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句子所用表现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写出杭州城商品的丰富、商业的繁荣。
B.羌管弄晴,菱歌泛夜一对仗工整,互文见义,说明无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
C.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这三句采用铺陈手法,由近及远,由城内到城外,逐层地向世人展示了一幅杭州城清秀美丽、富庶繁华、色彩鲜丽的都市风景画。
D.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好景”表面上是指钱塘的美好景观,实际上代指地方长官的好政绩。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人不厌其言 学而不厌
B.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暴秦之欲无厌
C.文之以礼乐 小人之过也必文
D.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3、对下列句子的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②传其事以为官戒也③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④为国以礼⑤今以钟磬置水中⑥屈原放逐,乃赋《离骚》⑦身死国灭,为天下笑⑧古之人不余欺也⑨石之铿然有声者⑩不吾知也
A.①⑧⑩/②⑤/③/④⑨/⑥⑦ B.①④⑧⑩/②⑤/③⑨/⑥⑦
C.①⑧⑩/②⑤/③⑨/④/⑥⑦ D.①⑧/②⑤/③⑨⑩/④/⑥⑦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 诮:讥诮、责备
B.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 按:按照
C.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明:照明
D.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咎:责备
5、古代有“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下面关于“月相纪日法”用法分析正确的是
①《五人墓碑记》:“在丁卯三月之望”,“望”阴历三月十五日。
②《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晦朔”,晦:阴历每月初的一天;朔:阴历月末的一天。
③《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既望”就是阴历七月十六日。
④“今当六月朔日,乃是妃子诞辰。”“朔日”指六月初一至初九。
⑤“道光元年辛巳冬十月朔五日”,“朔五日”指这个月初五。
⑥“正月晦日巷死。”“晦日”,正月末的一天。
⑦“宋嘉定宁宗八年乙亥四月朔四日”,“朔四日”指这个月初四。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③④⑦ D.③⑤⑦
6、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桥边的老人
(美国) 海明威
一个戴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河上搭着一座浮桥,大车、卡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骡车从桥边蹒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帮着推动轮辐。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踯躅着。但那个老人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他太累,走不动了。
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完成任务后,我又从桥上回到原处。这时车辆已经不多了,行人也稀稀落落,可是那个老人还在原处。
"你从哪儿来?"我问他。
"从圣卡洛斯来,"他说着,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那时我在看管动物,"他对我解释。
"噢,"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
"唔,"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他看上去既不像牧羊的,也不像管牛的。我瞧着他满是灰尘的黑衣服、尽是尘土的灰色面孔,以及那副钢丝边眼镜,问道,"什么动物?"
"各种各样,"他摇着头说,"唉,只得把它们抛下了。"
我凝视着浮桥,眺望充满非洲色彩的埃布罗河三角洲地区,寻思究竟要过多久才能看到敌人,同时一直倾听着,期待第一阵响声,它将是一个信号,表示那神秘莫测的遭遇战即将爆发,而老人始终坐在那里。
"什么动物?"我又问道。
"一共三种,"他说,"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
"你只得抛下它们了?"我问。
"是啊。怕那些大炮呀。那个上尉叫我走,他说炮火不饶人哪。"
"你没家?"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
"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你的政治态度怎样?"我问。
"政治跟我不相干,"他说,"我七十六岁了。我已经走了十二公里,我想我现在再也走不动了。"
"这儿可不是久留之地,"我说,"如果你勉强还走得动,那边通向托尔托萨的岔路上有卡车。"
"我要待一会,然后再走,"他说,"卡车往哪儿开?"
"巴塞罗那,"我告诉他。
"那边我没有熟人,"他说,"不过我还是非常感谢你。"
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过了一会又开口,为了要别人分担他的忧虑,"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不用为它担心。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
"噢,它们大概挨得过的。"
"你这样想吗?"
"当然,"我边说边注视着远处的河岸,那里已经看不见大车了。
"可是在炮火下它们怎么办呢?人家叫我走,就是因为要开炮了。"
"鸽笼没锁上吧?"我问。
"没有。"
"那它们会飞出去的。"
"嗯,当然会飞。可是山羊呢?唉,不想也罢,"他说。
"要是你歇够了,我得走了,"我催他。"站起来,走走看。""谢谢你,"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
"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
"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对他毫无办法。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可是天色阴沉,乌云密布,法西斯飞机没能起飞。这一点,再加上猫会照顾自己,或许就是这位老人仅有的幸运吧。
【1】下面是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桥边的老人》仿佛一个小小的窗口,以小见大地揭示出战争的残忍、罪恶,显示出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人性的善良——对生命的尊重与对和平的渴望。
B.作者在构思取材上,非常巧妙和独特,它不是以战火纷飞、血腥残酷的战争实景来表现该主题,而是以在战争即将到来前,一个相对平静的环境下,描写一个孤身老人的内心世界,冷静而逼真地揭示出了战争的残忍、罪恶。
C.老人充满爱心,其形象闪耀着普通的人性的光辉,与践踏人类生命的残酷战争形成鲜明的对比,也与冷漠、旁观的“我”形成鲜明对比,从而表现呼唤人性与爱的回归,斥责非正义战争给世界带来的灾难的主旨。
D.“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边的尘土中坐了下去”等动作的描写,剔透地写出生活现实,写出了在人们竞相逃命之际,一个朴实憨厚善良的老人形象。
【2】小说一开头,便写那车队人流蜂拥过河的画面,写那个孤零零坐在桥畔的老人,写作效果如何?
【3】作者是用什么手法写出老人的内心世界的?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花径不曾缘客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画图省识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月涌大江流。
(4)________________,但愿长醉不复醒。
(5)____________________,哭声直上干云霄。
(6)暂伴月将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青冥浩荡不见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江流宛转绕芳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国家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往往会走向灭亡。
(2)《诗经·卫风·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议论,“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秦就能从三世传下去,甚至可以传至万世都称君王。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用陶渊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2)在《滕王阁序》中,王勃表达自己身处困境仍能保持开朗乐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在《劝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论述成日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空缺部分。
①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悬泉瀑布。(郦道元《三峡》)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察纳雅言。(诸葛亮《出师表》)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以千里称也。(韩愈《马说》)
⑤南阳诸葛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⑥下见小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酒临风,(范仲淹《岳阳楼记》)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肴野蔌。(欧阳修《醉翁亭记》)
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张岱《湖心亭看雪》)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例子来说明“小年”之小,生命之短;与之相反,苏轼在《赤壁赋》中,则用“______________”一句,表达了人生无穷的哲学思想。
(2)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秦国统治者将掠夺来的财物当成石头和沙土。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范仲淹《岳阳楼记 》)
⑵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⑶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 ,此亦飞之至也。(庄子《逍遥游》)
⑷ ,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⑸西当太白有鸟道, 。(李白《蜀道难》)
⑹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⑺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礼记》)
⑻桃李春风一杯酒, 。(黄庭坚《寄黄几复》)
1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幽 居
韦应物①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
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
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
自当安蹇劣②,谁谓薄世荣。
(注)①韦应物:唐代诗人,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②蹇劣:笨拙。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开头两句写了诗人对世事人情的看法,意思是说世人无论高低贵贱,总要为生活而奔走经营。
B.正是因为诗人在夜里亲见绵绵春雨,所以才会产生春草萌生的联想,这处细节描写既有春的气息,也有诗人的喜悦。
C.七八两句,诗人截取了早春清晨一个短暂时刻的山中景物,情景交融,呈现出一幅生动的幽居图画。
D.这首诗将思想情感融汇于对自然景物与生活场景的描写之中,诗风平和冲淡、清新质朴。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郝杰,字彦辅,蔚州人。父铭,御史。杰举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隆庆元年,巡抚畿辅。冬,寇大入永平,疏请蠲被掠地徭赋,且言:“比年罚行于文臣而废于武弁,及于主帅而略于偏裨,请饬法以振国威。”俱报可。已,劾蓟督刘焘、巡抚耿随卿观望,寇退则断死者报首功,又夺辽东将士棒槌崖战绩,并论副使沈应乾,游击李信、周冕罪。帝为黜应乾,下信、冕狱,敕焘、随卿还籍听勘。诏遣中官李祐督苏、杭织造,工部执奏,不从。杰言:“登极诏书罢织造甫一年,敕使复遣,非画一之政。且内臣专恣,有司剥下奉之,损圣德非小。”帝终不听。驾幸南海子,命京营诸军尽从。徐阶、杨博等谏,不听,杰复争之,卒不从。刑部侍郎洪朝选以拾遗罢,上疏自辨,杰等劾其违制,遂削职。以尝论高拱非宰辅器,为所嫉。及拱再召,杰遂请急去。拱罢,起故官。旋以私议张居正逐拱非是,出为陕西使。再迁山东左布政使。被劾,降辽东苑马寺卿兼海道兵备,加山东按察使。
十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以督诸将击敌,录一子官。时李成梁为总兵官威望甚著然上功不无抵欺寇入塞或敛兵避既退始尾袭老弱或乘虚捣零部诱杀附塞者充首功习以为常。督抚诸臣庇之,杰独不与比。十九年春,成梁用参将郭梦徵策,使副将李宁袭板升于镇夷堡,获老弱二百八十余级。师旋,为别部所遮,宁先走,将士数千人失亡大半,成梁饰功邀叙。杰具奏草,直言其故,要总督蹇达共奏。达匿其草,自为奏论功。巡按御史胡克俭驰疏劾宁,词连成梁,亦诋杰。兵部置宁罪不议。克俭大愤,尽发成梁、达,追数成梁前数年冒功状,及达置杰会稿功罪疏不奏。帝谓成梁前功皆由巡按勘报,卒置成梁等不问,而心以杰为不欺。旋,就进右副都御史。
日本陷朝鲜,朝鲜王避难将入辽,杰请择境外善地处之,且周给其从官、卫士,报可。寻迁兵部右侍郎,总督蓟、辽、保定军务。召理戎政,进右都御史。日本封贡议起,杰曰:“平秀吉罪不胜诛,顾加以爵命,荒外闻之,谓中朝无人。”议不合,徙南京户部尚书。移疾归。起南京工部尚书。就改兵部,参赞机务。卒官,赠太子少保。
(节选自《明史·郝杰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时李成梁为总兵官/威望甚著/然上功不无抵欺/寇入塞或敛兵/避既退/始尾袭老弱/或乘虚捣零部/诱杀附塞者充首功/
B. 时李成梁为总兵官/威望甚著然/上功不无抵欺/寇入塞/或敛兵避/既退/始尾袭老弱/或乘虚捣零部/诱杀附塞者充首功/
C. 时李成梁为总兵官/威望甚著/然上功不无抵欺/寇入塞/或敛兵避/既退/始尾袭老弱/或乘虚捣零部/诱杀附塞者充首功/
D. 时李成梁为总兵官/威望甚著然/上功不无抵欺/寇人塞或敛兵/避既退/始尾袭老弱/或乘虚捣零部/诱杀附塞者充首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行人:官职名。春秋战国时各国都有设置,明代设置行人司,掌管传旨、册封、抚谕等事。
B. 畿辅:畿,取其“京畿”一词中的含义;辅,相当于汉代所说的“三辅”之地。合指京都附近的地区。
C. 移疾:旧时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请求辞官的委婉说法。意义相同的词还有“移病”“抱疾”。
D. 赠:文中指赐给死者官爵。而“赠谥”是指古代帝王、官员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赠给一个相应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郝杰爱护百姓,敢于为民请命。贼寇入侵永平,他上书请求免除被劫掠地区百姓的徭役和赋税,并得到了皇帝的应允。
B. 郝杰正直耿介,弹劾有罪之人。蓟督刘焘、巡抚耿随卿消极抗敌,贪取功劳,郝杰上书弹劾,使二人受到律法的严惩。
C. 郝杰屡有谏言,但常不为皇帝采纳。他认为恢复织造是不应该的,他反对皇帝命京营各军护驾至南海子,但都未被听从。
D. 郝杰对待邻国,态度迥然不同。对避难的朝鲜王,郝杰建议朝廷善待他;对日本想要受封和朝贡的请求,他则认为应该拒绝。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登极诏书罢织造甫一年,敕使复遣,非画一之政。
(2)师旋,为别部所遮,宁先走,将士数千人失亡大半,成梁饰功邀叙。
15、根据下面材料,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当一切都朝一个方向前进时,选择紧跟潮流似乎太盲从,执意逆向而行又可能太愚顽,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