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四川攀枝花高二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三名海豹突击队员搭乘两架隐形版黑鹰直升机,神不知鬼不觉地悄然穿越阿富汗与巴基斯坦边界,成功地躲过巴基斯坦防空雷达的监控。

    B.《尚书》记载,东方的夷人部落民风淳朴,人们好让不争且取予有度,因此这个部落被称为“君子之国”。

    C.由于种粮效应较低等原因,农民对发展农业生产兴趣不大,据统计,大相村今年全村耕地撂荒面积大约达到43%以上。

    D.朝鲜艺术家这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外连衡而诸侯 ②燕赵之收藏   ③仓皇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④顷之未发,太子之 ⑤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⑥烛之武退秦师

    ⑦汝之纯明宜其家者  ⑧假舟楫者,非能也 ⑨有泉出 ⑩单于其节

    A.①⑥/②④⑩/③/⑦⑨/⑧⑤ B.①⑥⑧/②③/④⑦⑨⑩/⑤

    C.①⑤⑥/②③⑨/④⑩/⑦⑧ D.①⑥/③⑨/④⑩/⑤⑦⑧/②

  •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2018年世界杯,法国队将自己的踢球风格演绎得美轮美奂,最终以4:2的成绩战胜对手克罗地亚队,捧得大力神杯。

    B.哈尔滨的深冬寒风彻骨,滴水成冰,即使在晴明的午后,穿上最厚实暖和的裘皮大衣,我这个江南来客也难免不寒而栗

    C.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廉洁政治的战略思想,强调积小胜为大胜,实现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迎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D.黄昏时分,朝山海关方向望去,只见一抹如烟似雾的淡影和四野的炊烟释需融合在一起,像三春烟雨的景色一样扑朔迷离

  •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安所得酒乎   ②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

    B.①俯冯夷幽宫   ②燕巢于飞幕

    C.有孤鹤,横江东来   ②无以利世,而类于予

    D.①二客予过黄泥之坂   ②吾念,汝于东,东亦客也

  • 5、下列对文句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羽化:道教称飞升成仙

    B. 帝高阳之苗裔兮,皇考曰伯庸   朕:古代皇帝的自称

    C.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三五:农历十五。

    D. 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庠序:古代学校名称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听茶

    叶梅

    ①茶是有声音的。这是我到了福建安溪之后才突然领悟到的。

    ②秋分过了,转眼己是寒露,北方的雾霾不期而至,天灰蒙蒙的。老天爷沉着脸的样子,实在让人无奈。怀着这样的心情,我应到了安溪,扑面而来的青山绿水顿时让人眼前一亮。

    ③山的名字为戴云,有着古来的诗意,试想那云字用繁体书写,会更为美妙。山的模样,千姿百态,从来不会让人觉得疲倦,吸引你走近,与之细语,交付心事。转身时,便会有了种种牵挂,忍不住一次次回首相望,却也不能停步,人生只能朝前。还好低下头来有一缕茶香飘然跟随,那便是与这山相伴的古茶,有着贴心的茶名,叫铁观音。

    ④从小喝惯了茶,各种茶的味道都略微知道一些,但这沁香扑鼻的铁观音,咽下去熨帖可心,似乎能使人感觉出一种格外的温暖。中国茶业,最初兴起巴蜀。清初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因此,常称巴蜀是中国茶叶或茶叶文化的摇篮。要说巴蜀之地,古来当属巴国,那一带大山峻峭起伏,人们喜好种茶,随口唱出的茶歌数不清。“正月采茶是新年,手拿金簪点茶园,一点茶园十二卯,采茶姑娘笑开颜……”有首《顺茶歌》从正月唱到了十二月。

    ⑤但其实,是安溪人一贯的开放和笃定引来了这些异乡的歌声。安溪早年素以农业为主,境内山多地少,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后来,于明末清初创制出的乌龙茶,传至闽北,后又传入台湾,渐渐名扬天下。多山的安溪才一年年繁荣起来,得到“小泉州”的美称。而今这座建筑于唐宋时期的古城可谓茶都,天下名茶汇集,人与茶不离不弃。行走之间,可感觉到空气里的茶香弥漫,馥郁芬芳,又奇妙的掺合着稻谷花生的焦香,成熟醇厚,正如这秋日的山野,让人纵然是不喝也醉了。

    ⑥再上得山去,便可看出安溪人对茶的娇宠,一垄垄、一排排的茶园,修剪得如时尚人儿的美发,可见人们用尽了心思和功夫。在安溪的山上,也有那高大的古茶树,好些已过千年,总在云雾山上静观人间,看似淡定却经历无数风雨,天性娇弱但执拗不衰,时光流逝愈加高贵不凡;也有那后起之秀,满树嫩枝叶儿,青翠欲滴,若是伸手去,片刻就染了指。难怪采茶女扬起的手总是绿的天真,仿佛也成了摇动的茶枝。

    ⑦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唱不完的茶歌。“十月采茶下长江,卖茶挑起花萝筐,一担茶叶一担歌,挑起百货转回乡。”

    ⑧从山上回到茶庄,迫不及待地将嫩叶倒在桌面大的竹筛上。茶师傅摇晃竹筛,通过旋转使叶片碰撞,激活芽叶酶的分解,使茶叶产生一种独特的香气。这个过程叫摇青。接下来是杀青,以高温将茶的青味炒退,大力搓揉至不再出水为止,时辰把握一点都不能耽误。茶工们为此常常连夜守候,小心翻弄,直到天明。

    ⑨香茶好喝树难栽,更难侍弄,但得如何和谐,才能交付一缕馨香呢?人问茶,茶有声。那话语只有真正爱茶的人才懂得。我想起家乡一位能够做出绝品“玉露”茶的聋哑师傅,他听不见人语,却能听懂茶音,将珍惜与抚爱渐次融入茶意,茶晓得他的亲昵,因此成为绝品。

    ⑩人与茶的对话,从种茶开始,培茶、采茶、制茶,经历了无数回合,一直到最后,那饱满成颗粒的茶叶,色泽珍绿,状似蜻蜓头、螺旋体、青蛙腿。再用细细的文火焙炼,如风凰涅槃,就是人们期待的铁观音了,面世之前的梳妆是免不了的,去掉杂芜,留下精粹,是人与茶共同的愿望。

    这时亲取一撮放入茶壶,便清晰可闻当当之声,这是它在真正的绽放之前,小小的序曲。其声清脆为上,声哑者为次,俗称“音韵”,只有理会的人,才能听出那茶韵的山高水长,余音缭绕。高明的茶师则不仅可以听出茶的优劣,还能听那茶出自何地,树龄几何,甚至为哪位大师所制。

    茶经道:“天育万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猎浅易。”说的是苍天养育万物,都有奥妙,人类所知道的不过只是一点浮浅的皮毛而已。一片小小的茶叶尚且如此奇妙,那天地之间该有多少奥秘不为人知?人类对大自然的探求从来没有停歇,但敬畏之心断然不可无,只有谦恭地聆听他们发出的声音,读懂他们的表情,才能求得彼此的和谐。

    这也是茶传出的声音。

    (选自《人民文学》2017年3月,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茶是有声音的”一句,既照应了题目,又笼罩全篇,在表达作者意外之喜的同时,也易于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第②段对北方深秋雾霾天气及自己无奈心情的叙写,采用了反衬手法,更加突出了自己对安溪青山绿水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C.第⑥段借助比喻、拟人等手法,将茶树描摹得生动可感;将古茶树与新茶树作对比,表现了古茶树竖忍不拔、高贵不凡的特点。

    D.本文前半部分以在安溪的行踪为线索组织材料,脉络清晰,条理有致;后半部分因事说理叙议结合,细腻深刻,饶有理趣。

    2简析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

    3文章标题“听茶”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名句默写

    (1)燕子来时新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破阵子》)

    (2)______________________。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蝶恋花》)

    (3)秋色连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苏幕遮》)

    (4)渐霜风凄惨,________________,残照当楼。(柳永《八声甘州》)

    (5) 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林新月人归后。(冯延巳《鹊踏枝》)

    (6)今逢四海为家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7)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8)欲为圣明除弊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8、名句默写。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

    (3)苏轼《定风波》中,描写归途中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句子是“__________”。

    (4)柳永《雨霖铃》中,“__________”两句,词人通过动作和神态描写,刻画了一对情人即将分别时缠绵凄恻的心情。

    (5)柳永在《望海潮》一词中用“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钱塘江绿树环绕,波涛滚滚的壮观景象。

    (6)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__________”两句,展现出辽阔无际、水天一色的秋景。

    (7)《醉花阴》中的“__________”让李清照回忆起她和丈夫东篱对酒赏菊共度佳节的美好场景。

    (8)李清照在《声声慢》一词中,说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的句子是:“__________”。

    (9)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以水喻愁,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

    (10)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慨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鹃,它的啼声哀怨,往往传达一种凄凉或思念之情。在古代诗歌中,是常见意象。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就有 “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再如《锦瑟》中亦有“_________________” 一句借助杜鹃表达一种凄清之感。

    (2)《劝学》开篇表达“学无止境”观点的一句是“____”;认为只有做到“________”,才能够智慧明达,且行为无过失。

    (3)屈原在《离骚》中诉说自己曾因佩蕙草而遭贬,又被横加采摘白芷之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昆山玉碎凤凰叫,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双双金鹧鸪。

    (3)____________,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4)_____________,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5)小楼一夜听春雨,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谁与宽些尺度?

    (7)《青玉案·元夕》中写对理想执着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8)《念奴娇·过洞庭》中,上片的“_____________”是全词的主旨所在,寄寓了作者光明磊落、胸怀坦荡的情怀。

  • 11、补写下列《论语》名句的空缺部分。

    (1)______,任重而道远。_______,不亦重乎?

    (2)不愤不启,__________,则不复也。

    (3)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__________

    (4)_____,博我以文,_____

    (5)童子六七人,__________,咏而归。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以粗俗的乡野音乐来反衬琵琶女技艺高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客人心中的疑虑消除,于是同苏轼“____________________”,跟文章开头的“泛舟”“月出”遥相呼应。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羌村三首(其二)

    杜甫

    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

    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

    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

    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

    (注)①757年,诗人为左拾遗时,言事触怒肃宗,被放还鄜州羌村,写下《羌村三首》。②糟床:榨酒的器具。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叙事,交代了诗人迟暮之年因触怒皇上而被迫还家的窘境和郁郁寡欢的心情。

    B.诗歌形象鲜明,既有仕途受挫,心绪复杂的父亲,又有“绕膝慰留、畏爷复去”的娇儿。

    C.诗歌先抑后扬,结尾“足”“慰”二字可以看出诗人因禾黍丰收、家酿将熟而愁绪得解。

    D.诗歌沉郁顿挫,于曲折层进的谋篇布局中表现诗人“身虽到家,而心实忧国”的感情。

    【2】请简要分析“萧萧北风劲”在诗中的作用。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刘玄佐本名洽,滑州匡城人也。少倜傥不理生业。为县捕盗吏,违法,为令所笞,仅死,乃亡命从军。

    大历中,为永平军衙将。李灵曜据汴州,洽将兵乘其无备,径入宋州,遂诏以州隶永平军,节度使李勉奏署宋州刺史。建中二年,加兼脚史中丞、毫顾节度等使。李正己死子纳匿丧谋叛而李洧以徐州归顺纳遣兵围之诏洽与诸军援洧与贼接战大破之斩首万余级由是转输路通,加御史大夫。又收濮州,降其将杨令晖,分兵挟之,徇濮阳,降其将高彦昭,以通濮阳津。迁尚书,累封四百,兼曹濮观察使,寻加淄、青、兖、招讨使,又加汴滑都统副使。李希烈攻汴州,德宗在奉天,连战,贼稍却。兴元初,进加检校左仆射,加平章事。希烈国宁陵,洽大将刘昌坚守不下。希烈攻陈州,洽遣刘昌与诸军救之,大败贼党,获其将翟崇晖。希烈弃汴州,洽車军收汴,诏加汴宋节度。无几,授本管及陈州诸军行营都统,赐名玄佐。是岁来,又拜泾原、四镇、北庭等道兵马副元帅,检校司空,益封八百户。玄佐性豪侈,轻财重义,厚赏军士,故百姓益困。是以汴之卒于李忠臣,讫于玄佐,而日益骄恣,多逐杀将帅,以利制劫。又宠任小吏张士南及养子乐士朝,财物巨万。玄佐在镇,李纳每使来,必重赠遗,饰美女名乐,从其游娱,故多得其阴事,常先为备,故纳惮其心计。贞元八年三月,薨于位,年五十八,废朝三日,赠太傅。将佐初匿丧,称疾俟代,帝亦为隐,数日乃发丧。

    (节选自《旧唐书刘玄佐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李正己死子/纳匿丧谋叛/而李洧以徐州归顺/纳遣兵围之/诏洽与诸军援洧/与贼接战/大破之/斩首万余级

    B. 李正己死子/纳匿丧谋叛/而李洧以徐州归顺纳/遣兵围之诏洽与诸军援洧/与贼接战/大破之/斩首万余级

    C. 李正己死/子纳匿丧谋叛/而李洧以徐州归顺/纳遣兵围之/诏洽与诸军援洧/与贼接战/大破之/斩首万余级

    D. 李正己死/子纳匿丧谋叛/而李洧以徐州归顺纳/遣兵围之/诏洽与诸军援洧/与贼接战/大破之/斩首万余级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年号是封建帝王为纪在位之年而立的名号,如大历、贞元。唐宋明清时期,一个帝王只有一个年号。

    B. 尚书,本文中指古代官名,原是宫廷里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后来指各部的最高职位。

    C. 户,指古代封户制度中受封者的食邑。唐朝的封户有虚实之别,文中可能是皇帝授予刘洽的荣誉。

    D. 朝,朝会指古代皇帝平时召见文武官员处理政务。废朝停止朝会。古代皇室重要成员或功臣死亡,常废朝以示哀悼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刘玄佐能征善战,屡立奇功。他打败了李纳和李希烈,亲自降服了杨令晖、高彦昭、翟崇晖等叛军将领,保障了国家的安全。

    B. 刘玄佐精于谋划,未雨绸缪。他赠送李纳派来的使者厚礼,热情款待,让人陪伴游玩宴乐,因而探听到李纳的许多私密之事,能事先做好防备

    C. 刘玄佐秉性豪侈,轻财重义。他对士兵赏赐丰厚,所宠爱的张士南和乐士朝财物多以数万计,但同时也助长了士兵的骄纵,他们常杀害将帅劫掠百姓。

    D. 刘玄佐忠于朝廷,屡受封赏。他战功卓著,官职不断得到提升,爵禄也越来越高,皇帝不仅赐其名,而在其死后追赠太傅的职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为县捕盗吏,违法,为令所笞,仅死,乃亡命从军。

    ②将佐初匿丧,称疾俟代,帝亦为隐,数日乃发丧。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之际,3名“70后”、1名“80后”、24名“90后”和2名“00后”永远留在了凉山州森林中。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森林火灾,着火点在海拔3800余米。扑火行动中,受风力、风向突变影响,突发林火爆燃,瞬间形成巨大火球。30名扑火人员牺牲,其中包括森林消防队员27人、地方干部群众3人。这是自2018年国家应急管理部成立以来,应急救援人员伤亡最多的一次。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2020年3月30日下午,凉山西昌突发山火造成19名地方扑火人员死亡。4月1日下午,应急管理部官方网站已变为黑白两色,以此悼念在火灾中牺牲的遇难者。在向救火英雄表达敬意和缅怀的同时,网上也开始出现质疑:四川凉山大火不救行不行?中国救火不专业吗?有专家回应,队伍是专业队伍,之所以出现这么大的伤亡,是因为扑火人员在转场途中,受瞬间风力风向突变影响,突遇山火爆燃。事发突然,与专业不专业没有关系。

    请你写一篇文章,回应网络上的这些质疑。

    要求:角度自选;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