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违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恶、狡猾的。中学生与其斗争时应该( )
①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争取成人的帮助②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去向
③讲究智斗,不要硬拼④尽量回避,或漠然置之⑤设法稳住歹徒⑥勇敢地与歹徒拼到底
A.③④⑤⑥
B.①③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2、“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力,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是同仁堂创始之初流传下来的古训。正是因为诚信经营,注重质量,同仁堂在海内外信誉卓著,树立起一块金子招牌。同仁堂的发展告诉我们( )
A.诚信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B.诚信促进国家兴旺
C.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D.诚信是一项民法原则
3、下面是小丽与爸爸生活中的一则对话。
爸爸说:“前方军车车队正在经过,千万不要拍照咧!”
小丽说:“爸爸,您进入涉密区域时,要关掉手机定位功能呀!”
以上对话内容,集中体现了父女俩( )
A.注重保护个人隐私
B.相互干涉手机使用自由
C.抵制网络信息传播
D.有强烈的国家安全意识
4、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 兴调查研究之风,体察实情、解剖麻雀,全面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中学生应该( )
A.积极走进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B.遨游网络世界,搜集海量数据
C.质疑书本理论,亲身实践检验
D.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批判一切
5、2023年7月,辽宁省公安厅聚焦网络犯罪打击护安全,坚持以打创安、以打促治、以打促管,深入推进“净网2023”“百日打谣”等专项工作,严厉打击网络谣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突出违法犯罪,净化网络安全环境。开展这些专项工作有利于( )
①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正常运行②制定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内容
③稳定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安居乐业④表明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有序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八(1)班刘浩同学做法中有助于科学理解“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是( )
①划出教材中核心知识要点,背得滚瓜烂熟
②向全班同学介绍在社会上认识的“好哥们”
③参加学校举办的“我的梦”主题演讲比赛
④将某化工厂乱排污水证据呈送人民检察院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10月23日,央视新闻频道报道了青岛市社区老民警马怀龙的故事,马怀龙每天都随身携带着46把钥匙,这些钥匙都是社区里的孤寡老人主动交给他的,遇到事情,只要给他打个电话,他二话不说就过来帮忙。从中我们能够体会到( )
A.承担责任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回报
B.勇于承担责任生活才更加温暖
C.承担责任必须要无时无刻关爱他人
D.我们要对社会中每一个人负责
8、人生是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是舞台中的一个角色。你占据了角色,也就拥有了责任。而且,你的角色一转换,责任也随之更迭。这说明( )
A.不同的人,承担的责任完全不同
B.一个人只有长达成人后才需要承担责任
C.每个人在同一时间段内,都只有一种社会责任
D.人的一生会扮演许多不同角色,也会承担不同的责任
9、幸福社区居民间的如下对话让我们体会到( )
居民A:我每天都去家门口的菜市场买菜,蔬菜都是农民合作社自己种的,特别新鲜。 居民B: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筹建了养老驿站,有专业的医生为老年人服务,感觉非常温馨。 |
A.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B.每个人都应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C.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D.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10、社会之于人,犹如阳光、空气和水之于植物。这意味着我们需要( )
①关心社会、亲近社会、服务社会
②远离社会,创造独立的人格
③在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④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社会中锻炼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女儿:网络生活真精彩,学习购物很方便。妈妈:网络生活很无奈,虚假信息真烦人。下列观点能全面反映上述对话的是( )
A.网络滋生虚假信息
B.网络改变人际交往
C.网络推动经济发展
D.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12、神舟十六号指令长景海鹏出征前曾说,我们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能心领神会,形成默契。我们的目标是1+1+1=1。这表明( )
A.集体能够完善个性
B.美好集体是善于合作的
C.集体能够涵养品格
D.个人始终需要服务集体
13、2023年3月15日,中央网信办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打击造谣传谣、假冒仿冒等乱象,目的是促进“自媒体”文化良性发展,为人们营造文明健康的网上家园。这( )
①告诉我们法律可以调解生活中的所有问题②说明网络需要法律,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
③有利于营造向上向善的网络环境④有利于维护网民的合法权益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4、时代楷模”南仁东是“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的发起者和奠基人。他不记个人名利得失,长期默默无闻的奉献在科研工作第一线,患病后依然坚持带病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南仁东的行为 ( )
A.是漠视生命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
B.是为追逐名利而对国家负责的表现
C.表明只有脑力劳动者才能为国争光
D.是主动担责不言代价与回报的行为
15、对如图漫画内容解读正确的有( )
①带货主播应当实事求是 ②有关部门需要加强监管
③消费者要理性辨别,冷静消费 ④青少年应遵纪守法,远离网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小军喜欢看法治类电视节目,对于节目中涉及的案件,小军常常会提出自己的维权建议。下列维权方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赵某某遭遇家庭暴力——找居委会“打官司”
B.钱某被高空抛物砸伤——与当事人沟通要求赔偿
C.李某被公司拖欠工资——寻求法律援助中心帮助
D.孙某遭遇了电信诈骗——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
17、被授予“共和国勋章”的钟南山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在家庭里,我是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父亲,要照顾妻子、关爱子女;在医院,我是医生,要救死扶伤;在医学科研团队里,我是队长,要带领团队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由此可知( )
①社会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②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③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④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8、主持人董卿在采访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时,为了让老先生能听得更清勉,三次跪下来和许老交流,在提问的时候,她还靠近老爷子的耳边,缓慢地说话。董卿的行为告诉我们尊重他人( )
A.要对社会地位高的人给予更多尊重
B.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C.首先应该做到自我尊重
D.就应该做到事事迁就他人
19、中学生也是网络生活的参与者,我们参与网络生活应遵循的准则是( )
①合理利用网络、理性参与
②传播网络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④遵守网络文明公约、做合格的参与者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二十大代表刘秀祥,11岁时挑起家庭重担,背母四处求学;大学毕业后,他放弃高薪回到大山,扎根乡村基础教育,立志做山村学子的“引路人”…他的事迹彰显出了共产党人为民服务、攻坚克难的责任与担当。从他身上,我们可以汲取的道德养分有( )
①承担责任是为了获得更丰厚的物质和精神回报
②因为他们勇于承担责任,我们的生活才更温暖
③只有人人承担应尽的责任,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④每个人首先要对他人负责,才能担负时代重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近期,北京多处路口的“电子警察”增加可记录机动车“遇行人通过人行横道不停车让行”交通违法行为的功能,交管部门将对违法行为人依法处以200元罚款,记3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四十七条规定,机动车行人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 | |
行人说:这个举措太好了,这样老人和孩子过马路就安全多了。以前对待这种犯罪行为,就是罚得不狠,要想让大家遵守规则只能靠罚! 司机说:礼让斑马线是法也是礼,一条斑马线,一脚刹车,能够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温度与文明,我也要这么做。 |
请你上述两人的观点,进行分析点评。
22、小刘和朋友一起在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展示不文明标语……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工作人员无奈报警后,民警将他们带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小刘等人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处以治安行政处罚。
据此,有人认为:“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依靠法治比依靠公民的道德自觉更有效。”请你辨析。
23、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从民事单行法时代迈入民法典时代。下面是这部法典的内容节选
第一条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判断:( )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榜样引领 勇担责任
我国著名核动力专家、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的彭士禄,总是说“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把我往哪里搬”。大学毕业时,根据国家需要,他毅然改行学习核动力,从中国潜艇核动力到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都留下了他辛勤的足迹与汗水。49岁时,彭士禄在一次核潜艇调试工作中突发急性胃穿孔,胃被切除了四分之三。可是手术后不久,他又忘我地投入工作之中。
(1)彭士禄的事迹启示我们应怎样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2)我们应怎样向彭士禄学习,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25、中学生小丽放学回家,发现家中被盗,小丽保护好现场,并立即拨打“110”报警。由于损失巨大,一家人都非常痛苦,不能安心工作学习,全家人期盼着公安机关早日破案,挽回经济损失。由于报案及时,现场保护得好,不久,公安机关就破了案,将犯罪嫌疑人张某抓获。人民法院依法判处盗窃犯张某有期徒刑7年,追缴全部赃物归还原主。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一案例中,法律保护了小丽一家人的什么权利?运用了何种法律手段保护了小丽一家的这种权利?
(2)法律为什么要保护公民的这项权利?
26、 某校为引导学生主动认识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充分利用三月“学雷锋月”这一良好契机,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如义务植树造林、环境卫生清扫等。该活动为同学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同时也收获了很多。
(1)我们还可以参加哪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
(2)青少年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3)作为中学生,我们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27、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是怎样的?
28、青少年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