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丛书,编纂开始于清代乾隆年间,历时15 年,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B. 美国小说家海明威创作的核心理论是“冰山理论”,其代表作有《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桥边的老人》。
C. 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杰出代表雨果,创作上主张“美丑对照原则”;小说有 《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娜塔莎》选自长篇小说《九三年》。
D. 《大学》的主体是“三纲”“八目”,即“三纲”是指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外连衡而斗诸侯 ②燕赵之收藏 ③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④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⑤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⑥烛之武退秦师
⑦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⑧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⑨有泉侧出 ⑩单于壮其节
A.①⑥/②④⑩/③/⑦⑨/⑧⑤ B.①⑥⑧/②③/④⑦⑨⑩/⑤
C.①⑤⑥/②③⑨/④⑩/⑦⑧ D.①⑥/③⑨/④⑩/⑤⑦⑧/②
3、下列各句的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夫晋,何厌之有?
A.无礼于晋
B.敢以烦执事
C.以乱易整,不武
D.时人莫之许也
4、下列各项中对诗歌作品的赏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书愤》中的“愤”主要通过两个对比表现出来:一是理想和现实的对比,一是早年形象和晚年形象的对比。
B. 《湘夫人》简括湘君为湘夫人用香草装饰爱巢的过程,表现了湘君对湘夫人的执著、深挚的爱情,共同过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C. 《一剪梅》中,“花自飘零水自流”既是写景,又是比兴,其景照应了上文“红藕香残”句,又象喻了人生、年华、爱情、离别的凄凉无奈。
D. “映阶碧草”“隔叶黄鹂”本呈现盎然春意,但作者却以“自”和“空”转折,以乐景写哀,道出祠庙寂寥冷清,诗人孤寂悲凉的独特感受。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写乡村小说的时候,模拟乡人说话的口吻,感觉到了乡人语言的魅力,也体味到他们的生活方式、人生态度和思维习惯等活生生地出现在眼前。
B.在这部农村题材的小说中,人们自私自利,只顾眼前的利益,温馨的乡村人际关系难见踪影,传统的乡村文化几乎毁坏殆尽,令人不禁感慨系之。
C.贾平凹的获奖小说《秦腔》以细腻平实的语言,表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乡村的价值观念在传统格局中的深刻变化,倾注了作者对故乡的一腔深情。
D.贾平凹的文学作品极富想象力,通俗中有真情,平淡中见悲悯,得到专家学者和读者的广泛认同,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
6、戏剧冲突是戏剧的要素之一,常常可以分为外在冲突和内在冲突。
(1)在这场戏中,主要外在冲突是否表现为哈姆莱特与奥菲利娅的冲突?为什么?
(2)冲突双方力量对比上有什么特点?
(3)在这种情况下,哈姆莱特坚持个人复仇。结合时代背景,这反映出他思想上有什么特点?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表现这座庞大的宫殿依山势而设计、结构精巧的特点的句子:_____,_____。
(2)《虞美人》中,春花秋月之外,“_____”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
(3)《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以花与月来衬托宴会美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
(4)《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
(5)《师说》语言表达简洁生动,文中直接以士大夫口吻揭露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
(6)《逍遥游》文中认为“_____,_____”的人才能遨游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中,而无需有所待。
(7)《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诗句是:_____,_____。
8、按要求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中,表现词人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的两句“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⑶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一众女子打扮得花枝招展,笑语盈盈地去参加元宵盛会,为下文写与众不同的“那人”作了反衬。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用最后一句“__________”直接点出写作本文的真正意图。
(2)《种树郭橐驼传》中,柳宗元借郭橐驼之口讲述了种树之道“_________,___________”。
(3)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在提到自己种树的四点秘诀时说道,除了要让树根得到充分的舒展以外,还要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 劝学篇》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2)《过秦论》中总结秦国灭亡原因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途有饿殍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
(4)不违农时,_____________________,鱼鳖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女子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比喻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制,同时也反衬出男子的变化无常。
(2)曹操在《短歌行》中,借《管子·形解》中的典故,表明自己渴望广纳贤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赤壁赋》中,苏轼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现自己任由小舟飘荡在广阔江面上的潇洒与惬意。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中国之美,美在山水,美在李白《蜀道难》笔下“________,________”的水石激荡,山谷空鸣。
(2)《离骚》中表达屈原“只要保持本心确实美好,哪管别人是否了解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3)中国之美,美在宫阙,美在杜牧《阿房官赋》中“________,________”的萦回曲折,屋角尖耸。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蝉
白居易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
【1】下列关于这首诗的分析与理解,不合理的一项是( )
A.“六月初七日”,言语浅白,乍看不觉有何诗意,实则含有作者听到早蝉先秋鸣叫时内心的震动与惊悸。
B.“西风”即秋风。古时人常习惯于将春夏秋冬四季之风,分别以东风、南风、西风、北风称之。西风未起,意即还没有到秋天。
C.“东掖”,宫中东侧的旁门。唐时为门下省的代称,亦称左掖,与称右掖的中书省对称。此联表现作者不无对昔日在宫城槐下听蝉的美好回忆。
D.“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此联直抒胸臆,表现了作者此刻对云树缭绕的湓城的无限思念之情。
【2】秋虽未至,但秋思已先秋而生。诗人的“秋思”中包含哪些具体情感?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14、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朱祐字仲先,南阳宛人也。少孤,归外家复阳刘氏,往来春陵,世祖①与伯升皆亲爱之。伯升拜大司徒,以佑为护军。及世祖为大司马,讨河北,复以佑为护军,常见亲幸,舍止于中。佑侍宴,从容曰:“长安政乱,公有日角之相②,此天命也。”世祖曰:“召刺奸收护军!”祐乃不敢复言。从征河北,常力战陷阵,以为偏将军,封安阳侯。世祖即位,拜为建义大将军。
建武二年,更封堵阳侯。冬,与诸将击邓奉于淯阳,祐军败,为奉所获。明年,奉破,乃肉袒因祐降。帝复祐位而厚加慰赐。遣击新野、随,皆平之。延岑自败于穰,遂与秦丰将张成合,祐率征虏将军祭遵与战于东阳,大破之,临阵斩成,延岑败走归丰。祐收得印绶九十七。进击黄邮,降之,赐祐黄金三十斤。
四年,率破奸将军侯进、辅威将军耿植代征南大将军岑彭围秦丰于黎丘,破其将张康于蔡阳,斩之。帝自至黎丘使御史中丞李由持玺书招丰丰出恶言不肯降车驾引还敕祐方略祐尽力攻之。明年夏,城中穷困,丰乃将其母、妻、子九人肉袒降。祐槛车传丰送洛阳,斩之。大司马吴汉劾奏祐废诏受降,违将帅之任,帝不加罪。祐还,与骑都尉臧宫会击延岑余党阴、酂、筑阳三县贼,悉平之。
祐为人质直,尚儒学。将兵率众,多受降,以克定城邑为本,不存首级之功。又禁制士卒不得虏掠百姓,军人乐放纵,多以此怨之。九年,屯南行唐拒匈奴。十三年,增邑,定封鬲侯,食邑七千三百户。
十五年,朝京师,上大将军印绶,因留奉朝请。祐奏古者人臣受封,不加王爵,可改诸王为公。帝即施行。又奏宜令三公并去“大”名,以法经典。后遂从其议。
祐初学长安,帝往候之,祐不时相劳苦,而先升讲舍。后车驾幸其第,帝因笑曰:“主人得无舍我进乎?”以有旧恩,数蒙赏赉。二十四年,卒。
(选自《后汉书》)
(注释)①世祖:指光武帝刘秀,他的大哥刘演字“伯升”。②日角之相:旧时星相家称额骨中央隆起、形状如日为“日角”,认为这是帝王之相。
【1】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自至黎丘/使御史中函李由持玺书招丰/丰出恶言/不肯降车驾/引还敕祐方略/祐尽力攻之
B.帝自至黎丘/使御史中函李由持玺书招丰/丰出/恶言不肯降车驾/引还敕祐方略/祐尽力攻之
C.帝自至黎丘/使御史中函李由持玺书招丰/丰出恶言/不肯降/车驾引还/敕祐方略/祐尽力攻之
D.帝自至黎丘/使御史中丞李由持玺书招丰/丰出/恶言不肯降/车驾引还/敕祐方略/祐尽力攻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时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时举行笄礼取字,古人起名取字方式虽多种多样,但名和字一般在意义上都存在一定的联系。
B.大司马,是中国古代对中央政府中专司武职的最高长官的称呼。西汉汉武帝时罢太尉置大司马,东汉时期大司马为三公之首,掌管军事。
C.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刘彻继位后始有年号,一个皇帝只能有一个年号。
D.《后汉书》是二十四史之一,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祐小时候成了孤儿后,就回到外祖父刘氏家住,经常到春陵去,刘秀和刘演都很喜欢他,后来他还分别做了刘演和刘秀的护军。
B.有一次在宴会上,朱祐随口说当时还是大司马的刘秀有帝王之相,刘秀说要叫刺奸将军治朱祐的罪,朱祐就不敢再说了。
C.朱祐作战英勇,常打胜仗,深得刘秀的喜爱,即使攻打邓奉失败被俘,刘秀也在朱祐接受邓奉投降后迅速恢复其官职,并厚加赏赐。
D.朱祐为人质朴正直,经常接受敌人的投降,而不以斩杀敌军首级邀功,但对自己手下士兵要求严格苛刻,以至于士兵都痛恨他。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课内一句)
①及世祖为大司马,讨河北,复以祐为护军,常见亲幸,舍止于中。
②后车驾幸其第,帝因笑曰:“主人得无舍我讲乎?”以有旧恩,数蒙赏赉。
③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15、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適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论语》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老子》
要坚持正确义利观,以义为先、义利兼顾,构建命运与共的全球伙伴关系。
——习近平在“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上的讲话
综合以上材料,你对“义与利”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