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中国成立后,为完成对旧乡村的改造,彻底废除在我国延续了两干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中央人民政府( )
A. 推行土地改革 B.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 掀起“大跃进”运动 D. 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2、1945年8月27日,赫尔利和张治中来迎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第二天,他们一起飞抵重庆。毛泽东等人此行的重要成果是( )
A.签署“双十协定” B.发动“双十二事变”
C.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D.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
3、当历史即将进入二十世纪的时候,在中国的心脏地带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对西方侵略的群众运动。材料中的“群众运动”指的是
A.五四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公车上书
D.义和团运动
4、天安门是中华文明悠久历史的象征,是民族兴衰更迭的历史见证人。下图是1976年人民群众在天安门前载歌载舞,举国欢庆的场面。它见证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北平和平解放
C.新中国成立
D.粉碎“四人帮”
5、孙中山先生曾写一副挽联:“作公民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这副挽联是为谁而作?( )
A.黄兴
B.康有为
C.郑观应
D.宋教仁
6、1948年,路透社11月1日电:“国民党在满洲的军事挫折现在已经使蒋介石政府比二十年存在期间的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崩溃的边缘。”材料中“国民党在满洲的军事挫折”指的是( )
A.九一八事变,日本占领东三省
B.平津战役,北平和平解放
C.辽沈战役,东北全境解放
D.渡江战役,蒋家王朝覆灭
7、1895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各国政界议论纷纷,下面各国政界的议论符合史实的是( )
①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
②英国:“Hello,香港岛终于归属我们了。”
③日本:“伙计,我们的机器可以搬运到中国去。”
④德国:“多威风,我们的军队可以扎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了。”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8、第一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是 ( )
A.印度
B.缅甸
C.苏联
D.美国
9、“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箕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这是1905年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中的一首诗。1853年,洪秀全定都( )
A.天京
B.安庆
C.永安
D.金田
10、下图反映的内容是关于下列哪一事件的原始资料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中共一大
D.遵义会议、
11、报刊在信息传播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下列报刊在当时的共同作用在于( )
A.促进戊戌变法的开展 B.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 D.壮大了革命党人的力量
12、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根据图中的内容,你认为最适当的标题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C.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D.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13、李先生家里藏有南通大生公司股份凭据,凭据上显示民国十一年,它应该是公元( )
A.1921年
B.1922年
C.1931年
D.1932年
14、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彻底的反帝爱国斗争胜利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15、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全歼国民党最精锐部队之一整编七十四师
②解放区军民积极作战,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③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取得胜利
④刘邓大军直插敌人心脏——大别山地区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②①④③
D. ①③②④
16、下图作品出现的历史意义是( )
A.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
B.起到了救亡启蒙作用
C.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
D.宣传了无产阶级革命思想
17、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 )
A.推翻了袁世凯的统治 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推动了社会习俗的变革
18、如图所示为某同学的历史笔记,主题应是
A.新中国的政权不断巩固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成就
D.民主政治制度的完善
19、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后,邓小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创造性的提出了( )
A.一国两制
B.港人治港
C.和平统一
D.民族区域自治
20、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的提出(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经济特区
C.和平统一方针
D.“一国两制”制度
21、19世纪70年代,率军收复新疆的清朝大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906年,A_______________起义是同盟会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虽然失败,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_______________》。
23、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_________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________的转折点。
24、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提出对台湾基本方针是________、________ 。随着海峡两岸交流日益密切,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均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历史上称作“________”。
25、近代百年的上海史,就是一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历史的缩影,也是中国近代化的见证。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词语。
(1)洋务运动中,李鸿章在上海创办了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军事企业 ____________ 和民用企业_______________。
(2)1897 年在上海创办了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的_______________
(3)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_________》,向封建思想文化发起挑战。
(4)1927年,蒋介石勾结国内外反动势力在上海发动 ,破坏中国革命。
26、罗马帝国的第一皇帝是_______,雅典在_______统治期间,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世界高峰。
27、率领清军打败阿古柏军队,成功收复新疆的清朝将领是________。
28、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______会师。古田会议确定了“______”的建党建军原则。
29、自强求富为口号,开创近代探索路的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法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是________
31、(探究题)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
(探究一)
(1)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这次革命首先在哪里取得胜利?
(探究二)
(2)试从政权和政治制度的建设方面,简要评述孙中山领导的这次民族民主革命的历史功绩。
(探究三)
(3)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32、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982年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什么?
(2)1987年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的会议是什么?
(3)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分别是什么?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什么?是在哪次会议上然研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的?
(5)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你得到什么启示?
33、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为促进祖国统邓小平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请写出这一构想已在哪两个地区成功实践?
(2)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哪一政策,打破了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
(3)“九二共识”的达成有什么意义?
(4)2005年访问祖国大陆的中国国民党主席是谁?
(5)作为当代中学生,你将以怎样的实际行动维护祖国统一?
3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几代科学家通过不懈奋斗、拼搏,创造了科技累累硕果,振奋了民心,树立了国威,也让世人真正感受到了中国能量!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作,中共中央审时度势,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
材料二:“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 此翁淡泊于名利,专注于田畴,以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让人们远离饥饿。
材料三: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感动中国人物屠呦呦颁奖词
(1)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请你依据材料一,分析我国研制原子弹的原因。
(2)材料一中的“两弹一星”具体指什么?
(3)材料二中的“此翁”是谁?他的科研成果是什么?
(4)提炼出青蒿素的科学家是谁?为什么说青蒿素“帮人类渡过一劫”?
(5)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觉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几代科学家身上有哪些可贵精神值得我们传承与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