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浒传》以农民起义为题材,深刻揭示了封建制度下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B.艾青在发表《大堰河——我的保姆》时第一次使用了“艾青”这个笔名。
C.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土地”是对祖国和大地母亲的深沉的爱,太阳象征着光明蕴含着诗人对理想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D.武松是下层侠义之士,崇尚的是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从醉打蒋门神,大闹野猪林,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一步步走向反抗的道路。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蔑视 濡养 嘟囔 水落石出
B.栖息 要决 旷野 喜怒哀乐
C.襟怀 沧桑 弛骋 悄无声息
D.坍塌 飘零 显郝 形销骨立
3、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乙己》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其小说集还有《彷徨》、《朝花夕拾》。
B. 莫泊桑是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的巨匠,代表作品有《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等。
C.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D. 《马说》的“说”是表示古代的一种文体。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促狭 虞侯 作揖 顿开茅塞
B. 侥幸 聒噪 呕死 箪食壶浆
C. 半响 轩敞 撇开 面面厮觑
D. 腼腆 忌讳 尴尬 死心蹋地
5、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及链接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甲)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链接材料一)
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赐②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也好与贤己者处,赐也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知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③之肆④,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乙)丹⑤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
(选自《孔子家语·六本》)
(链接材料二)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丙)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甚非速化之术。可笑可笑。
(节选自苏轼《又答王庠书》)
注:①[商]:孔子弟子,即卜商,字子夏。②[赐]:孔子弟子,即端木赐,字子贡。③[鲍鱼]:咸鱼。④[肆]:商店。⑤[丹]:丹砂。
【1】下列选项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无从致书以观/事君能致其身 援疑质理/援古证今
B. 尝趋百里外/趋名逐利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实事求是
C. 录毕,走送之/毕恭毕敬 人多以书假余/狐假虎威
D. 幼时即嗜学/一拍即合 既加冠/既往不咎
【2】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
(甲)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翻译:因为这样大多数人愿意把书借给我,我因此能够博览群书。
理解:作者通过抄书的方法得以博览群书,告诉我们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道理。
(乙)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
翻译:收藏储存朱砂的地方会变成红色,收藏储存漆的地方会变成黑色。
理解:一个人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受到好的影响,生活在坏的环境里也会受到坏的影响,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
(丙)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
翻译:就像想知道古今的兴亡、圣贤的作为,苏轼希望对方每天作一次计划,专门地学习这一方面,不要有其他的想法。
理解:苏轼认为应该制定计划专门学习圣贤在治学时的心无杂念。
【3】请你根据上文和(链接材料),总结概括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好的学习方法与处事态度。
6、登赏心亭①
[南宋]陆游
蜀栈秦关岁月道,今年乘兴却东游。
全家稳下黄牛峡,半醉来寻白鹭洲。
黯黯江云瓜步②雨,萧萧木叶石城秋。
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③泪已流。
【注释】①此诗写于陆游奉诏回临安面陈恢复大计的路上。赏心亭在建康(南京)水西门城楼上。②瓜步:瓜步山,在南京的六合。③迁都:作为主战派,诗人曾经建议迁都建康,便于随时出师收复汴京,但不被采纳。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岁月遒”暗示了诗人被外放四川秦地做官时的一段不平常岁月。
B.颔联按游踪来写,诗人过了黄牛峡后来到白鹭洲,继而登亭抒怀。
C.颈联运用叠词,写出眼前极其壮丽优美的秋色,照应“乘兴却东游”。
D.全诗先叙事、写景,后抒情,以爱国之情贯穿,使全篇浑然一体。
【2】首联和尾联中的哪两个字能体现诗人的情感变化?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7、阅读下边这幅漫画,按要求作答。
下面是一位学生参加娄底市“雏鹰金奖争章”夏令营活动时对150位学生的调查,请根据下面图表所反映的内容回答问题。
(1)从图表中可以看出现在家庭教育中存在怎样的问题?
(2)请你就家庭教育给家长提一条合理的建议。
8、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②_________________,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③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④_________________,万古惟留楚客悲。(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⑤停杯投箸不能食,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⑥巴山楚水凄凉地,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⑦_____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醉翁亭记》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全文的核心要义,为写景抒情定下了基调。
②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用寥寥十余字描写了一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下图是我国近几年土地利用情况,其中的耕地指种植粮食、油料、蔬菜、果树等农作物的土地。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食品消费结构中肉禽蛋奶消费量持续增长,使得饲料用粮不断增加,成为刚性需求。以2010年为例,饲料用粮比2005年增加700多亿斤,增长20%以上。同时,我国为推广新能源汽车需要发展燃料乙醇,扩大以玉米为主要原料的生物燃料乙醇生产的政策进一步刺激企业扩大产能。在国家层面,生物燃料乙醇2016年消费量才260万吨,到2020年规划达到1000万吨。这也就意味着,在这四年中,如果全部用玉米来转化燃料乙醇需要2100万吨玉米。未来市场对生物燃料乙醇产业的需求,必将持续拉动国内工业用粮——玉米的生产规模。
材料二
盐碱地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多,其盐渍化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的土地。中国盐碱地总面积超过5亿亩。由于盐碱度普遍较高,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肥力低,严重的盐碱土壤地区植物几乎不能生存。
中国科学院专家们经过几十年的辛苦努力,研究了多种方法治理盐碱地。例如,在李振声院士带领下,从培育耐盐品种入手,让普通小麦与美国耐盐植物偃麦草进行杂交,使普通小麦有了抗旱耐盐碱的特性,这就是具有优质基因的小偃系列小麦新品种。比如科研人员利用咸水和微咸水混合灌溉小麦,创立了“咸淡水分根交替灌溉技术”,使土壤中的含盐量降低到千分之三左右。再比如专家欧阳竹的团队研制成功“ETS微生物土壤改良资材”,这种有机肥可以增大土壤团粒结构,进而阻控地下咸水上升高度,它是有益微生物与营养物质或有机物料复合而成的活菌制品。部分有益菌种还可以中和盐碱土壤中的盐分,调节土壤酸碱度,改善盐碱土壤根际微环境,从而对盐碱地进行彻底的改良。如根瘤菌肥具有独特的固氮性能,人类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减少氮肥的使用,将其作为传统氮肥的替代品,这样不仅提高了作物的产量,还响应了生态环保这一号召,使耕地得以涵养。据统计,微生物菌肥发展十分迅速,已替代了45%的传统化肥,有效解决了化肥滥用、施肥过量等问题,为现代农业发展开辟了新道路。
材料三
2019年10月16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共同主办的首届未来农业论坛在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隆重举办。
中关村论坛作为服务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高层次国际性论坛,此次首次开设农业平行论坛,通过聚焦前沿科技与农业产业热点议题,共同探讨分享农业前沿科技,为未来农业发展建言献策。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王汉中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优质高效发展》为题目做了演讲,中国农科院研究员魏灵玲就《产学研融合,集成创新,构建未来农业新生态》的题目做了深入浅出的分享。随后,日本著名有机农业专家、微生物专家小祝政明以《BLOF永续有机农业种植技术》、腾讯集团副总裁马斌以《互联网+大数据领航下农业产业新业态》、北京佳格天地科技有限公司CEO张弓以《数字技术、AI技术如何助力未来农业》为题目在现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五位嘉宾围绕农业政策、模式、技术创新等问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注:BLOF即“现代有机农业理论和技术”)
【1】由材料一的图表及文段可知,我国粮食需求与生产面临着这样严峻的形势: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概括我国改良盐碱地种植的主要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空不超过8个字)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推断出未来中国农业需要解决的两大问题。
10、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织藤编竹兴味长
(彭敏艳)
①山村雨后,水满花乱波浪滚,鱼跃虾跳螃蟹肥,砍竹破篾织竹篮。门前溪里卧着鱼篓子,村居春日妙趣横生。尤其是织藤编竹。
②这或许与我儿时浸泡在竹编的时光里有关。我爷爷擅长竹编,他破出的竹篾片片薄而均匀,非常完美地拉抻出竹箴的柔韧,编成的家用竹具形态优美且坚固耐用。
③我常常看爷爷把砍下来的新鲜竹子去掉枝丫,露出竹子光溜修长的身躯,接着破成一捆捆大小、长度一致的细长蔑条。做簸箕耳的时候,要用火烤过竹条,才能弯出自己想要的弧度。烤竹条的时候,竹子的清香先是变得愈发浓郁,随后便掺上烟火的味道。我极喜欢它,总是贪婪地闻着。
④后来竹编被赐予一个诗意的名字——“非遗”,可惜爷爷已经无从知晓。这次回乡,听说要与“指尖上的非遗”相约,枯黄的记忆再度枝繁叶茂,于是欣欣然前往。
⑤将到目的地时,天空应景飘起了雨。跨入工作间,清香萦怀。竹木芒藤编或横或卧或斜或挂,仪态万千地在这恭候来客。造型就更不必说了,或小巧精致,或大气磅礴,或在线条上下功夫,或在纹理上细斟酌,或在构造上花心思,或在点缀上做文章。
⑥织样师傅一边和我们聊他的编织人生,一边飞快地转动双手。捏、扭、拉、按、翻、织……每一个动作都是一个弹跳的音符,在织样师的手里如山间乡野的溪流一样欢快地流淌。纵横交错的白藤在他手里翻过来覆过去,最终在他手里一寸一寸长成精致的白藤篮。
⑦织样师傅从事竹木芒藤编行业三十多年了。初学竹编时,手常常英勇负伤:破竹蔑时的刀割,编织时的刺划。旧伤疤还没好,又添新伤疤,双手横横竖竖伤痕累累。他伸出双手,堆叠的老茧,深深浅浅的陈年伤痕触目惊心。
⑧他一笑,将我们的惊恐淡化在嘴角:“凡事有了经验,心里便有了分寸,手也就顺带长了眼。”
⑨“吃那么多苦没考虑过放弃吗?”
⑩“放弃?”他停下手,目光聚焦到窗外一个虚无的点,“从来没有考虑过。想得最多的是怎样编得更好、编得更快、编出新花样。”
⑪只那么一瞬间的暂停,织样师傅的双手又开始它们的弹跳。师傅黝黑的脸上镀了一层厚重的生活的原色,那是一种历尽千帆后的宁静安详与饱经风霜的糅合。
⑫一个成品竹编篮子要经过砍竹、去枝叶、破蔑、选蔑、编织、剪余、印染等一系列工序。在长久的诞生过程中打磨成完美的结构,需要耐心去对待,就像等待一朵云敞开它的怀露出明净的天蓝色那样令人着迷,更像等待田野里的青色的禾苗褪去青涩换上金黄的霓裳,浑身上下散发着成熟的稻香气息。在编竹篮的同时,织样师傅也把日常的琐碎,生活的烟火况味编织成一朵褶皱的花,那样执着而迷人。
⑬一万多个日夜,从竹编到木编再到芒竹与白藤的编织,从实用的农村簸箕、菜篮、筛子、箩筐到今天的挎包、摆件、藤蓝、花篮;从单一的样式、笨拙的形貌到复杂的图案、别致的构造、优美的线条;从国内市场到远销美国、东南亚;那是一场漫长的燃烧的裂变,一些东西被烧焦,一些东西在生成。
⑭ “不由经纬力,安有卷舒劲。”编织如此,生活亦如此。只有经得起大打磨,才诞生出大美。
⑮约莫3个小时,一个有着细致绵密的条纹的白藤挎包就完美诞生了。织样师傅仔细地修剪着挎包的边边角角,末了他深情地注视着挎包,仿佛我们都是透明的存在。
⑯一些读不清的东西正在织上这深情的目光,或许是未来的期许,或许是当下生活的边边角角,它们尽在这份深情里织出了长长久久的兴味。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语言细腻优美,极具韵味,如第①段就用生动的语言写出了山村雨后的景致。
B.尽管多次受伤,但是织样师傅也从没想过放弃,他想编得更好、更快,编出新花样。
C.竹木芒藤编的造型丰富多样,编织者只在线条、纹理、构造、点缀等方面下功夫。
D.文章最后一段照应标题,点出了在织藤编竹中织出长长久久的兴味,引发读者思考。
【2】联系上下文,分析第③段和⑫段“烟火味”中蕴含的不同情感。
【3】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1)捏、扭、拉、按、翻、织……每一个动作都是一个弹跳的音符,在织样师的手里如山间乡野的溪流一样欢快地流淌。(赏析加点词)
(2)他一笑,将我们的惊恐淡化在嘴角:“凡事有了经验,心里便有了分寸,手也就顺带长了眼。”(赏析句子)
【4】文章第⑭段引用诗句“不由经纬力,安有卷舒劲。”有什么作用?
【5】结合全文,探究文章标题“织藤编竹兴味长”中“兴味”一词的内涵。
11、(14分)
守 水
丘脊梁
①一进七月,芦溪河便瘦得筋骨突现了,粗粗的河石,裸露在炎炎的烈日下,发出刺眼的亮光,石头上,还隐约升腾起一股袅娜的热烟。石隙间,有一脉细细的流水,被太阳烧得温热温热,艰涩地向前爬着。父亲站在河畔的田塍上,抬眼望望吐火的天,又低头看看恹恹的禾苗,长叹一声说,这混账的天气——又要守水了!
②村庄里有百十亩水田,全靠了芦溪河的那脉细流浇灌;村庄里有百十口人齿,全指望着这百十亩水田度日。在这干旱的季节,水,自然便成了村人无可相让的财富,尽管,他们平日称兄道弟、和睦相处。
③父亲费尽了周折,终于将河水导引到了自家的田里。那脉细细的宝物,缓缓地,走走停停地滋润着我们干涸的田地。父亲蹲在进水闸前,静静地看,看河水一步一步地往前爬。看着看着,他一派肃穆的脸庞,终于像河水滋润过的禾苗一样,慢慢就浮起了一丝淡淡的生气。水真是个好东西哦。父亲自言自语地说。
④我赤着双脚,在滚烫的芦溪河中找龙虾,找到太阳落山了,还是没逮着几个。
⑤烦躁起来。我央父亲,回去吧,娘在等我们吃晚饭呢。父亲看都没看我,望着他的禾苗说,你去吃吧。吃了给我送点来。告诉你娘,今夜我要守水。
⑥当我提着一竹篮粗茶淡饭赶到田头时,满天的星子已开始朝我挤眉弄眼了。父亲接过碗筷,三五下就剿灭个精光。借着星子的微光,我发现父亲的手上还有黝黑的泥巴。
⑦我自告奋勇要留下来守水。父亲起初不允,后来就同意了,他说,也罢,你守上半夜,我守下半夜。记住,任何人要水都不要肯,你想睡了就叫醒我。说着他就在田埂边的草地里躺了下来,惊得几只青蛙呱呱死叫。
⑧我端坐到父亲坐过的水闸前,心里竟有了一丝神圣的感觉。我长大啦,我能替父亲担当如此重大的使命啦。夜风热热的,我心里也热热的。
⑨田野上一片寂静,青蛙也懒得叫,远处有几只萤火虫,在高高低低地飞,像鬼火在跳舞。
⑩慢慢地,我的眼皮就涩了起来,不知不觉地便倒在水闸旁睡着了。迷迷糊糊中,我听到有人在吵架。睁开眼,原来是父亲和六叔,还有一个人,是房家屯的,面熟,不知叫什么。六叔说,再怎么样,你也得分一半给我,好歹我们是堂兄弟。房家屯的说,你都灌大半夜了,轮都轮到我们下面的了。父亲坚决地说:不成,水这么小,你看我才灌了多少?再说,先上后下是自古的道理,你都不懂?房家屯的说,等你灌满,我们下游的只怕都干死了,你想叫我明年呷西北风?看到他们愈吵愈凶,我担心打起来父亲会吃亏,忙跳进水渠坐到闸栏上。六叔他们于是没办法了,只好骂骂咧咧地离去。父亲叫我继续睡,并把他的衬衣盖到我的身上,我第一次感到,父亲的动作很温存。
⑾太阳辣辣地晒到我的屁股上时,我终于醒了。一骨碌爬起,只见父亲蹲在田埂上,神情沮丧,再看看我们的田地,只剩一片干干的湿泥,没有一滴水。水呢?父亲说,八成是房家屯的昨晚趁我睡着时偷去了。我的血脉便贲张起来,因为那水里不单含有父亲的心血,也有我一夜的苦守。我决定去报复他。父亲喝住我,说,算了,大家都是为了弄口饭吃。我说,那我们的禾田怎么办?今晚继续守。父亲淡淡地说。
(选自《散文月刊》,有删改)
【1】文章第①自然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2】仔细阅读文章第④自然段,并说说这一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3】第⑩自然段划线句很有表现力,请进行简要赏析。(4分)
【4】如何理解文章结尾处父亲喝斥“我”不让“我”去报复的言行,并分析其作用。(4分)
12、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很多事情看似不简单,比如:克服困难、战胜挫折、超越自己、关爱他人等。只要你肯于去做,很多事其实也很简单。请将“ ,其实也简单”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
201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80周年祭,也是第四个国家公祭日。当天,新浪网历史文化频道编辑朱彦创作的漫画,以极快的速度在网络平台传播开来,感动了无数人。二十年之后,便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百年祭。那时你已过而立之年,你或许在北京,或许在南京,或许在东京……你或许是解放军战士,或许是报社记者,或许是旅行社导游……在那一天,你会经历什么?请展开想象,以“我在百年公祭那一天”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字数在600~800之间。(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