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十一黄金周期间,新化各大旅游景点人山人海,人声鼎沸,一片热闹景象。
B. 她从小养尊处优惯了,说话的口气咄咄逼人,令人十分难堪。
C. 党和国家把脱贫攻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让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良性互动,让劳动者各得其所。
D. 国庆期间,娄底的街道上摆满了怒放的一串红,放眼望去,真是姹紫嫣红,美不胜收。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殷(yān)红 模(mó)样 镐头(gǎo) 鲜(xiǎn)为人知
B.针灸(jiū) 校(jiào)对 憎(zènɡ)恶 锲(qiè)而不舍
C.可汗(kè) 咀(jǔ)嚼 蜷(quán)身 酣(hān)然入梦
D.晌午(shǎnɡ) 愧怍(zhuò) 污秽(huì) 九曲(qū)连环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普遍受到了众多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B.“一带一路”描绘了一幅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新蓝图,它不仅会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而且将为世界经济积蓄巨大的能量。
C.学生如果在考试前过于焦虑,就会降低复习效率和考试状态。
D.“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任何人都难免没有失误。
4、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狭隘(ài) 热忱(shên) 殉职(xùn) 拈轻怕重(zhān)
B.鄙薄(bî) 戳破(chuō) 坍塌(tā) 刨根问底(páo)
C.酬劳(chóu) 干涸(ké) 灼伤(zhuó) 哄堂大笑(hōng)
D.抽噎(yē) 附和(hè) 凌乱(líng) 参差不齐(cī)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
B.(某教授在询问对方家人情况时说)令尊身体可好?令弟大学毕业分配在哪里?令郎小学毕业了吗?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D.《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共二十篇。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6、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
A.拆散(chāi) 朗润(rùn) 贮蓄(chǔ) 呼朋引伴(bàn)
B.脸颊(jiá) 瘫痪(tān) 应和(hè) 混为一谈(hùn)
C.分歧(qí) 创伤(chuànɡ) 沐浴(mù) 咄咄逼人(duō)
D.莅临(lì) 徘徊(huái) 静谧(mì) 人迹罕至(hān)
7、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水何澹澹(dàn)浴,山岛竦(sǒng)峙(zhì)。(《观沧海》曹操)
B.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qiān)江水流。(《峨眉山月歌》李白)
C.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lǜ)水前。(《次北固山下》王湾)
D. 杨花落(luò)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送有此寄》李白)
8、(二)、文言文阅读。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请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
A. 不可不学 /可歌可泣 B. 或因而抄录/或以钱币乞之
C. 蒙乃始就学/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D. 孰若孤/未若柳絮因风起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但当涉猎 (__________) (2)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惟读书是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中“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9、请工整、规范地默写古诗文名句。
(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表现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诗句是:_____,_____。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4)请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每朵花本应芬芳
①一些年轻的父母聚在一起,话题不知不觉扯到孩子身上。有人提议,每个人讲个自己孩子有趣的片段,提议得到了一致赞同。要说自己孩子的趣事,做父母的都是几箩筐也盛不完啊。
②一位妈妈先讲了自己两岁半宝宝的故事。她说,自己的宝贝女儿非常调皮,带女儿的姥姥根本对付不了她。有一天,这位妈妈正在上班,宝宝又在家里淘气了,这位妈妈就打电话回去,想吓唬吓唬女儿,故作严肃地对女儿说:“你要是不乖,等会儿妈妈回去,一定给你点颜色看看。”女儿不吱声了。这位母亲暗自高兴:“哈哈,一定是被吓唬住了。”没想科,一会儿,女儿突然嗲嗲地说:“妈妈,你别忘了,我喜欢的颜色是红色哦。”多可爱的妞妞啊!众人都笑翻了。
③另一位孩子的妈妈接着说,她家的宝宝,是个不到三岁的男孩,似乎有问不完的问题。这不,问题又来了:“妈妈,为什么地球在转,我们却感觉不到呢?”妈妈想了想,告诉他:“那是因为我们太小,地球很大,所以感觉不到。”儿子说:“但是我有个办法可以感觉得到它在转。”说完就在原地转起了圆圈,一连转了十几圈,最后东倒西歪地停了下来,晕晕乎乎地说:“妈妈,我现在感觉到地球在转了!”多伶俐的孩子啊!众人笑得东倒西歪。
④一个孩子的爸爸接了茬。那天,带四岁多的儿子骑车出去玩,骑到半路上,突然下起了雨。仲秋的雨,打在身上,已带有丝丝寒意,慌乱之中,赶紧拿出雨衣穿上,怕儿子淋雨,所以,甩雨衣将坐在后座上的儿子挡了个严严实实。儿子躲在雨衣下面,两只小手将雨衣撑起一角,高兴地大叫:“洒水了,天上洒水了!”多乐观的孩子啊!众人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⑤又有一位孩子的妈妈讲起了自己儿子的趣事。她的儿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午睡的时间到了,幼儿园老师让孩子们上床睡觉。可是,她的儿子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老师问他,为什么还不睡觉啊?这小子看着幼儿园老师,一本正经地回答:“我是来幼儿园学本领的,不是来睡觉的。”多幽默的回答啊!众人笑得前仰后合。
⑥大家七嘴八舌地谈论着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么有趣,那么可爱,那么搞笑,那么温暖。孩子使他们原本平淡的生活,充满了变数,也充满了快乐!
⑦我静静地听着他们的讲述。我想到了我的儿子,今年已经读高中了,即将迎来人生中最重要、最艰难的考试——高考。一天二十四小时中,除了睡觉和吃饭之外,其他的全部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他甚至连和我们说句话的时问和精力都没有了。而我们,因为害怕打扰他学习,在家里走路都是小心翼翼地踮着脚尖的。我的儿子,在他年幼的时候,也是充满童趣:活泼、调皮,可爱,搞怪,给我们带来无数的欢笑和温暖。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生活突然变了,变得如此沉闷,如此压抑,如此不堪!
⑧我忽然明白,每一朵花都本应芬芳、灿烂,是我们自己先掐灭了孩子的天性,也掐灭了自己的快乐啊!
⑨我希望能永远嗅到花的芳香!
(原文有删减)
【1】选文中年轻的父母们共讲了四个有趣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请在选文中找出一处侧面描写的语句,写在下面。
【3】如何理解选文②段中两处加点词语“颜色”的意思?
【4】说一说选文结尾句“我希望能永远嗅到花的芳香”在文中的作用。
11、
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羞愧起来,同时有了几分兴奋。嘿,毕竟有人夸我了,尽管她是一个聋子。我拉了起来。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的乐声。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以前我是坐在木椅上练琴的。同时,每天清晨,我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总是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大吃一惊。妹妹追问我得到了哪位名师的指点。我告诉她:“是一位老太太,就住在12号楼,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个聋子。”
“聋子?”妹妹惊叫起来,“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然说她是聋子!”
【1】作者“一直珍藏这个秘密”中 “秘密”指什么?
【2】为什么说“我”的琴声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
【3】为什么“我”觉得老人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
【4】看完短文,你觉得老人是个怎样的人?假如你是文中的作者,你有什么想对她说的?
12、题目:真的有意思
要求:①要写真实的内容,抒发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字数在500字以上,文章中不要使用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