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黑龙江七台河初二下册期末历史试卷带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某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介绍一位历史名人时,展现画面该名人是(   )

    A.孔子 B.孙武

    C.墨子 D.孟子

     

  • 2、灌商(胡商)的活跃、陆路与海路贸易的共同发展是唐朝对外贸易的重要特色,外商运进中国行销的商品主要是珠宝、玉石、香料、药材、马匹以及土特产品等。位居唐朝进口物产首位的国家是(     

    A.新罗

    B.日本

    C.天竺

    D.大食

  • 3、康熙年间,中俄之间签订了一个边界条约,它从法律上肯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这个条约是(       

    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D.《瑷珲条约》

  • 4、文学作品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撰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作家是(     

    A.丁玲

    B.田汉

    C.周立波

    D.沈从文

  • 5、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远古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图中的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

    ①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   ②使用磨制石器   ③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④种植水稻,蒸煮米饭   ⑤过群居生活

    A. ②③④⑤   B. ①②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③⑤

  • 6、香港和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在中国近代被列强侵占,成为殖民地。今年(2017)是香港回归祖国(     

    A.18周年

    B.20周年

    C.25周年

    D.30周年

  • 7、宋朝时期,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最远至(     

    A.高丽

    B.东南亚

    C.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D.印度

  • 8、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下图)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图案中间舞动的线条,体现了与会徽图形的整体感和统一性,浑然一体,自然天成。它的整体设计理念与下列思想最一致的是(     

    A.为政以德

    B.选贤任能

    C.以法治国

    D.顺应自然

  • 9、七二班历史老师要求学生制作一个关于商鞅变法的历史卡片,下图王小明的作业存在错误的是       

    A.变法时间

    B.变法目的

    C.变法者

    D.变法结果

  • 10、5世纪末,北魏文人雅士和皇室贵族的服饰由夹领小袖紧身服饰转变为汉人宽袍大袖服装。这种“胡人汉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商鞅变法

    B.前秦的统一

    C.孝文帝改革

    D.王安石变法

  • 11、下列有关战国七雄的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

    ①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均源于春秋时期的晋国 ②战国初年,齐国由大夫姜氏取代

    ③战国中期以后,秦国逐渐成为势力最强大的诸侯国 ④七雄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展开争霸战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12、夏、商、西周都曾盛极一时,但最终都没有逃脱亡国的命运。它们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 爆发了平民起义   B. 末代国君昏庸残暴

    C. 少数民族入侵   D. 自然灾害严重

  • 13、三国两晋南北朝是青瓷制造迅速发展的阶段,其产地主要在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常见器物有碗、盘、盆、壶、灯、香炉等日用品。其主要原因是(       

    A.农业技术产生进步

    B.国家实力不断提高

    C.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D.自然条件很优越

  • 14、《齐民要术·序》说到:“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这段话(   )

    A. 目的是发展商品经济   B. 反映出作者重农抑商的思想

    C. 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   D. 反映了南方水田技术的成熟

  • 15、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播放后,很多人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汉武帝治国的核心思想来源于(     

    A.儒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法家学说

    D.墨家学说

  • 16、将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①金灭辽 ②蒙古灭金 ③元朝建立 ④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 ⑤南宋灭亡

    A.④②③①⑤

    B.①④②③⑤

    C.④①②⑤③

    D.①④②⑤③

  • 17、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引起全国人民对诗词的关注。文学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社会风尚。下列诗句中反映唐朝盛世经济繁荣的是(     

    A.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B.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C.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18、与下图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苻坚

     

  • 19、“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首诗描写的繁荣景象出现在(     

    A.唐高祖李渊时期

    B.唐太宗李世民时期

    C.唐玄宗李隆基时期

    D.女皇武则天时期

  • 20、《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该史料所载事件可能发生在

    A.公元前10世纪 B.公元前11世纪

    C.公元前16世纪 D.公元前20世纪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的分裂局面,实际上是唐朝藩镇割据状态的继续和发展;1005年,辽宋之间订立和议,历史上称这次和议为“-----------------------”。

  • 22、_________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__________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 23、东周时期王室衰微,______势力崛起,他们竞相争霸。长期的争霸战争出现了大规模的___________

  • 24、公元前_______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东汉明帝时,派______出使西域,他克服重重困难,使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

  • 25、制度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

    (1)部落联盟时期,当时实行________将部落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2)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________”,将贵族等级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3)为了适应新的社会发展,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________制度,巩固了对全国的统一。

  • 26、南朝的强盛:______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宋武帝、宋文帝在位的大约30年的时间里,赋轻役稀,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

  • 27、绘画

    (1)题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由于佛教盛行,_________占了主要地位。同时,由于山水诗的增多,_________开始形成。

    (2)代表:东晋的顾恺之是最著名的画家,流传下来的作品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均为摹本。

  • 28、唐朝时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___________的发明,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唐朝的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_____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 29、两宋时期,南方的水稻面积迅速增长,长江下游和_____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_____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

  • 30、构建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请完成下图:

    A.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

    A.会用骨针缝制衣服 (   ) 舜  

    B.生活简朴,克己爱民 (   ) 半坡原始居民  

    C.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   ) 尧  

    D.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 (   ) 山顶洞人  

    E.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   ) 禹  

    F.领导人民治水,与群众同甘共苦 (   ) 河姆渡原始居民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我国境内目前已经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2)被后人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3)尧、舜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的制度——

    (4)原始农耕时期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坊市制度规定:交易买卖有固定的市区;市内设市令,掌管市门启闭和市场交易;市区四面有门,按时启闭(日中开市,日入市散)。

    材料二:五代十国时期,南方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两宋时期,南方的水利灌溉事业大大超过北方,……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1159-1179年,南方人口由1600多万增加到2900多万。

    ——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

    (1)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商业活动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经济格局发生的变化。试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的表现。(可从商,业、货币、海外贸易等角度列举)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