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青海西宁初二上册期末物理试卷带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2023年央视春晚上演员用洞箫吹奏名曲《百鸟归巢》,演奏者用洞箫以花舌吹法模拟鸟啼声,其模拟的鸟啼声使现场听众感受到了百鸟归巢的活跃气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B.用洞箫模拟鸟啼声,主要模拟鸟啼声的音调

    C.现场的听众听到乐曲声是通过笛子传播的

    D.听众在乐曲声中感受到了百鸟归巢的活跃气氛,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 2、编钟是我国瑰宝。如图,敲M处发出的声音音调比敲N处的高,则(  )

    A.M处的响度一定大

    B.M处和N处音色相同,频率相同

    C.M处、N处振动的幅度必定不同

    D.M处每秒振动次数多

  • 3、在测量lmin内脉搏跳动次数的活动中,下列工具最适合计时的是(  )

    A.室外阳光下的日晷

    B.没有秒针的挂钟

    C.计时25分钟的沙漏

    D.带秒表功能的手表

  • 4、根据下图中所示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判断虚线框内的透镜类型应为图中的(       

    A.

    B.

    C.

    D.

  • 5、一个能容纳1kg水的瓶子,一定能够容纳得下1kg的(食用油煤油白酒盐水)(  )

    A.白酒

    B.食用油

    C.盐水

    D.煤油

  • 6、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弥漫着“白气”;水烧开后水壶嘴会喷出“白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珠

    B.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水蒸气

    C.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D.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空气中原来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 7、下列做法中,属于在传播过程减弱噪声的是(  )

    A.在学校周围植树

    B.调低跳舞音响设备的音量

    C.在公路上不鸣笛

    D.在图书馆不高声喧哗

  • 8、南宋著名诗人辛弃疾的诗句“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云里行。”中所描写的“天在清溪底”和“人在云里行”两种情景,是光的(  )

    A.反射现象

    B.折射现象

    C.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

    D.折射现象和反射现象

  • 9、下列对物理量大小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教室门的高度约为

    B.教室内的温度约为48℃

    C.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

    D.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

  • 10、某同学利用如图1装置分别将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计算机,在显示器上观察到图2所示三种声音的波形。根据波形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声音只有响度相同

    B.三种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C.三种声音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三种声音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 11、夏季天气炎热,人们都喜欢通过吃冰棒来解热。下列关于“冰棒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棒,包装纸上沾有“白粉”,属于凝华现象

    B.剥去包装纸,冰棒周围冒“白气”,属于汽化现象

    C.冰棒放入茶杯,杯子外壁会“出汗”,属于熔化现象

    D.剥去包装纸,过一会儿,冰棒“流汗”,属于液化现象

  • 12、“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

    D.“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 13、如图是内蒙古军区某边防连官兵在林海雪原进行耐寒训练的场景,与战士口中呼出的“白气”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冰雪消融

    B.玻璃上的冰花

    C.游泳后上岸的人觉得冷

    D.蜻蜓和植物上的露珠

  • 14、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下列估测数据,你认为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人感觉舒适的温度是37℃

    B.课桌的高度大约1.5m

    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是500g

    D.人步行的速度约为4km/h

  • 15、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  )

    A.冰雪遇暖消融

    B.冬天江河结冰

    C.春天白雾弥漫

    D.阳光下露珠变小

  • 16、被太阳晒热的自行车坐垫,用湿抹布擦一下很快就凉了下来,主要原因是(  )

    A.水的凝固点低

    B.液化放热

    C.蒸发吸热

    D.液化吸热

  • 17、下列是八年级(2)班的张阳同学整理的物理笔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B.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

    C.从地球带到太空的一个物体,质量不变

    D.火锅上方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 18、广场舞是中国大妈非常喜欢的一种健身活动.但同时广场舞的音响却给周边住宅楼休息的居民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尊重,和谐相处,你认为采取下面哪种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

    A.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B.禁止广场舞活动

    C.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

    D.住宅楼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 19、下列有关匀速直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根据v=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

    B.根据s=vt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与所需时间成正比

    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由运动时间决定

    D.汽车沿平直公路每分钟行驶的路程均为1000米,则汽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 20、对生活中的物理量具有一定的估测能力是初中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数据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凯里市年平均气温约为37 ℃

    B.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g

    C.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D.老师正常讲课时声音的响度约为120dB

  • 21、如图,某超声波加湿器通过雾化片1.7×106Hz的高频振动使得加湿器中的水被抛离水面,产生直径为1﹣2微米水雾液滴飘逸出来,达到空气加湿的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湿器中的水变成水雾飘出来,此过程先汽化后液化

    B.我们人耳能听见雾化片的高频振动声

    C.水雾出来后汽化放热消失不见

    D.以上选项都是错误的

  • 22、如图所示,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透镜及光屏处在如图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成像规律的应用是照相机

    B.此成像规律的应用是投影仪

    C.蜡烛移到镜前16cm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D.要想在光屏上的像大一点,光屏要靠近凸透镜

  • 23、下列物理量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普通人一分钟心跳约60次

    B.课桌的高度约8m

    C.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g

    D.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约340m/s

  • 24、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20m装满水的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能听到(已知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水中声速为1500m/s,铁中声速为5200m/s)(  )

    A.1次敲击声

    B.2次敲击声

    C.3次敲击声

    D.多次敲击声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如图中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

  • 26、夏天,小宁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小水珠都是由于水蒸气______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小宁也发现小水珠出现在两只杯壁的位置不同,其中乙杯是______(选填“内壁”或“外壁”)出现了水珠。

  • 27、体积为1m3的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 _____kg,水的体积是 _____m3。(冰的密度为0.9×103kg/m3

  • 28、(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

    (2)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______

    (3)若将两个实验都移到月球上去做,则______;(选填字母)

    A.甲,乙都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开

    B.甲,乙都看不到泡沫塑料球被弹开

    C.甲能看到,乙看不到泡沫塑料球被弹开

    D.甲看不到,乙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开

  • 29、四位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数据为:19.41cm 19.42 cm19.82 cm 19.42 cm ,实验中错误的数据为__________cm,此物体的长度应记为________mm

     

  • 30、声音不能在______中传播。在1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______

     

  • 31、如图所示,正在使用的弹簧测力计指针指在某一位置.这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__N,分度值是________N.图中所测物体的重力是________N.

     

  • 32、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鸣笛,这是在______处减弱噪声;考生能听到广播中的英语听力试题,说明声音能够传递______

  • 33、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0.07m______cm   (2)25 m/s______km/h

  • 34、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______。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______刻度尺放置的位置完全正确,它测出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

三、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35、在建立压强概念时,做了如图所示“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

    (1)甲、乙两图所示是为了说明在______一定时,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乙、丙两图所示是为了说明在_______一定时,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根据(1)(2)的结果可以看出,压力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___有关。

四、解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6、如图所示,在空气中称木块重6N;当该木块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恰好为零。求:

    1)木块的密度是多大?

    2)若把木块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并轻轻放入水里,那么在木块上加多大竖直向下的压力,才能使木块刚好全部浸入水中?

  • 37、在一次太空知识讲座中,老师让同学们做一个实验: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一个重物,分别使重物处于静止和匀速下降,再让其加速下降.同学们发现,重物在静止和匀速下降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就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而加速下降时,却看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明显减小,好像物体的重力突然间减小了.

    老师解释说:“这在物理学上称为失重现象,失重就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实际所受重力的现象.如当人们乘电梯加速下降时,人对电梯地面压力就小于人受到的重力”.小勇在老师指导下到电梯内做失重实验,如图甲.他将一个体重秤放在电梯水平地面上,然后站上秤台.如图乙所示.在电梯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他记录下体重秤在不同时间段的示数及对应的时间,描绘出了体重秤的示数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丙所示.已知小勇的实际质量为60kg.(g取10N/kg)

    (1)求电梯静止时,小勇对秤台的压力.

    (2)若电梯在10s内下降的距离为18m,求电梯这段运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3)根据图丙分析,小勇在哪段时间内处于失重状态?并求此时他对秤台的压力.

    (4)若下降中体重秤示数为零,即说明他对体重秤压力为零,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完全失重.如果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为F=ma,其中a称为加速度,单位为N/kg.请计算小勇完全失重时加速度a的大小.

     

  • 38、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平均速度约为1530m/s.为了开辟新航道,探测船的船底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如图所示.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0.6s被探测仪接收到,求障碍物与探测船间的距离.

五、作图题 (共3题,共 15分)
  • 39、如图所示,一条光线照射在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根据图中的折射光线大致作出它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_______

  • 40、如图所示,O是凸透镜的光心,F是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 41、如图所示,质量为0.5kg的杯子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杯子所受重力的示意图。(g取10N/kg)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5
题数 4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解答题
五、作图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