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文化常识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西取由余于戎 (戎是我国古代对北部少数民族的称呼)
B.南取汉中,包九夷 (九夷指当时楚国境内各少数民族所居之地)
C.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三王此处指夏禹、商汤和周武王)
D.乃弃黔首以资敌国 (黔,黑。平民百姓以黑巾覆头,故称“黔首”)
2、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翻译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工作。① 掌握了外语是不够的,学好母语同样是翻译的基本功。② ,翻译③ 是机械的语言转换,④ 是不同文化间的对话交流。⑤ 对本国与对象国的文化缺乏了解,要做好翻译⑥ 是不可能的。
A.仅仅 此外 不仅 也 如果 几乎
B.只是 此外 不但 而且 假如 根本
C.只是 另外 不仅 也 如果 根本
D.仅仅 另外 不但 而且 假如 几乎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明宣德青花鱼藻纹菱口大碗以2.29亿港元成交,该拍品由一位亚洲藏家夺得,成交价高出1亿港元的预估价不止一倍之多。
B.民间俗语中的“春捂”就是说,在春季气温刚转暖时,不要过早脱掉棉衣,使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季节环境处于相对平衡。
C.澳门特区政府将持续支持中小企业,包括餐饮老店、特色老店的发展,并会根据社会经济和营商环境的改进适时调整管理措施。
D.广大青年要抵得住困难与挫折,更要经得起考验和诱惑,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使顺境逆境都成为人生的财富而不是人生的包袱。
4、下列句子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遂见用于小邑 B.今臣亡国贱俘
C.则告诉不许 D.为天下笑者
5、苏贝为了进监狱,用了几种方法? (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戈壁绝尘
严风华
在山水秀丽的南方,我们实在很难想象戈壁是什么样子。
当我飞临甘肃的上空,从飞机舷窗往下一看,我立即目瞪口呆。
飞机下面全是山,是我从没见过的如此辽阔无边、连绵成片的群山。但山山皆秃,没有林木遮掩,没有河水流淌,仿佛一群肌肉发达的或蹲或卧的虎豹全都被扒光了皮毛,光着身子任由太阳炙烤,而导致皮肤干裂,变得全身灰黄,毫无光泽和血色。
噢,大西北,裸露的大西北,灰黄的大西北。
落到地面,戈壁滩的苍茫赫然入目,我的感觉就不仅仅是目瞪口呆了。
四周环顾,没有人影。天和地之间,是一条平直的线。遍地里,每一颗沙粒、石块,每一堆沙土、乱石,每一条干枝、枯草,忽然都活了起来,仿佛就是词典里挣扎着跳出来后散落一地的词,一个个都代表着孤寂、干渴、饥饿、迷失、慌乱、恐惧、死亡这样的词义。捡起来读,心会发毛,手脚颤栗。
我知道我来到了曾经的古道——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最早是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命名的。想必当年肯定是一条充满灵性充满浪漫的路吧,常常是驼队不断,马蹄声脆,绸缎拖地,五彩缤纷,轻柔而曼妙。也许我站立的地方,就曾经有驼队小憩过。夜色里,篝火灿烂,奶茶飘香,烤肉诱人,说不定地面上还残存着当年的残骨或木炭。
望茫茫旷野,已经看不出半点当年的喧嚣,看不出轻柔而曼妙的景况。一种苍凉的气息如同空气一样,弥漫在戈壁的地面和上空。当我被戈壁的苍凉淹没了全身之后,很快就对这片辽阔的苍凉产生了敬意。
我听到了脚步声,一阵一阵的,由远及近。西汉的张骞,第一个穿过了西域的苍凉。
建元三年,张骞告别汉武帝,率随从百人,首次出使西域。张骞的队伍,一字排开,夹杂着马蹄声、驼铃声和人的脚步声,一路浩荡,经陇西,过敦煌,日行夜息,让这不曾出现过人烟的戈壁第一次留下了一串串人的脚印。元狩四年,张骞第二次奉命出使西域。张骞几经周折,前后花了数十年的时间,终于用脚步打通了中原通往西域的孔道,丈量出了一条惠泽四方的丝绸之路。
张骞无疑成了功臣,名垂青史。但两千年了,丝绸之路的砾石、风沙早已把张骞的脚印埋没得毫无踪影。而且,这条古路也早已停止了运行,但张骞的故事依然流传在这一片辽阔的苍茫里。
很幸运,在这条古道上,在这一片荒漠里,有一些事物竟能经受住风沙的冲刷,留下了足迹。玉门关玉树临风,最为坚贞和强悍,这是我的戈壁之旅最强烈的印象。
玉门关是汉武帝为确保丝绸之路安全与畅通,大约于公元前121—107年间下令修建的。这是一座四方形小城堡,周边无一建筑,唯见茫茫沙砾,空旷无人。尽管日月侵蚀,已经显出破败,但它那种孤傲和霸气,依然镶嵌于城墙中,巍然不动。唐边塞诗人岑参曾作《玉门关盖将军歌》:“五千甲兵胆力粗,军中无事但欢娱……”其时,守关甲兵多达五千,其规模之大可以想见。
但今天它难免寂寞了。当年的热闹不再,当年的雄关已成文物。它只能作为历史的见证,为后人努力地与日渐一日的衰败和冷清抗争。
丝绸之路所经之处多是无边无际的荒漠,但因为有这么一些人的到来而变得热闹。自张骞之后,穿越过戈壁滩、大沙漠的人,还有大司马霍去病,西域第一任都护郑吉,西域行军司马班超,高僧法显、唐玄奘,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当然还有许多的无法记入史册的无名小卒。他们当中,有的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守护者,也有一些掠夺者、破坏者。正因为有了这些人,丝绸之路才有了悲喜交加的历史。
但一切都归为苍凉。那些人来时,步履匆匆,搅得沙飞石走,尘烟骤起。但时间一长,尘埃终要落地。后来者,看着前人留下的废墟,一番唏嘘之后,却找不到他们的脚步了。谁都是戈壁的过客。我长久地站在那儿,感受着那一片苍茫,渐渐又被苍凉淹没。戈壁如果没有丝绸之路贯穿,那只是一片荒漠;丝绸之路要是没有那一群人走过,那条路就必然寂寞;那一群人如果没有留下悲喜,那就没有了苍凉;人要是没有经历苍凉,那就是苍白。
苍凉是戈壁的神。
(节选自《2011中国年度散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戈壁的“苍凉”贯穿全文,写出了作者在戈壁的所见所闻和感受,文脉清晰,形散而神不散。
B. “挣扎着跳出来后散落一地的词”比喻戈壁的沙石草枝等,形象写出作者初到戈壁时恐惧震惊的心情。
C. 文章运用由近及远、虚实结合的手法描绘戈壁之景,作者对戈壁的深沉感慨借此表达得淋漓尽致。
D. 文章结尾寥寥数字将戈壁最突出的特征凝练写出,收束有力,词简意丰,含义隽永,堪称画龙点睛之笔。
【2】文章使用张骞出使西域和汉武帝修建玉门关等大量史料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题目“戈壁绝尘”有多重意蕴,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鲍照《拟行路难》(其四)表现作者极度矛盾和忍辱负重的句子: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杜甫《蜀相》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也有消极情绪的流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阁夜》上句写悲惨的战争现实,下句写壮美的三峡夜景,气象雄浑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牧《阿房宫赋》______,_____。将剽掠来的美玉金银珠宝等当成石头,表现其奢侈之风。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对待赞扬和批评的态度,说明“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境界。
(2)《劝学》中君子需要广泛的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岳阳楼记》中运用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引用屈原《离骚》中的名句,指出:创新从来都死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情。
(2)《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一致。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一反“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原则,表示无论身处何地,都不忘忧国忧民。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蜀相》“_______,_______”抒发了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
(2)《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的星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明镜,既贴切又形象。
(3)《琵琶行》中白居易描写了琵琶女弹琴的优美动作,先是“______”,似述说自己平生的不幸遭遇;后是“______”,弹出了当时著名的《霓裳羽衣曲》。
11、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⑵驿寄梅花,鱼传尺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⑶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__,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⑷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⑸峰峦如聚,__________,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⑹___________________,断桥头卖鱼人散。(马致远《[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
⑺越明年,政通人和,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写苏子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因而乘着小舟,在广阔旷远的江面坡荡漾上随波漂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将进酒》中感叹岁月流逝,人生易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描写乐声可以震破五色石,引来一场秋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①·晚桃
刘长卿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然。
宁知地势下,遂使春风偏。
此意颇堪惜,无言谁为传?
过时君未赏,空媚幽林前。
[注]①礼部李侍郎是礼部副长官,掌贡举,此诗为投卷之作,即将自己的文学创作,投献给达官显贵或文坛名人以求得他们赏识。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欲然”三字写出了初夏时节“深涧底”桃花灼灼盛开的样子。
B.颔联交代了桃花晚开的原因,所处地势低下,节候时间较晚。
C.“此意颇堪惜,无言谁为传?”赞扬了晚桃默默无言,无私奉献的精神。
D.尾联诗人希望李侍郎前来赏花,不要让桃花空自艳丽于幽林之前。
【2】这首诗主要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14、翻译文中加点词语。
燕人生于燕,长于楚,及老而还本国。过晋国,同行者诳之。指城曰:“此燕国之城。”其人愀然变容。指社曰:“此若里之社。”乃喟然而叹。指舍曰:“此若先人之庐。”乃涓然而泣。指垅曰:“此若先人之冢。”其人哭不自禁。同行者哑然大笑,曰:“予昔绐若,此晋国耳。”其人大惭。及至燕,真见燕国城社,真见先人之庐冢,悲心更微。
(选自《列子·周穆王》)
(1)同行者诳之(______) (2)其人愀然变容(______) (3)此若里之社(______) (4)指垅曰(______) (5)悲心更微(______)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神舟十四号完美飞天,引来世人瞩目。2022年6月7日《参考消息》转载多国媒体报道,以下是其中三则的摘录。
【法国 《费加罗报》网站6月5日报道】 中国征服太空进入新阶段:三名航天员返回“天宫”,这是中国建造的在轨空间站,今后将持续有航天员驻留。
【美国航天新闻网6月5日报道】 中国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已与天和核心舱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标志着为期6个月的重要飞行任务的开启。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6月6日报道】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于6月6日11时9分成功开启天舟四号货物舱舱门,后续将按计划开展货物转运等相关工作。
有人说在这些报道中感受到了大国崛起、民族自信、科技兴国、自主创新、接续奋斗……
阅读后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读后感。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