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广东汕头初三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带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xiàng)  羁bàn杂(rǒng)   挑

    B. 忽() 反jié)   屏(yíng)   逑(hào

    C. juàn) 枸)   悬)   阡

    D. liè)   器mǐn) 溯huí) 雎jiū

  •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社戏》的作者是鲁迅,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他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文选自他的小说集《呐喊》。

    B.《<诗经>二首》包括《关雎》和《蒹葭》。《诗经》先秦时叫做《诗》或《诗三百》,《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首。

    C.《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

    D.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 3、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shè)  日()   黑() 怒不可è

    B. jīn) 汩汩(褓(qiáng)  裂(jūn

    C. 默(jiān)  皱(zhě然(piān)  然而止(jiá

    D. 绊()   然(奋(kàng)  归xǐng

  • 4、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躁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B.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

    C.如果是恶意的叼难和讥讽,就要选择恰当的方式,给予有力的回应。

    D.金刚石的形成与此相同。金刚石中的炭原子被挤压得异常紧密,它们同样存在一个向外扩散并且恢复为普通炭的趋势。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蒹葭》,回答下列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下列对文中词语解说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实写之词,伊人在河水的那一方,他因此上下追寻。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这是时间的推移,象征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寻时间之长,追求者的深情执着。

    D.“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沚”是说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境,仿佛置身于州岛上,可望而不可及。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每章开头以景起兴,渲染了萧索凄迷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所思不见的惆怅心情。

    B.本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一唱三叹,反复吟咏,显得婉转缠绵,滋味隽永,大胆而热烈地传达出主人公执着而细腻的思想感情,十分动人。

    C.这首诗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创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难即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

    D.这首诗虽然描写了“伊人”生活的环境和诗人在不同时间不懈地寻找“伊人”的过程,但,从诗的内容看,它情感韵味更加浓重。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请根据要求填写古诗文名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 君子好逑。(《诗经》)

    (2)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露为霜。(《诗经》)

    (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从政的心愿,希望得到举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李白《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保尔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哥哥阿尔焦姆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_____

    (2)《傅雷家书》体现了傅雷在教育孩子方面的独特见解,他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兴趣是第一位的。_____

    (3)傳雷在家书中给儿子提出的建议涉及很多方面,如生活细节、人际交往、读书求学、感情处理等。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这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 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①开船,在桥石上一②,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③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④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如果给这几段文字加上小标题,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看戏途中   B. 渔火点点   C. 月夜行船   D. 水乡夜景

    2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语言描写,表现了“我”的愿望得以实现时自由、欢快的心情。

    B. 语言描写,表现了一个孩子纯真的精神世界。

    C. 心理描写,表现了一个孩子复杂的精神状态。

    D. 心理描写,表现了“我”的愿望得以实现时自由、欢快的心情。

    3"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何表达作用?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夸张。夸张的手法,写了山的连绵不断特点。

    B. 夸张。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船行的速度快。

    C. 比喻。运用比喻的手法,以动写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船行的速度快,衬托出想看社戏的急切心情。

    D. 比喻。运用比喻的手法,写了山的高大、连绵不断的特点。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我们在“古诗苑漫步”的学习活动中,诵读了更多精彩的古诗词。请从中选择一首自己最喜欢的,以“读《 》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要求:①中心明确、内容具体、语言流畅、结构合理。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