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江西赣州初二下册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某学校组织了“我的长征活动”,重走了当年中央红军的长征路,他们不可能经过的地方是( )

    A. 湘江   B. 湘西   C. 遵义   D. 泸定桥

  • 2、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最突出的时代特点是

    A.提出了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纲领

    B.成功制止和克服了领导集团的腐败

    C.反封建的同时又反侵略

    D.利用宗教形式发动起义

  • 3、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意图的是(  )

    A.英国割占香港岛 B.英国获得赔款2100万元

    C.开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 D.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

  • 4、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七七事变

    ②西安事变

    ③南京大屠杀

    ④九一八事变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④②①③

    D. ③②①④

  • 5、英国向中国输出的商品很难在市场上打开局面,后米,英国口口发现鸦片贸易可以牟取暴利,于是通过走私贩运,向中国大量输入鸦片。“口口”应是

    A. 首相

    B. 国王

    C. 海盗

    D. 商人

  • 6、“痛毁卖国罪,火烧赵家楼。除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新时代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B.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C.民族阶级革命时代

    D.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 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决定最早写进(     

    A.1949年《共同纲领》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8、某校艺术节举办一场“传唱20世纪30年代歌曲”的合唱比赛,请问下列哪一项符合传唱歌曲的主题(     

    A.歌颂祖国大好河山

    B.追求民主科学

    C.抗日救亡

    D.伤感怀旧

  • 9、近代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1915年,赵某夫妇分别穿着中山装和旗袍参加了一个重要宴会

    B.1911年,王某通过《申报》获得了武昌起义的消息

    C.慈禧太后逃离北京后打电报给李鸿章让其到北京同八国联军谈判

    D.洋务运动以来剪辫、易服和停止缠足使我国社会习俗开始有较大改观

  • 10、“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技术”、“杂交水稻”、“青蒿素”反映的是

    A.科学技术进步

    B.国防军队建设

    C.生态文明建设

    D.政治文明建设

  • 11、下图是沈泊尘先生创作的漫画 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西安事变

  • 12、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高昂的热情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以下属于这一时期的建设成就有(     

    ①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建成

    ②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开始发展

    ③我国第一座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④我国首次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13、孙中山认为,过去的革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为解决这一问题他

    A. 发动了辛亥革命

    B. 创办了黄埔军校

    C. 领导了北伐战争

    D. 成立了南京国民政府

  • 14、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双方认为应该继续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两岸和平相处的共同政治基础是(     

    A.一国两制

    B.平等团结原则

    C.政治协商原则

    D.一个中国原则

  • 15、下侧漫画形象地解释了近代一部历史文献的核心内容。这部文献是

    A.《资治通鉴》

    B.《天朝田亩制度》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16、如图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的一部分,其中1860—1895年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B.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而无暇东顾

    C.外国在中国开办工厂 D.封建制度的阻碍

  • 17、中国称这场战争为“鸦片战争”,而英国一直称为“通商战争”。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真正意图是

    A.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B.报复中国的禁烟运动

    C.保护正常的鸦片贸易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 18、 2018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以下有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观点是(  )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 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C. 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D. 除五个省级自治区外,其它地区没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19、光绪帝支持维新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A. 发展资本主义

    B. 抵御外国侵略

    C. 镇压人民起义

    D. 维护清朝的统治

  • 20、中国东汉豪强地主的庄园,“有煮盐、冶铁、酿造、纺织等作坊,能满足田庄基本生活要求”。中世纪西欧庄园内“有住房、冶铁等作坊,奶酪、火腿、鞋帽、衣服等自己制作”。这反映出中国东汉与中世纪西欧庄园的相同点是(     

    A.商品经济繁荣

    B.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经济自给自足

    D.庄园内城市繁荣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苏联的工业化: 先后完成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成果:苏联由落后的_____变为强大的_______。苏联模式:形成时间:_______年。形成标志:_______的颁布。

    评价:苏联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发展,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但由于没有尊重________,苏联模式弊端日益暴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

  • 22、1938年春日军进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_____________指挥中国军队歼敌一万多人,取得__________战役的重大胜利。

  • 23、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________

  • 24、1912年4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正式宣布解职.此后统治中国的是______

  •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1851年,________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2)1875年,清政府任命________为钦差大臣收复新疆。

    (3)在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的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是________.

  • 26、1894年日本对中国发动______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各国开始大规模的对华进行______

  • 27、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________,起义军称“太平军”。________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 28、____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____,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 29、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一批英雄模范人物,其中县委书记的好榜样是 ______ ,被称为“铁人”的是 ______

  • 30、_______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将收缴的110多万千克鸦片当众销毁。_______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1949年通过的哪部法律文件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列举两例我国目前建立的自治区。简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意义。

  • 32、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几代中国人艰辛与坎坷,却从未停止。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开启改革开放的历程是哪次会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2)哪个城市是对外开放的窗口?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起了什么作用?

    (3)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什么?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该为实现中国梦做些什么?

  • 3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充满了坎坷,许多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

    ——李鸿章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

    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先生和赛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举两例)。

    (2)材料二反映了“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有哪些代表人物?

    (3)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为宣传“德、赛两先生”,陈独秀等人发起了什么运动?

    (4)综合上述材料,请简要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