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最适合两则新闻共同主题的是( )
2023年1月22日晚,海峡两岸共迎中华传统节日春节,主题为“玉兔献祥瑞,两岸共此时”焰火燃放活动,在厦门、金门两地同时举行,传递着两岸一家亲和中华民族同根同源的情感。 2023年2月9日,“百万青年看祖国”主题活动在香港启动,邀请港澳青年到内地交流研习,透过视、听、学、玩等亲身体验活动让港澳青年切实了解国家的发展,激发为祖国建设作贡献的热情和行动。 |
A.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共同发展
B.坚持“一国两制”,实现完全自治
C.捍卫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安全
D.增进情感交流,维护祖国和平统一
2、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首个全国生态日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宣传语与此次活动主题相符合的是( )
①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③保护环境,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④坚持节约优先、开发优先的方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升群众健康获得感,2023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室印发《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围绕方便居民就医、优化服务提供、简化就医流程等方面,提出10条具体措施,包括预约号源向基层下沉、延长城市社区门诊时间等。从上述举措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
②有利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③有利于迅速提升我国居民身体健康水平
④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3年3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顺应全球信息化发展大势,在立法、执法、司法、普法一体推进中形成了中国特色治网之道,为全球互联网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这表明我国( )
①关注全球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②关注人民安全,维护国家经济利益
③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
④与世界各国休戚与共,关心人类共同命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是( )
A.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
B.保护环境,控制人口数量
C.贯彻创新、协调的发展理念
D.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6、当前,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舆论的放大器,人们通过网络参与社会话题的讨论和发表意见的热情越来越高涨,但是也有极少数人在网络上肆意捏造、歪曲事实,恶意攻击、抹黑政府形象。对此,作为青少年,我们要
A.“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参与民主生活
B.加强立法,完善网络监管
C.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D.意识到网络的危害性,尽量远离网络生活
7、在我国,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利的根本途径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C.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8、2023年11月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落下帷幕。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6年来,进博会展示超过2400项代表性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累计意向成交额超过4200亿美元。这体现出( )
①当今世界是开放和发展的世界②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
③我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④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23年10月21日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新疆自贸区创新文化服务海外推广模式,开展音乐舞蹈、文化遗产、艺术展览、文化创意、竞技赛事等国际交流活动,打造多元文化交流平台。在新疆你会看到的传统节目是( )
A.筷子舞
B.弦子舞
C.十二木卡姆
D.扇子舞
【2】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疆积极参与“东数西算”工程建设、让西部的算力资源更充分地支撑东部数据的运算,更好为数字化发展赋能。从中可以看到( )
①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②有利于实现新疆地区共同繁荣
③有助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④保证了新疆地区优先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针对“两个结合”中的“第二个结合”,其重要意义在于( )
①要坚定文化自信,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凝聚强国力量
②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③没有高度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④共筑生命家园,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让中国更美丽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每当台湾选手在杭州亚运会夺得冠军时,都会响起动人的歌曲《我们都是一家人》《我爱你中国》等,有很多运动员当场感动流泪,采访时也不断表示我们本就是一家人。这一场面说明( )
①祖国统一已经实现
②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对和平统一充满渴望
③祖国统一是国家的责任,我们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
④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2、分析下列数据变化,推断这一变化给我国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
①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②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③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④激发我国科研人员的创造热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天津妈妈”和“新疆娃”结亲助学活动已连续开展17年,截止今年,已有1300多位“天津妈妈”和爱心企业家与一万多名来天津读书的新疆班学生结对认亲,助力2800余名学子完成大学学业。这一举措有利于( )
①保障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政治权利 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③落实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下列古语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的是( )
①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②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③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从贵州“村BA”到江苏“村界杯”,这种自发组织的民间草根比赛,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观赛,带火了当地的特色旅游,发展出一条体育、文化和乡村旅游等相结合的产业链。材料表明民间草根比赛( )
A.可以加深城乡融合发展
B.助推乡村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C.能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D.有力提升村民的农业技术素养
16、沙坪坝石井坡街道中心湾社区是重庆市人大常委会首批设立的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该社区遴选214名立法信息员采集群众立法意见,实现区域全覆盖,群众参与立法工作零距离。这一举措( )
①有利于科学立法,制定良法
②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③能使每一部法律都得到严格执行
④说明法律体现了全体公民的意志和利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2023年11月28日,江西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对《江西省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草案)》进行了一审,现将草案及其说明公布,公开征求意见。可见( )
A.我国公民民主意识不断增强
B.法治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C.江西省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
D.江西人大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
18、如图局面反映了当今世界怎样的大趋势( )
A.多极化
B.中美对峙
C.全球化
D.美国称霸
19、漫画《今版孔明“借东风”决策图》的做法有利于( )
①提高公民直接管理国家的能力 ②保障公民参与民主决策
③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 ④促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小东解数学题喜欢挑战权威,尝试不同的方法;经常把不用的饮料瓶制作成漂亮的装饰品;写作文的角度总能别出心裁,令人交口称赞。这说明( )
①生活处处有创新,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②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时代发展呼唤创新
③创新让我们获得成就感,使生命充满活力
④中学生是创新创造的主力军,要勇于实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国家采取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我国生育政策的调整,有助于改善人口老龄化局面,使总人口结构更加合理。小明认为: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不是人力资源强国,只要调整生育政策,就能成为人力资源强国。
请运用所学知识对小明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22、 在参观完“改革开放40年回顾与思索”图片展后,小丰和小欣作出下列评论:
小丰: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小欣:新时代新征程,改革创新不放松。
请你简要评析。
23、某班同学在讨论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时,甲、乙两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甲同学说:“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决不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乙同学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应该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使之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
请你在甲、乙两个同学的观点中任选一个分析。
24、材料一 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举的旗帜,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追求。实践证明,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
(1)我们党为什么要始终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全面展开。从立法到行政,从政府决策到群众自治,协商民主生动实践、开花结果。2018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人士侨联界委员时强调指出:“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通过协商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2)请你谈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解。
25、(10分)
材料一:2014年“两会”前夕,两位网民在网上热议自己最期盼的话题。
小向葵:附近的幼儿园都爆满了,我家孩子还没着落,怎么办?(2月l8日8:45)
一米阳光:有了异地高考的政策,儿子不必回老家考了,真高兴!但愿政府能出台更多的好政策。(2月18日9:15)
材料二: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深化改革,要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1)除了向媒体反映外,公民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表达民意?(4分)
(2)广大网民在行使政治权利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问题?(6分)
26、衡阳市实验中学打算围绕“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这一主题组织学校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组织活动:为“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学校可采取哪些活动形式?
(2)深化认识:为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民族精神,某同学打算在班级组织的主题班会上简短发言,请运用所学帮他组织发言内容至少3条。
(3)落实行动: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请向同学们发出倡议(写出倡议要点即可,2点)。
27、 2019年6月,香港暴发“反修例”风波,几个月以来,极端暴力分子打着“民主、自由”的幌子,冲击公共设施、暴力袭警、肆意侮辱国旗和国徽,图谋冲击“一国两制”的原则底线,破坏香港法治秩序。部分激进示威者甚至将“闹剧”演到了海外,走向了分裂祖国的“港独”之路。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一国两制”内涵的认识。
28、时事点评
2019年8月19日至22日,习近平总书记沿河西走廊考察调研。1000多公里行程中,访敦煌、登长城、瞻仰烈士公墓、考察文化工作,总书记一路前行、一路嘱托,中华文明始终是鲜明的主题词,文化自信始终是响亮的最强音。“不断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总书记对中华文明、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与深刻阐释,深深触动着文化界、知识界专家学者们的心。
请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新闻进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