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年10月11月18日14时07分许,“神舟十号”飞船成功降落于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预定区域。“神舟十号”飞船成功降落的地形区是
A. 内蒙古高原 B. 黄土高原 C. 东北平原 D. 华北平原
2、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针对这一国情,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外出就餐时,多使用一次性碗筷
B.垃圾分类回收,资源充分利用
C.出行时,尽量乘坐私家车
D.购物时,多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3、与我国海陆位置特征相同的国家是( )
A.日本
B.蒙古
C.英国
D.俄罗斯
4、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们在划分的时候只考虑了地理位置
B.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感觉不到区域的存在
C. 四大区域是从宏观划分的,区域内部差异很大
D.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太行山
5、我国大部分河流流入
A. 大西洋 B. 太平洋 C. 北冰洋 D. 印度洋
6、《航拍中国·新疆》能拍摄到的场景是( )
A.茫茫沙漠,骆驼成群
B.林海雪原,美轮美奂
C.群山逶迤,枫叶嫣红
D.珠江两岸,灯火璀璨
7、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表示北京的是B,表示天津的是A
B.北京和天津都隶属于河北省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突出了其作为我国经济中心的职能
D.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8、纪录片《航拍中国》让我们从空中俯瞰大地,开篇的解说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在我国沿北纬30°能同时体验“冰与火演奏的乐章”的季节是( )
A.春
B.夏
C.秋
D.冬
【2】解说词中体现出航拍见到的中国( )
A.草原辽阔
B.森林辽阔
C.高山辽阔
D.海陆辽阔
9、2019年国庆期间,一款“穿民族服装,表白祖国”的微信小游戏风靡朋友圈,将近7亿网友参与,下列网友秀出的照片中,属于苗族服装的是( )
A. B.
C.
D.
10、世界上最著名的火山地震带在( )
A. 北冰洋沿岸 B. 印度洋沿岸 C. 大西洋沿岸 D. 太平洋沿岸
11、下列农作物中,属于粮食作物的是 ( )
A.棉花 B.甘蔗 C.水稻 D.油菜
12、我国浙江绍兴的砖墙斜顶房的形成主要是受什么的影响?
A.气温
B.夏季风
C.冬季风
D.降水
13、以下有关我国人口增长的正确叙述是( )
A. 人口增长速度回升快 B. 人口开始减少
C. 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仍然很多 D. 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在减少
14、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 维吾尔族 B. 壮族 C. 蒙古族 D. 藏族
15、有关如下图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东半球、南半球
B.乙地位于甲地的西南方向
C.甲地终年严寒
D.乙地有极昼极夜现象
16、我国是世界上河流众多的国家之一,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巨川。河流的作用有( )
①提供丰富的淡水资源 ②塑造了富饶的冲积平原 ③下游水能资源丰富
④提供灌溉水源,利于农业发展 ⑤为众多动植物提供栖息地 ⑥对区域发展只有“利”没有“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⑤⑥
D.③④⑤⑥
17、我国陆地总面积约为( )
A.1.8万多平方千米
B.300万平方千米
C.960万平方千米
D.2万多平方千米
18、以下四位学生对家乡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家住在云贵高原山区,这里地形崎岖,适宜种植业的发展
B. 我的家乡在内蒙古草原,这里牧草茂盛,是重要的小麦产区
C. 我家住在华北平原,这里地势平坦,热量条件好,甘蔗是主要的糖料作物
D. 我的家乡在四川盆地,这里土壤肥沃,农业发达,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
19、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 )个少数民族
A.56
B.52
C.34
D.55
20、是有关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游洪灾少,因为有众多湖泊调节水量
B.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
C.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
D.受气候影响,结冰期长
21、地形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我国7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区域是指________。
23、500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____________
24、从黑龙江______到云南______画一条直线,此线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
25、东北平原的农作物多为一年 熟;与深圳相邻的特别行政区是 。
26、我国陆上邻国有 个,与 国国界线最长,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27、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和东北地区A、B、C三城市各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列要求。
(1)A、B、C三城市中,一月份气温最低的是_______城市,一月份气温最高的是_______城市,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________城市。
(2)如果三城市为长春、大连和哈尔滨,则A城市是_________、B城市是_________,C城市是_________。由此可知,东北地区的气温变化特点是自南向北逐渐__________,冬季南北气温差异_________。
(3)由以上两图可知,东北地区属于____________气候,冬季____________,夏季___________。
28、根据下列情境,将最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填入表中:
交通情境 | 从重庆到武汉,沿途观赏三峡风光 | 哈尔滨一箱急救药品运到广州,要求3小时内到达 | 新疆的天然气供应到上海市 | 有500名连云港农村妇女前往新疆采摘棉花 | 一车活鱼要从上海郊区运到市区 |
运输方式 | 运输 | 运输 | 运输 | 运输 | 运输 |
29、根据我国南北方的气候等条件不同造成了我国南北方不同的农作物分布填表。
30、中国地势第二、三两阶梯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读台湾省某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①____岛等许多小岛,台湾岛上的气候界线向南凸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2)海水晒盐依靠自然蒸发,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很大。布袋盐场位于台湾岛____岸,是著名的盐场。该地形成盐场的有利自然条件可能是____、____。
(3)台湾省约70%的人口祖籍为闽南,他们来自____省,说明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
32、读我国大兴安岭两侧自然条件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地形区看,山脉以西是________高原,以东是________平原,该平原成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是________广阔,土壤肥沃,人均耕地________。
(2)从气候类型看,甲地是________气候,乙地是________气候。
(3)从农业生产活动看,山脉以西以________(填“畜牧业”或“种植业”)为主,山脉以东以________为主,作物熟制是________。乙地种植的主要糖料作物是________。
(4)从降水来看,甲地比乙地________(填“多”或“少”),原因是________。
(5)从土地利用类型看,大兴安岭以________(耕、林、草)地为主。
33、河南省是我国的粮食生产大省,小麦产量居全国第一,下图为河南省地图和气候资料及1450-1979年河南省水旱灾害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海陆位置看,河南省地处我国_________,古称“中原”,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河南省大部分属于__________地区。
(2)试分析河南省小麦产量居全国首位的优势自然条件____________。
(3)河南北部地区水旱灾害发生年份比南部多,是由于北部属______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比较大,而南部属于______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比较小。
(4)河南西部地形以_______为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线路分布大致沿_____米等高线蜿蜒分布,位于西部山地地形向东部________(地形类型)过渡地带。从保护耕地的角度分析其选线的原因是________(双项选择)
A.靠近山林水源涵养区,可以保障水质 B.便于沟通珠江、黄河两水系
C.连接鄂、鲁两省,利于加强省际联系 D.尽量减少对平原耕地的占用
34、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从气候学上讲,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10℃时,首日即为冬季的开始日。因而在立冬节气到来之际,全国从南到北实际上存在着三个气候学意义上的季节。
材料二:我国某年10月我国各地当前季节及常年入冬时间图和甲地气候统计图。
(1)从图中可看出乌鲁木齐处在当前冬季区域,受当地气候影响,分析此时的河流水文特征。
(2)拉萨和武汉所处纬度差不多,而拉萨入冬时间较早,请说明原因。
(3)武汉、北京、哈尔滨三座城市中哪一座城市较符合甲地气候特征?
35、读小明填写的家庭中近几代人口状况调查表及中国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家庭中近几代人口状况调查表
| 同辈兄弟姐妹人数 | 同辈平均人数 |
爷爷(或外公) | 4 | 4 |
奶奶(或外婆) | 4 | |
爸爸 | 6 | 7 |
妈妈 | 8 | |
我 | 2 | 2 |
(1)读中国人口分布图,我国的人口分布不均。以黑河——腾冲线为界,我国东部人口_____,西部人口_____。我国人口较多地区的自然因素主要有_____(一条即可)等,人文因素有_____(一条即可)等。
(2)从小明的调查表中可以看出爷爷奶奶辈的平均人数比爸爸妈妈辈的平均人数少,主要原因有_____(一条即可)我这一辈的平均人数远比爸爸妈妈辈的平均人数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