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运送汽油的罐车上,应该张贴的图标是( )
A.
B.
C.
D.
2、一种提纯白磷样品的工艺流程如右图(杂质不参加反应)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I中,P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
B.过程Ⅱ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过程Ⅲ中,不需要额外补充Ca3(PO4)2
D.理论上,通过本工艺提纯白磷会产生损失
3、瘦肉、鱼、蛋等食物可为人体补铁。这里的“铁”指的是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4、逻辑推理是一种主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则导电性较好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B.铝比铁更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则在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易被腐蚀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则元素的种类和数目也不会改变
5、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观念: 化学反应前后, 元素的种类一定不变, 元素的质量不一定改变
B.科学思维:化学反应一定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则质量不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科学探究与实践:将黄铜和铜片相互刻画,探究纯金属及其合金硬度的高低
D.科学态度与责任:实验后的废液集中处理,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6、下列对氧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氧气既能燃烧又能支持燃烧
B.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C.氧气能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救
D.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7、主持测定铟、锌、镝等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新值的科学家是
A.拉瓦锡
B.道尔顿
C.张青莲
D.侯德榜
8、向一定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沉淀质量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
B.c点溶液中的溶质有3种
C.ab(不包括a点)段有沉淀生成
D.d点溶液的pH>7
9、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探究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 | B.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与空气接触 | C.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 D.证明可燃物燃烧需温度达到着火点 |
A.A
B.B
C.C
D.D
10、在一定条件下把给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的质量/g | 6.4 | 3.2 | 4.0 | 2.8 |
反应后的质量/g | 5.2 | x | 7.2 | 2.8 |
A.x=1.2
B.d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11、工业上利用接触法制硫酸,接触室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SO2发生了还原反应
C.V2O5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
D.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发生了改变
12、下列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
A.气焊
B.食品防腐
C.炼钢
D.医疗急救
13、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
A.地壳中元素含量模型
B.物质组成及构成模型
C.原子结构模型
D.灭火方法模型
14、我国的“稀土元素”储量居世界首位,镝是一种重要的稀土元素,常用于制造硬盘驱动器。如图是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镝为非金属元素
B.镝的元素符号可写为DY
C.镝原子的质子数为66
D.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2.5g
15、爬雪后崂山,赏雾凇奇观。雾凇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该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种类变多
B.分子间隔变小
C.分子体积变大
D.分子质量变大
16、每年临夏州都举办河州牡丹文化节,到处弥漫着牡丹花香,从微观角度解释原因是
A.分子分解成原子
B.分子的体积变大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之间有间隔
17、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及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A.氧化铝
B.硫酸铁
C.硝酸铝
D.硝酸钠
18、探索燃烧的利用和控制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煤燃烧时,鼓入空气,是提供充足的氧气
B.用嘴吹灭蜡烛是因为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C.燃烧属于物理变化,产生的能量被广泛应用
D.木炭弄碎利于燃烧是因为增加了氧气的浓度
19、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因果关系成立的是
A.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于生产铅笔芯
B.O2密度略大于空气,可用于供给呼吸
C.武德合金的熔点高,可用于制造保险丝
D.镁粉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用于制作照明弹
20、下列物质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氮气作保护气
B.氢气作高能燃料
C.氖气管通电会发红光
D.墨汁作画久不变色
21、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
A.元素观: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微粒观: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二氧化碳分子
C.守恒观:10g氢气和10g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20g水
D.变化观: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水分子
22、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降温一定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2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氯化钠固体
B.量取液体
C.倾倒液体
D.检查装置气密性
24、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B.
C.
D.
25、养鱼需要在鱼缸中放置气泵不断通入空气,主要是为了增加水中哪种气体的含量
A.氮气
B.氧气
C.氢气
D.二氧化碳
26、煤气中加入少量的乙硫醇(C2H5SH)预防煤气中毒,乙硫醇可以充分燃烧,其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S
B.SO2
C.CH4
D.CO
27、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水电解是将_______能转化为 _______能;
(2)气体a是 _____气,气体a与气体b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 ;
(3)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浓硫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其质量分数会_____(填“增大”、“减 小”或“不变”);从微观角度看,稀硫酸中含有的微粒有___(用符号表示).
29、指出如图所示倾倒液体的操作中的错误:
(1) .
(2) .
(3) .
30、在一次同学联欢会上,张剑同学的魔术表演激起了同学们强烈的好奇心。在学校科技周活动中,九年级李雨同学给低年级同学表演了一组化学小魔术,请你利用所学化学知识揭开其中之谜。
(1)魔术一“奇花变色”道具如图1所示,该魔术中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色。该魔术中没有涉及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氨分子有一定质量
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D.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
(2)魔术二“瓶吞鸡蛋”道具如图2所示,将注射器中Ca(OH)2浓溶液注入瓶中,生成碳酸钙和水,使瓶中的气压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外界大气压;同时会看到鸡蛋被“吞”入瓶中。该魔术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4分)用化学符号填空
(1)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气体 (2)2个硝酸根离子
(3) 正2价的铜元素 (4)硫酸铝 ;
32、硅是制作芯片的基础材料,结合元素周期表给出的信息,硅原子的质子数是_________________,元素的化合价、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计算新型保温材料Al2SiO5中硅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___;铝原子失去3个电子形成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
33、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①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g。
②称取氯化钠时,若托盘天平出现了右盘低的现象,接下来的操作应是_____(选填字母)。
A 左边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B 右盘中添加砝码
C 向左移动游码 D 左盘中增加氯化钠
③量取水时,若仰视读数,会使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34、(5分)为了测定某赤铁矿(其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去赤铁矿样品与一定质量的19.6%的稀硫酸在烧杯中正好完全反应,过滤实验数据如下,请回答问题:
| 反应前 | 反应后 |
|
| 烧杯和稀硫酸的质量 | 赤铁矿样品质量 | 烧杯和滤液的质量 |
实验数据 | 180g | 20g | 196g |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根据条件.列出求解参加反应的硫酸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___;
(3)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34g水后,最终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4)配制上述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需要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质量是_________;
(5)制取含铁96%生铁336t,需要上述赤铁矿的质量是_________。
35、小山同学设计实验探究NaOH溶液与CO2反应,其装置如图所示。
(1)将分液漏斗中的NaOH溶液滴入锥形瓶后,可观察到什么现象:________。
(2)写出锥形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设计实验方案证明反应后溶液中是否存在NaOH:________。(写出操作步骤、气球现象和结论)
36、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硫粉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
(2)氢气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
(3)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
37、图1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_____。
(3)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
(4)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_____装置(填字母序号)。
(5)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红色,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
(6)如图2所示,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
38、请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实验仪器①的名称:_____
(2)实验室常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从图1中选择仪器,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_____(填字母,下同);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若用图 2 装置干燥二氧化碳,装置中所装试剂为浓硫酸,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
39、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对于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
2Mg+O22Mg0
2H2+022H20
2C0+O22C02
(1)通过比较,发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点。请你写出其中两点:①______;②______。请再写出一个具有以上共同点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以上化学方程式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请你写出其中一个与另两个的一点不同之处______。
40、(4分)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一铁铜合金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取6g该合金粉末样品向其中加入硫酸铜溶液160g ,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固体铜6.8g。计算:
(1)该合金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
(2)所得硫酸亚铁溶液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