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你是谁,……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B.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
C.她一个单身人、无亲无故,带着一个孩子在外乡,什么事都做;讨饭、缝衣服、带孩子,在学校里伺候人。
D.不是有一件,在右袖襟上有个烧破的窟窿,后来用丝线绣成一朵梅花补上的?还有一件——
2、下列各句中,不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或师焉,或不焉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君子生非异也
D.?以为轮 余嘉其能行古道
3、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 最恰当的一项是( 〉
传统文化中的各个成分,在其发生的时候,是应运而生的,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及至时过境迁,它们或者与时俱进, ▲ 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缺,化为 ▲ :或者 ▲ ,未老而先亡。但是只要它们存在过,它们便都是传统文化。
A. 演绎 昨日黄花 昙花一现
B. 演化 明日黄花 昙花一现
C. 演绎 明日黄花 惊鸿一瞥
D. 演化 昨日黄花 惊鸿一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唐代,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往来非常发达,那些琉璃器皿一起与香料、服饰等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B.大量阅读绘本故事,可以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引领他们跨进更宽广的生活领域,唤起他们对个体生命和广袤宇宙的追问。
C.对于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规定,一些人借口拉动内需为名,认为适度的浪费有利于刺激经济的增长。
D.未来5-10年,感知方面的人工智能会进展到能够和人类智能相匹敌,计算机语音、视觉甚至会超过人类,每一个商业应用都可能会被人工智能颠覆。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近日,云南言尚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导游何湘云在承担带团讲解任务时,因游客购物数量较少,便以“现在有的人 ”、“白吃白喝白住”等言辞羞辱游客。
②阿拉伯某网站称:从美国对待埃及的态度可以看出,美国对待中东国家的立场都是以自身利益为前提的,“在美国利益面前,民主 ”。
③梵高在生前仅卖出一幅作品,而去世后其作品却大受追捧价值连城。“梵高去世时,他还 ;125年后,他成了举世瞩目的艺术明星。”梵高博物馆馆长阿克塞尔·鲁格如是说。
A. 一毛不拔 一钱不值 一文不名
B. 一毛不拔 一文不名 一钱不值
C. 一文不名 一钱不值 一毛不拔
D. 一文不名 一毛不拔 一钱不值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徐爱兰
于德北
第一次听到徐爱兰的名字,一定会以为他是个女人。
不是!
是男的!
第一次见到徐爱兰,谁也不会认为他是一个养兰花的高手,看上去倒像一个烧锅炉的。徐爱兰头大脸大手大脚大屁股大,眼大鼻大耳大嘴巴大,唯一不大的是说话的声音,很平和,很斯文。他是一个工人,文化不高,后来又下了岗。下岗之后哪儿也没去,直接去了儿童公园。儿童公园有一个“百花厅”,说白了是一个小型植物园,春天办“兰展”,秋天办“菊展”,很受市民欢迎。儿童公园或者说市园林处聘他当技术员,专管“百花厅”的兰花。
儿童公园,顾名思义,是对孩子开放的公园。原来里边有人工湖,有人工岛,有假山、怪石、游乐场,也有一些适合孩子观赏的小动物。后来公园改绿地了,游乐场并入新开放的游乐园了,小动物送去动物园了,唯一没搬窝的是“百花厅”,市民喜欢这个小植物园,对它已经熟悉了,习惯了那一春一秋的乐趣,就提出建议,给保留下来了。
一个下岗工人怎么会到儿童公园“百花厅”管兰花,这事还得从徐爱兰的名字说起。
徐爱兰,大名叫徐国民,因为酷爱养兰花,媳妇又叫周雅兰,所以得了这么一个绰号——徐爱兰。徐爱兰,徐爱兰,叫得久了,大家几乎都把他的真名给忘了。
徐爱兰家住平房,窗前有一个小园子,不大,二十几平,这里就是他的兰圃。冬天,兰花移回室内;春天来了,再移出去;夏夜里,自己搬个小板凳, 由窗台跳到园里,絮絮叨叨和那些兰花说话。
徐爱兰不说话的时候看书,从图书馆一笔一画抄回来的,“大字足本”,自己订成一册一册的“书”。有杨夔的《植兰说》,有赵时庆的《金漳兰谱》,有王贵学的《兰谱》……另外向女儿借了一本《古代汉语词典》,蚂蚁啃骨头一样啃那些对他来说生僻无比的字和词。读明白了,就笑了;读不明白,皱着眉头一个劲儿地搓手。
他还背诗,几乎都和兰有关。
《招魂》他背不下来,可是有几句他背得滚瓜烂熟:“川谷径复,流潺湲些。光风转蕙,汜崇兰些。”媳妇问他:“你背的那是啥意思?”
他说:“阳光和微风在蕙叶上转动,兰草丛生,芳香飘溢。多美呀,多美呀。”媳妇就笑,“你哪像一个车工!”
徐爱兰在阀门厂上班,干的是车工,技术好得不得了。
在工厂,他有两个徒弟,都喜欢养花。大概是受他的熏陶,也爱上了兰花。经常问他:“师傅,你说说,怎么才能把兰花养好?”他笑一笑,说:“或种兰荃,鄙不遄茂。乃法圃师,汲秽以溉。而兰净荃洁,非类乎众莽。苗既骤悴,根亦旋腐。”徒弟瞪着眼睛,一个劲儿地挠头。
原来,两个徒弟把兰草和别的花放在一起养,等同视之,他是在指点他们呢。
1982年,我正在上高中,和同学去儿童公园玩,因为想让玩的时间多一点,天刚蒙蒙亮就集合了。在“百花厅”门前,遇见一个中年汉子,拉着一辆奇怪的车——那车上是木架子,架子上吊着一盆又一盆的兰花,晨风吹过,兰叶微浮,一副陶醉的样子。而那中年汉子,则旁若无人,一边悠悠地走,一边诵道:“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这个人就是徐爱兰。
“百花厅”要办花展,可是应了季了,兰花愣是一点动静也没有。儿童公园的主任知道徐爱兰的名字,就请他来给看看,徐爱兰来了,也看了,看了以后说了一句话:“憋屈!”大家不懂他的意思。
他说:“总把你关在屋子里,你不憋屈?”大家还是似懂非懂。
以后的七天里,徐爱兰天天起大早来“百花厅”,拉着那里的兰花出去溜达,大家都觉得奇怪,自古以来听说过早晨起来遛鸟的,从没见过有遛兰的,别说见过,就连听说也没听说过。这招能好使吗?奇就奇在这里,“百花厅”的兰花经徐爱兰这么一遛,竟然全开了,争着比着似的。
那些日子,无论早晚,只要你从儿童公园一过,都会沐浴在一片暗香里。
徐爱兰说过一句话:人就应该像兰花一样,别人注意你的时候,你应该更加普通;别人不注意你的时候,你的味道反而真实存在。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来又下了岗”的交代反映了人物活动的时代背景;“1982年,我正在上高中”这样的词句入文,增强了人与事的真实性。
B.“徐爱兰”这个名字和“徐国民”本人形象格格不人,甚至极不和谐,但这其实是作者的匠心独运,让文章有点喜剧色彩。
C.“徐爱兰”这个绰号一语双关,一是说他爱兰花,一是说他爱老婆,更是体现出主人公对于精神生活、美好品质的追求。
D.徐爱兰用生涩隐晦的古诗文指导徒弟种植兰花,不仅体现了他在兰花种植上的专业水准,还可以看出他具有很高的文学成就。
【2】徐爱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试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小说以徐爱兰说过的一句话结尾,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7、不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与《已亥杂诗》中龚自珍以落花自比的两句“_______ ,_______。”,有相似的奉献精神。
(2)同样是描写赤壁附近的长江水,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一句描写月出之后雾气笼罩大江的景象,而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一句,作者则用比喻手法描写出了江水的汹涌。
(3)“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是唐代王昌龄对友人柴侍御的送别,这种心意相通、地远人近的表达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相同。
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堂成①
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热俯青郊。
桤林②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③。
(注)①杜甫于唐肃宗轨元二年(759)年底来到成都,第二年春末,草堂落成,此诗便是那时所作。②桤林:桤木是一种落叶乔木。③扬雄宅、《解嘲》:扬雄,西汉文学家,学者,蜀郡成都人,杨雄宅又名草玄堂,扬雄埋头撰写《太玄》,有人嘲笑扬雄只知写《太玄》,但没有任何禄位。扬雄写《解嘲》剖白心迹。
【1】“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两句都用了____________表现手法,写出了草堂____________的特点。
【2】这首诗流露了诗人较为复杂的情感,请结合抒情手法进行分析。
9、文言文阅读,完成小题。
鱼崇谅字仲益,其先楚州山阳人,后徙于陕。幼能属文,弱冠,相州刺史辟为从事。会魏帅杨师厚卒,建相州为昭德军,分魏郡州县之半以隶之。魏人不便。
裨校张彦及帐下,囚节度使贺德伦归款庄宗,崇谅奔归陕。明宗即位,秦王从荣表为记室。从荣诛坐除籍流庆州清泰初移华州俄以从荣许归葬放还陕三年,起为陕州司马。仕晋,奉方物入贡,宰相荐为屯田员外郎、知制诰。开运末,契丹入汴,契丹相张砺荐为翰林学士。契丹主北归,留崇谅京师。汉祖之入,尽索崇谅所受契丹诏敕,焚于朝堂,复令知制诰。俄拜翰林学士。隐帝即位,崇谅以母老求就养,领台州刺史,食郡奉。会举师讨三叛,节度使白文珂在军前,崇谅知后事。凡供军储、备调发,皆促期而办,近镇赖之。崇谅亲属尽在凤翔城中,逾年城破,李谷为转运使,庇护崇谅家数十口,皆无恙。崇谅请告,自岐迎居于陕。周祖践祚,书诏繁委,皆崇谅为之。广顺初,加工部侍郎,充职。会兖州慕容彦超加封邑,彦超已怀反侧,遣崇谅充使赐官告,仍慰抚之。时多进策人,命崇谅就枢密院引试,考定升降。崇谅以母老思乡里,求解官归养。诏给长告,赐其母衣服、缗钱,假满百日,令本州月给钱、米面。俄拜礼部侍郎,复为学士。诏令侍母归阙,崇谅再表以母老病乞终养,优诏不允。世宗征高平,崇谅尚未至,陶谷乘间言曰:“鱼崇谅逗留不来,有顾望意。”世宗颇疑之。崇谅又表陈母病,诏许归陕州就养。讫太祖朝不起。太宗即位,诏授金紫光禄大夫、尚书兵部侍郎致仕。岁余卒。
(节选自《宋史·鱼崇谅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荣诛/坐除籍/流庆州/清泰初/移华州/俄以从荣许归葬/放还陕/
B.从荣诛/坐除籍/流庆州/清泰初/移华州/俄以/从荣许归葬/放还陕/
C.从荣诛坐/除籍/流庆州/清泰初/移华州/俄以/从荣许归葬/放还陕/
D.从荣诛坐/除籍/流庆州/清泰初/移华州/俄以从荣许归葬/放还陕/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事,职官名,汉刺史佐吏,如别驾、治中等皆称为“从事史”,历代因袭其制。
B.节度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的时候,朝廷会赐以旌节,故称。
C.领,在本职之外另兼较低职位。如有一些诸侯王兼任刺史,就可称为“领某州刺史”。
D.践祚,走上阼阶主位。指皇帝登基,也指官员上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鱼崇谅奉养母亲,尽心尽力。隐帝即位后,鱼崇谅因为母亲年老请求就近奉养;周祖时,他因为母亲思念故乡请求辞官回家奉养母亲。
B.鱼崇谅督办军事,快速完成。在讨伐三叛时,鱼崇谅主持后方的工作,有关军事储备、调度征发的事情,他都能够在短时间内办理好。
C.鱼崇谅举荐贤能,量才适用。周祖登基后,鱼崇谅除起草各种制书诏令外,还积极举荐贤能之人,并通过考试来考定他们官职的升降。
D.鱼崇谅遭人离间,受到猜疑。世宗讨伐高平时,鱼崇谅没有及时到达,陶谷就趁机进谗言,说鱼崇谅逗留在家是在观望,皇帝对此颇有猜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诏令侍母归阙,崇谅再表以母老病乞终养,优诏不允。
(2)讫太祖朝不起。太宗即位,诏授金紫光禄大夫、尚书兵部侍郎致仕。
10、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