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解放区是( )
①陕北 ②晋察冀 ③晋冀鲁豫 ④山东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以下图片共同反映的史实是
A.南京临时政府“平均地权” B.太平天国在平均分配土地
C.抗日根据地施行减租减息 D.解放区推行土地改革运动
3、孙中山先生被称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关于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成立了兴中会
②亲自领导了武昌起义
③提出了三民主义
④创办了黄埔军校
⑤促成了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⑤
4、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为了中国的富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探索。下面民主革命探索中,与孙中山有关的是
①同盟会成立 ②辛亥革命 ③中华民国成立 ④第一次国共合作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5、《吴玉章回忆录》中提到:“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以为这些人掌握着权力,千方百计运动这些人来赞助革命”,如今“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这段材料说明
A.资产阶级决定历史 B.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C.工人阶级无坚不摧 D.军政上层掌握权力
6、1926年,国共合作进行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
A.清政府
B.北洋军阀
C.国民党反动派
D.日本帝国主义
7、“为使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之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有效起见,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协定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取……一般优越权利……”这段材料出自( )
A.《联合国家宣言》
B.《凡尔赛条约》
C.《国际联盟盟约》
D.《九国公约》
8、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这一性质的是( )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还我山东
C.废除二十一条 D.拒绝和约签字
9、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设立的集中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机构是
A.中国共产党中央局 B.中国共产党秘书处
C.中国劳动组合书记处 D.中国共产党政治局
10、在学习《新文化运动》一课时,如果你想更过地了解当时的情况,你应当查阅的文献资料是
A.
B.
C.
D.
11、1945年8月,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德安里留下了两人一生中唯一的一张合影,此照片可用于研究( )
A.黄埔军校的建立
B.北伐战争的开展
C.西安事变的解决
D.重庆谈判的进行
12、“额尔金借口清军虐待英军战俘,断然下令将圆明园付之一炬。大火连烧三天,有着100多年历史的皇家宫苑立即化为废墟。”与上述材料密切相关的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门户开放”政策
C.林则徐虎门销烟
D.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1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14、下图是历史课堂上的板书内容。据此判断他教学的主题应是( )
A.全面从严治党
B.新发展理念
C.全面深化改革
D.中国梦宏伟蓝图
15、英国的商船和军舰开到了湖北武汉,你认为是和下列哪个条约有关:(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天津条约》 D. 《马关条约》
16、盛锡福是京华老字号企业,始创于1911年,盛锡福帽子以其用料考究、手工制作、做工精细、品质优良而著称于世,受到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欢迎。1956年,天津盛锡福帽店厂实现了公私合营,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它成为公有企业的途径是( )
A.政府出钱进行赎买
B.老板自愿无偿捐献
C.政府采取没收手段
D.企业参股国营经济
17、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 “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使历史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从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 “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的本质含义是
A.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 D.引进西方先进科技
18、某历史著作中有“师夷长技图谋自救”“公车上书轰动全国”“三民主义光芒闪耀”“民主科学旗帜飘扬”等章节,则此著作的标题最有可能是
A.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B.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C.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9、“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毛泽东诗句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日本侵略者无条件投降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C.淮海战役取得巨大胜利
D.人民解放军占领了南京
20、如果请你担任历史纪实片《1911年的东交民巷》的导演,在反映当时的东交民巷时,不该出现的画面是
A. 英法等国使馆林立
B. 美国使馆在举办舞会
C. 居住大量北京居民
D. 驻扎着日俄等国军队
21、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_____,坚持改革开放。2015年,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_____,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平衡发展结构。
22、日本的投降:________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________回到祖国的怀抱。
23、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________________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________的开端。
24、战果: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_________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25、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是________,其内容是,政治上:________;思想上:________;组织上:________。
26、课本上为我们介绍了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有________、钱学森等人;2015年,中国药学家________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7、【体制改革·革除弊病】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职工的经济收入与企业经济成果相联系,这就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发展的崭新局面。由此可见,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是心环节是________。
28、解放南京:________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占领________,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________。
29、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此,他强调“____”,想通过发动“____”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30、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导致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事件是:________
(2)戊戌变法期间清朝的皇帝是:________
(3)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
(4)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的地点是:________
(5)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________
31、分裂违背历史潮流,统-是人心所向。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国之策一伟人的智慧]
(1)找国在改革开放眉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
(2)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哪一政策使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
[国之荣一两岸的努力]
(3)随着海峡两岸交流的日趋密切,1990年台湾成立了哪一民间团体?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了哪一民间团体?这两个团体达成的“九二共识"的内容是什么?
(4)2005年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的中国国民党主席是谁?
(5)你认为应怎样发展海峡两岸关系?
32、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方针政策,是中共正确领导的重要表现。请回答
(1)遵义会议被称作“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实际确定了谁的领导地位?
(2)面对西安事变后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共制定了怎样的方针?这一方针的实现有怎样的重大影响?
(3)中共七大是党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会议,它是在怎样的历史转折关口召开的?该会议制定的政治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4)1947年,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变化,中共中央做出了怎样的决策?
33、简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内容和意义。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咳哟,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选自歌曲《东方红》
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选自歌曲《春天的故事》
材料三:“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这句包含了从建国到现在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功绩。
材料四:“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现代化建设,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它本身就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请回答:
(1)材料一歌颂的“大救星”是谁?
(2)材料二中的“老人”是谁?
(3)材料三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的开始事件各是什么?
(4)材料四中强调“从今以后”全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5)为实现这一中心工作,党和国家采取的措施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6)根据材料二中的“画了一个圈”举出画出的最早的一个地区名称,并简要说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7)举例说明我国历史上发生的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写出时间和名称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