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海南三沙初二下册期末历史试卷带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据统计,春秋259年间,共计大小战役1200余次,和平时间为78年;战国的242年中,共计战役460余次,和平时间89年。据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A.社会动荡

    B.政治安定

    C.王室衰微

    D.农业发展

  • 2、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半坡原始居民→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

    B.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C.河姆渡原始居民→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

    D.北京人→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 3、西周时期,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命令,并承担相应的义务。这一制度是(     

    A.奴隶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 4、东汉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某同学将这些措施编成歌谣。下列歌词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 释放奴婢轻负担   B. 减轻刑罚并郡县   C. 裁减官员惩污吏   D. 压迫民族激矛盾

  • 5、589年,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的朝代是(     

    A.隋

    B.唐

    C.元

    D.明

  • 6、华夏族是中华民族最早受各界认同的民族称号。《左传》注疏有云:“中国有礼仪之大,谓之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民族的称谓正是来源于服饰文明。以下历史事件反映古代少数民族“易服学礼,融入华夏”的是( )

    A.商鞅变法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文成公主入藏 D.北击匈奴

  • 7、科举制度实行了1300 年(606 - 1905年),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相对来说是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明清两朝,不少有特殊成就的人未能通过科举考试,如宋应星、李时珍、曹雪芹等。关于科举制,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信息不包括

    A.人才选拔相对是公平、公正的

    B.在历史上曾经推广到世界各国

    C.科举制创立于隋朝

    D.选拔人才的同时,也埋没了其他方面的特殊人才

  • 8、某学习小组要考察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生活的遗址,他们应该去

    A.北京周口店 B.云南元谋 C.浙江余姚 D.陕西蓝田

  • 9、公元前14世纪,迁都到殷的商王是

    A.启

    B.桀

    C.汤

    D.盘庚

  • 10、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主要是由于汉武帝采取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了

    A.焚书坑儒

    B.休养生息

    C.独尊儒术

    D.轻徭薄赋

  • 11、隋朝在我国历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下列表述最能反映隋朝历史特点的是(     

    A.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B.开凿大运河

    C.统治者残暴

    D.繁荣而短暂

  • 12、《左传》封建亲戚,以藩屛周中的封建指的是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 13、成语典故“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与下列哪一场战役有关(       

    A.昆阳之战

    B.官渡之战

    C.巨鹿之战

    D.淝水之战

  • 14、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迅速发展,名作《女史箴图》是哪一位画家绘制的

    A.顾恺之

    B.王献之

    C.吴道子

    D.柳公权

  • 15、赵明在学习完一节历史课后,制作了如下知识线索图。据此判断,赵明学习的内容是(       

    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

    A.秦统一中国

    B.秦朝的灭亡

    C.西汉的建立和发展

    D.东汉的兴衰

  • 16、河姆渡遗址是浙江省余姚市农民意外发现的一处远古时代人类遗址,它位于( )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闽江流域

    D.珠江流域

  • 17、“中国大运河是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这三部分组成。自清末改漕运为海运,大运河才不再是国家经济的大动脉了。”由材料可知(     

    A.大运河是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开凿的

    B.隋唐大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组成部分

    C.中国大运河自南向北连接了五大水系

    D.大运河的开凿是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 18、“(秦始皇)收泰半(三分之二)之赋……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澹其欲也。”材料体现了秦朝

    A.徭役繁重

    B.刑法残酷

    C.赋税沉重

    D.兵役沉重

  • 19、秦朝灭亡和项羽失败最能说明的是

    A.刑法不能太残酷

    B.强者定能胜弱者

    C.为人处世不能骄傲

    D.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 20、在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隋文帝排在第85位。 隋文帝能够入选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完成国家统一

    B.开通大运河

    C.加强中央集权

    D.建立科举制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观察如图,将下列问题的正确答案的英文代号填入如图的方框内。

    A.春秋五霸第一个称霸的诸侯国

    B.东周都城的所在地

    C.战国后期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

  • 22、诸侯争霸影响:

    ①积极影响: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实现局部兼并统一);出现了大规模的____________

    ②消极影响:也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

  • 23、________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古人类;___________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 24、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________作为标准货币。汉武帝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管控,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_________

  • 25、________(朝代)时西藏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清朝中央政府册封达赖、班禅,设置________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 26、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______,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战役是______

  • 27、填空题:618年,贵族李渊父子以关中为根据地,起兵反隋,建立了_____,定都_____,最后兼并各割据势力,全国又归于统一,李渊就是_____。

  • 28、尧舜禹时期,将贤德之人推举为部落首领的办法称为______;西周武王为巩固疆土,稳定政治形势采取的制度_____

  • 29、北宋前期,在 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30、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于是实行“(     )”的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将相关的人物与主要思想主张进行搭配,将搭配的序号和字母填在答题卡上

    (1)“仁者爱人”   A墨子

    (2)“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B孟子

    (3)“兼爱,非攻”   C老子

    (4)“以法治国”   D孙武

    (5)“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E韩非子

    (6)“仁政”   F孔子

    (7)“礼治”   G荀子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对号入座。(请将和下列事件相匹配的选项填在后面的横线上。)

    A.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B.唐末农民起义C.《大唐西域记》D.力求富国强兵E.北宋建立

    (1)玄奘西行________

    (2)黄巢起义________

    (3)安史之乱________

    (4)陈桥兵变________

    (5)王安石变法_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好的学习方法能让我们的学习事半功倍。七年级的小松同学发现历史老师在指导同学们学习时,经常采用以下方法。

    【方法一:画示意图】

    材料一

    分封制的本质是分土分民,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再把土地和人民分给卿大夫,叫做“立家”,这样就形成了金字塔形的封建体制。这个体制等级森严,翦除了叛乱的潜在威胁,对周王室起到拱卫作用,具有明显的战略意义。

    ——据蔡美彪等《中国通史》

    (1)小松同学在完成如图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请你根据材料一中的文字信息,帮助他将图中的①②补充完整,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分封制的影响。

    【方法二:识读地图】

    材料二

    (2)对比图1和图2,小松发现,政治形势和国家疆域从战国到秦朝都发生了变化。你能说说是怎样的变化吗?面对这种变化,秦朝开创了哪一政治制度?

    方法三:制作表格】

    材料三   汉朝稳固边疆、开拓疆域的措施

    领域

    具体措施

    A军事

    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对抗匈奴,控制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大片区域;东汉明帝时,派兵出击匈奴

    B政治

    在河西走廊设置武威、敦煌等四郡

    C对外交往

    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

    ③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

    ——据部颁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

    (3)如表为小松所在学习小组共同绘制的表格。阅读表格判断,③对应的领域是______。(填序号)结合所学知识,说说③所述事件的历史意义。

    【方法四:绘制思维导图】

    材料四   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主要表现出四个重要特点。一是国家统一,二是“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三是地方治理体系,四是“因俗而治”。我国历史上的治理模式,并非一味地追求整齐划一,也有高度的灵活性,适度保持自治、分治,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治理方式也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

    ——据部颁统编教材《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选择性必修1)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将下面思维导图中④⑤⑥处的内容补全。

    (5)除了以上四种方法,你还知道别的学习方法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