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出填入空白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________美国总统杜鲁门曾发表声明,表示美国承认中国对台湾行使主权,________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________派军队侵占台湾,________抛出“台湾地位未定”等谬论,企图制造“两个中国”。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理所当然地予以坚决反对。
A. 尽管 可是 只是 才 B. 如果 那么 不仅 而且
C. 尽管 但是 不仅 而且 D. 如果 那么 只有 才
2、下列对作家作品的介绍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看法,写法单一,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近。
B.《回延安》的作者是现当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贺敬之,这首诗采用山西民歌的形式,使用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山西风情。
C.《大自然的语言》是根据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发表在《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改写的。
D.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用客观的记叙方式塑造了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并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应立足现实,切勿异想天开。
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匍匐(pú) 繁衍(yǎn)蟾蜍(chán) 茎(jìng) 忌讳(huì)
B. 胚胎(pěi) 鲫鱼(jì) 雌性(cí) 癌(ái) 蓑衣(suō)
C. 草莓(méi) 两栖(qī) 哺乳(pǔ) 肾(shèn) 销声匿迹(xiāo)
D. 濒临(bīn)低估(gū) 潜能(qián) 腺(xiàn) 悄然无声(qiǎo)
4、下列对于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增强”换成“增加”)
B.××中学的学生讨论并听取校长关于培养良好习惯的意见。(“讨论”和“听取”互换位置)
C.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去掉“能否”)
D.经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使我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去掉“经过”或“使”)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武昌阻风
(宋)方泽
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
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
【1】说说本诗第一句中的“留”字的表达效果。
【2】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悠哉悠哉。______________。 (《诗经·关雎》)
②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③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④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⑤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⑥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爱莲说》中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②《己亥杂诗》中龚自珍借花自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7、名著积累。
学校举行“读名著,助成长”的读书活动。请你从下面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作品的相关内容,谈谈它对青少年成长的作用。(字数控制在100字以内)
备选名著:《名人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傅雷家书》
8、教子
①在我前面,手拉手走着一对母子,孩子四五岁的样子,虎头虎脑,很可爱。
②小区门口的岗亭上,笔直地站着一位保安。小区物业为了改善小区的形象,做到文明服务,要求值勤保安,在业主经过时,必须敬礼。母子从保安身边走过时,保安“啪”地向他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年轻的妈妈牵着儿子的手,忽然停了下来,弯下腰对儿子说:“叔叔向你敬礼,你是不是应该表示感谢啊?”孩子看看妈妈,又仰头看着保安,也抬起手臂,学着保安的样子,敬了个礼,并用稚嫩的童音对保安说:“谢谢叔叔。”年轻的保安脸竟然红了,连连摆手:“小朋友,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妈妈赞许地对孩子说:“小朋友就应该这样讲礼貌。”得到妈妈的表扬,孩子一脸灿烂。
③这一幕,让我非常感动。很钦佩这位年轻的妈妈,通过这样一些细小的举动,不失时机地给孩子以做人的教育,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尊重别人,礼貌待人。
④他们沿着小区的道路,朝前走去,我也继续跟在他们后面往家走。孩子一边走,一边还在兴奋地和妈妈讨论这件事。“刚才那个保安叔叔,好帅啊。”孩子说。年轻的妈妈点点头。孩子忽然仰起脸,激动地对妈妈说,“长大了我也要当保安,妈妈,你说好吗?”妈妈停下了脚步,瞪着孩子,“没出息!长大了,你要像爷爷一样当领导,或者像爸爸一样,自己做老板。只有没出息的人,才会去做保安。”似乎还觉得不够,年轻妈妈又重重地加了一句:“儿子,我跟你讲,长大了你要是不好好念书,就只能像刚才那个保安一样,一辈子没出息地替别人站岗,明白吗?”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⑤听着这对母子的对话,我惊愕不已。年轻的妈妈,又一次拿活生生的例子,教育了一回自己的孩子。可是,这前后两次的教育,多么截然不同啊!
⑥这让我想起另一次经历。年前的一天,单位组织一帮人,去慰问扶贫结队户。一位同事将儿子也带上了,同事想找个家里有同龄孩子的困难户,一方面帮他们一把,另一方面也给自己的儿子好好上一课,让他认识到自己的生活,已经多么幸福。我们陪着那位同事,来到了一个特别困难的家庭,女主人因重病常年卧床不起,两个孩子,一个读初中,一个上小学,全家的重担,全落在了男主人一个人的肩上,日子过得很艰难。在介绍了情况后,同事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红包,让儿子亲手交给困难户家的男主人。男主人推阻再三,最后,在我们的劝说下,从孩子的手上,接过了那个红包。同事的儿子还掏出了自己的几十元零花钱,送给了困难户家上小学的孩子。两个孩子的手,紧紧地拉在了一起。
⑦回来的路上,我们对同事的做法都大加赞赏,一致认为,这是一堂生动的教育课。同事摸着儿子的头,夸奖他今天的表现非常好。孩子有点害羞地低下了头。没想到,同事又趁热打铁地教育儿子:“看到了吧,回去不好好读书,将来你就会和那个叔叔一个下场。”
⑧一车人错愕不已。
⑨也许我的这位同事,与我在小区所遇到的那位母亲一样,急迫地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可是,这一课的背后,是多么让人悲凉和痛心的现实啊。我不能确定,我们在孩子心灵中,到底埋下的是怎样一颗种子。
(选自作者博客)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所写的两件事。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又盼到“美文荐读”课了。请细读由芷兰同学推荐的这篇孙道容的《教子》,围绕老师在黑板上为大家提供的思考方向分组研讨,各抒己见。然后,请每一位同学将阅读心得写下来。
思考方向:
(1)文中的两位家长在孩子的心灵中种下一颗“双面种子”,细细回想你记忆以来你的父母在你心间种下的那颗最令你不能忘怀的种子,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2)文章一波三折,语言饱含深情,情感爆发力强,请你从文章的语言(多样化人物描写)、写法(表现手法、巧妙结构)、主题等方面写下你的阅读收获。
写作提示:①选择其中之一来作答;②如果选择第二个思考点来作答,那么可以选其中一个方向来写,也可二者结合起来写,如果另有其他独到的收获也可以写;③120——150字之间;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9、请以“成长路上,一直有 ”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诗歌除外,文体不限;(3)书写规范,不得抄袭;(4)真实的校名人名等请用字母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