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是一位同学的读书摘抄,其中打“×”部分应填写的时间是 ( )
A.西汉初期
B.西汉后期
C.东汉初期
D.东汉后期
2、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下图所示举措有利于
A.政令推行
B.文化交流
C.经济发展
D.疆域巩固
4、小王看了电影《马可·波罗》之后,对中国的一座古代城市印象非常深刻。这座城市应该是
A.唐都长安
B.北宋东京
C.元朝大都
D.明朝北京
5、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统治者分别采取措施治理国家。通过表格内容反映出三国时期各国集中精力发展( )
| 治理措施 |
魏国 | 推行屯田制,兴修水利,发展手工业生产 |
蜀国 | 丝织业发达,蜀锦行销三国 |
吴国 | 造船业很兴旺,海船经常北航辽东,南通南海诸国 |
A.政治
B.经济
C.军事
D.思想文化
6、“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大诗人杜甫的这首经典诗称颂的是( )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7、2021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八个国家宪法日,当今社会,法制思想深入人心。战国时期主张“以法治国”的法家学派代表是( )
A.孟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
8、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A. B.
C. D.
9、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 )
A. 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
B. 造纸术的重大改进
C. “瓦子”“瓦舍”的出现
D.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0、如下图所示的农业生产场景最早出现在
A.夏朝
B.西周
C.春秋
D.东汉
11、地方上的将领不仅手握兵权,而且掌握地方的行政权。更有甚者,“父死子握其兵”,不向朝廷缴纳税赋,不听从朝廷号令,相互征战。这种现象出现在( )
A.隋朝后期
B.唐朝后期
C.北宋时期
D.南宋时期
1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汉朝
13、成语“乱七八糟”和两个历史事件有关,“乱七”和西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有关,“八糟”和晋惠帝时的“八王之乱”有关。“八王之乱”的影响正确的是
A.西晋从此衰落
B.直接导致西晋灭亡
C.东晋从此衰落
D.直接导致东晋灭亡
14、下列对北宋建立史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后唐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夺取政权,建立北宋
B.北宋定都洛阳
C.北宋的建立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再次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D.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15、下列生产生活工具中,北京人使用的是
A. B.
C.
D.
16、观察下面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对其中历史时期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局面,实现了短暂的统一
B.十六国时期,北方相对安定,经济得以发展
C.东晋在淝水之战中失败,政权很快瓦解
D.南朝时期,江南战乱不断,南方人民纷纷北迁
17、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 )
A.编年体通
B.纪传体通史
C.编年体断代史
D.纪传体断代史
18、秦国统一六国,但又很快覆灭的主要原因是( )
A.秦始皇病死
B.秦朝暴政激起人民的反抗
C.秦二世无能
D.六国贵族不甘心
19、唐太宗在《帝范》中明确指出:“国之匡辅,必待忠良,任使拜其人,天下自治。”唐太宗时期的“忠良”是
A.魏征
B.姚崇
C.宋璟
D.寇准
20、“契丹”之名,始见于北齐天保五年(554年)成书的《魏书》。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的是
A.铁木真
B.阿骨打
C.元昊
D.阿保机
21、东晋兴盛:_______后,东晋经济得到发展,江南出现“荆扬宴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22、公元前 ______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公元前 ______年,西汉朝廷设置了西域都护。
23、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 ______ 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
24、对号入座:请把对应的字母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政权名称 | 建立者 | 民族 | 都城 |
北宋 | ①______ | 汉族 | 开封 |
辽 | ② ______ | ⑤______ | ⑧______ |
西夏 | 元昊 | ⑥______ | ⑨______ |
南宋 | 赵构 | 汉族 | 临安 |
金 | ③______ | ⑦______ | 会宁(后迁中都) |
元 | ④______ | 蒙古族 | ⑩______ |
A、阿骨打 B、忽必烈 C、耶律阿保机 D、赵匡胤 E、兴庆府
F、大都 G、上京临潢府 H、女真族 I、党项族 J、契丹族
25、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图中①②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A. 东汉东晋
B. 东汉南宋
C. 蜀东晋
D. 西夏元
26、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__________。
(2)主持修建都江堰的是__________。
(3)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人是__________。
27、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_______,标志着中国早期__________的产生, 都城在阳城(河南登封)社会逐渐产生____________
28、【励精图治空前强大】____在位的前期,唐朝的国力进入了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29、完成填空。
30、东汉出现的第一个治世,史称“___________ ”
31、邓小平 雷锋
党的好干部 南方谈话
解放军好战士 焦裕禄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江泽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2、根据提示,列举清朝前期为管辖边疆地区设置的机构名称。
台湾--
西藏--
新疆--
33、材料论述。
都江堰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都江堰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都江堰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汨汨清流。有了都江堰,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都江堰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都江堰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都江堰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都江堰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不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
﹣﹣摘自余秋雨《文化苦旅》
请回答:
(1)战国时期主持修建都江堰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适当联系实际,行文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