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干冰升华一分子间隔变大
B.车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一一分子数目变多
C.打开酒瓶,闻到酒香一一分子在不断运动
D.氧化汞受热变为汞和氧气一一分子种类改变
2、豆腐是我国一种传统的美食,营养价值非常丰富。《本草纲目》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介绍了豆腐的制作方法。下列豆腐制作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浸泡豆子
B.磨制豆浆
C.蒸煮豆浆
D.压制成型
3、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锂电池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行业。锂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极易与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氮化锂(Li3N)和氧化锂(Li2O),锂还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锂和氢气。
【1】如图是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锂属于金属元素
B.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g
C.锂的原子序数为3
D.锂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2】Li2O中Li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1
D.-2
【3】下列关于药品保存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碳酸氢铵密封保存于阴凉处
B.二氧化锰保存于广口瓶中
C.金属锂保存于冷水中
D.澄清石灰水密封保存于细口瓶中
4、近日,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下列劳动实践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整理衣物
B.生火做饭
C.打扫房间
D.择菜洗菜
5、已知白醋能与鸡蛋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同学们利用内有过滤网的带盖塑料杯,设计如图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前药品和装置的总质量为m1,倒立杯子充分反应后称量总质量为m2,打开杯盖后称量总质量为m3,三者的关系为m1=m2>m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1=m2,说明该反应遵循质量守垣定律
B.m1>m3,是因为打开杯盖后气体逸出
C.白醋是否过量,不影响对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结果
D.通过该实验可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必须使用密封容器
6、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A.若甲和丙物质类别相同,则乙可为H2
B.若反应均是化合反应,则甲可为O2
C.若反应均是分解反应,则甲可为H2O
D.若甲、乙、丙均含氧元素,则丙可为H2O
7、变化观念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对玻璃片呼气
B.蜡烛燃烧
C.湿衣服晾干
D.灯泡通电发光
8、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液体
B.闻气体气味
C.称量固体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9、下列对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有
|
|
|
|
①加热一定质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 ②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 | ③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 ④等质量的锌块和锌粉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10、中国劳动人民早在南宋时期就发明了照明弹,里面含有的可燃物之一是镁粉。根据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属于非金属元素
B.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C.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D.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
11、木炭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个实验中的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说明有CO2生成
B.实验二酒精灯②的作用是尾气处理
C.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黑色固体变为红色
D.实验二应先点燃酒精灯①,再通一氧化碳
12、对下列水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将壶盖顶起——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用水银温度计测温度——分子的间院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金刚石和石墨都可燃——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D.酒精要密封保存——分子在不停运动
13、厕所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炉具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关于这两种清洁剂叙述正确的是( )
A.厕所清洁剂可以用铁制容器盛放
B.测得炉具清洁剂的pH=3
C.厕所清洁剂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蓝
D.炉具清洁剂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14、劳动赋能,助力成长。下列劳动项目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 劳动项目 | 化学知识 |
A | 用活性炭自制简易净水器 | 活性炭具有还原性 |
B | 用明矾处理浑浊的天然水 | 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吸附杂质 |
C | 用厨余垃圾制作花肥 | 物质发生缓慢氧化 |
D | 用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 干冰升华吸热 |
A.A
B.B
C.C
D.D
15、卡塔尔世界杯指定用球的芯片传感器产自中国。制取芯片的主要材料是硅,其生产过程涉及的主要化学反应为。关于该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硅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B.2C表示2个碳元素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参加反应的C和SiO2的质量比为2:1
16、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下列有关硅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为14
B.属于非金属元素
C.元素符号为Si
D.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
17、空气的成分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A.21%
B.78%
C.0.03%
D.0.94%
18、铜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对应关系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的化学式为
B.生锈时化合价升高
C.可与稀硫酸反应生成
D.溶液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
19、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升高的是( )
A.氯化钠
B.氢氧化钠
C.硝酸钠
D.硝酸铵
20、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色,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C.水是常用的灭火剂,任何物质燃烧时的灭火都可用水
D.燃烧会发热、发光,有发热、发光现象发生的一定是燃烧
21、向5.0mL碘的水溶液(黄色)中加入 2.0mL 汽油(无色),振荡静置,实验现象如图所示。由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
A.溶液的颜色可能与溶剂种类有关
B.汽油易挥发,沸点比水低
C.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D.汽油的密度比水大,且不溶于水
22、下列排序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物质的含量
B.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C.地壳中元素含量
D.氯元素的化合价
23、工业上用NO生产HNO3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转化过程中,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B.反应①中,参加反应的NO与O2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2
C.反应②中,生成的HNO3和NO的质量之比为21:5
D.理论上,每生产63kgHNO3需消耗48kgO2
24、传统手工艺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和匠人智慧。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编东坡笠
B.陶器烧制
C.黎锦刺绣
D.雕刻椰雕
25、按下图所示装置,将注射器内的试剂X注入装有试剂Y的试管中,观察到U形管内右侧液面上升。下列不可能的组合是
选项 | X | Y |
A | 水 | 硝酸铵 |
B | 水 | 氢氧化钠 |
C | 水 | 浓硫酸 |
D | 稀盐酸 | 铁粉 |
A.A
B.B
C.C
D.D
26、“珍爱生命,保障安全,守护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油锅着火后立即用锅盖盖灭
B.实验试剂溅进眼睛立即用纸巾擦拭
C.面粉加工厂等场所严禁烟火
D.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
27、(1)①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 等.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气体,这些气体中能引起气候变暖的是 .
②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不断增长,人类迫切需要开发新能源.目前正在开发和使用的新能源使用量的不断增长,人类迫切需要开发新能源.目前正在开发和使用的新能源有潮汐能、生物能、 (填一种)等.
(2)加强饮水和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关系百姓身体健康,也是重要的社会民生问题.
①自来水净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等,经以上处理的水是否是纯水 ;生活中可通过 的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②专家提醍:烧烤摊里会吃出“癌症风险”.腌制的肉串会产生一种叫做二甲基亚硝胺(C2H6N2O)的强致癌物质,该物质由 种元素组成;露天烧烤(烧木炭)污染空气,写出其中一种空气污染物 .
③倡导科学生活,提高健康水平.下列说法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填序号).
A.习惯于用“可乐”替代白开水
B.经常去吃马路烧烤
C.均衡腊食,保持营养比例适当
D.尽量少食油炸食品.
28、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1)在上述反应中不变的粒子是(填“分子”或“原子”)__________。
(2)在A、B、C、D中属于单质的是(填字母)_________。
(3)一个D分子是由________构成的。
(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中C物质的化学式是C2H6O)_________。
29、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硝酸亚铁混合溶液中加入a克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称量,所得质量仍为a克。
(1)滤液中一定含有______(填化学式),滤液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呈无色;
(2)滤渣中滴加稀盐酸______(填“一定有”或“一定无”)气泡产生;
(3)滤渣中除了一定有的物质外,还可能会有______(填化学式);
(4)其中有单质铁生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30、(7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按要求填空:
(1)用化学符号填空:
三个硝酸根离子 ;两个氢分子 ;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
(2)请从给定化合价的五种元素H、O、K、Cu、N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写出一种相应物质的化学式:
① 单质 ;② 氧化物 ;③ 碱 ;④ 复合肥料 。
31、水是生命之源,是“永远值得探究的物质”,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的研究。
(1)水曾被误认为是一种“元素”。1766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用锌和稀硫酸制得“可燃空气”。所说的“可燃空气”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可燃空气”在纯氧中燃烧生成水,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可得出“水是一个结合物而不是简单的元素”。
(2)1785年,拉瓦锡将水蒸气通过高温铁质枪管,将水转化为氢气,同时生产四氧化三铁。上述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
(3)使用硬水对生活和生产均不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______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4)目前许多学校安装了直饮水机,其主要工作流程如图甲。其中③的作用是______。直饮水机使用方便:只要将它与自来水管网对接,截留清除水中的有害物质(如细菌等),便得到直饮水,直饮水属于______(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5)水在实验室中应用也很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A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水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②实验B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水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③实验C中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代表______;
④实验D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现象为______;
⑤实验E中,试管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反应符号表达式为______。
32、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方程式配平。
(1)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
(2)加热氧化汞粉末______。
(3)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______。
(4)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将化学计量数填入空格内,计量数为1时可省略)
①____NO2+____O2+____H2O→____HNO3。
②____Fe3O4+____CO____Fe+____CO2。
33、用以下六种物质进行填空(填序号).
①金刚石②石墨③活性炭④甲烷⑤二氧化碳⑥钛合金
(1)可做干电池电极的物质是_____;
(2)天然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_____;
(3)具有强烈吸附性,常做吸附剂的是_____;
(4)溶于水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气体是_____;
(5)充分燃烧时,可生成两种氧化物的是_____;
(6)人造骨骼_____。
34、某同学配制50g15%化的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填序号),其中操作错误的是_____。(填序号)
(2)图②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_____,需称取氧化钠_____g。
(3)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_____(填下列字母),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_____保持水平,如果读数时仰视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偏大/偏小)
A.10mL B.25mL C.50mL D.100mL
35、(6分)下列用字母表示的八种物质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是由H、C、O、S、
Ca、Fe、Cu七种元素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1)A、B、C三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两个反应:A+B→C,C→A+B。其中A是最清洁的燃料,请写出C→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D的一种单质在B中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E,将该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为红色,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石蕊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的原因 。
(3)F与某红色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X和E,F和E元素组成相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6、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及所属物质类别(物质类別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
如:二氧化碳;CO2氧化物
①硝酸:_______;_______;
②硫酸铁:_______;_______;
③熟石灰:_______;_______;
④大理石:_______;_______。
37、某小组以“探究燃烧的奥秘”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燃烧现象
(1)小组同学观察到酒精、煤、天然气三种生活中常见的燃料燃烧都会发光热,其中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任务二】探究燃烧条件
(2)小组同学按图所示对课本实验进行改进以探究燃烧需要的条件,改进后的实验优点有______;改进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白磷燃烧而试管内的红磷不燃烧,由此可知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
【任务三】探究影响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
(3)通过实验对比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现象不同,同学们可得结论是______。
【任务四】探究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
(4)小组刚学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对红磷燃烧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进行探究。若燃烧后天平仍然平衡,实验过程中,气球的变化是_____。
【任务五】调控燃烧
(5)当天然气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或橙色,锅底就容易出现黑色,达说明天然气发生不充分燃烧,此时就要调节一下灶具进风口,灶具的进风口应_______(填“调大”“调小”或“不变”);关闭燃气灶阀门火焰就会熄灭,其原理是______。
38、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
(2)B和C装置均可制取气体,其中C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简述其控制反应停止的原理:________。
(3)实验室若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某化学小组要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已知氨气(NH3)极易溶于水,那么该化学小组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若使用D装置收集氨气,则应该从______导管通入氨气。
(5)金属材料一般是指纯金属或合金。铁容易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发生反应。而合金是在各行业中使用最多的材料之一,与组成合金的金属单质相比,合金的优良特性主要是______(任写一点即可)。
(6)化学小组准备测定某黄铜片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将10g铜锌合金放入烧杯,加入5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烧杯内剩余物质质量为59.8g,求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39、空气、水、食盐时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1)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_%,其化学性质活泼,能参与许多化学反应。
①工业上利用空气中各气体组分的沸点不同,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获取氧气。
②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请写出该主要成分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体现了氧气具有_________________性。
(2)水是我们最熟悉的物质。
①天然水在净化过程中可添加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作聚剂,以便于固体杂质的沉降: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___性去除水中的异味和有色物质,添加液氯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②与水的特性无关的是___________。
A0-4℃时,水有反常膨胀现象 B水可用于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C水是最常用的溶剂,可冲调各种饮料 D炎热的夏天,可洒水降低路面温度
(3)食盐是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
①海水晒盐能获取租盐。实验室完成粗盐提纯实验的一般步骤为溶解、___________、蒸发,三个步骤中都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
②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为,则n=_____________.
40、小明在做饭时不慎将豆油滴在衣服上,他发现用洗衣粉和汽油都能将其洗去,请问:用两种方法洗去豆油的原理相同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