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中,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的是( )
A. 德军攻占巴黎 B.
德军突袭苏联
C. 日军偷袭珍珠港 D.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2、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不包括( )
A.消除了民族危机 B.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C.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D.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3、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新独立的民族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独立、摆脱美国和苏联的控制,寻求的新出路是( )
A.发起不结盟运动
B.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C.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
D.进行社会主义改革
4、某本书描写了欧洲60年发展的历史,其间有很多新名词被发明出来。如“工业”、“工业家”、“工厂”、“工人阶级”、“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等。这60年的起止应是( )
A.1492—1552
B.1640—1700
C.1789—1849
D.1949—2009
5、“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要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这一观点
A.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B.全面否定了天主教
C.冲破了封建等级观念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6、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是在
A.9世纪中叶 B.公元前6世纪 C.7世纪初 D.公元前27年
7、对秦的统一评价不正确的是
A.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
B.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C.对历史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D.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8、“外戚和宦官专权的产生,都跟封建专制政体有密切关系,甚至可以说是封建专制的特殊形式。这主要是因为皇权至上,无人敢于从事监督……宦官、外戚易于利用宫禁的隐蔽性进行私图。”上述材料认为外戚宦官专权( )
A.表现的形式是君主专制
B.出现的原因是无人监督
C.形成的特点是有隐蔽性
D.导致的后果是东汉衰落
9、意大利画家拉斐尔十六世纪初创作了《西斯廷圣母》(下图),画中的圣母中一扫中世纪以来的圣母像中那种冰冷、僵硬的形象,将圣母描绘成一个美丽温柔、充满母性的意大利平民妇女。画家通过作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 )
A.平民主义
B.人文主义
C.天赋人权
D.理性主义
10、1789年7月14日是法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在这天发生的事件是
A.为筹措军费恢复长期关闭的议会
B.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C.制宪会议通过《权利法案》
D.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执掌国家大权
11、当时的探险家、航海家、地理学家、商人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人,而不是为了神,都是为了现实人世而不是为了来世的天堂。以下最能充分体现材料中精神的文艺复兴运动作品是( )
A.《蒙娜丽莎》
B.《荷马史诗》
C.《掷铁饼者》
D.《查士丁尼法典》
12、公元7世纪时,日本大化改新仿效的是
A.古希腊的城邦制度 B.拜占廷帝国的军区制度 C.中国唐朝的典章制度 D.古罗马的元首制度
13、下面是20世纪上半期召开的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重要国际会议。其共同点是
1919年1月巴黎和会 1921年11月华盛顿会议 1942年1月26国华盛顿会议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 |
①都反映了人类对和平的美好追求②都由大国发起并体现大国的意志
③都体现两种社会制度国家的合作④都提出了对战败国家的处置意见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14、下面是一幅关于公元前 2500 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地图中 B 点是( )
A.古代巴比伦
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
15、下图是张自忠的一封书信。该书信写于( )
致战友: 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的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绝不致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愿与诸弟共勉之。 小兄张自忠手启 民国二十九年五月一日 |
A.北伐战争时期
B.红军长征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6、宜侯簋(如下图所示)于1954年6月在江苏镇大港镇烟墩山出土,铭文中记载了周王将宜地封给一个贵族,并赐其土地、人口和仪仗等情况。该文物可以佐证西周实行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17、“进化论在科学上的影响是非常巨大和深远的。它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牢固地建立了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发展的观点。”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决定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的意志、遗传变异、自然选择
B.生物本身的欲望、遗传变异、生存斗争
C.遗传变异、生存斗争、自然选择
D.神的意志、生物本身的欲望、生存斗争
18、古巴比伦王国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中,有很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这表明古巴比伦( )
A.法律体系完善
B.商品经济活跃
C.民主政治发达
D.社会等级森严
19、某班同学进行复习学习,下面是他们的复习单,那么他们复习的主题是( )
·垦殖运动 ·庄园的衰落、瓦解 ·租地农场 ·集中手工工场 |
A.6世纪前的日本
B.领主与佃户
C.封君与封臣
D.新的生产与经营方式
20、1777年的这一战役不仅增强了大陆军争取胜利的信心,也为殖民地人民的抗英斗争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成为战争的转折点。这一战役是( )
A.来克星顿枪声
B.波士顿战役
C.萨拉托加大捷
D.约克镇战将
21、多元的古代文明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去探究。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探究方式 | 探究实例 | 探究问题 |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
| 欣欣在印度拍摄的照片,这是佛教八大圣地之一的佛出生地蓝毗尼园。据所学可知,该宗教创立的时间是① ,其创始人是② 。 |
“电影是现实的片断” |
| 萌萌观看电影《亚历山大大帝》,由牛津大学历史教授担任顾问,可谓巨作。亚历山大大帝原本是③ 国王,发动东征灭掉④ 帝国,建立亚历山大帝国。 |
“这是网络与云的时代” |
博洛尼亚大学 | 这是华华对“博洛尼亚大学”的网络检索结果。该大学被称为“大学之母”。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于⑤ 世纪,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欧洲中世纪教育⑥ 。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2018年8月28日,小馨前往南京图书馆听公益讲座,了解古罗马建筑。⑦ (人物)建立罗马帝国后,版图不断扩张,至公元⑧ 世纪达到最大。罗马建筑对后世影响深远。 |
22、填空题。
(1)古巴比伦王国时期,________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1453年,________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3)1487年,迪亚士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于第二年达到非洲的________,实际上打开了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的航路。
(4)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________,议会由上下两院构成,税收权掌握在议会手中。
(5)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代替,________最终确立。
23、人类文明源远流长,请你回答有关知识:
(1)四大文明古国(大河文明)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________。
24、(1)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国家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葡萄牙B.英国C.中国D.印度E.古巴
______
25、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戈尔巴乔夫改革 | 背景 | 1985年,____担任苏联领导人 | ||
★内容及影响 | 领域 | 内容 | 影响 | |
经济 | 实施加速____的方案 | 总体效果仍然不佳 | ||
政治 | 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____,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 | 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也随之加剧 | ||
东欧 剧变 | 原因 | (1)20世纪60年代以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商都出现严重问题。各国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成效不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2)西方国家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加紧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3)20世纪80年代末,受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东欧各国开始实行政治多元化,全盘否定自身的历史。此后,东欧政局剧烈动荡 | ||
★结果 | 在短短的两三年里,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 |||
表现 | 在政治上,实行____和多党制。 在经济上,实行____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 |||
苏联 解体 | “八一九事件” | 时间 | 1991年8月190 | |
目的 | 试图维护原联盟体制 | |||
结果 | 失败。这次事件后,戈尔巴乔夫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俄罗斯领导人____控制了全局,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 | |||
★解体 | ____年年底,苏联解体 |
26、公元前73年,角斗士___________发动奴隶起义,多次打败罗马军团,使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走向衰落;476年,___________(国家)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27、下图人物是________,他制成了________,该项发明推动了各个工业部门的机械化。人类由此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即“________”。
28、1933年,美国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各行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这种做法说明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29、_________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促成了文艺复兴运动的产
生。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著有长篇诗作《 _________ 》。
30、观察《美国独立战争形势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图中相应方框中。
A来克星顿B费城C萨拉托加
31、思想是变革的先声,是行动的先导。根据思维导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思想的力量 | 解放人性关注人本身 | 1、运动名称:___________ |
2、流行思潮:___________ | ||
以理性之光驱散黑暗 | 3、运动名称:___________ | |
4、中心国家:___________ | ||
总结工人运动经验创立科学理论 | 5、理论诞生标志:___________ | |
6、指导建立的第一个政权:___________ |
(7)我们能从以上探究中汲取怎样的精神力量。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摆脱西方大国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主义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弃旧图新”所指的重大改革。材料中“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指的是什么?
33、概括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背景。指出苏维埃政府成立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分析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34、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土地集中日益成为一种趋势。14世纪中叶以后,逐步建立起租地农场,并出现新的社会阶层。请回答:
(1)当时欧洲出现土地集中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在这一过程中,欧洲一些地区是如何逐步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的?
(3)租地农场建立后,生产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11世纪以来,欧洲农村土地关系的变化,带来的重大影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