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干云霄 求取
B.剽掠其人 抢劫
C.田父绐曰 欺骗
D.如土委地 卸落
2、对文中下列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还书诫之曰 书:写信。
B.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汝曹:你们。
C.清浊无所失 清浊:此处指善恶之人。
D.郡将下车辄切齿 下车:刚到某地。
3、下列各项中按要求变换句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变换成反问句:难道我能不高声赞美白杨树吗?
B. 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变换成被动句:我被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
C. 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变换成陈述句:你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
D. 人们不是常说“事实胜于雄辩”吗?变换成陈述句:人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辩”。
4、对下列句子的句式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岂不痛哉 ②死生亦大矣 ③遂见用于小邑
④则与斗卮酒 ⑤将有事于西畴 ⑥复驾言兮焉求
A.①感叹句 ②感叹句 ③被动句
④陈述句 ⑤状语后置句 ⑥主谓倒装句
B.①反问句 ②判断句 ③陈述句
④省略句 ⑤状语后置句 ⑥宾语前置句
C.①反问句 ②判断句 ③被动句
④省略句 ⑤状语后置句 ⑥宾语前置句
D.①感叹句 ②反问句 ③陈述句
④省略句 ⑤宾语前置句 ⑥主谓倒装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几日后,鲍勃·迪伦本人仍然没有作出任何回应,这引起媒体的各种猜测,英国《卫报》甚至报道迪伦会拒绝接受此奖。
B.腾讯集团主席马化腾在“道农沙龙”上发表了三个小时演讲,明确地表达了对移动互联网的态度:“它不只是一个延伸,而是一个颠覆。”
C.在很多人印象中,眼镜是从国外传入的“舶来品”。1972年,江苏邗江甘泉二号汉墓出土了一枚水晶放大镜,经鉴定,属于东汉后期,中国人已在享受眼镜之益了。
D.参加这次探险活动前他已写下遗嘱,如果万一在探险中遇到不测,四个子女都从他的巨额遗产中按月领取固定数额的生活费。
6、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这个时代,学习的方式,正在发生一次巨大的变革。我们正在经历从“考试式学习”向“破案式学习”的过渡。
此话怎讲?
过去的学习,知识的门类是固定的,问题也是清晰的。而且这些知识都已经被体系化,以文字的方式确切地写在经典里,你只要去学就可以了。
所以,你的求知方式应该是勤奋、专精、系统化地学习,而学习效果由各种各样的考试来衡量。这种学习模式被称为“考试式学习”。
哲学家以赛亚・伯林有过著名的“刺猬与狐狸论”:刺猬之道,一以贯之(一元主义);狐狸狡诈,却性喜多方(多元主义)。传统社会显然更需要刺猬式的专家,但是今天,“考试式学习”模式正在遭遇巨大的挑战。原因很简单:第一,人类的知识总量已经太大了,大到任何一个人,用任何一种方式都无法消化。第二,知识的确定性正在丧失。知识本身在频繁更新,今天还是共识的东西,明天可能就不对了。问题越来越多,但是确切的答案越来越少。
那怎么办?美国顶级畅销书作家庞德斯通在《知识大迁移》这本书里,提出了一个开脑洞的办法:除了专长之外,你要尽可能多地、碎片化地掌握一些知识的皮毛,不用系统,不用深入。
过去的知识是固化的,学习者跟它的关系,有点像人和财富,是占有关系,占有得越多越富有。但是现在不行了,知识多到你根本就占有不过来。
打个比方,过去水很少,而自己这个容器很大,往自己这个空桶里装水,当然是装得越多越好。而现在,水已经多得像大海,你就别想往身体里装了,学会在水里面游泳就好。
不管什么知识,都成了你踏入未知世界的踏板。一个片段的知识,会成为你求知路上的援兵,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起作用的接应。它不是答案,但它是通向答案的钥匙。
还记得那个爱下围棋的数码工程师吗?过去,围棋只是业余爱好,但是现在,正因为他对两边都懂一点,所以,击败人类棋手的人工智能AlphaGo才可能是他开发的啊。
那些一鳞半爪的知识,孤立地看可能没有用。但它极有可能在机缘凑巧时,填补一个你认知世界的空白维度,那它就是价值连城的。
一个著名的例子,是福尔摩斯第一次见到华生的时候。他马上判断出他是一个从阿富汗回国的军医。为什么呢?因为华生有医务工作者的风度,同时还有军人气概,那他肯定是个军医。左臂动作僵硬,说明刚刚受过伤。那当时什么地方刚刚打完仗,有可能让一个军医受伤呢?阿富汗。所以,结论就出来了。
你看,福尔摩斯只需要一个片段的知识——阿富汗刚打完仗,就足以让他完成一整套推理。他并不需要深入细致地了解这场战争。
这就是“破案式学习”。过去的学习,是面对已知的学习。现在的学习,是面对未知的学习。人人都是福尔摩斯。
(选自《青年博览》2019年第7期,有删改)
【1】下列对“破案式学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破案式学习”通过体系化的学习,来掌握不同门类的知识。
B.“破案式学习”的求知方式更加强调勤奋、专精和一以贯之。
C.“破案式学习”虽然提倡多元主义,但深入的学习还是基础。
D.“破案式学习”在寻求通向答案的钥匙,是面对未知的学习。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考试式学习的知识是以文字的方式确切地写在经典里的,所以在考量时更具有公平性。
B.如今知识总量大得让你根本不可能去完全占有,有一己之长的专业人才已不可能出现。
C.爱围棋的数码工程师开发了击败人类棋手的人工智能AlphaGo,引起了学围棋的热潮。
D.福尔摩斯初见华生就判断他是从阿富汗回国的军医,体现了“片段的知识”的接应作用。
7、补写出下面句子的空白处。
(1)《鱼我所欲也》中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艰苦磨练的益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用舟和水的关系比喻鲲鹏飞到九万里高空有所凭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用夸张手法写山势的高险、枯树倒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以比喻的手法描写秦人弃置珍宝如弃石头瓦砾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进酒》中表现李白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范仲淹在《御街行》一诗中有此三句:“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李清照在《一剪梅》中与之相似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伶官传序》开宗明义,用带感叹语气的反诘句道出了此文的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可谓立论鲜明,催人警醒。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吹风、一路酣歌的美丽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密在《陈情表》的结尾处运用乌鸦反哺的典故写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此表达了自己决心奉养祖母到最后的愿望。
(2)王勃《滕王阁序》中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着力描绘寒潭之水和傍晚山峦的色彩变幻,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3)在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水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使用了顶针手法,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写琵琶曲乐音暂时停顿,为曲终前的高潮蓄势。
(2)曹操《观沧海》中“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3)在《赤壁赋》中,“_____,_______”两句以比喻和对比手法,形象生动地突出了生命的渺小。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秘书晁监①还日本国
王 维
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
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
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
鳌②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
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③中。
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
[注]①晁衡,日本人。开元五年,随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留学,天宝十二载,晁衡乘船回国探亲,临行前,王维作诗赠别。②鳌(áo):传说中的海中大龟。③孤岛:指日本国。
【1】开头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2】七、八两句中“映”“射”两个字富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
14、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①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②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B.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C.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D.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剽掠其人,倚叠如山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B. 秦爱纷奢人,人亦念其家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C.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D. 杳不知其所之也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3】对文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这里仅仅用了八个字就描写出在阿房宫里秦人奢侈浪费无度的状况,为下文论述天下兴亡的道理作了铺垫。
B. 选文划线①句中作者连用了六个“也”字,既渗透出对宫女之多的感慨,又表现出对宫女们豪华奢侈生活的羡慕之情。
C. 选文划线②句中写阿房宫的构件之多,又以百姓和他们的生活作比较对象,一方面是奢靡的生活,一方面是辛苦的劳作,讽刺之意不言而喻。
D.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这里称秦始皇为“独夫”“骄固”,作者对荒淫奢侈,专横残暴的统治者的愤怒心情已溢于言表。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鲁国木匠梓庆为鲁侯制作悬挂钟鼓的木柱。动工之前,他先静心斋戒。斋戒到第三天,他忘记了“庆赏爵禄”。到了第五天忘记了名声,已不在乎别人的评价。到了第七天,达到忘我之境,忘记在给朝廷做事。这时梓庆进山寻找木材,看到质地、形态合适的,顺势加工。做成木柱后,人们纷纷称赞,都惊叹于他的手艺。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受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自拟标题;(2)自定立意;(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文体特征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