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安徽安庆初二下册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张仲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这部著作

    A.奠定了我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B.发展了中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

    C.论述了人体的解剖知识

    D.介绍了实施外科手术方法

  • 2、《礼记》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社会局面,主要反映的是

    A.山顶洞人时期

    B.半坡氏族时期

    C.尧舜禹时期

    D.西周建立时期

  • 3、他采纳管仲的建议,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政治上以“尊王攘夷”为旗号,结为联盟,抵抗夷狄,最早称霸的诸侯是

    A. 齐桓公

    B. 晋文公

    C. 秦穆公

    D. 楚庄王

  • 4、后人称她的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她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她”是(     

    A.武则天

    B.黄道婆

    C.李清照

    D.文成公主

  • 5、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以下石器说明半坡原始居民(     

    石铲(翻土)

    石刀(收割)

    石磨盘(谷物加工)

    A.已从事农业生产

    B.以捕鱼狩猎为主

    C.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D.会人工种植水稻

  • 6、现代人购买衣物时,常选择舒适的棉质材料。让棉布流行起来的,我们要感谢元代的(

    A、嫘祖   B、文成公主   C、黄道婆 D、李清照

     

  • 7、下边图片中的文物是从我国的哪个古代遗址出土的

    A.元谋人的生活遗址

    B.北京人的生活遗址

    C.河姆渡人的生活遗址

    D.半坡人的生活遗址

  • 8、“威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社会变革

    B.民族团结

    C.和平交往

    D.反抗侵略

  • 9、大分裂酝酿大统一。结束南北朝时期分裂割据局面。实现全国统一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西晋统一全国   B. 北魏建立起强大的政权

    C. 隋军南下灭掉陈   D. 大运河的开凿

     

  • 10、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非常活跃,各种学说蓬勃兴起,对后世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

    墨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孔子

    “仁者爱人”“有教无类”

    C

    韩非子

    “兼爱”“非攻”

    D

    老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A.A B.B C.C D.D

  • 11、1840年爆发的这场战争“揭开了侵略与对抗的帷幕,中国自此被轰出中世纪,进入近代”。这场战争

    A.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D.是赔款最多的战争

  • 12、下列文化遗产中,带有中外文明交汇融合特征的是

    A.

    B.

    C.

    D.

  • 13、《尚书·汤誓》中说夏桀把自己比作天上的太阳,于是人们指着太阳咒骂:“太阳啊太阳,你什么时候完蛋?我们情愿与你同归于尽。”请在下列历史人物中选出一位推翻夏桀暴政的君主。

    A.禹

    B.启

    C.汤

    D.纣

  • 14、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曾为“首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赠书法作品:“华夏千秋,同尊始祖;炎黄一脉,共拜神农”。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 (  )

    A. 尧和舜   B. 舜和禹   C. 黄帝和炎帝   D. 周文王和周武王

  • 15、西汉政府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管辖的标志是设置了(     

    A.郡守

    B.刺史

    C.西域都护

    D.北庭都护府

  • 16、在北京人化石出土的地方,人们发现了能够证明北京人已与古猿是完全不同的物种的最有利证据,就是(  

    A.粗糙的石器工具 B.北京人的头盖骨化石

    C.烧制的陶瓷碎片 D.大量的稻谷种子

  • 17、明太祖朱元璋立下“祖训”,要求以后子孙做皇帝“并不许立承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处以重刑”。朱元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控制思想

    B.发展经济

    C.强化皇权

    D.巩固边疆

  • 1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北京人的生活内容(

    A.用火烧食物   B.使用石器、木棒追打野兽

    C.使用骨针缝制衣服   D.过着群居生活

  • 19、“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千家室。”诗中的“开元全盛日”指的是( )

    A.唐高宗统治时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

    C.唐玄宗统治前期

    D.唐玄宗统治后期

  • 20、我国古代道家学派创始人是

    A.庄子 B.老子 C.墨子 D.孟子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坚持抗元斗争,写下《正气歌》的将领

     

  • 22、根据下列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填空。

    (1)图一,唐朝都城___________,布局严整,市、_________分明,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

    (2)图二,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_________,它的出现,反映了宋代___________业的繁荣。

    (3)图三,这位人物是____________,她对棉纺织业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4)图四,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它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号称“__________”

  • 23、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出现了思想文化繁荣的局面,史称____

  • 24、唐朝与天竺有频繁的交往,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由其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朱元璋为强化皇权,废除了______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

  • 25、8世纪初,唐朝将   嫁到吐蕃,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

     

  • 26、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提出了“________”的主张;法 家主张君主治国要靠________、权术和威势,以使臣民慑服。

  • 27、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在地方上实行_______制度。

  • 28、东汉时期,______改进了造纸术,便利了文化的传播; 被后人称为“医圣”的是______

  • 29、成都平原的“千里沃野,渔米之乡”得益于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__________

  • 30、唐朝书法名家辈出,______的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唐朝绘画的题材和类型广泛,______的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代表作有《送子天王图》。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把相关的内容连接起来。

    王羲之                 《女史箴图》

    顾恺之                 《兰亭序》

    张仲景                “三顾茅庐”

    董仲舒                《伤寒杂病论》

    刘备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迄今出土的最重青铜器——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3)西周为巩固统治而施行的制度——

    4)春秋时期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占风》

    材料二       在中国历史上,汉武帝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使西汉王朝出现强盛的局山。

    材料三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摘编七年级历史课本

    (1)根据材料一,李白诗中“秦王”的名字是什么?他的重要贡献是什么?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他建立了什么样的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在地方实行了哪一项制度?在思想上他采纳了董仲舒的什么建议?

    (3)材料三中“西晋灭吴”结束了哪一政治局面?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