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朝时,著名的国际性大都市是( )
A. 扬州 B. 长安 C. 逻些 D. 洛阳
2、下图为西汉不同时期(按时间顺序排列)丞相出身的统计图。引起图中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社会流动加快
B.丞相权力削弱
C.儒学地位提升
D.外戚干权严重
3、如果说,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的开端,那么,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斗争,则完成了中国革命的重要奠基。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党领导军队的建军原则得以确立,根据地建设的方针得以确定,具有中国革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开始形成。关于上述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 )
A.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B.揭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的序幕
C.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D.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4、在河北邯郸的磁县北朝墓群中发现墓中壁画不仅有少数民族狩猎、打场、宴饮等场景,还有儒家“孝悌、升仙”等内容。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当时的墓葬推崇俭葬
B.南方的人口增多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民族融合的影响
5、一位同学半期考试中考砸了。父亲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母亲赶紧说:“我们要好好教育孩子,让他下次争取进步。”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一定是坏事,若找出考砸原因,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6、如图反映的隋唐时期的重要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公九卿制
D.三省六部制
7、三国时期是中国由分裂到统一的过渡时期。三国结束的先后顺序是
A.魏、蜀、吴
B.蜀、魏、吴
C.吴、蜀、魏
D.蜀、吴、魏
8、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下列我国古代制度中最能体现民主精神的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私有制
D.等级制
9、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有
(1)稻 (2)麦 (3)玉米 (4)粟
A.(1)(4) B.(2)(3) C.(2)(4) D.(3)(4)
10、鼎最初的主要用途是烹煮食物,后来发展成为祭祀用的礼器。西周时期,用鼎制度严格,明确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由此反映的问题实质是
A.西周贵族生活腐败 B.西周的冶铁业发达
C.西周经济发展不平衡 D.西周贵族等级界限严格
11、杭州岳飞墓前有奸臣跪像,“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此“佞臣”指
A.魏征
B.寇准
C.潘仁美
D.秦桧
12、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是指他( )
A.加强中央集权
B.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C.实现国家统一
D.创立科举取士制度
13、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以下叙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A.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B.孔子的思想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C.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百家争鸣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14、汉武帝为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采取的措施是( )
①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钱币
②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③下令治理黄河水患
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减轻农民赋税负担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的划定中俄边界的条约是( )
A.《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B.《尼布楚条约》
C.《瑷珲条约》
D.《北京条约》
16、以下我国古代朝代更迭示意图中①②③分别是
A.蜀、东晋、前秦
B.蜀、东晋、隋
C.蜀、南晋、张楚
D.蜀、东晋、梁
17、南朝时期商业最为活跃的都市是( )
A.成都
B.洛阳
C.建康
D.西安
18、火药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那么火药武器广泛运用于战争在什么时期?
A. 唐朝末年
B. 宋元时期
C. 明朝时期
D. 清朝时期
19、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至此形成了( )
A.革命统一战线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人民统一战线
D.爱国统一战线
20、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于
A.洛阳 B.渔阳 C.大泽乡 D.咸阳
21、东汉后期,_________领导了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黄巾起义。
22、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西域的开发和丝绸之路的开辟的是________
23、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都城
(1)唐朝的都城___________________
(2)北宋的都城___________________
(3)南宋的都城___________________
(4)元朝的都城___________________
24、历史上常常是“秦皇汉武”相提并论,你能根据提示说出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们采取了哪些措施吗?
(1)在官员监察方面,秦始皇________汉武帝________
(2)在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方面,秦始皇________汉武帝在政治方面________;在经济方面________
(3)在加强思想控制方面,秦始皇实行________汉武帝实行________
(4)在军事方面,秦始皇________汉武帝________
25、请结合所学知识,将下列“学案”中的问题仔细完成
①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爆发地点是 ;东汉后期,政治极端腐败引发的农民起义是 。
②汉武帝时,国力 ,开始对匈奴采取攻势。相继起用 、 等将领,发动三次大战役。
③秦统一使用的文字是 ,秦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
26、造纸术的传播:世界各国的______ 大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
27、公元581年,__________建立隋朝。公元________年,李渊建立唐王朝
28、中国古代,各民族在交融与碰撞中共同发展。
(1)宋真宗时,宋辽签订盟约,史称“________”,此后宋辽保持着长期和平的局面。
(2)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设置________,管辖整个新疆地区。
29、“秦皇汉武”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千古一帝’。他们都在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请根据所学完成以下表格。
| 秦始皇 | 汉武帝 |
政治 |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 ②______ |
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 ||
地方:①______ | ||
经济 | ③______ | ④______ |
思想 | ⑤______ | ⑥______ |
文化 | ⑦______ | 推行儒学教育,举办太学 |
军事 | 北击匈奴,修:⑧______ | ⑩______ |
开发南疆,修:⑨______ |
30、________年,____________(人名)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31、将下列左边人物与右边相应的事件(作品)相搭配。。
①阎立本 A. 杯酒释兵权
②吴道子 B. 《清明上河图》
③杜甫 C.郾城大捷
④赵匡胤 D.诗圣
⑤张择端 E.《步辇图》
⑥岳飞 F. 《送子天王图》
①—( )②—( )③—( )④—( )⑤— ( )⑥— ( )
32、写出战国七雄
33、“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1年4月起义前夕,黄兴致绝命书与革命同志:“事冗,无暇通候,罪过,罪过!本日驰赴阵地,誓身先士卒,努力杀贼,书此以当绝笔!”
1911年4月方声洞写给父母的绝命书:“……祖国之存亡,在此一举。事败则中国不免于亡,四万万人皆死,不特儿一人;如事成则四万万人皆生,儿虽死亦乐也……”
(1)据材料一,两位革命党人参加的是哪次起义?两封“绝命书”反映出革命党人怎样的家国情怀?
材料二 ……雄狮刀坝(地名)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节选自《长征组歌》
(2)材料二体现了怎样的长征精神?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全体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社会动员之广泛,民族觉醒之深刻,战斗意志之顽强,必胜信念之坚定,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殉国将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就是千千万万抗日将士的杰出代表。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
(3)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三中任选两个英雄人物或群体,简介他们的英雄事迹。
材料四
《我送亲人过大江》拍摄于1949年4月22日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之《胜利渡长江》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共产党方面分析人民解放军是如何迅速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
(5)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如何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