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辽宁盘锦高一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旦日士卒  犒劳   吕师孟叔侄为逆   列举罪状

    B. 泉源   疏通 夫人之力不及此   假如没有

    C. 之以严刑 监督   即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废弃

    D. 予更欲一北  窥视 则思正身以   排斥

  • 2、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监生:国子监生员的简称,指明清两代在国子监读书的人,清代乾隆以后,国子监只存空名,地主豪绅可以凭祖先“功业”或捐钱取得监生资格。

    B. 合从:“从”通“纵”,与六国“连横”之策相对,是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

    C. 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读。

    D. 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的职业以祝祷、占卜等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

  •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楚也(从属二主) 又欲其西封(伸展,扩张)

    B.之有 (厌倦)   焉用亡郑以邻(增加)

    C.来告良(侥幸) 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

    D.用亡郑以陪邻 (为什么)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认为)

  • 4、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类型相同的是(   )

    A.如会同,端章甫   足之所

    B.乎舞雩   刀而藏之

    C.越国以鄙 项伯杀人,臣

    D.吾得事之   曾皙

  • 5、下列各组成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侃侃而谈   嗷嗷待哺   循序渐进

    B.生名显赫   自作自受   一声不响

    C.奈人寻味   渺无人烟   煞有介事

    D.风尘扑扑   打抱不平   山盟海誓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百岁杨绛:坐在人生边缘,看时间跑、地球转

    傅小平

    2010年7月17日是杨绛先生的百岁寿诞。

    有人赞她是著名作家,她说:“没有这份野心。”

    有人说她的作品畅销,她说:“那只是太阳晒在狗尾巴尖上的短暂间。”

    有人说得到她的一本书总要珍藏起来,她说:“我的书过了几时,就只配在二折便宜书肆出售,或论斤卖。”

    有人向她恳求墨宝,她说:“我的字只配写写大字报。”杨绛不惯于向人赠书,她认为赠书不外是让对方摆在书架上或换来几句赞美的话。

    有人请她出国访问,她说:“我和钟书好像老红木家具,搬一搬就要散架了。”她说她最大的渴望是人们把她忘记。

    低调:“我不过是一滴清水”

    “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这是杨绛非常喜欢的名言。

    在许多朋友眼里,杨绛生活俭朴、为人低调。她的寓所,没有进行过任何装修,旧式的柜子、桌子。室内也没有昂贵的摆设,只有浓浓的书卷气。她非常满足于这样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

    她和钱锺书的低调,一度被人误读作清高、孤芳。有权威人士年初二去拜年,钱家都在做事,放下事情去开门,来人说声“春节好”跨步正要进门,钱锺书只露出一隙门缝说:“谢谢!谢谢!我们很忙,谢谢!谢谢!”这让他很不高兴,说钱锺书伉俪不近人情。当然,更多的时候,这种拒绝别人的“苦差事”,还是由杨绛来做,她因此也自嘲是钱钟书的“拦路虎”。

    诚如钱钟书堂弟钱钟鲁所说,杨绛对名利没有任何追求,不善也不喜交际应酬,她就想安安静静写作,平平淡淡度日。

    有一年,她的新著出版,出版社有意请她“出山”,召开作品研讨会。杨绛坦陈:“我把稿子交出去了,剩下怎么卖书的事情,就不是我该管的了。而且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她谢绝出席研讨会。她还将自己的稿费和著作权交给清华大学托管,成立基金资助困难学生。这项基金,以“好读书”三个字命名,迄今已收到两人版税所得近800万人民币。

    成就:文学史上不容忽视

    上世纪40年代在上海,杨绛涉足剧本,始因《称心如意》一炮走红,继因《弄真成假》、《风絮》而声名大噪;一度搞得钱钟书很紧张,生怕风头都叫杨绛抢去。直到钱钟书写出《围城》,这一局面才得到根本改观。这并没有影响杨绛自己的文学成就。在评论家徐岱看来,一部《洗澡》就足以奠定她在百年中国女性写作史上不可轻视的位置。

    1958年,她准备翻译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原著是西班牙文,她不懂。就先找来国外的译本看,如英文、法文、德文的,比较了五种译本以后,发现有些地方差别很大。杨绛想到,要想保证原汁原味,只有从西班牙文翻译。就这样,她开始自学西班牙文。

    两年后,杨绛开始翻译《堂·吉诃德》。1965年1月,第一部翻译完毕,并开始译第二部,很快“文革”爆发,杨绛在外国文学研究所作为“反动学术权威”被“揪出来”。从此开始了受污辱、受践踏、挨批、挨斗的日子。直到1972年春,从干校回北京,杨绛接着日以继夜翻译《堂·吉诃德》。1976年,《堂·吉诃德》第一、第二部全部定稿。次年,杨绛又将全书通校一遍,于5月初送交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4月底,《堂·吉诃德》出版。因为翻译《堂·吉诃德》,杨绛获颁西班牙国王亲授的“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勋章”。

    魅力:忍生活之苦,保其天真

    回首百年人生,杨绛欣慰于自己“甘当一个零”。从做钱家媳妇的诸事含忍,到国难中的忍生活之苦以及在名利面前的深自敛抑,杨绛总能“忍生活之苦,保其天真”。

    在杨绛看来,所以含忍是为了保自己的盔甲,抵御侵犯的盾牌。含忍和自由是辨证的统一。含忍是为了自由,要求自由得要学会含忍。”

    她这种达观的人生态度,更多来自于对文化的信仰,对人性的信赖。抗战时期国难当头,生活困苦,她觉得是暂时的,坚信抗战必胜,中华民族不会灭亡。她写喜剧,以笑声来作倔强的抗议。到了“文化大革命”,支撑她驱散恐惧,度过忧患痛苦的,仍是这份坚定的信仰。“我确信,灾难性的‘文革’时间再长,也必以失败告终,这个被颠倒了的世界定会重新颠倒过来。”

    正是这种坚信,让她和钱钟书即使在不幸中,依然书写着浪漫的人生传奇。她说:“年轻时曾和费孝通讨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懂,有一天忽然明白了,时间跑,地球在转,即使同样的地点也没有一天是完全相同的。现在我也这样,感觉每一天都是新的。”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文章虽以朴实的笔法,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对人物进行粗线条的勾勒,但人物形象丰满,其低调、智性、坚韧等美德也得到突出的反映。

    B.文章开头以排比的形式,通过别人的称赞和杨绛自我回答,“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从而使人物形象跃然在读者纸上。

    C.文章写拒绝别人的“苦差事”,由杨绛来做,她还自嘲是钱钟书的“拦路虎”,这反映出杨绛与钱钟书相濡以沫,甘心生活在钱钟书的光环底下。

    D.无论抗战时期还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她之所以能够度过艰难和痛苦,书写着浪漫的人生传奇,原因在于她对文化信仰,对人性信赖。

    E.纵观整篇文章,作者以真挚动人的情感抒写出杨绛不同凡响的人生历程,表达出作者对杨绛的由衷敬仰,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杨绛非常喜欢的名言“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这句话在她身上有哪些体现?

    【3】文章中说:“含忍和自由是辩证的统一。含忍是为了自由,要求自由得要学会含忍。”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由。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补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

    (1)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寡人之于国也》)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3)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4)《琵琶行》中能体现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点明全诗的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重九赏心亭登高   范成大

    忆随书剑此徘徊,投老双旌重把杯。

    绿鬓风前无几在,黄花雨后不多开。

    丰年江陇青黄遍,落日淮山紫翠来。

    饮罢此身犹是客,乡心却附晚潮回。

    【注】①范成大,南宋诗人,此诗为淳熙八年(1181)任建康(今南京)镇帅时所作。②双旌,镇帅的代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写登高追忆,“书剑”意象豪迈,表现了诗人当年满怀理想抱负,意气风发。

    B.颔联写秋风中黑发无几,表达诗人对青春逝去的慨叹;黄花经雨,象征着人生暮年。

    C.颈联写登临之景,庄稼即将成熟,田野丰收在望,落日照耀,淮山紫翠,绚烂美好。

    D.本诗在写景追忆中抒发对家国和个人境遇的慨叹,与杜甫的《登高》有异曲同工之妙。

    【2】诗歌尾联“饮罢此身犹是客,乡心却附晚潮回”广受后世称道,请从炼字与修辞角度加以赏析。(6分)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1本文作者字______

    2写出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1)诸父异爨______(2)已为墙,凡变矣______(3)大母余日______

    3下列各组如点词语的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指叩门扉曰 今张君不謪居为患

    B.室西连中闺 使负栋之柱,多南亩之农夫

    C.,能以足音辨人 玉言盖有政跨助词

    D.汝姊在吾怀,呱呱泣 余扃牖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2)乃使人复茸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5本文的结尾历来为人所赞赏,试作简要的赏析。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作文。

    每个人都有一个古镇情怀,或青石铺路,或烟笼江南,或瓦房斜影,或土墙故事……行走在古镇,我们往往眼有所见心有所得。请结合生活实际,记一次游古镇的经历和感受。

    要求:(1)题目自拟,且以“记游_______古镇”为副标题,并将副标题补充完整;(2)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3)抒发真情实感,不得套作,不得抄袭;(4)字数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