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下图是某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到的图片。它们反映的是宋元时期( )
A.繁华的都市生活
B.发达的中外交通
C.先进的科学技术
D.广泛的民族交融
2、“生老病死是宇宙中不可抗拒的规律,但通过自身的修炼,遵循一定的方法,是可以延年益寿,长生不死的。”持以上看法的是
A. 道教
B. 佛教
C. 儒家
D. 法家
3、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是我国原始农种生活的典型代表。下列关于他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半坡遗址位于浙江余姚
B.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C.半坡原始居民的特色生活用具是彩陶
D.河姆渡遗址位于陕西西安
4、历史歌谣唱到;“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歌谣中“春秋”的具体时间是( )
A.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
B.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C.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D.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5年
5、任用管仲为相,执掌国政。锐意改革,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的人物是( )
A.秦穆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齐桓公
6、在中国,人们普遍使用纸是在( )
A.世界上最早的纸出现之后
B.在公元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后
C.在公元7世纪造纸术向日本传播的时候
D.公元4世纪造纸术开始向朝鲜传播的时候
7、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有关这一主题的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唐朝时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B.玄奘西游
C.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D.元朝时,我国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8、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不包括( )
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以暴力革命为斗争方式
C.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D.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
9、下列有关佛教的事件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佛教在古代印度创立 ②汉明帝修建白马寺存放佛经
③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④汉明帝派人到印度取经求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③② D.①③④②
10、唐朝国势由盛转向衰的转折点是( )
A.藩镇割据局面形成
B.唐玄宗天宝年间任用奸臣
C.唐末农民战争爆发
D.安史之乱
11、秦朝时,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之下掌管监察事务的中央政权机构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
12、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实质上是( )
A.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的结果
B.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和扩大
C.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户
D.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13、“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首诗描写的盛况是:( )
A. 唐高祖统治时期 B. 唐太宗统治时期 C. 武则天统治时期 D. 唐玄宗统治前期
14、我国境内原始人类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北京人、元谋人、河姆渡人、半坡人
B.北京人、元谋人、半坡人、河姆渡人
C.元谋人、北京人、半坡人、河姆渡人
D.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人
15、通过北宋“交子”和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了解历史的方法
A.解读文物
B.查阅文献
C.考古发掘
D.实地调查
16、建立时空观念,是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与如图中①对应的朝代是
A.隋朝
B.唐朝
C.五代十国
D.北宋
17、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这一年属于
A.公元前7世纪 B.公元前8世纪
C.公元前9世纪 D.公元8世纪
18、它在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它是
A. 河北定窑
B. 河南汝窑
C. 江西景德镇
D. 哥窑
19、唐朝时对外交往活跃,既对外传播先进文化,又积极引进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明成就,究其原因,主要有 ( )
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②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③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④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0、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一种方式.古老的史书《尚书》中便有《尧典》 等篇,详细叙述了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禅让”的故事.相传下列首领禅让的顺序是
A.黄帝→炎帝→大禹
B.禹→舜→尧
C.尧→舜→禹
D.舜→禹→尧
21、按朝代顺序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朝代或时代。
A→商朝→B→春秋→C→秦朝→D→新朝→东汉→E→两晋→F
22、汉武帝统治时期大举反击匈奴,派_______、霍去病率兵与匈奴进行了三次大战。
23、________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开始增强。_______时期,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24、抗元大臣________宁死不屈,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古名句。
25、元曲: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关汉卿,他的代表作是悲剧____。
26、铁木真率部多次征讨,逐一打败草原上各个强大的势力,于_______年完成蒙古草原的统一;1279年,元军攻灭_______(政权)残部,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27、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郑和船队出发地点:刘家港
B.郑和船队最远到达地区:红海沿岸
28、公元1069年,宋神宗为了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推行_______变法。
29、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在探讨北魏时期佛教的发展时,我们可以去河南洛阳的_____石窟进行研究。
30、公元前____年,汤建立商朝,公元前____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31、连线题:将下面成语与对应的历史人物连线(8分):
退避三舍 楚庄王
问鼎中原 项羽
卧薪尝胆 越王勾践
破釜沉舟 晋文公
32、举出秦朝的疆域东西南北四至。
33、材料一:政治方面:确立县制;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严明法度。经济方面: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军事方面: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材料二:毛泽东《沁园春雪》写到:“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材料三: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被降职或罢官。”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材料一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如果你是当时的农民你最支持哪一项措施?
根据材料二回答:
(2)秦皇指的是哪位皇帝?他最大的功绩是什么?
(3)西汉在哪位皇帝在位时达到鼎盛?
根据材料三回答:
(4)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其历史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