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本有蔡伦宫,法国有蔡伦博物馆。蔡伦受到世界如此尊敬,是因为他
A. 发明印刷术
B. 发明火药
C. 制成罗盘针
D. 改进造纸术
2、关于甲骨文,错误的解释是( )
A.我国古代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B.甲骨文有象形、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
C.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D.甲骨文是研究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
3、与秦汉相比,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政治上的显著特点是
A. 政权分立,民族交融
B. 政治清明,经济繁荣
C. 政治腐败,战争频仍
D. 阶级矛盾尖锐
4、下面关于隋朝大运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全长两千多公里
B. 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江都
C. 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
D. 在已有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基础上开通
5、对下列两幅图片中青铜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四羊方尊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B.它们的主要用途是作战武器
C.体现了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
D.都是西周时期著名的青铜器
6、对下列图表解读不准确的是( )
A.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合称五代
B.五个政权的开国国君都是手握重兵的武将
C.这些政权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D.表中五个政权先后出现,政局相对较稳定
7、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文字批量复制技术的创新,而这种文字复制技术的根本性革命则是出现在宋代。“这种文字复制技术的根本性革命”指的是( )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8、“公元1662年初,侵略军头目被迫到郑成功大营,在投降书上签了字后,灰溜溜地离开了台湾。”这里的“侵略军”来自( )
A.日本
B.葡萄牙
C.荷兰
D.沙俄
9、在暑期游学时,杰克参观一处原始聚落遗址博物馆,看到了下图原始居民房屋复原模型。由此可以判断参观的是
A.元谋人博物馆
B.周口店遗址博物馆
C.西安半坡博物馆
D.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10、隋文帝杨坚的最大历史功绩是( )
A.完成了国家统一
B.建立隋朝
C.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
D.加强中央集权
11、据南朝《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B. 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C. 江南统治者施行仁政 D. 南方社会较为稳定
12、我国古代建桥技术高超,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始建于( )
A.隋
B.唐
C.宋
D.元
13、位于北京西郊的明十三陵中,没有明太祖的陵墓,那么,你知道他的陵墓在哪个城市郊外?( )
A.南京
B.西安
C.洛阳
D.开封
14、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种植的农作物不同,根本原因是
A.饮食习惯不同
B.生产工具不同
C.自然条件不同
D.劳动技术不同
15、1004年,辽宋签订协议,规定:辽宋结为兄弟之国;宋方每年向辽方提供银10万两,娟20万匹:双方于边境开展互市贸易。这就是历史上的“澶渊之盟”。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角度看,其价值在于( )
A.辽获得财富有利经济发展
B.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
C.北宋妥协退让使边境不宁
D.加速北宋实现统一的进程
16、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四个王朝,都以建康为都城,历史上统称“南朝”。这四个王朝应该是
A.宋齐梁陈
B.秦汉唐宋
C.梁唐晋汉
D.宋元明清
17、与“距今约70万—20万年”“手脚分工明显”“能使用和制造工具”“学会使用火”相关的远古人类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18、央视科教频道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激发了全民学习古诗词的热情。节目中有这样一道题目:“特点:豪放风格;成就:文学家、书法家;经典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符合题目要求的宋代词人是
A.苏轼 B.李清照 C.关汉卿 D.辛弃疾
19、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1877-1927)说:“自周之衰……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子九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
A.分封制的崩溃 B.商鞅变法的作用 C.兼并战争的结果 D.百家争鸣的原因
20、碳-14年代测定法是考古学上广泛使用的测定年代的方法,其适用范围只能对那些5万年以内的生物体进行测定。能够采用这种方法测算出来的远古人类是( )
A.古猿
B.元谋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21、法家:法家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以使臣民慑服。法家的集大成者是______,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_______,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22、960年北宋建立,以 ______为东京,作为国都;宋朝时期实行 ______的政策,杜绝武将跋扈,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安定。
23、在宰相寇准的力劝下,宋真宗来到澶洲城亲征攻打辽军,最终士气大振打退辽军,之后辽与宋议和,那么这次宋辽盟约称“______”。
24、明代中期,吴承恩创作了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_______ 》________晚年,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进行小说创作,生前基本定稿了前80回,后来高鹗续写了后40回,题名《红楼梦》。
25、南北朝时期,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科学家是_______。
26、(1)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_________制代替___________制。
(2)商代后期的___________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3)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___________控制了汉献帝,取得了“___________”的有利地位。
(4)1727年,清政府设置 _________,代表中央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5)西汉时期汉武帝命__________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之后西汉王朝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经营设置____________,标志着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6)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________,加强了今台湾地区与内地的联系。
(7)北朝农学家 ___________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撰写的《齐民要术》,强调农业生产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27、宋朝时,______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当时,长江流域和______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28、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_。
29、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其功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水运。
30、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________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在________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
31、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都与历史典故相关。亲爱的同学你能找出下面的成语的历史典故吗?你一定能行!
32、请列举夏、商、西周三个朝代建立时的都城。
33、北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材料一:
(1)材料-中回銮碑是哪一盟约的历史见证?请概括这一盟约的内容。
材料二: 从北宋与辽、西夏之间所进行的战争结果来看,无疑都是相似的,虽然在与西夏政权的议和中,挽回了一点面子,但究其实质与辽并没有什么不同。这一结果是与宋朝的统治政策分不开的。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在宋与西夏的和议内容中,哪一项使北宋“挽回了一点面子”?“宋朝的统治政策”指的是哪一政策?
材料三: 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边界贸易一直在进行。当时在宋与辽、宋与西夏的边界开设贸易场所,称为“榷场”。官府和商人用各种商品在此进行交换,互通有无。榷场的贸易量很大,如宋辽之间,北宋每年从榷场购买数万只羊;有一年辽发生旱灾,购买了北宋官仓两万石粟。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北宋与辽、西夏订立的和约,对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北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