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黑龙江双鸭山初二下册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电视剧《汉武大帝》向观众全景式地展示了汉武帝刘彻纵横跌宕的一生和那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以下场景不可能在该剧中出现的是

    A. 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半两钱

    B. 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

    C. 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

    D. 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2、东汉后期政治上的突出特点是(  )

    A.外戚和宦宫交替专权

    B.土地兼并

    C.分裂割据

    D.中央集权

  • 3、云冈石窟坐落在今天的

    A.河南省

    B.山西省

    C.甘肃省

    D.陕西省

  • 4、记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这一措施的作用是( )

    A.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 B.形成了森严的等级

    C.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 D.开创考试选官制度

  • 5、中华民族的前身是华夏族,华夏族形成的基础是(     

    A.尧的部落联盟

    B.禹的部落联盟

    C.蚩尤的部落联盟

    D.黄帝和炎帝部落联盟

  • 6、南宋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了许多失地。这支军队能屡打胜仗的主要原因是(       

    A.军队训练有素,纪律严明

    B.统治者反抗金军决心坚定

    C.南宋国力强盛,防备森严

    D.辽和南宋相约夹攻金朝

  • 7、都江堰建成之初,灌溉面积五六十万亩。后来逐渐伸展到13个县,支流和渠道有500多条,经过不断维护和修整,都江堰的灌溉面积不断扩大(     

    A.方便水运

    B.沟通水系

    C.造福千秋

    D.建造牢固

  • 8、为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根据国家要求各地派出大量干部到少数民族地区加强当地建设,其中杰出的代表有(     

    A.孔繁森

    B.王进喜

    C.雷锋

    D.焦裕禄

  • 9、西汉初,虽然整体上社会积极向上,但是局部地区社会秩序非常混乱,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民起义   B. 诸侯争霸   C. 分封制崩溃   D. 诸侯王和地方豪强地主势力作乱

  • 10、盛唐的升平,在唐玄宗统治后期急转直下。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A.开元盛世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鉴真东渡

  • 11、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一种好方法,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A.

    B.

    C.

    D.

  • 12、陈胜、吴广等在大泽乡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A.繁重的兵役

    B.秦的暴政

    C.遇雨误期

    D.刑法严苛

  • 13、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创下了极高的收视率,在一餐一食之间,中国人展示个性,确认归属,构建文明巨幅篇章。跨越时空,假如要拍摄《舌尖上的河姆渡人》,河姆渡人最有可能招待你的食物是(  )

    A. 手擀面 B. 粟米饭 C. 稻米饭 D. 生牛肉

  • 14、下列改革中,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的是

    A. 管仲改革

    B. 商鞅变法

    C. 北魏孝文帝改革

    D. 王安石变法

  • 15、神话故事《封神榜》中塑造了姜尚、文王姬昌、武王姬发等人物形象,那么这部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

    A.黄帝大战蚩尤

    B.大禹治水

    C.商汤灭夏

    D.武王伐纣

  • 16、下列哪些制度是秦朝开创而被后世各朝所沿用的( )

    ①分封制 ②郡县制 ③中央集权制 ④世袭制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 17、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最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势的学说是

    A.兵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 18、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腐朽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列条约名称与内容相匹配的一项是

    A.《马关条约》——开放广州等地为通商口岸

    B.《北京条约》——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C.《南京条约》——割香港给英国

    D.《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 19、西汉时期我国诞生一部重要的史学著作,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称其“增一字不容,减一字不能”,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部史学著作是

    A.《汉书》 B.《后汉书》 C.《史记》 D.《资治通鉴》

  • 20、货币是商品交换和经济发展的产物,从古至今在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A.秦朝半两钱

    B.汉朝五铢钱

    C.唐朝开元通宝

    D.北宋“交子”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例如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的官渡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________

  • 22、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的人物是_______

  • 23、______编著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______体通史。

  • 2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①北魏建立:4世纪后期,_______建立。   

    ②北魏统一北方:439年统一____,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北方出现了______的趋势。

  • 25、4世纪后期,氐族建立的______逐渐强盛,统一了黄河流域,皇帝______任用汉人王猛为相,锐意改革。

  • 26、184年,太平道首领__________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起义军头裹黄巾,被称为__________军。

  • 27、红星中学七(1)班刚上完历史第八课《百家争鸣》,为了方便历史记忆,小刚制作了一张表格,请你帮他将表中空白处填写完整

    百家

    生活时期

    姓名

    著作

    名言(主要思想)

    儒家

    春秋

    孔子

    《春秋》

    ________

    道家

    春秋

    老子

    ________

    “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兵家

    春秋

    孙武

    ________

    “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儒家

    战国

    孟子

    《孟子》

    ________

    儒家

    战国

    荀子

    ________

    人能认识自然规律,要按自然规律云办事

    ________

    战国

    庄周

    《庄子》

    治理国家要顺应自然和民心,精神自由

    墨家

    战国

    墨子

    《墨子》

    ________

    ________

    战国

    韩非

    《韩非子》

    改革,法治,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兵家

    战国

    孙膑

    ________

    “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 28、《周初分封诸侯国示意图》中①处是_______(地名);《秦朝形势图》中②处是_______(地名)。

       

  • 29、金在灭辽后发动了对宋的战争,____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南宋初年,岳飞统率“岳家军”在____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

  • 30、907年,朱温建立了____________政权,唐朝至此灭亡。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____________,史称“五代十国”。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退避三舍                    长平之战

    纸上谈兵                         巨鹿之战

    围魏救赵                    城濮之战

    破釜沉舟                    桂陵之战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写出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至少四次)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让我们徜徉历史长河,探寻古代中国的外交足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写出唐朝时与之交往密切的国家两例。

    (2)郑和首次下西洋是在哪位皇帝在位期间?郑和首次下西洋开始于哪一年?

    (3)清朝统治者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实行什么政策?清朝时代表清政府管理外国商人的机构时什么?

    (4)通过上述问题探究,你明白了哪些道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