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烦闷 佼佼者 喧宾夺主 慷他人之慨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B. 涣散 化妆品 风烛残年 贵人多忘事 知己知彼,百战不怠
C. 溘然 节骨眼 三缄其口 卖狗皮膏药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D. 观摩 敞篷车 流言蜚语 不能赞一词 重足而立,侧目而视
2、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书》,又称《前汉书》,班固著,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
B.节,旄节,是使者所持的信物。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故称。
C.穹庐,游牧民族居住的圆顶毡帐。《敕勒歌》中有“天似穹庐”。
D.通侯,原称彻侯,秦汉时最高级爵位,因避汉武帝讳,改为通侯。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逝世 狡侩 永垂不朽 坚韧不拔
B.奚落 鉴赏 原形毕露 毋庸争辩
C.困顿 缝隙 眼花潦乱 惊慌失措
D.衷心 衰颓 旁证博引 愚昧无知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惑:疑感
B.吾未见其明也 明:明智
C.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徒:徒弟
D.余嘉其能行古道 嘉:赞许
5、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楔子 残羹冷炙 提防(dī) 锲而不舍(qì)
B. 罪愆 负屈衔冤 离间(jiàn) 苌弘化碧(cháng)
C. 刹那 料俏春风 罗绮(qǐ) 繁文缛节(rù)
D. 戕害 冠冕堂皇 槽粕(bó) 度长絜大(xié)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丁大厨
金泓
“爸,你就出山一回吧,否则,我怎么买房子啊?”儿子丁盛说。
“老丁,不是我说你,上个电视节目有这么难吗?咱们家那点存款,离买新房还悬空八只脚呢!”老婆梅阿姨叹着气。
丁大厨看看他俩,又摸摸早磨掉了黑漆的椅子,瞧瞧被烟火熏得发黑的白墙,墙上挂着丁大厨与著名评弹演员老顾、著名画家老章的合影。他掏出一包皱巴巴的“红双喜”香烟,抽出一根,点燃了,猛吸了几口,说话了:“豁出去了。为了盛盛,参加!”
丁大厨决定参加的是电视台搞的民间厨艺达人秀,年度总冠军可以赢取房地产商赞助的一套新房。丁大厨退休前只是一家单位食堂的烧菜师傅,他的师父倒曾在松鹤楼、得月楼等著名餐馆里当过厨师,他也得了些真传。过年的时候,桃花坞的木刻年画张贴在木门上,苏式红灯笼高挂在门口,客厅里高朋满座热热闹闹,丁大厨一个人在厨房里煎炒烹炸焖溜熬炖,也不觉得累。凡是到过丁大厨家的亲戚朋友,无不夸他的苏帮菜地道,味道好。
丁大厨报了名就后悔了。万一自己烧的菜不被评委认可,一世英名可就毁了。想了半天。他想不出好法子。便把小舅子梅教授请来喝酒。梅教授啜了一口丁大厨泡的青梅酒后,缓缓道:“现在饭店里的苏帮菜已经不正宗了,你只有返璞归真,烧最最正宗的苏帮菜,才有机会获胜。”丁大厨笑了:“不瞒你说,我只会烧苏帮菜,其他的,我也不太会。”梅教授说果真如此,便已成功一半。
丁大厨又问梅教授烧哪个菜。梅教授问“苏”字的繁体字怎么写,丁大厨说草头下面一个鱼一个禾。梅教授激动地拍了下桌子道:“没有鱼没有米,就不是苏州了。如今烧菜,自然是烧鱼啦!”
比赛倒也顺利,丁大厨凭借一道“火夹鳜鱼”拿了周冠军,又凭着一道“红烧划水”拿了月冠军,接下来便是漫长的等待。丁大厨依旧侍弄侍弄花草,喝喝老酒听听评弹,偶尔给上门的朋友做几个菜。
年度总冠军比赛那天,除了自家亲戚,老顾、老章都亲临现场为丁大厨加油,引得人群一阵激动。丁大厨准备烧“松鼠桂鱼”,这道菜是苏帮莱的经典名菜,丁大厨的师父得过名家真传,也是丁大厨的拿手绝活。可当他去取鱼时傻眼了,定好的鳜鱼变成了鲈鱼。他立刻找到主持人说明情况,主持人一听也目瞪口呆,不知所措。丁大厨急忙跑下台想叫儿子去换鱼,但时间明显已经来不及了。这时,一旁的老顾说:“老丁啊,你也别着急,我们苏州老话不是说‘甜中意,成欢喜’吗?鳜鱼也好鲈鱼也好,都是鱼,只要年年有鱼,日子就好过……”
丁大厨点头笑了笑,返回到了台上。看着盆里悠游的鲈鱼,想到烧菜的快活逍遥,他从容地开始操作起来……
轮到丁大厨介绍自己的菜了,原来他烹制的是“清蒸鲈鱼”。底下有观众发出了嘘声。因为这道菜简单易行,堪称家常菜。他让评委尝尝味道,评委说,这“清蒸鲈鱼”做得太妙了。鱼的味道酸甜苦辣成都有,似乎用了特殊的调汁,太与众不同了。丁大厨缓缓道:“这便是家乡的味道。亲人朋友离世了谓之酸,大家一起喝酒聊天谓之甜,朋友远离家乡谓之苦,生活艰辛谓之辣,说点风趣的话谓之成。我做的这道‘清蒸鲈鱼’,好多朋友都品尝过。我有位画家朋友老章,曾经到外国去打拼,但是有一天,他说忽然想吃我烧的鲈鱼,于是就回来了,现在他就在现场。”观众们的视线都投向老章,他立刻站起来,向丁大厨鼓掌致意。
现场随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主持人宣布得分时,丁大厨的后援团开始紧张了,台上的丁大厨倒是一脸坦然。分数出来,丁大厨以0.1分之差屈居亚军,获得了十万元的奖励。
回到家,在老顾的评弹声里,丁大厨啜了口老酒,呵呵笑道:“我爸在世时,曾与我说过一幅对联:山水花竹,无恒主人,得闲便是主人: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便是称意。能拿到亚军,还有十万元奖金,我已经很知足了。过几天,让盛盛拿着这钱去付个首付,房子小一点没关系,够住就行。”
老章举起了酒杯,说:“丁大厨不愧是丁大厨。干杯!”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通过磨掉漆的椅子、熏黑的白墙的描述道出了丁大厨家境一般的现状,又通过抽烟的系列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丁大厨心理变化过程。
B. 总冠军比赛时,文中说“松鼠桂鱼”是经典名菜,丁大厨的师父得过“真传”,是丁大厨的“拿手绝活”,看似闲笔,实则为情节陡转做铺垫。
C. 丁大厨为“房子”出山参赛,一路过关斩将,虽技艺高超,最后却因突发状况没得到冠军。一波三折的情节反映出世事难料、人生无常的主题。
D. “火夹鳜鱼”等一道道传统的苏帮名菜、苏州评弹、苏州木刻年画以及苏式红灯笼等构成了一幅地方风情画,也营造出了醇香浓厚的人文氛围。
【2】小说结尾处老章说“丁大厨不愧是丁大厨”。从这句话中,你可看出“丁大厨”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小说中划线的这段话有何好处?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7、五千年华夏文明历劫不灭,薪火相传。为了文明的创建,华夏民族的先祖们①____,②______(《六国论》),蒙尘触雨,跋涉山川。文明的图景值得人们永恒仰望,面对孔子期冀的目光,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高咏的动人景象:③_____,④_____,⑤_____。然而,文明也常遭屠戮,文明的产物甚至被如此对待:⑥_____,⑦________,弃置逦迤……(《阿房宫赋》)因此,我们应对历史进行反思,否则将如杜牧所言:“⑧____,而后人哀之;⑨_____,⑩_______。”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郁孤台(节选)
苏过
旅馆那堪暑,危台独觉秋。日落山衔碧,江昏蜃吐楼。
云峰连北斗,鸟道绝南州。终当思范蠡,归泛五湖舟。
郁孤台:位于赣州城区西北部的贺兰山顶,山下有赣江流过。
【1】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那堪”意为“哪能承受”“哪能忍受”,首句意为在旅馆中酷热难奈。
B. 次句意为登上郁孤台,危险得让人心生凛然,身觉凉意,如同到了秋天。
C. 第5、6句写贺兰山高入白云,连接北斗,以至断绝了鸟飞向南州的通道。
D. 诗歌卒章显志,借用范蠡泛舟五湖的典故,表达了自己的归隐之心。
【2】简要分析诗中“衔”“吐”二字的妙处。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黄琼字世英,江夏安陆人。琼初以父任为太子舍人,辞病不就。遭父忧,服阕,五府俱辟,连年不应。永建中,公卿多荐琼者,于是与会稽贺纯、广汉杨厚俱公车征。琼至纶氏,称疾不进。有司劾不敬,诏下县以礼慰遣,遂不得已。先是征聘处士多不称望李固素慕于琼乃以书逆遗之曰:“闻已度伊、洛,近在万岁亭,将顺王命乎?盖君子谓伯夷隘,柳下惠不恭,故传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间’。盖圣贤居身之所珍也。诚遂欲枕山栖谷,拟亦巢、由,斯则可矣;若当辅政济民,今其时也。自生民以来,善政少而乱俗多,必待尧舜之君,此为志士终无时矣。自顷征聘之士,其功业皆无所采,是故俗论皆言处士纯盗虚声。愿先生弘此远谟,令众人叹服,一雪此言耳。”琼至,即拜议郎,稍迁尚书仆射。
初,琼随父在台阁,习见故事。及后居职,达练官曹,争议朝堂,莫能抗夺。时连有灾异,琼上疏顺帝曰:“陛下宜开石室,案《河》、《洛》,外命史官,悉条上永建以前至汉初灾异,与永建以后讫于今日,孰为多少。又使近臣儒者参考政事,数见公卿,察问得失。诸无功德者,宜皆斥黜。伏见处士巴郡黄错、汉阳任棠,年皆耆耋,有作者七人之志①。宜更见引致,助崇大化。”于是有诏公车征错等。
三年,大旱。琼复上疏曰:“昔鲁僖遇旱,以六事自让,躬节俭,闭女谒,放谗佞者十三人,诛税民受货者九人,退舍南郊,天立大雨。今亦宜顾省政事,有所损阙,务存质俭,以易民听。尚方御府,息除烦费。明敕近臣,使遵法度,如有不移,示以好恶。数见公卿,引纳儒士,访以政化,使陈得失。又囚徒尚积,多致死亡,亦足以感伤和气,招降灾旱。若改敝从善,择用嘉谋,则灾消福至矣。”书奏,引见德阳殿,使中常侍以琼奏书属主者施行。
(节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注)①作者七人:语出《论语》,指七位避世的隐者。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先是征聘/处士多不称望/李固素慕于琼/乃以书逆遗之曰/
B.先是/征聘处士多不称望李固/素慕于琼乃以书逆/遗之曰/
C.先是征聘/处士多不称望李固/素慕于琼乃以书逆/遗之曰/
D.先是/征聘处士多不称望/李固素慕于琼/乃以书逆遗之曰/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舍人,古代官职。字面意思为太子屋下之人,自汉开始,也会选择德行高尚之人任“太子舍人”之职,目的是让其陪伴在太子身边,以其人高尚的修养品行影响太子。
B.忧,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守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必须离职,称“丁忧”。文中“遭父忧”即指遭遇父亲去世之事。
C.辟,征辟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文中还出现其他官职变动称谓,如“拜”指授予官职,“迁”特指贬谪,“黜”也指贬退。
D.耆耋,指老人高寿,“耆”指六十岁以上,“耋”指七八十岁。古代还有许多年龄称谓,比如“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笄年”指女子十五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固写信给黄琼,批评巢父、许由那样的隐士,认为有志之士应当积极参政,救助百姓,施展自己的才智。
B.李固认为,从近来国家召请的人士看,他们的功业都没有什么可称道的,所以一般人就认为所谓处士纯粹是一帮欺世盗名之徒。
C.黄琼跟随父亲在官府时,了解官府办公的准则与惯例,一上任便对官府运作驾轻就熟,议政时无人能够驳倒他。
D.永建三年大旱,黄琼上书条陈政见,用鲁僖公的事例,劝皇上检查政事得失,改正不足之处,好让世人耳目一新。
【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司劾不敬,诏下县以礼慰遣,遂不得已。
(2)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0、读书、读人、读世界……人生就是一个“读”的旅程。请以“悦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记述你“读”的经历,表达对“读”的感悟。不少于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