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汉初期,为了巩固统治,朝廷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皇帝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社会上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休养生息政策
D. 汉初繁荣
2、“山巅一寺一壶酒(3.14159)尔乐苦煞吾(26535)把酒吃(897)酒杀尔(932)杀不死(384)乐而乐(626)”这首有趣的打油诗曾经帮助很多人来记忆圆周率。你知道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数的人是谁吗?
A.董仲舒
B.祖冲之
C.祖逖
D.郦道元
3、柳江河畔有座西来古寺,寺名取达摩祖师白天竺西来之意。与之相关的宗教是
A.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4、“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室,大夫有贰宗,土有隶子弟。”与此材料有关的制度是
A.丞相制
B.郡县制
C.刺史制
D.分封制
5、“自天子不能具钧驷(毛色纯一的四匹马),而将相残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为此,汉初统治者推行
A.重农抑商
B.以工代赈
C.休养生息
D.民族平等
6、玉米、马铃薯的引进时间是( )
A.宋代
B.唐代
C.明代
D.清代
7、“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8、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农业稳,天下稳农业是国之根本,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
①农作物种植 ②家畜饲养 ③聚落 ④磨制石器 ⑤城市的出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9、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一项化水害为水利的跨世纪工程,战国时期李冰父子也修筑了具有同样性质的一项著名水利工程,它是( )
A. 都江堰 B. 长城 C. 大运河 D. 赵州桥
10、下表反映了宋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汉 | 唐 | 宋 |
|
人均耕地 | 9.68 | 12.6 | 4.5 | (单位:亩) |
平均亩产 | 140 | 140 | 220 | (单位:斤) |
A.耕地总数量增加
B.人口数量增加
C.人均耕地数量增加
D.耕作技术提高
11、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落的转折点是( )
A. 藩镇割据 B. 黄巢起义 C. 宦官专权 D. 安史之乱
12、成语故事往往由历史事件演变而来,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A.尊王攘夷——齐桓公
B.退避三舍——晋文公
C.问鼎中原——楚庄王
D.卧薪尝胆——夫差
13、他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他所率领的军队作战勇敢,所向无敌,但他最后却遭奸臣诬陷。在他的墓门上有一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他就是
A.寇准
B.岳飞
C.文天祥
D.李自成
14、西汉以来,一条横贯亚欧大陆的通道上,五彩的丝绸,精美的瓷器和名贵的香料络绎不绝。这条通道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它穿越了我国境内下列哪一地区( )
A.西藏 B.新疆 C.西亚 D.台湾
15、“汉武帝时期,中央统一铸币,同时创立国家企业制度,国营专利的实业包括盐铁和酒等。”这些政策的实施( )
A.加强了对地方行政的控制
B.减轻了农民负担
C.巩固了中央集权
D.废除了生产资料私有制
16、中国银行行徽(下图)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于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图2)。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
A.商朝
B.西周
C.秦朝
D.汉朝
17、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下列遗址中可以找到证据的是
A. 河姆渡遗址
B. 半坡遗址
C. 大汶口遗址
D. 元谋人遗址
18、“宋朝皇帝每年要向游牧民族(辽、西夏)‘送礼’,这是宋朝一个致命的弱点,它使游牧民族入侵十分容易。送礼政策实行了一个半世纪。”对于这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送礼”指的是北宋统治者送给游牧民族岁币
②宋朝皇帝向游牧民族“送礼”的原因是战场上的全部失败
③“送礼”给宋朝政府带来了财政负担
④“送礼”政策客观上有利于边境安定,互市贸易往来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大宋皇帝谨致誓书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 观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 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哪一项与此 局面无关( )
A.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B. 北宋送给辽岁币
C. 辽宋之间保持了和平局面
D. 辽送给北宋土地
20、宋朝的宰相往往不止一人,在宰相之下又设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还设立多重机构,分散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这样做的目的是
A.控制兵权
B.削弱相权
C.削弱地方官权力
D.巩固宰相权力
21、成语“揭竿而起”出自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_________);东汉末年,张角领导了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史称(_________)。
22、在______争霸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_______不断扩展,中原的“_______”“________”在同周边的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等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________。
23、商鞅变法的背景:(1)经济上:___________的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
(2)政治上:______________阶级的势力增强
24、约公元前2070年,______建立夏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朝代是______朝。
25、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定都咸阳,建立西汉。 ( )
26、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 ______(政权)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439年,______(政权)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27、明朝许多富人携带重金,积极从事商贸活动,出现了有名的____;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____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
28、唐太宗统治期间的治世局面称之为_____;唐玄宗统治期间的鼎盛局面称之为_____。
29、根据所有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根据史实进行推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阅读下列史实,得出相应推论。同学们参观了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古人类文化遗址。考古发现的该古人类资料:
①史实:6具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化石,以及头盖骨碎片、下颌骨、牙齿、股骨、胫骨等化石,这些化石分别属于40多个不同年龄的个体。
推论:________
②史实:100多种野兽化石,其中兽骨化石除犀牛、羚羊、斑鹿、牛、虎、豹、狼外,还有已经灭绝了的剑齿虎、肿骨鹿等。
推论:________
③史实:5个灰烬层,灰烬最厚达6米多,大量的烧骨和少量的烧石。
推论:________
④史实: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
推论:________
(2)通过上述史实与推论,得知属于北京人体质特征的是:________;属于工具制造的是:________;属于用火情况的是:________;属于社会组织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0、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_____与炎帝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战争;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_____激战。
31、将下列人物和相关称谓及成果连接起来:
32、列举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33、历史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总会留下一些遗迹,这些遗迹就成为我们探究历史古风遗韵的重要依据.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遗址中的历史】
(1)图一的遗址经考古学家认定,是夏朝的都城.这一都城见证了哪位历史人物从部落联盟首领到君主的转变?图二为殷墟遗址,是哪位商王把都城迁到这里的呢?
【文物中的历史】
(2)图三中的文物腹内底部铸有铭文,记载了周武王伐纣的史实.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周武王伐纣的结果是什么?
【史书中的历史】
“(帝纣)好酒淫乐……大聚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
———出自《史记·殷本纪》
(3)史料反映商纣王实行什么样的统治?通过以上探究,请你归纳夏商西周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