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元前6世纪时,乔达摩·悉达多是印度北部释迦族的王子,他创立宗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同时,宣扬“忍耐烦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这种宗教是( )
A.儒教
B.佛教
C.道教
D.基督教
2、一个学者说二战后以来发生的许多事情是“无法全部装在冷战这个盒子里的”,美苏冷战“分割”了世界,但冷战只是这个时代的中心,而非时代本身。二战以来发生的不能装在“冷战盒子里”的重大事件是( )
A.七十七国集团的成立
B.铁幕演说
C.马歇尔计划
D.柏林墙的修建
3、17世纪英国有这样一句名言:“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告诉我们的历史事实是
A. 英国的国王没有权力
B. 英国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
C. 英国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D. 英国工人的罢工取得胜利
4、驳斥放弃新疆,力主收复失地,制定“先北后南”和“缓进速战”方针,挥师入疆的是( )
A.林则徐
B.曾国藩
C.左宗棠
D.李鸿章
5、下侧系列事件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
A.我国对外交往的加强
B.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
C.国家国防实力的增强
D.中国国际影响力提升
6、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数以百万计的殖民地居民作为士兵或劳工加入战争,有过如此经历后返回家园的他们对欧洲领主显然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恭顺了。这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
A.削弱了欧洲的霸权地位
B.导致了欧洲经济的衰落
C.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
D.掀起了殖民地反抗运动
7、1927年10月中旬,中共湖北省委派来大冶、阳新恢复发展党组织,在大冶华家山建立了中共大冶县委( )
A.项充如
B.胡朝珠
C.何长工
D.程子华
8、“他在所征服的地区建立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为经济和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使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了。”以上材料中的他指( )
A.苏格拉底
B.伯里克利
C.亚历山大
D.穆罕默德
9、14-15世纪的西欧,销售市场的扩大,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因而就有的小手工作坊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需要,这就要求手工业能大量地生产产品,于是手工工场得以产生。手工工场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租地农场的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 D.产品供不应求
10、下列有关列宁和斯大林的介绍不正确的是
A.两人都曾经是苏联的最高领导人
B.两人都对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C.在两个人的共同领导下,苏联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
D.两人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探索
11、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的历史,下列事件与此有关的是:
①文艺复兴 ②新航路开辟
③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 ④工业革命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12、是“王在法下”还是“君权神授”?围绕这个问题英国的议会与国王斗争了几百年,直到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才建立了一个稳定的秩序,这说明
A.王权至上,权力不可侵犯
B.英国权力的斗争具有持久性
C.英国议会作用较小,不能限制王权
D.这个问题没办法解决
13、司马迁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勤奋好学,饱读书籍,爱憎分明,记事公正,用十年时间写下了不朽的历史巨著( )
A.《论语》
B.《史记》
C.《齐民要术》
D.《水经注》
14、“终于出现了这样的时代:世界上同时存在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他们不仅能够制服蛮族入侵,而且还能把自己帝国的和平国界向外推进。”材料中的“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一个是中国古代的汉朝,另一个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法兰克王国
C.拜占庭帝国 D.罗马帝国
15、下图所示事件是日本侵华过程中制造的重大事件,它产生的影响是
A.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B.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
C.中国全国性的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D.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16、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股票投机过度
B.劳动人民相对贫困,限制了社会购买力
C.分期付款,超前消费
D.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存在的基本矛盾
17、美国的诞生源于18世纪的一场重大战争,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议会与王权矛盾尖锐
B.英国殖民统治压制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C.殖民扩张和掠夺
D.封建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8、古代印度的国王、武士、官吏属于( )等级。
A. 婆罗门 B. 刹帝利 C. 吠舍 D. 首陀罗
19、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 )
A.巴黎公社
B.中华人民共和国
C.中华民国
D.苏维埃政权
20、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黑人获得解放得益于美国历史上哪部文件的颁布
A.《宅地法》 B.《和平法令》
C.《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1、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文学艺术家__________一生创作了30多部戏剧和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18世纪中期,英国的发明家________对蒸汽机作了一系列改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22、法治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1)( )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体现了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反映了保护资产阶级利益的要求。
(2)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被马克思称为是“人类的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 。
(3)拿破仑在位期间,制定并颁布了《 》,成为近代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法典的范本。
23、19世纪六七十年代,电力的广泛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_____________。
24、________(地点)是文艺复兴的首发地,后传至整个欧洲;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的中心从________沿岸(地点)转移到欧洲大西洋沿岸。
25、庄园在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自治性质,而维护这种自治性质的机构是_____它起着维护公共秩序的作用。
26、________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________年,万隆会议召开。
27、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王经过10年征战建立起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国王的东征和帝国的建立给东方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但是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这位国王是 ___
28、战国后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修建的( )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建成之后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唐朝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使用的灌溉工具( )以水流作动力,节省了人力。
29、请根据下列语句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第一位罗马帝国皇帝_________。
(2)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雅典全盛时期的统治者________。
(3)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的马其顿国王________。
(4)查士丁尼主持编纂的________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5)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________。
30、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起草的《______》,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1848年,《______》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1、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在曲折中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面对经历数年战争与满目疮痍的苏维埃俄国,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采取“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的政策,请说出此政策的名称。
(2)面对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上任即宣布实施新政。《紧急银行法案》反映了其在哪一领域的改革?二战后,西欧国家逐渐走上了联合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写出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大大加快欧洲一体化的区域组织的名称。
(3)20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的改革发生了根本反向性错误,苏联解体。写出这一改革名称。受此影响,东欧各国社会制度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写出其在经济上的表现。
(4)21世纪,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也在增加。写出阻碍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因素一例。
(5)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你的感悟。
32、试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文化诸方面扼要评述辽、宋、夏金时期的历史特点。
33、唐朝是我国古代的繁盛时期,它有何时代特征?为何如此兴盛?唐朝的繁盛又形成了哪些社会气象?
34、某校九年级(1)班学生以“大国崛起”为主题进行探究,请你参与。
(探索中奋进)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图片中英西海战的结果是什么?依据右边文字材料说明,英国通过什么方法确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
(打击下醒悟)
材料二 《关于脱离了农奴依附身份的农民的总法令》
1.兹依照本法令和与之一同颁布的其他各法令和各条例中所指示的办法,将用以束缚定居在地主领地上的农民和家务农奴的农奴制度永远废除。
2.根据本法令和一般法律,脱离了农奴依附身份的农民和家务农奴可以享有自由农村居民身份的各项权利,包括人身的和财产的权利……
11.农民有权遵照地方法令中的规定,缴纳一笔一定数目的赎金,赎购他们所居住的房屋。
12.农民获得地主同意后,除所居住的房及外,尚可根据一般法律获得分给他们长期耕种的土地及其他附属地为私产……
(2)与材料二中所述内容有关的是俄国历史上的哪一重大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内容对俄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危机中进发)
材料三德川幕府推行锁国政策,只允许日本同中国、荷兰进行有限的贸易。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也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1853-1854年,美国海军舰队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要求日本打开国门,否则开战。
——摘编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3)依据材料三,说明当时的日本面临怎样的危险。为此日本采取了什么对策。
(困境中新生)
材料四外部世界的封锁包围和军事压力,国内的粮食危机和政治叛乱,促使苏维埃政权采用新的方式来发展经济。只有这样,才能巩固政权、改善人民生活。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宁采取了什么办法渡过了“国内的粮食危机”?苏维埃发展经济所带来的影响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促进大国崛起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