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古诗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钱塘湖春行》描绘了钱塘湖的宜人春景,在抒发喜爱之情的基础上,作者又用“最爱湖东行不足”表达了对湖东景色不够美好的遗憾。
B.“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乡关”是故乡的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愁绪。
C.“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曹植《梁甫行》)描绘了柴门破败、狐兔出没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下层人民困苦生活的同情和感慨。
D.《赠从弟》以冰霜的严酷衬托松柏的端正,突出松柏傲雪凌霜的美好品格,同时借松柏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哥哥孙少安不安于现状,立志改变乡村贫困。
B.蒲松龄的《狼》,篇幅不长,因此写得一波三折,读来引人入胜。
C.从收获到播种,每一粒粮食可以说吸天地日月之精华,附农民辛勤之汗水。
D.嘉兴南湖风景秀丽,中国革命从南湖红船启程,踏上了一条艰难的探索之路。
3、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最后一次的讲演》是闻一多先生在李公仆的追悼会上发表的演讲,情感慷慨激昂。
B.《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北冥有鱼》就是选自它外篇中的《秋水》。
C.《马说》作者韩愈,他与《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并称“韩柳”,同列“唐宋八大家”。
D.《石壤吏》写了杜甫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
4、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既然敌我力量悬殊,与其负隅顽抗,寡不敌众,不如撤退,以保全有生力量。
B.虽然敌人来势凶猛,简直锐不可当,但我军顽强战斗,终于击溃了敌人的疯狂进攻。
C.当敌人冲进大厅时,只见他正襟危坐,那处变不惊、视死如归的气节真让人敬佩。
D.经过老师深恶痛疾的一番教导,他下定决心改正错误,争取用好成绩回报父母。
5、有位同学阅读《关雎》后,画了一幅诗中男子的心情变化曲线图(见下图)。请根据诗歌内容,帮他将图中空白处补充完整。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6、名句默写。
(1)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_。
(2)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
(4)《钱塘湖春行》中用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面是一位同学读完《昆虫记》后写给法布尔笔下昆虫的小诗,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在代表昆虫的字母后填上恰当的选项。
A.蚂蚁 a.身后那条黑色的细线,其实是我刚刚狼吞虎咽下的美餐。
B.萤火虫 b.为什么与自己的姐妹同类相残?为什么当妈妈前性情大变?
C.圣甲虫 c.前人的寓言迷惑了我的眼,你真实的身份原来是疯狂抢劫犯。
D.螳螂 d.早知你要将我吮吸进肚中,我就该拒绝你带着麻醉的亲吻。
A____ B______ C______ D_____
8、一张书桌
叶圣陶
①寄居乡下的时候,我曾经托一个老木匠做过一张书桌。我并不认识这个老木匠,向当地人打听,大家一致推荐他,我就找了他。
②过了一个星期,过了半个月,过了二十多天,不见他把新书桌送来,我等不及了,特地跑去问他。他指着靠在阴暗屋角里的一排木板,说这些就是我那新书桌的材料。我不免疑惑,二十多天工夫,只把一段木头解了开来?
③他看出我的疑惑,就用教师般的神情开导我,说整段木头虽然干了,解了开来,里面未免还有点儿潮,如果马上拿来做家伙,不久就会出毛病,或是裂一道缝,或是接榫处松了。他怕我不相信,又列出当地的一些人家来。某家新造花厅添置桌椅,某家小姐出阁准备嫁妆,木料解了开来,都搁在那里等待半年八个月再上手呢。“先生,你要是有工夫,不妨到他们家里去看看,我做的家伙是不容它出毛病的。”他说到“我做的家伙”时,黄浊的眼睛放射出闪耀的光芒,宛如文人朗诵他得意作品时的模样。
④又过了一个月,我走过他门前,顺便进去看看。一张新书桌立在墙边了,老木匠正弯着腰,几个手指头抵着一张砂纸,打磨那安抽屉的长方孔的边缘。
⑤此后下了五六天的雨。又过了十多天,老木匠带着他的徒弟把新书桌抬来了。书桌是栗壳色的,油油的,发着光亮,一些陈旧的家具和它一比更显得黯淡失色了。老木匠问明了我,就跟徒弟把书桌安放在我指定的地方。只恐徒弟不当心,让桌子跟什么东西碰撞,擦掉一点儿漆或是划上一道纹路,他连声发出“小心呀”“小心呀”的警告。直到安放停当,他才松了口气,站远一点儿,用一只手摸着长着灰色短须的下巴,悠然地欣赏他的新作品。最后,他说:“先生,你用用看,用上些时候,你自然会相信我做的家伙是可以传子孙的。”
⑥他说到“我做的家伙”时,闪耀的光芒又从他那黄浊的眼睛里放射出来。
【1】本文以“一张书桌”为线索,写了哪些内容?请依照示例,把横线补充完整。
定书桌——______________——做书桌——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②段有什么作用?
【3】下列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第②段首句重复使用“过了”意在强调工时长,表明老木匠工作效率低。
B.第③段首句写出老木匠好为人师,倚老卖老,显摆自己手艺好。
C.第④段画线句写出老木匠年老体衰,干活慢。
D.第⑤段画线句写出老木匠安放书桌时的小心谨慎及对自己作品的珍视。
【4】第③段和第⑥段中加点的词语属于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国富则民强,国是伞!抗洪一线,边防前线,军人是伞!疫情袭来,最美逆行,白衣天使是伞!你是荷叶,我是红莲,母亲是伞!伴我寒窗十载,青丝成白发,老师是伞!同呼吸,共悲欢,朋友同学是伞……你是我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让我欢唱,伴我成长。
请以“在你的伞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联系生活实际,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