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7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指的是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该诗句表达了
A.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的喜悦
B. 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欢乐
C.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后的欣喜
D. “大跃进”运动全面展开后的热情
2、义和团运动成为了这次侵华战争的导火索,侵华的联合国军总人数前后约为5万人,装备精良,声势浩荡,北京城又一次彻底沦陷。这里的战争指的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19世纪拉美独立运动蓬勃开展,率领队伍解放哥伦比亚的是
A.玻利瓦尔 B.圣马丁 C.卡德纳斯 D.卡斯特罗
4、某历史学习论坛拟开展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根据下表提供的资源,判断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
资源 | 名称 |
视频 | 《秋收起义》 《建军大业》 |
图片 | 《八七会议旧址》 《井冈山会师》 |
文献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伟人毛泽东》 |
A.工农武装割据
B.北伐胜利进军
C.国共两党合作
D.抗日战争
5、下图《人民群众在天安门广场欢庆新中国的诞生》,这反映新中国的诞生( )
A.使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
B.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C.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最终完成
D.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6、“有两师军队散布在乡间,放火燃烧,皇家花园中的一切宫殿……都一齐付之一炬,化为劫灰了。”该材料描述的事迹发生在( )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7、1839年3月,他到广州对各国商人表示:“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本大臣”是( )
A.林则徐
B.左宗棠
C.康有为
D.邓世昌
8、清末郑观应在一首诗中写道:“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诗中“东沟海战”的地点应是下图中(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9、小李同学进行某历史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珠海特区的发展”“邓小平画像”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应该是( )
A.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B.外交舞台的失误与成功
C.现代中国农村的巨变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0、综合图中的要素,这页笔记记录的事件
时间:1839年6月 地点:广东虎门 人物:林则徐 意义: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
A.鸦片战争
B.虎门销烟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11、陈旭麓说:“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由1300多名举人发起“公车上书”,要求变法图强的历史背景是
A. 鸦片战争的炮声
B.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D. 《马关条约》签订
12、“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作者凌青在这首诗的第一句赞扬了( )
A.林则徐 B.洪秀全 C.袁世凯 D.荣宗敬
13、观察下表,导致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货物 | 旧税率(%) | 新税率(%) |
棉花 | 24.19 | 5.56 |
棉纱 | 13.38 | 5.56 |
斜纹布 | 14.92 | 5.56 |
A. 通商口岸的开放 B. 协定关税的影响
C. 纺织工业的发展 D. 小农经济的破产
14、“这是个独特的民族,它是战争狂徒,用战车把宗教传播到西亚、北非等地,穆斯林的足迹从此遍及四方;它又是文明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文化传承、传播,某种数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这个独特民族建立了( )
A.罗马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阿拉伯帝国
15、1927年,一声枪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与上述内容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萍浏醴起义 B.广西起义 C.广州起义 D.南昌起义
16、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B. “废除二十一条”
C.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D. “还我青岛,誓死力争”
17、20世纪50年代中期,“恒源祥”创始人沈莱舟曾对子女讲:“现在我把厂子交给了国家,由国家去经营管理,我坐在家里不用花一点心思收定息,这又有什么不好?”材料反映的是国家在三大改造过程中(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
B.积极推进手工业的合作化进程
C.集中全国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D.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18、“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至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学生获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对材料观点理解错误的是
A.表明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B.反映了本次运动的范围扩大化
C.反映了学生在本次运动中的主力作用
D.运动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力量
19、2022年10月26日,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一处革命纪念地,那里曾是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它是( )
A.南京
B.瑞金
C.重庆
D.延安
20、新文化运动的代表钱玄同认为,“惟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才能避免“中毒”,甚至要求“剿灭”中国文化,采用世界语。上述观点说明新文化运动( )
A.用资产阶级思想彻底批判了封建思想
B.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
C.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有一定片面性
D.使语言和文字紧密统一
21、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制度的事件__,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事件__。
22、____________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3、1840年爆发的________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937年爆发的________是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4、议题:总结历史经验,制定党的_______。
25、1992年,两会达成“九二共识”,即“海峡两岸同属_______,共同努力谋求__________”。
26、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___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拍摄的《_________________》。
27、____________年西藏和平解放;____________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28、___________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___________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29、定都天京:1853年,攻占________,改为天京,作为都城
30、《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出现了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____________》、陈天华的《猛回头》和《____________》。
31、阅读下列材料:
……上道光帝折中指出: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意思是弛缓)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这是何人上书道光帝的奏折?
(2)他在奏折中就鸦片问题提出了什么主张?
(3)根据材料归纳他为自己的主张提出的理由?
(4)道光帝为什么会接受他的主张?做出了什么重要决定?
32、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抚今追昔,为了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创新,涌现出了许多模范人物,取得了丰硕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艰辛探索)
(1)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始艰辛探索,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哪次会议之后?这次会议指出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1958年国内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夏秋之际,各地又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据此说出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两次严重失误分别是什么?
(时代楷模)
(3)在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时期,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其中被称为“铁人”和“解放军好战士”的分别是谁?在他们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改革开放)
(4)20世纪70年代,为了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这场变革中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做出了怎样的调整?实行什么历史性决策?
(理论创新)
(5)哪位领导人在十二大会议上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十九大会上哪位领袖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3、列举三例我国建立的自治区。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哪一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有什么重要意义?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那一群到上海来的白种人……无论跑到哪里去,就有一大群的好奇的中国人跟到哪里。他们在窗畔门户中望着白种人;有几个小孩,看见白种人走近来就会哭起来,因为他们听人说过,白人是不怀好意法术高强的恶魔……
……在中国的土地上,白种的妇女可以陪着他们一起走路,他们看着这些简直有点难以置信。……
……外人购得田地80亩,建造公园,位于今南京路以北,河南路以西。最初的赛马,便在这里举行。每逢春秋赛马之期,西洋女士,如云而集。……
(1)上述材料中所说的“白种的妇女”在中国自由出入,而中国人难以置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在阅读完以上材料后,请给此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