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山西晋城初二下册期末地理试卷带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省份主要分布在下列哪个省级行政区域( )

    A. B. C. D.

  • 2、下列有关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目前突出的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B.各民族有自己不同的生活习俗,蒙古族喜欢摔跤,回族大多信仰伊斯兰教

    C.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和东南地区

    D.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 3、青藏地区的珍稀动物有( )

    A. 绿孔雀、斑马、长颈鹿   B. 藏羚羊、雪豹、野驴

    C. 大熊猫、绿孔雀、长尾猿   D. 东北虎、梅花鹿、猴子

  • 4、缓解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的最有效的办法是(  

    A.大力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

    B.大力进口我国缺少的资源

    C.用新能源,新材料替代一切矿产资源

    D.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资源,探索新资源

  • 5、关于我国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候复杂多样

    B.气候类型单一

    C.季风气候不显著

    D.大陆性气候缺少

  • 6、长白山脉是中国满族的发祥地和满族文化圣山。长白山地东南方的两条界河包括(     

    A.松花江、图们江

    B.图们江、鸭绿江

    C.松花江、黑龙江

    D.鸭绿江、黑龙江

  • 7、我国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是(     

    A.天山山脉

    B.大兴安岭

    C.太行山脉

    D.秦岭—淮河一线

  • 8、我国濒临的海域,自北向南依次是(   )

    A.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B.南海、黄海、东海、渤海

    C.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D.东海、南海、黄海、渤海

  • 9、读“影响中国寒潮路径图”,完成下题。

    【1】寒潮带来的影响最主要的是(     

    A.干旱

    B.霜冻

    C.洪涝

    D.滑坡

    【2】海南省几乎不受寒潮影响,主要原因是(     

    A.地势较高,冷空气难以到达

    B.四面临海,受海洋影响较大

    C.纬度较低,远离冬季风源地

    D.森林覆盖率高,阻挡作用大

  • 10、下列对青藏高原描述正确的有(     

    ①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②是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③是我国冰川最集中的高原,是亚洲许多大河的发源地④有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湖区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 11、读“我国东北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丁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A.林地、草地、耕地、耕地

    B.林地、耕地、草地、耕地

    C.草地、林地、耕地、耕地

    D.耕地、草地、林地、耕地

    【2】下列地区的农业布局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A.甲地—林业

    B.乙地—渔业

    C.丙地—种植业

    D.丁地—畜牧业

    【3】东北地区的经济作物是(     

    A.茶树

    B.香蕉

    C.橡胶

    D.甜菜

    【4】东北地区的耕作制度(熟制)是(     

    A.一年一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两熟

    D.一年三熟

    【5】东北地区容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是(     

    A.寒潮

    B.泥石流

    C.滑坡

    D.地震

  • 12、每年有段时间长江中下游地区都会出现持续阴雨天气。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段便称作梅雨季节。如图为我国东部雨带移动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面问题。

    【1】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移至Ⅱ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A.4~5月

    B.6~7月

    C.7~8月

    D.9~10月

    【2】如果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至Ⅰ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的灾害状况是(     

    A.南北皆旱

    B.南北皆涝

    C.南旱北涝

    D.南涝北旱

  • 13、同学们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

    A巴彦淖尔市

    B.磴口县

    C.巴彦高勒镇

    D.内蒙古自治区

     

  • 1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是指( )

    A.偏北风 B.偏东风

    C.夏季风 D.冬季风

  • 15、共享单车出行模式不仅为城市居民的短途出行提供了便捷的服务,更倡导健康、低碳的生活方式,共享单车的推广使用产生的影响主要有(  )

    A.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

    B.城市交通拥堵加剧

    C.城市长途客流减少

    D.汽油的需求量剧增

  • 16、香港某公司的技术人员打算到祖国内地就业,考虑就近原则首选的是( )

    A.上海   B.深圳   C.北京   D.哈尔滨

     

  • 17、图为北京某年首要污染物组成统计图和北京PM2.5来源统计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北京当年的首要污染物中,占比居第二位的是(     

    A.PM2.5

    B.PM10

    C.臭氧

    D.二氧化硫

    【2】在北京PM2.5来源中,占比最大的是(     

    A.外来输送

    B.餐饮排放

    C.机动车尾气排放

    D.燃煤排放

    【3】在北京市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过程中,下列措施针对性不强的是(     

    A.控制家用燃油轿车数量

    B.实施区域防护林体系建设

    C.推动城乡煤改清洁能源

    D.提倡居民出门配戴口罩

  • 18、决定我国电子、信息类产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科学技术

    C.原料和燃料

    D.消费市场

  • 19、“苗年”是下列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

    A.傣族

    B.藏族

    C.苗族

    D.朝鲜族

  • 20、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体现出影响降水的因素是海陆位置

    B.图中体现出影响降水的因素是纬度位置

    C.图中B地降水多,A地降水少

    D.图中A地降水多,B地降水少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根据几个省的轮廓位置地理特征,写出它们的名称和简称。

    图职号

    A

    B

    C

    D

    E

    省的名称

    广东省

    湖北省

    云南省

    陕西省

    黑龙江省

    省的简称

    云或滇

    陕或秦

     

  • 22、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达____________亿。

  • 23、管道运输主要运输液体和气体,如__________等。

  • 24、 构成了地形的基本骨架。

     

  • 25、北回归线从西到东依次穿过我国的云南、广西、______________

  • 26、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________”的特点。

  • 27、气候与民居

    世界各地的传统民居各具特色,主要体现在________方面。人们通常就地取材,根据当地环境进行设计,建造适应当地气候的房屋。

  • 28、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做好中游 _______高原地区的 ______保持工作.

  • 29、号称“中国丝都”是城市是____________。

  • 30、我国陆地面积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 )、( )居第三位。

     

三、解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1、读我国东、西部面积和人口比例饼状图和中国人口分布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东部地区的面积比西部地区的面积____,人口却比西部地区____

    (2)陕西省的人口密度是____人/平方千米。

    (3)归纳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以____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密度____,西部地区人口密度____

    (4)为了实现人口与____、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____政策。这一政策的基本内容是____数量、____素质。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 32、自2018年起,我国把每年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秋分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分既是秋收冬藏的终点,更是春耕夏种的起点。图左示意地球公转、图右示意二十四节气,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方向为____,公转周期是____

    (2)秋分大致为每年的____(日期),我国古籍中写道“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所谓“分”是由于太阳直射在____(纬线)上造成的。

    (3)秋分过后,北半球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将不断____,白昼时间逐渐____;北极附近____(极昼/极夜)范围逐渐扩大。

    (4)节气对农业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这句谚语反映的正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地区。

  • 3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艾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除干旱和高寒地区,几乎遍及全国。《食物本草》中记载,艾叶具有祛湿、散寒、祛邪毒等功效。我国民间自古就有食艾、悬艾、饮艾、熏艾的习俗。

    (1)图中字母代表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它们分别是A______地区、B南方地区、C______地区、D______地区。根据艾草的生长习性,能够广泛生长的有______(双项、填字母)地区。

    (2)“青团”是用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或者莲蓉制成的点心,已经成为清明出行的首选食品。根据你的知识“青团”应该是______(填字母)地区的传统食品,因为这里位于______一线以______(方向),大部分属于______气候,是我国______(粮食作物)的主要产区。

    (3)每逢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前后,我国东部地区气温逐渐______,降水量逐渐______,古人利用艾草的特殊功效将其悬于房前,可以起到______(双项选择)作用。

    A防控瘟疫                    B装饰房屋                    C祛除蚊虫

  •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中国人口增长图”和“近三次人口普查总人口数”。

    材料二:近年,根据人口发展状况,我国先后进行了4次人口政策的调整,2011年11月,我国实施“双独二孩”政策;2013年12月,我国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6年1月,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1)解放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____(快或慢)。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____(加快或减缓)。

    (2)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_____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5。

    (3)从1990年到2010年,我国人口总数在____(增加或减少),但是人口增幅是在____(加快或减缓),这是因为我国政府把实行___________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速度较任何国家都快,这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必然结果。如何应对老龄化问题,试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建议:________。(答出两点)

  • 35、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根据我国《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规划期为2021-2035年)纲要远景,福州至台北的高铁被规划在内。

    材料二   台湾岛地形、农产品分布图

    (1)描述台湾岛的纬度位置________

    (2)台湾岛的城市、农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其影响因素主要是________

    (3)台湾岛有“海上米仓”之称,获得该美称的有利气候条件是________

    (4)近年来,台湾商人到海峡西岸投资量逐年上升,分析海西地区吸引台资的优势条件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5)如果福州至台北的高铁修建成功,对海峡两岸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

    (6)举例说明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血脉联系________。(提示:从民族、祖籍等某一方面)。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5
题数 3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