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居民区组织了一次灭鼠活动,基本消灭了该居民区的褐家鼠,图为灭鼠后7年内该居民区褐家鼠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褐家鼠的种群数量可用标志重捕法获得
B.a点后数量少量增加的原因可能是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C.b点年龄结构可能是增长型
D.c点鼠的数量为该居民区褐家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2、大规模饲养草食性动物的养殖场会产生大量粪便,若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可用以粪便为食的蜣螂进行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草食性动物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次级消费者,处于第二营养级
B.牧草的绿色吸引草食动物和粪便气味吸引蜣螂都属化学信息传递
C.草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只有少部分能通过粪便被蜣螂摄入体内
D.蜣螂的活动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利用,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科学家利用细胞结构完全被破坏后的HeLa细胞匀浆为实验对象,研究了细胞色素C(线粒体中与有氧呼吸有关的一种蛋白质)和dATP(三磷酸脱氧腺苷)与细胞凋亡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随着细胞色素C的含量增加,促细胞凋亡的效果增加
B.据图判断dATP和细胞色素C的存在能促进细胞凋亡
C.有细胞色素C参与的细胞呼吸过程伴随着ATP的消耗
D.dATP与ATP在化学组成上的差异是dATP特有腺嘌呤
4、种群的数量及其变化规律是研究种群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定区域内某种群数量达到的最大值即为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在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中,种群增长速率随种群密度增大而降低
C.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均能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D.对于濒危物种,要在种群数量超过K/2之后才能砍伐或捕获利用
5、成熟植物细胞中原生质层是指( )
①细胞膜 ②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 ③液泡膜 ④ 细胞壁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6、 有关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
B.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通过导管输送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
C.体内需要源源不断的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D.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的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
7、噬菌体在繁殖过程中所利用的原料是( )
A.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B.自身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
C.自身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D.自身的氨基酸和细菌的核苷酸
8、下列对种群特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
B.由于薇甘菊入侵导致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属于数量特征
C.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应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若标记的田鼠部分被捕食,则会导致估算结果偏低
9、如图为受寒冷刺激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a、b和c表示人体内与激素分泌有关的结构,①②和③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激素②促进激素③分泌的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C.激素③通过作用于垂体a,进而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D.幼年时激素③分泌过少会导致成年后身体矮小、智力低下
10、地球是个大家庭,人类是个共同体,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人类要合作应对。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应由发展中国家完成
B.造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氟氯烃等化合物的大量排放
C.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小
D.“低碳经济”的发展将会导致生物圈的碳循环受到阻碍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二倍体
B.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含有1个染色体组
C.四倍体植株的卵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
D.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得到的一定是纯合子
12、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三位美国科学家,以表彰其在昼夜节律(生物钟)的分子机制方面的发现。人体生物钟机理如图所示,per基因的表达产物为PER蛋白,夜间PER蛋白积累到最大值后与TM蛋白结合进入细胞核影响per基因的表达,白天PER蛋白降解,从而调控其浓度呈周期性变化,变化周期为24h。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昼夜节律的变化只与per基因的表达有关
B.过程①需要DNA聚合酶,过程②③体现了核孔的选择性
C.图中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到右
D.过程③抑制了per基因的表达,属于负反馈调节
13、如图表示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某植物的氧气释放速率。该植物在2000 lx光照强度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mL)是( )
A.12
B.17
C.18
D.23
14、如图为某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可表示池塘中营养物质有限条件下某些鱼类种群的增长过程
B.该种群的增长率不变,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C.该种群的数量不断增大,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D.该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主要受环境阻力的影响
15、细胞核中与核糖体形成有关的主要结构是
A.核仁
B.核基质
C.核被膜
D.核孔复合体
16、巴西红耳龟是我国入侵物种之一。在其原产地,由于有鹭鸶、浣熊等众多野生天敌猎取龟卵、幼龟,巴西红耳龟的数量基本保持稳定。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食物充足、缺少天敌,巴西红耳龟在我国将一直呈“J”型增长
B.在原产地,龟卵、幼龟被天敌猎取导致巴西红耳龟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C.调查某湖泊中巴西红耳龟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
D.在巴西红耳龟种群数量达到K/2时防治,可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17、图1是裸露岩石上开始的群落演替过程,图2表示群落演替过程中植物的种数、植物的个体数以及岩石体积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所示的群落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
B.该群落只有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
C.群落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丰富度逐渐增加并趋向稳定
D.图中岩石体积的变化与植物的演替没有关系
18、如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模式图,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酶①为解旋酶,酶②为DNA聚合酶
B.图示体现了边解旋边复制及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C.在复制完成后,甲、乙可在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开
D.将该模板DNA置于15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5N的DNA占100%
19、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赤霉素通过促进丝氨酸转变成生长素、抑制生长素分解等途径促进植物生长
B.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如NAA)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C.在成熟组织中合成的乙烯利可以促进果实成熟
D.细胞分裂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0、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B.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遗传病
C.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7条
D.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个基因控制的疾病
21、群落演替是一个缓慢、持续的动态过程,短时间的观察难以发现这个过程,但是有些现象的出现,可以一窥其演替进行的状态。下列事实的出现,可以用来推断群落演替正在进行着的是( )
A.毛竹林中的竹笋明显长高
B.在浮叶根生植物群落中出现了挺水植物
C.荷塘中荷花盛开、荷叶逐渐覆盖了整片水面
D.在常绿阔叶林中马尾松的部分个体因感染松材线虫死亡
22、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a、d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不需要能量
B.③内的递质只能经④释放再作用于⑥
C.兴奋由b传至c的过程中,①处膜外电流方向是b→c
D.经④释放的递质必然引起神经元d的兴奋
23、图1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定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α表示);图2表示随着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变化导致胚芽鞘弯曲角度α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接触琼脂块一侧的胚芽鞘细胞的分裂速度加快,导致弯曲生长
B.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为Ⅰ时,胚芽鞘向左侧弯曲
C.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大于Ⅱ时,α值越来越大,胚芽鞘生长受到抑制
D.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为0时,胚芽鞘还能生长,可能是胚芽鞘中含有生长素
24、某课题组为了研究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切取菟丝子茎顶端相同长度的部分茎芽,分为A、B两组,置于无菌水中分别处理1h和8h,再用含适宜浓度激素的培养基处理7天,测量茎芽长度,结果如图,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GA3和IAA对离体茎芽的生长表现出相互协同的作用
B.本实验中用IAA单独处理比用GA3单独处理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弱
C.与无菌水处理1h相比,处理8h后茎芽中内源性GA3含量下降相对较少,IAA含量下降相对较多
D.GA3单独处理7天后A组茎芽的长度更大,与茎芽中源性IAA含量较高有关
25、为了进一步增强洗衣粉对血渍、奶渍、油污、土豆泥等衣物上常见污垢的去除能力,洗衣粉中常常会添加各种酶类。请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衣物上常见的污垢,加酶洗衣粉中添加的酶类有碱性蛋白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_____________。
(3)下面为加酶洗衣粉的包装袋上的产品说明,根据你所学习的有关知识,解释注意事项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①请将本品置于阴凉、干燥处,避热、避湿、避光。
②不慎溅入眼中,立即用水冲洗。
③水温以30~50℃为宜,切忌用70℃以上的热水。
(4)下面是添加脂肪酶的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洗涤效果的有关探究实验,请据表回答:
脸盆编号 | 洗涤物(等量) | 洗涤温度 | 洗衣粉(等量) | 水量 | 洗净所需时间 |
1 | 油污布 | 45 ℃ | 加酶 | 2 L | 4 min |
2 | 油污布 | 45 ℃ | 普通 | 2 L | 7 min |
3 | 油污布 | 5 ℃ | 加酶 | 2 L | 9 min |
4 | 油污布 | 5 ℃ | 普通 | 2 L | 8 min |
①该实验设计体现了________原则。
②若1号实验组,洗净所需时间接近7分钟,请分析最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
26、研究者研发得到低叶绿素含量的水稻突变体。在高光强、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下,施用不同含量的氮肥研究该突变体和野生型水稻的光合作用,发现突变体光合速率始终高于野生型,得到的其他相关数据如下。
不同含量的氮肥对突变体和野生型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
测量项 | 氮空白 (0kgN·hm-2) | 中氮 (120kgN·hm-2) | 高氮 (240kgN·hm-2) | |
气孔导度 (mol·m-2·s-1) | 突变体 | 0.17 | 0.17 | 0.26 |
野生型 | 0.13 | 0.10 | 0.21 | |
胞间CO2浓度 (μmol·mol-1) | 突变体 | 286 | 262 | 271 |
野生型 | 258 | 260 | 271 |
请回答:
(1)定性比较不同类型植物的叶绿素含量时,突变体对应的滤纸条从上至下第______条色素带更窄;光电比色法测定叶绿素含量时,光源波长应选用______(530nm或者680nm)。
(2)气孔导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循环,该循环需要光合作用的另一过程提供______。若光合作用最终产生一分子蔗糖,则该循环至少产生____分子的RuBP。
(3)该实验的自变量有______。突变体叶肉细胞中的Rubisco酶(催化RuBP与CO2反应的酶)含量可能更______。中氮环境下两种类型水稻的光合速率差值比氮空白环境时______(填大、小或者相差不大)。
27、如图是传统发酵技术的部分制作装置及操作步骤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和B装置中,适用于果醋制作的是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
(2)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主要来源于_____。葡萄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__________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__________色。
(3)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条件适宜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当__________都充足时,醋酸菌可直接有氧酵解生成醋酸;在某种条件下,醋酸菌可将乙醇变为__________,再进一步转变为醋酸。
(4)进行果酒制作时,A装置中的发酵液不能装满,从微生物代谢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发酵需要的温度条件是__________℃。
(5)C是制作__________的装置,其中在发酵坛盖沿上加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
28、2020年春季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是人体感染病毒(COVID-19)所致,新型冠状病毒外有包膜,膜表面有蛋白质,内有单股正链RNA,是一种RNA复制病毒。患者比较典型的临床症状就是咳嗽、发烧、乏力,有些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头晕、胸闷,有些患者可能还会出现腹泻。新型冠状病毒的增殖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与过程②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_____________(填有或无)差异,+RNA复制产生子代+RNA的过程,消耗的嘌呤碱基数_____________(填等于或不等于)嘧啶碱基数。
(2)冠状病毒必须寄生在人体活细胞内,冠状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为:(用带箭头的图示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冠肺炎病毒侵入机体后,发生了免疫反应,B淋巴细胞接受病毒刺激后在_____________的作用下,开始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________细胞和______细胞,病毒侵入机体后引起发热,是因为病毒侵入后刺激机体分泌的___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和肾上腺素增多,细胞代谢增强,同时骨骼肌也会战栗,使产热增多。
(4)若某人是新冠肺炎的“疑似病例”,该人应采取以下哪些做法?_______
a.做好隔离防护措施 b.和朋友一起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 c.保持通风,勤洗手 d.及时去医院检查 e.定时服用抗生素
29、某湖泊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且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各种群同化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单位:(
))。
种群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能量 | 0.32 | 219.5 | 11.8 | 12.4 | 2.8 |
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画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____________。其中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甲摄入有机物所含的能量,一部分以粪便的形式排出体外,该部分能量直接来源于_______________(填“甲”、“乙”、“丙”、“丁”或“戊”)的同化量。
(2)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丙的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被天敌捕食,则种密度的估计值会_____________。
30、如下图所示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体液。请据图回答:
(1)人体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称为___________,主要由图中__________三种液体组成(填图中字母)。
(2)胰腺组织细胞可分泌胰消化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其中__________可进入血液。胰高血糖素的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
(3)在正常情况下图中A~D中,O2浓度最高处是______(填图中字母),图中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__(填名称)。
(4)图中A液与B液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__________________。
31、细胞周期可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期),根据DNA合成情况,分裂间期又分为G1期、S期和G2期。为了保证细胞周期的正常运转,细胞自身存在着一系列监控系统(检验点),对细胞周期的过程是否发生异常加以检测,部分检验点如图所示。只有当相应的过程正常完成,细胞周期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运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选项中正常情况下不可以发生图1过程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A.根尖分生区细胞 B.神经细胞
C.胚胎干细胞 D.叶肉细胞
E.肌细胞 F.造血干细胞
(2)处于检验点3的细胞应处于图2中的_________________形态。
(3)胸腺嘧啶核苷(TdR)可抑制细胞DNA合成,检验点2的作用是检验细胞中未复制的DNA是否受到损伤,试问用TdR作用处于细胞周期中的细胞后,细胞能否通过检验点2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G1期细胞相比,G2期细胞中染色体及核DNA数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发生分离的染色体是否正确到达细胞两极,从而决定胞质是否分裂的检验点是_________________。
(5)有些癌症采用放射性治疗效果较好,放疗前用药物使癌细胞同步化,治疗效果会更好。诱导细胞同步化的方法主要有两种:DNA合成阻断法、分裂中期阻断法。后者可用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癌细胞停滞于中期,主要激活的检验点是_________________。
32、请回答下列有关胚胎工程和基因工程方面的问题:
(1)在“试管牛”的培育过程中,要使精子和卵母细胞在体外成功结合,需要对精子进行______处理。卵子受精的重要标志是______。
(2)若要使获得的转基因牛分泌的乳汁中含有人干扰素,要将干扰素基因与启动子连接在一起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并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牛的______(填“受精卵”或“乳腺细胞”)。
(3)通常奶牛每次排出一枚卵母细胞,采用______激素处理可使其_____。在核移植过程中,受体细胞通常是位于___________期的卵母细胞,在核移植前需要进行______处理。
(4)在胚胎移植前,通过______技术可获得较多胚胎,进行该项技术时,应选用发育良好的、形态正常的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