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解除) 视五人之死(与……作比较)
新沐者必弹冠(洗头) 不矜名节(顾惜)
B.殆例送死(类于) 王必无人(一定)
又有剪发杜门(塞住) 余扃牖而居(窗户)
C.何厌之有(满足) 刑人如恐不胜(禁得住)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危急) 以旌其所为(表扬)
D.悲予志焉(悲叹) 攘人犬豕鸡豚(偷盗)
将子无怒(愿,请) 而刘夙婴疾病(缠绕)
2、下面加点的词语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宁许以负秦曲 B.反欲斗两主
C.空以身膏草野 D.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3、下列选项中,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后私也
翻译:我这样做的原因,就是使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而使个人的私怨搁在后面罢了!
B.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翻译:不知道将军宽容我到这种地步呀!
C.秦自缪公以来二十馀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翻译:秦国从穆公以来的二十余位君主,从没有一个是能切实遵守信约的。
D.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翻译:我们离开亲人来侍奉您的原因,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
4、下列选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拜送书于庭 B.法令亡常 C.合契若神 D.畔主背亲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这篇小说选取了生活中的几个场景,通过简洁的对话,展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构思匠心独运,给人以妙手回春之感。
B.滥捕滥杀野生动物屡禁不止,就是千夫所指、一片喊打的吃野味,现在又在某些地方死灰复燃。
C.这场篮球赛,休斯顿火箭队在丧失了姚明篮下优势的情况下,力克尼克斯队,表现还算差强人意。
D.张教授年逾花甲,仍然精神矍铄,听他的报告真有如沐春风的感受。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心的方向,无穷无尽
①此刻,目光所及的广阔视域里,众多植物茁壮茂盛,一派浓郁恣肆的碧绿,喷吐着生命的活力。这里是兴隆热带植物园,位于海南万宁。眼前这些树木花卉,让我的思绪飞向三十年前,我到过的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两个植物园中的植物大多无异,但相互之间的直线距离就有两千多公里。两地之间海陆阻隔,江河纵横,山脉连绵,然而想象能够消弭阻隔,就像我此刻的体验。在意识的调遣下,距离不复存在,方向随意掌控。意念起动时,即使远在天涯,却可以迅疾地化为近在咫尺。
②在华北平原长大的我,十几岁时把小桥流水的江南,当成心目中最初的远方。我想象那里的天空和土地,河流和植物,那里的人们和他们的生活。数年后,当我初次踏上那里的土地时,却分明有一种旧地重游的感觉——脑海中无数次的描画勾勒,已经让想象无限接近于真实。后来,陕北高原成为我新的向往。随着年龄和经历的增加,曾经的虚幻变作真实,陌生成为熟悉,然而向往也会同步扩展,没有停歇。远方永远存在,在东西南北的各个方向。目光尽头的地平线,不过是一个新的起点。一个声音呼唤着:出发吧,把灵魂朝着天空敞开,把脚步印在永远向前方伸延的大地上。
③有许多年了,我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是在某个清静的时辰,展开一本中国地图册,确定其上的一个或几个地点,放飞思绪。意念抵达之处,多是我曾经留下足迹的地方。神凝气定之时,我分明看到,一幕幕画面穿越时光和距离,翩然闪现。那是长白山下小镇外的原始森林,脚步踩在厚重松软的腐殖土上,松脂的清香、铃兰花的馥郁伴着鸟儿的鸣叫扑面而来;是浙东南永嘉群峰环抱中的楠溪江,用千百条清澈澄碧的溪水,用奇岩、飞瀑、深潭、古村和老街,打造出了三百里山水画廊。有时候,借助资料和图片,我也会把目光投向某个向往已久而尚未遂愿的地方。我想象青海三江源头的浩瀚壮丽,西藏纳木措圣湖边飘扬的经幡;想象大凉山满山遍野的金黄色苦荞麦,大兴安岭深处以驯鹿和猎狗为伴的鄂伦春人家。甚至仅仅是想象,就能够带来一种惬意的慰藉。
④这些已经去过或将去到的地方,被造化赋予了各自的美质。壮丽,秀美,辽阔,幽深,雄奇,朴拙……美的形态千变万化,繁复多姿。但对于我来说,初次遭逢这些景物,都是一种感动,一种震颤,一道划过灵魂的闪电;而过后,则是一遍遍地回想,在回想中沉醉,在沉醉中升起新的梦想。
⑤让我记述一次这样的闪电和震颤,它曾让我此生难忘。那是二十多年前,一次在新疆大地上的行旅。是在天山北麓,汽车穿越连绵交错的农田和林带,即将驶入浩瀚无垠的千里戈壁。就在它的边缘,神话一样,眼前突然闪现出一望无际的向日葵,至少有几十万株吧,茎秆高大粗壮,花盘饱满圆润,花瓣金黄耀眼。它们齐齐地绽放,一片汪洋灿烂,仿佛色彩的爆炸和燃烧。在片刻的惊骇后,我觉察到眼眶中盈满了泪水。不用感到难为情吧!眼泪是一种验证,是灵魂和情感尚且丰盈饱满的体现。而此时此地,它是在强烈地证明着风景的大美。这些在当地都是最普通的风景,普通到无人关注,却让我镂心刻骨。因为平凡而普遍,它们更能够反映此地的自然之美的本质,也更能够和孕育于风土之中的普遍精神建立起一种关联。
⑥只要倾心相与,你就能够听到每一处大自然的心跳声,捕捉到它丰富而微妙的表情变化。每一个地方,它们的天气和地貌,植被和物候,天地之间诸种元素的组合,构成了各自独特的声息色彩。而所有这些地方连接和伸展开去,便是一片大地的整体。久久凝视那一幅雄鸡形状的版图上,那些你亲近过的地方,一种情感会在心中诞生和积聚。那是一种与这片土地血肉关联、休戚与共的情感,当它们生发激荡时,有着砭骨入髓一般的尖锐和确凿。你正是从这里,从一草一木,从一峰一壑,建立起对一片国土的感情。家国之爱是最为具象的情感,自然风物是最为直接和具体的体现。这样你就会明白,前人何以会用桑梓来指代故乡。
⑦“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因为那个方向,分别是它们的家园所在。每个人的家园之感,都诞生于某一片具体的土地,而家国同构,无数家园的连接,便垒砌起了整个国度的根基。这种对于土地的感情,真实而有力,远胜过一些抽象浮泛的口号和理论。所以这样的歌词才能够被传唱几十年:“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甚至一种最为深切的哀痛和悲愤,也可以经由风光和自然来获得寄托。在敌寇铁蹄践踏、国土沦丧、百姓流离的黯淡日子里,诗人戴望舒这样写道:“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在山川大地之间,祖国的理念清晰而坚实。
⑧让脚步跟随着目光,让诗意陪伴着向往。行走中,远方化为眼前,异乡变成家乡,“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每当脚步踏上一个新的地方,都是把家园的界限向外扩展。而所有的家乡,它们的名字的组合,就形象地描画出了一个国家的名字,成为对它的标注和阐释。在被这个名字覆盖和庇护的一大片土地上,我们诞生和成长,爱恋和死亡。
⑨心的方向,指向的是祖国大地上的江河湖海,高山平原,一种无边无际的美丽。心的方向,朝着四面八方,无穷无尽。
(取材于彭程同名散文)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写兴隆与西双版纳两个热带植物园的距离遥远,是为了表现调遣意识不受距离的限制。
B. 作者年幼时把江南当成心中的远方,即使未曾去过,无数次想象已让江南成为旧相识。
C. 远方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地方,随着陌生变为熟悉,远方不断地向外延伸。
D. 对去过的地方,作者在回忆中重温美好,对没去过的地方,只能借助资料和图片获得慰藉。
【2】文章①至⑤段使用第一人称“我”,第⑥段改用第二人称“你”。请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3】本文的题目“心的方向,无穷无尽”有哪些含义?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这首诗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批评诗中那个不忠于婚姻的男子。
(2)荀子《劝学》中的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论述如果学习者能做到持之以恒,即使是再艰深的知识也可以学会。
(3)《荀子·劝学》中运用比喻,形象说明君子博学参省的好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屈原《离骚》中的“__________ ,_________”两句与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的“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抒写的境遇相似。
(5)《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
(6)《诗经•氓》中运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长相思
(唐)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①秋啼金井阑②,微霜凄凄簟③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注)①络纬:昆虫名,俗称纺织娘。②井阑:即水井栏。③簟:竹席。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长相思,在长安”开篇点题,既点明了思慕对象的所在之地,又借助思慕之情,表达出了作者对政治理想的热烈追求。
B. “孤灯不明”“卷帘望月”,透露出了主人公的孤凄之感、思念之情,“空长叹”则直接表现出绵绵不绝的愁思与怅恨。
C.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一句,描绘出天色阴沉、水波不兴、黯淡哀伤之景,同时又不失开阔、壮美之感。
D. 从一开始的“长相思”到中间的“思欲绝”,再到结尾的“摧心肝”,诗歌中的相思之情逐步深化,感染力也逐渐加强。
【2】“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从哪几个角度写出时令已是深秋?诗人描绘深秋景象的目的是什么?
9、阅读下面的语段,并结合课内知识,完成各题。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选自刘开《问说》)
【1】下面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贤可以问不肖(不肖:不相像) 直不百步耳(直:只是,不过)
B.而绝江河(绝:横渡) 隳名城(隳:毁坏)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通:普遍) 均之二策(均:协调)
D.幸蒙其赏赐(幸:荣幸地) 再迁为太史令(再:两次)
【2】下列加点词用法与“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一句中的“贤”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A.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B.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C.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D.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
【3】比较语段与《师说》在写作目的和论述内容上的异同。
(1)写作目的的相同点:
(2)论述内容的不同点: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日本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被人称为“经营之神”,他一生的奋斗经历和优秀的管理才能让世人瞩目,他曾说过:“生活如山路,向前跨一步,便可发现一条更好的路,使生活更充实,更有乐趣。”
对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