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语文(天津市专用,2024年新题型)金卷: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工匠精神是中国人自古至今、绵延百代   的。古代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原创之国,商品进口国及匠人之国,而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金银器、壁纸等产品曾是世界各国王公贵族和富裕阶层的宠儿,早在西周时期就已设立了“百工制度”,古代的“中国制造”  

    中国自古就有追求“精确”的传统。“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说法就是例证,欧阳修《归田录》载,汴京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甚精,都料匠预浩所造也”。预浩把塔建好后,却是“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成了斜塔。大家都奇怪这是怎么回事,预浩解开了谜团:“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意利比萨斜塔的倾斜并不是设计者的初衷,面开宝寺塔则是在充分考虑到气候因素前提下的刻意之举这样来看,不光前人要感叹预浩   ,就连今人也定会竖起大拇指。

    中国古代工匠他们把对自然的敏畏、对作品的虔敬、对使用者的将心比心,连同自己的揣摩感悟,全部倾注于一双巧手,创造出令西方高山仰止的古代科技。曾侯乙编钟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为“稀世珍宝”。

    A. 孜孜以求 闻名遐迩 精益求精 匠心独运

    B. 孜孜以求 如雷贯耳 千锤百炼 匠心独运

    C. 梦寐以求 闻名遐迩 精益求精 独辟蹊径

    D. 梦寐以求 如雷贯耳 千锤百炼 独辟蹊径

  • 2、(题文)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张教授回忆说,刘校长给他留下的最深刻的记忆就是他洒脱豁达的胸襟,蔚为大观的气象,这种人格魅力令人慨叹不已。

    ②在2018 年平昌冬季奥运会花样滑冰总决赛双人自由滑项目中,中国选手隋文静、韩聪的表演犹如冰上芭蕾,可谓天作之合

    ③此次中纪委推出的八项规定表情包,将严肃话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以表达,顺应了互联网时代网民的沟通习惯。

    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每到盛夏,公园里荷花盛开,亭亭玉立,惹得游人或驻足观赏,或拍照留念。

    ⑤自从《舌尖3》播出后,章丘铁锅一夜爆红,济南市内的“同盛永”手工锅体验店挤满了前来“寻锅”的人,这是很多人始料未及的。

    ⑥他在会上的发言,思路清晰,思维敏捷,尤其是对公司未来发展所作的分析,让公司同事一目了然

    A. ①③⑤

    B. ①②⑥

    C. ②③④

    D. ④⑤⑥

  • 3、古代的文人雅士常常既爱酒,又爱茶。下列诗句没有表现这一特点的一项是(   )

    A.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 B.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C.春风小榼三升酒,寒食深炉一碗茶。 D.泛酒煎茶俱愜当,满前腊雪化春风。

  •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càn   lán   撒手人huán

    B.xuàn     不倦(

    C.dàn   没(yān   得意(míng

    D.想(xiá   zhuàn   不已(chà

  • 5、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所给示例不相同的一项是(   )

    示例:故不我若也

    A.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B.惟兄嫂是依

    C.何为而在吾侧也 D.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东方、学而思等都已经开始在线教育。新东方在线CEO孙畅介绍说,2013年新东方在线营收在2亿元左右,而新东方线上线下整体上的营收高达60亿元以上,“在线教育的贡献只占到了3%左右,还是很低”。

    在美国,《组约时报》作者帕帕诺将2012年称为MOOC之年,他将MOOC定义为一场汹涌而至的学习革命。

    在吸引众多用户之后,风险投资者也随后而至。网络教育培训服务商Lynda,公开课平台Coursera,先后获得了1.03亿美元以及6500万美元的投资。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在线教育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反馈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能够帮助老师完善教学配置和教学内容。在线教育的特点就是广种薄收,教学成本非常低,因此能够吸引社会资本和资源的介入,促进教学的发展。

    (摘编自《中国新闻周刊》)

    材料二: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硬件、传输渠道搭建基本完成,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将驱动互联网教育加速升级。专家认为,我国在线教育的渗透率仍然较低,随着全球教育资源网络化的高效连接,在线教育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并且始终处于投资“风口”。在线教育也将推动教育向着更科学、更高效的方向发展,成为智慧教育发展的基础。

    《2017年教育行业蓝皮书》显示,2016年到2017年,BAT投资的教育项目很多,如腾讯投资了VIPKID、新东方在线等,百度投资了作业盒子、极智批改等,阿里巴巴投资了超级讲师。“今年,在线教育融资继续大幅增加,语言培训、K12等领域更为热门,尤其是在线外教领域出现了以VIPKID获得2亿美元D轮融资为代表的教育行业历史最高单笔融资金额。”芥末堆创始人梅初九说。

    公开数据显示,2016 年全球教育市场规模达到了5万亿美元。其中,1万亿美元是课外教育市场,4万亿美元是课内教育市场。在课外教育市场中,约20%是少儿英语,也就是2000亿美元的市场。其中,中国市场会占到150亿美元。

    (摘编自黄鑫《在线教育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材料三:

    “今年是人AI+教育元年。”在聚集了在线教育行业半壁江山的GET大会现场,几乎所有的演讲嘉宾都提到AI(人工智能)以及技术对自家平台和行业的驱动。老师讲课时别着的麦克风,学生答题时特制的电子板,跟外教学英语时保证画面清晰流畅的直播系统……在线教育跟A1从未变得如此亲密。

    以作业帮、学霸君、小猿搜题、阿凡提等为代表的在线教有公司正在将AI+教育的故事讲给资本市场听,通过语音或者图像识别技术,解放学生和家长。3D互动已经应用到教学中,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让故事书变成3D游戏,是早教班吸引孩子注意力的秘密武器。深度融合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知识网络、大数据采集分析的个性化学习体系正在成为英语教育机构的核心卖点,以此来实现定制学习,来满足“千人千面”的教学需求。“少儿编程”也成为市场上受欢迎的新课程,AI人才的培养已经开始从娃娃抓起。Makeblock 发布了全球首款普及型编程机器人“程小奔”和编程软件mBlock5,致力于让孩子们掌握人工智能时代的编程技能。

    “不同于2013年到2015年的疯狂涌入,资本现在更为谨慎,市场也更加理性。互联网能够打破时空,但本身只是一种技术,并不改变教育本质,优质的产品依然要靠教育的内容取胜。上半场,资本对互联网教育的看法较为粗犷,下半场的资本则更加明晰方向,精耕细作。”知名财经评论人余丰慧说。

    (摘编自澎湃新闻《在线教育的冰与火》)

    1下列对材料二图表中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2016年底到2017年6月,仅半年时间人数增加662万人,达到1.44亿人,说明中国在线教育的规模呈明显扩大的趋势。

    B. 截至2017年6月,手机在线教育无论是用户规模还是用户的使用率都有明显的增长,可见手机将会在未来的教育中起到最主要的作用。

    C. 到2016年6月底,从学校接人网络的情况看,农村学校相对来说还是薄弱环节,今后农村学校的在线教育还有提升的空间。

    D. 截至2017年9月20日,在线教育融资已达75亿元,远超2016年全年,由此可见在线教育成为资本追逐的目标。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2012年被称为MOOC之年,MOOC被定义为一一场汹涌而至的学习革命,中外的在线教育都有了很好的发展。

    B. 教育信息化的硬件、传送渠道搭建完成,大数据等前沿技术都是在线教育发展的良好契机,教育资源网络化也使在线教育迎来更好的机遇。

    C. 人工智能促进了教育形式的变革,3D互动、3D游戏成为教育孩子的秘密武器,新的个性化学习体系成为教育发展的新形态。

    D. 从2012年到2017年6月,在线教育的投资越来越多,老师讲课、学生答题,学英语时的直播系统等,都表明互联网改变了教育。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在线教育有哪些优势。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学习离不开持之以恒的努力,《劝学》中以马为喻,正面表现坚持不懈的重要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用比喻手法,表达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古诗词中“东风”一般指春风或者代指春天。该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千乘之国,____________________,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____________________,未尝不呼父母也。(司马迁《屈原列传》)

    (3)____________________忧思难忘。(曹操《短歌行》)

    (4)夫祸患常积于忽微,____________________,岂独伶人也哉?(欧阳修《伶官传序》

    (5)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禹锡《陋室铭》中体现陋室环境清幽,突出景色之雅的句子是“   ”。

    (2)《荀子·劝学》中螃蟹虽“六跪而二螯”,但是用心浮躁导致“ ”的状况。

    (3)南唐后主李煜在《虞美人》一词中,用“   ”两句说明自己在夜深人静时,倚楼远望,只见月光如水,更激起他对南唐故国的深深怀念之情。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的《水调歌头》用反诘语气埋怨月亮故意给人增添忧愁偏偏在人离别时月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逍遥游》中作者用现实生活中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的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了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这个实例是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只选三小题)

    (1)子曰:“不愤不启,__________________,则不复也。”(《论语》)

    (2)________________。转轴按弦三两声,末成曲调先有情。(《琵琶行》)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陈情表》)

    (4)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_________________。(《蜀道难》)

    (5)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__________________。(《拟行路难》)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冬(之一)

    穆旦

    我爱在淡淡的太阳短命的日子,

    临窗把喜爱的工作静静做完;

    才到下午四点,便又冷又昏黄,

    我将用一杯酒灌溉我的心田。

    多么快,人生已到严酷的冬天。

    我爱在枯草的山坡,死寂的原野,

    独自凭吊已埋葬的火热一年,

    看着冰冻的小河还在冰下面流,

    不知低语着什么,只是听不见。

    呵,生命也跳动在严酷的冬天。

    我爱在冬晚围着温暖的炉火,

    和两三昔日的好友会心闲谈,

    听着北风吹得门窗沙沙地响,

    而我们回忆着快乐无忧的往年。

    人生的乐趣也在严酷的冬天。

    我爱在雪花飘飞的不眠之夜,

    把已死去或尚存的亲人珍念,

    当茫茫白雪铺下遗忘的世界,

    我愿意感情的热流溢于心间,

    来温暖人生的这严酷的冬天。

    1976年12月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第一节写诗人在一个冬日里平淡平凡的生活,但从这平淡平凡中又可看出诗人坚忍不屈的身姿和激昂慷慨的情怀。

    B.如果说第一节写的主要是“我”所做的,那么第二节主要写“我”所见的,如“枯草的山坡”“死寂的原野”“冰冻的小河”等。

    C.第三节写冬夜生活的乐趣,有“温暖的炉火”,有“好友”,有“回忆”,屋内小环境中的温暖压倒了冬日的严寒,快乐驱赶了忧伤。

    D.第四节中,“我愿意感情的热流溢于心间,来温暖人生的这严酷的冬天”流露出诗人心迹,写出诗人面对苦难的坦然之情。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各节均为五行,前面具体展开,最后以感叹作结:各节二四五行押韵,一三行不押韵,显得错落有致,回环有序。

    B.诗人在“冬”这个核心意象的统摄下,通过“北风”“茫茫白雪”等意象,营造出昏黄、凄冷、死寂而又悲凉的意境。

    C.穆旦的诗歌有鲜明的现代主义特色,诗中意象的内涵具有开放性,如“严酷的冬天”和“冰冻的小河”均有象征意义。

    D.诗中的“冬天”融合视觉、听觉,带给读者强烈的官能感受,如“昏黄”“茫茫白雪”等视觉和“门窗沙沙地响”等听觉。

    3“才到下午四点,便又冷又昏黄”中的“又冷又昏黄”有何作用?

    4《冬(之一)》并不是一首单色调的诗,而是体现了现实生活和诗人感情世界关系的复杂性,甚至是矛盾,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矛盾之处。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孙丕扬,叔孝,富平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历按畿辅、淮、扬,矫然有风裁。隆庆中,擢大理丞。以尝劾高拱拱门生给事中程文诬劾丕扬落职候勘拱罢事白起故官。万历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诸府。以严为治,属吏皆惴惴。按行关隘,增置敌楼①三百余所,筑边墙万余丈。录功,进右副都御史。中官冯保家在畿内,张居正属为建坊,丕扬拒不应。知二人必怒,五年春引疾归。其冬大计京官,言路希居正指劾之。诏起官时,调南京用。御史按陕西者,知保等憾不已,密讽西安知府罗织其赃。知府遣吏报御史,吏为虎噬。及再报,则居正已死,事乃解。起应天府尹。召拜大理卿,进户部右侍郎。十五年,河北大饥。丕扬乡邑及邻县蒲城、同官至采石为食。丕扬伤之,进石数升于帝,因言:“今海内困加派,其穷非止啖石之民也。宜宽赋节用,罢额外征派及诸不急务,损上益下,以培苍生大命。”帝感其言,颇有所减罢。寻由左侍郎擢南京右都御史,以病归。召拜刑部尚书。丕扬以狱多滞囚,由公移②牵制。议刑部、大理各置籍,凡狱上刑部,次日即详谳大理,大理审允,次日即还刑部,自是囚无淹系。寻奏,帝报从之。已,条上省刑省罚各三十二事。帝称善,优诏褒纳。自是刑狱大减。有内监杀人,逃匿禁中。丕扬奏捕,卒论戍。改左都御史。丕扬以白首趋朝,非荐贤无以报国。先后推毂林居耆硕,帝雅意不用旧人,悉寝不报。丕扬齿虽迈,帝重其老成清德,眷遇益隆。而丕扬乞去不已,疏复二十余上。既不得请,则于明年二月拜疏径归。家居二年卒,年八十三。太保。天启初,追谥恭介。

    ①敌楼:城墙上御敌的城楼,即谯楼。②公移:不相统属的官署间的公文的总称。

    (选自《明史孙丕扬传》)

    1对文章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尝劾高拱/拱门生给事中程文/诬劾丕扬落职/候勘/拱罢/事白/起故官

    B. 以尝劾高拱/拱门生给事中程文/诬劾丕扬落职/候勘/拱罢事/白起故官

    C. 以尝劾高拱/拱门生给事中程文诬劾丕扬/落职候勘/拱罢/事白/起故官

    D. 以尝劾高拱/拱门生给事中程文诬劾丕扬/落职候勘/拱罢事/白起故官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字”是出生后在本名之外另取的一个与本名含义相关的名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其德之字。

    B. “引疾”是指以生病为借口辞官,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婉辞,“移疾”“移病”与之类似。

    C. “大理”即大理寺,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掌刑狱案件审理,明清时期与刑部、都察院并称为“三法司”。

    D. 赠官指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所赠的官职一般比此人生前的官职高,如“赠太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孙丕扬晚年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看清了官场的黑暗现实,他不停地乞求辞官,上书二十多次。他知道不能请求辞官退休后,便在第二年二月上奏章后,偷偷地从小路回到了故乡。

    B. 孙丕扬不畏权势,耿介正直,敢作敢当。宦官冯保的家在京城附近,张居正嘱咐孙丕扬替冯保修建牌坊,孙丕扬拒绝了。

    C. 孙丕扬关注民生,心忧百姓。万历十五年,黄河以北大闹饥荒。孙丕扬的故乡和邻县的百姓到了采石作为食物的地步。孙丕扬感到哀伤,借机劝谏皇帝,使赋税得以减轻或罢除。

    D. 孙丕扬心系国家,时时想着为国尽忠。他年老还去上朝,认为不是举荐贤能之士就不能用来报效国家。先后举荐隐居山林年高而有德望的人,可惜皇帝向来的意思是不任用旧臣,把他的奏章全搁置不予答复。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宜宽赋节用,罢额外征派及诸不急务,损上益下,以培苍生大命。

    (2)有内监杀人,逃匿禁中。丕扬奏捕,卒论戍。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据某日报统计,近三年该省高考报考专业排行榜如下:理科前五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金融学、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济学;文科前五位:会计学、法学、金融学、财务管理、审计学。这些专业备受广大考生与家长青睐。

    材料二:获得“共和国勋章"的袁隆平院士在接受采访时寄语年轻人:“要向前看,不要专门向钱看。”他表示,“最担忧”的是“年轻人不搞农业”。有人不以为然,认为搞农业又苦又累,没有前途。

    材料三:小韩是某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得知父亲的工作单位前往武汉支援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项目建设时,小韩当即提出:“我是大学生,我也要去帮忙,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这是一件光荣的事儿。”

    结合材料内容,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①以高三学生的身份,给袁隆平院士写一封信,谈谈你对他的担忧的思考。

    ②作为学生代表,以“如何让青春绽放绚丽之花”为主题,写一篇发言稿,面向全体同学做“在国旗下的讲话”。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场合;自拟标题,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