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B.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爱,热爱
C.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 北,溃败(的军队)
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风尚
2、下列选项中,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鸿门宴》语言精练、绘声绘色,人物形象鲜明生动。项羽的话,骄横气盛;刘邦的话,礼仪备至;范增的话,老谋深算;张良的话,老练透辟。
B.《烛之武退秦师》的核心部分是烛之武游说秦穆公的外交辞令。烛之武以一己之力,成功说服秦国撤军,瓦解了秦、晋对郑国的围困。
C.《阿房宫赋》探讨秦国速亡的原因,《六国论》阐发六国破灭的缘由。前者写于唐朝日益鼎盛之际,后者写于北宋为周边国家蚕食侵割之时,均为针砭时弊的名篇。
D.《论语》是语录体,言简意赅;《孟子》对话精彩,思辨性强,善于取譬设喻,因势利导;《庄子》常用寓言来表达思想,形象生动,富于启发性。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B.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C.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D.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
4、下列句子与原文完全一致的是( )
A. 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于大义,蹈死不顾,亦何故哉
B. 大行不顾细小,大礼不辞小让
C. 不在颛臾,却在萧墙之内也
D. 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5、下列不含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如今,春节已经和国庆假期一样成为全民的“旅游黄金周”,人们过年的方式也有了多种多样的选择。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成为人们日常休闲娱乐生活的重要部分。从数据看,“十二五”期间,国内旅游人数从2011年的26.4亿人次增长到2015年的41.2亿人次,相当于平均每人每年出游3次。2015年,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度达到10.8%。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和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旅游业成为社会投资热点和综合性大产业。
在“十三五”新阶段,随着外部环境的优化,基础资源的积累,人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观念的变化,旅游业将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并将在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中成长为优势产业。
同时也要看到,在新时期,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仅要注重量的增长,更需要注重质的提升。当前,散客化趋势日益明显,消费群体逐渐年轻化,游客的需求层次也发生了变化。在不少业内专家看来,传统的景点观光旅游已经难以满足大多数游客需求,人们更注重个性化、自由式的旅行方式,更注重旅游服务品质和融入当地生活的体验。
(摘编自光明网《未来五年,中国旅游业会咋样》)
材料二:
“十三五”期间旅游业发展主要指标
指标 | 2015年实际数 | 2020年规划数 | 年均增速(%) |
国内旅游人数(亿人次) | 40 | 64 | 9.86 |
入境旅游人数(亿人次) | 1.34 | 1.5 | 2.28 |
出境旅游人数(亿人次) | 1.17 | 1.5 | 5.09 |
旅游业总收入(万亿元) | 4.13 | 7 | 11.18 |
旅游投资规模(万亿元) | 1.01 | 2 | 14.65 |
旅游业综合贡献度(%) | 10.8 | 12 | - |
(资料来源:国家旅游局)
材料三:
对旅游企业和景区景点来说,目前正在兴起的智慧旅游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游客消费个性化需求不断提升,对整个旅游业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带来前景可观的市场。当前,智慧旅游的需求潜力很大,要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关键还是要从游客需求的角度出发,给游客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实惠。
如何才能让游客更满意?这就需要掌握一手“大数据”,实时了解游客动态、兴趣爱好,才能使管理、产品更接地气,大众旅游时代的旅游发展应该靠“大数据”说话。在大数据、互联网时代下,只有灵活地分析、用好数据,根据市场调整相应的旅游产品结构,才能推动旅游业更好地发展。
智慧旅游的核心应该是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和游客体验,旅游APP能为旅游用户制定完美的旅游攻略,包含景区景点介绍、美食信息、行程指南、实用攻略、智能地图等全方位的旅游指南信息和功能。要大力发展旅游定制服务,适应自由行、自助化的旅游需求,为自由行游客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旅游产品,提供智慧旅游服务。在旅游途中,旅游APP还可做用户出行的贴身智能导游。还应完善旅游投诉、旅游救援网上处理平台,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更有安全感。
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依靠“大数据”玩转旅游业,通过智慧旅游推动传统旅游消费方式向现代旅游消费方式转变,引导游客产生新的旅游习惯,创造新的旅游文化。
(摘编自南芳《靠“大数据”玩转旅游业》)
材料四:
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多样的民族文化,对于文化旅游产业来说是得天独厚的优势。与自然观光型景区不同,这些文化旅游景区更注重加强人们对目的地文化的感受和体验,激发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情结,是更具内涵式的综合性旅游项目。
随着旅游者素质的不断提高,游客对旅游品质的要求也在提升,对很多游客来说,旅游已经不仅仅是为了单一景点的观光。据世界旅游组织估算,在全球所有旅游活动中,文化旅游所占比例为40%。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明德看来,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二者日益融合形成的文化旅游产业,通过挖掘地方文化,成为完善旅游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全新途径。从很大程度上,发展文化旅游有利于促进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方式由量到质的改变,以及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与互动发展,增加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是未来的方向。”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戴学锋认为,我国地大物博,自然人文资源皆备,通过发展具有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有利于打造出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个性化品牌。
(摘编自鲁元珍《文化旅游如何补短板》)
【1】下列对相关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人们过年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春节旅游成为人们过年的首要选择。
B.“十二五”期间,旅游业成为社会投资热点和综合性大产业,“十三五”期间,仍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C.随着个性化、自由式的旅行方式的到来,传统的景点观光旅游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大多数游客需求。
D.材料二告诉我们,旅游业发展的状况需要从旅游人数、总收入、投资规模等多方面加以考量。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
A.当前国内旅游人数在我国旅游业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因此重视他们的需求比重视入境游客的需求更能提升我国的旅游服务水平。
B.智慧旅游对旅游企业和景区景点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对游客来说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实惠。
C.要让游客满意,就需要掌握一手“大数据”,实时了解游客动态、兴趣爱好,使管理、产品更接地气。
D.我国文化旅游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国悠久的历史和多样的民族文化使得我国成为最具有文化旅游吸引力的国家。
E.发展文化旅游有利于促进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方式由量到质的改变,有利于提高我国旅游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我国未来旅游业的可能发展方向。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自己渴望被重新任用,于豪迈之外稍含不满之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
(3)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兰亭集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做出了批评。
(4)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指出只要“尽吾志”了,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
(6)“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与苏轼《水调歌头》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祝愿之意与此相近。
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1】“夜游宫”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_。
【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
B.“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运用很巧妙。
C.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
D.作者通过“雪晓”、“寒灯”、“漏断”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
【3】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宿州人,仁慈有智鉴,好书史,勤于内治,暇则讲求古训。帝前殿决事,或震怒,后伺帝还宫,辄随事微谏。虽帝性严,然为缓刑戮者数矣。参军郭景祥守和州,人言其子持稍欲杀父,帝将诛之。后曰:“景祥止一子,人言或不实,杀之恐绝其后。”帝廉之,果枉。李文忠守严州,杨宪诬其不法,帝欲召还。后曰:“严,敌境也,轻易将不宜。且文忠素贤,宪言讵可信?”帝遂已。文忠后卒有功。学士宋濂坐孙慎罪逮至论死后谏曰民家为子弟延师尚以礼全终始况天子乎且濂家居,必不知情。”帝不听。会后侍帝食,不御酒肉。帝问故。对曰:“妾为宋先生作福事也。”帝恻然,投箸起。明日赦濂,安置茂州。帝尝令重囚筑城。后曰:“赎罪罚役,国家至恩。但疲囚加役,恐仍不免死亡。”帝乃悉赦之。帝尝怒责宫人,后亦佯怒,令执付宫正司议罪。帝曰:“何为?”后曰:“帝王不以喜怒加刑赏。当陛下怒时,恐有畸重。付宫正,则酌其平矣。即陛下论人罪亦诏有司耳。”
一日,问帝:“今天下民安乎?“帝曰:“此非尔所宜问也。”后曰:“陛下天下父,妾辱天下母,子之安否,何可不问!”遇岁旱,辄率宫人蔬食,助祈祷。帝或告以振恤。后曰:“振恤不如蓄积之先备也。”奏事官朝散,会食廷中,后命中官取饮食亲尝之。味弗甘,遂启帝曰:“人主自奉欲薄,养贤宜厚。”帝为饬光禄官。
帝欲访后族人官之,后谢曰:“爵禄私外家,非法。”力辞而止。然言及父母早卒,辄悲哀流涕。洪武十五年八月,寝疾。群臣请祷祀,求良医。后谓帝曰:“死生,命也,祷祀何益?且医何能活人。使服药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诸医乎?”疾亟,帝问所欲言。曰:“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皆贤,臣民得所而已。”是月丙戌崩,年五十一。帝恸哭,遂不复立后。
(节选自《明史·后妃列传》)
【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学士宋濂坐孙慎罪/逮至/论死/后谏曰/民家为子弟延师/尚以礼全终始/况天子乎
B.学士宋濂坐孙慎罪/逮至/论死/后谏曰/民家为子弟延师/尚以礼全终/始况天子乎
C.学士宋濂坐孙/慎罪逮至/论死/后谏曰/民家为子弟延师/尚以礼全终始/况天子乎
D.学士宋濂坐孙慎罪逮至/论死/后谏曰/民家为子弟延师/尚以礼全终始/况天子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祖作为帝王庙号使用,多为创基立业者,常见于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谥为太祖的君主是商太祖成汤。
B.孝慈的意思是指对上孝敬,对下慈爱。孝敬父母、慈爱子女、亲善兄弟姊妹,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 。
C.朱元璋在应天府登基即位,建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是为“明太祖”。以应天为“南京”,开封为“北京"。
D.丙戌,这就是干支纪年法。天干有十个,地支有十二个,古人把不重复地搭配起来,从甲子到癸戌共六十对,叫做一甲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皇后聪慧明辨,喜欢史书,空闲时就学习古训,勤心于内治,知书明理,常常依据事理委婉地劝谏皇帝。
B.皇帝的性格虽然严苛,容易加重刑戮,但因马皇后常常根据事情原委婉言劝谏,减免刑罚有好多次。
C.马皇后善良宽厚,体察民情,让朱元璋认识到要宽厚待人,改变了严苛的行事作风,正可谓“家之贤妻,犹国之良相”。
D.马皇后富有仁慈之心,马皇后不愿意延请良医,是因为她担心服药一旦不见效,皇帝会迁怒降罪医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曰:“景祥止一子,人言或不实,杀之恐绝其后。”帝廉之,果枉。
(2)帝欲访后族人官之,后谢曰:“爵禄私外家,非法。”
10、有人说,如今“人人面前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新闻发言人”。请从下面《论语》选文中选择一句,根据对所选句子的理解谈谈你对“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话语权”这一现象的看法。要求:正确理解所选句子的意思,自圆其说,条理清楚,180字左右。
①巧言令色,鲜矣仁。
②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③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④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⑤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⑥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