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于是饮酒乐甚 B.望西都,意踟躇
C.凌万顷之茫然 D.见笑于大方之家
2、对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形影相吊 吊:安慰
室仅方丈 方丈:一丈见方
B.逮奉圣朝 逮:及、至
往往而是 往往:到处
C.听臣微志 听:听从
余久卧病无聊 无聊:精神空虚
D.刘病日笃 笃:病重
大类女郎也 大类:很像
3、下列关于《女神》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女神》浪漫主义风格主要表现在,诗集中的许多诗具有奇特的想象,与本来形态相距极远或改形变性的极度夸张,对于自我欲求的大胆表现与肯定,充满了昂奋腾越的音调,浓烈瑰丽的色彩。
B.《凤凰涅槃》中凤凰双双自焚前回旋低昂地起舞,共同歌唱,凤鸟“即即”而鸣,凰鸟“足足”相应。凡鸟的浅薄和猥琐,意在鞭挞现实中的丑恶和庸俗的同时,进一步衬托凤凰自焚的沉痛和壮美。
C.《炉中煤》用“炉中煤”比喻诗人像熊熊燃烧的炉火一样的爱国赤心,诗的副标题“眷念祖国的情绪”正是“炉中煤”的喻义所在。
D.和《凤凰涅槃》一样,根据古书上女娲炼石补天的记载而写成的《晨安》,也以神话题材而突入了“五四”革命现实的核心思想,揭示出反抗、破坏和创造的主题。
4、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故乡人号之“驼”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B.其乡曰丰乐乡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C.他植者则不然 有穴窈然
D.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敛赀财以送其行
5、下列对《红楼梦》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湘江水逝楚云飞”,是贾探春的判词。
B.《红楼梦》第五十二回中“勇暗雯病补雀金裘”“雀金裘”是贾母送给贾宝玉的。
C.贾宝玉的通灵宝玉正面文字是“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D.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贾元春,懦弱的贾迎春、精明的贾探春、孤僻的贾惜春,取“原应叹息”之意。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旗谱(节选)
梁斌
第二年春天,江涛在高小学堂毕业的那一天,贾老师鼓励他,回去跟父亲商量升学的问题。说:“保定有个第二师范,是官费,是个革命的学校。你到那里去读几年书,也可以得到些政治上的锻炼。”
江涛走回家去,严志和正在大杨树底下浇园,看见江涛沿着堤岸上的小路,远远地走来。他停下辘轳,弯下腰掬起一捧冷水浇在头上,头发胡髭上挂满了水珠。洗完了脸,用布手巾擦着古铜色的胸膛,从树叉上取下烟袋,打火抽烟。江涛走到父亲跟前,笑嘻嘻地把文凭递给他。严志和接过文凭,蹲在杨树根上,把身子向后仰了仰,端相了半天,才说:“嗬,还印着云头勾儿!这张文凭可不是容易呀,这是白花花的大洋钱哪……”说着,抽起烟来。
江涛说:“同学们都去考学了……”他把贾老师的意思,把他求学的愿望跟父亲说了,希望得到父亲的支持。
严志和又垂下头,沉思默想了老半天,吐出一口长烟,喑哑着嗓子,慢搭搭地说:“这个年头,可有什么法子?爬一天高房架子,才挣个五毛钱。年头不好,哪里还有盖房的?这黑天白天拧辘轳,把一担菜送上集去,卖不回半块钱。一口袋黄谷,才卖个四五块钱。地里长的东西就是不值钱了,又有什么法子……”严志和觉得生活的担子实在沉重。奶奶老了,运涛又不在家,光靠老两口操持一家人的生活,还供给江涛念书,觉得实在为难。他无可奈何地扭过头,抬起又黑又长的睫毛,看了看江涛,说:“分我一点辛苦吧,孩子!”他乞求似的说出这句话,又停住。皱了一下眉头,长睫毛又沉沉的垂下去。
江涛看见父亲踌躇不安的样子,心里着实难受:升学吧,升不起。不升学吧,又怎么办呢?他的眼前立时呈现出一团黑云。他又想:失学失业可以,我不能离开革命……
在严志和的眼里,江涛不只是一个好学生,他和哥哥一样,自小里从土地上长大起来。在田野上放牛割草,拾柴拾粪,收秋拔麦,样样活路拿得起来放得下。哥哥走了,父亲盼他长大了多个帮手,可是他又坚持要去读书。父亲看了看他那一对豁亮亮的大眼睛,两条黑眉毛在怔着。这孩子无可奈何地沉默着,看着晴亮的天空。天上飘着片片白云,一只云燕高高飞起……严志和叹口气说:“罪恶呀!好庄稼长不到好土上,难死当爹的了……”他不打算叫江涛去上学,想叫他在家里帮他种地,过庄稼日子。
江涛看父亲沉默老半天不说话,只是抽烟。他红了眼窝,想流出泪。他不好意思地走过去,拧起辘轳替父亲浇水。一边绞着辘轳,他又想:就要离开学校?一个青年人,他正求学心切,革命心盛的时候,一想到要离开知识的摇篮心里发起酸来。可是,想来想去,都是因为经济压迫,日月急窄。猛地,朱老忠倔强的形象又隐现在他的眼前。自从他从关东回来,在父亲面前说一不二,忠大伯说怎么办,父亲就怎么办。
……
江涛果然考上第二师范,贾老师说:“全县只考上你一个,无论如何是凤毛麟角!”严志和又张开大嘴,笑咧咧地去找朱老忠。朱老忠说:“志和!你看怎么样?出水才看两腿泥哩!”江涛考上第二师范,朱严两家没有不高兴的。就是涛他娘,听说江涛要到保定去读书,要离开她,心里直绞过子。她又流下眼泪来,想:“像鸟儿一样呀,他们翅膀管儿软的时候,伸起脖子等娘喂养。等他们翅膀管儿长硬了,就一只只扑楞楞地飞走了。他们一个个都要离开娘,没有一个是心疼娘的呀!……”眼泪流啊,流啊,心里实在难受,一个人悄悄地坐在井台上,拿袖头子擦着眼睛。江涛看娘心上难受,走过去把脑袋扎在她怀里,说:“娘!甭哭,甭哭。”
江涛去上学的头一天,她悄悄捡了一床干净被子拆洗。江涛忙去担水,淋灰水,帮助母亲把被褥洗净,用米饭汤浆过。到了晚上,她就着小油灯缝被褥,直到半夜才缝起。躺在炕头里,说什么也睡不着,又爬起身来,坐在江涛头前。她在夜暗里,看着孩子匀净的脸盘,静静睡着。又从灯龛里点出灯来,仔细看了看。独自一个人,看着小窗上的月光,呆了一会。推门出去,月亮被云彩遮住,从黑云缝里露出一点明晃晃的影子。树上没有风,乡村静静的。她立在井台上,呆了一刹,听得风声在大杨树上响,又走回来。
(摘编自梁斌《红旗谱》)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围绕考学的事件,以贾老师鼓励江涛去考保定第二师范开头,与后面写其考取之后的情节相呼应,使得内容紧凑,衔接紧密。
B.小说以细节描写的方法,用严志和洗头时用水“浇”在头上,洗完脸后擦胸膛的动作,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勤劳、纯朴的农民形象。
C.作为一个青年人,一方面求学心切,革命心盛,可另一方面家境贫困无力支撑自己完成学业,江涛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D.小说节选的这一部分,着力地描写了严志和和朱老忠两个人,以严志和的沉默寡言、遇事踌躇不安,衬托了朱老忠的倔强果敢。
【2】结合文本,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罪恶呀!好庄稼长不到好土上,难死当爹的了。
(2)像鸟儿一样呀,他们翅膀管儿软的时候,伸起脖子等娘喂养。等他们翅膀管儿长硬了,就一只只扑楞楞地飞走了。
【3】小说中有两处景物描写,找出来,并结合文本分析其作用。
7、补写出下列《论语》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4小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
(3)道之以政,齐之以刑,___________________;道之以德,齐之以礼,_________________。
(4)颜渊喟然叹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5)吾恐季孙之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感慨人生短暂,羡慕自然永恒的名句是“____, ________。”
(2)在《琵琶行》中诗人听完琵琶女诉说生活的不幸后,想到自己宦途所受的打击,以:“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他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体现了全诗的主旨。
(3)李白《行路难》中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君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_____________________,审容膝之易安。(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成语“沧海一粟”出自苏轼《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
(4)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用“___,___”两句,描写了庆典将近,音乐不断的热闹景象,也反映了当时淳朴的民风。
(2)李煜《虞美人》中,词人以“___,____”两句写他身居囚屋,听着风声,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表现了他对故国的深深怀念之情。
(3)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封狼居胥”,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先写了周瑜的儒者装束,接着以“______,______”两句,高度赞赏了周瑜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
(2)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借南朝宋文帝的典故,指出北伐抗金一定要做到知己知彼,若草率出兵,即使有“______”的雄心壮志,也可能是“______”的结局。
(3)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通过语言描写表现廉颇忠心为国,勇于改过的优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指出,秦与六国都是自取灭亡。他认为,“____________”,则六国能抵御强秦;“___________”,则秦可江山永固。
(2)李煜在《虞美人》中以物是人非来抒发亡国之痛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书愤
陆游
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
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②。
细雨春芜上林苑③,颓垣夜月洛阳宫。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注)①与《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写于同一时期。②《旧唐书·张巡传》:“及城陷,尹子奇谓巡曰:‘闻君每战毗裂,嚼齿皆碎,何至此耶?’巡曰:‘吾欲气吞逆贼,但力不遂 耳。’子奇以大刀剔巡口,视其齿,存者不过三数。”③上林苑:古代园林建筑,汉武帝在秦代的一个旧苑址上扩建而成的官苑,规模宏伟,宫室众多。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卧”字刻画诗人隐居的情形,为下半句的抒情做铺垫,并起到衬托作用。
B. 苏武被困匈奴餐用毡毛也不变节,张巡欲气吞逆贼咬碎钢牙,诗人借此以明志。
C. “壮心未与年俱老”表现诗人年事已高,雄心壮志因年老而有所衰减。
D. 这首诗与《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都运用了典故,表达的思想情感也是相同的。
【2】诗的第三联写了怎样的情景?在诗中有什么作用?试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适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被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2】下列对文中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
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非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仕,当时年仅二十余岁,却让诸生自觉不如,不 久得到文帝越级提拔,一年之间就当上太中大夫。
B.贾谊热心政事,遭到权要忌恨。他认为汉朝建立二十余年,政通人和,应当全盘改变秦朝法令,因此触及权贵利益,受到诋毁,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
C.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
D.贾谊劝止封候,文帝未予采纳。文帝封淮南厉王四个儿子为候,贾谊认为祸患将自此兴起;数年之后,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觉得未能尽责,悲泣而死。
【4】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2)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千里马若不长鸣,就不会引起伯乐的注意,可能要一辈子困于常马;毛遂若不自荐,就不会被平原君任用,可能一辈子“锥处囊中”。所以,人应该抓住机遇,敢于推荐自己。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作文,可以谈见解,也可以叙事或抒情。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