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四川资阳高二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选出下列各句中加横线字的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 )

    A.秦者秦也  

    B.   后人哀之而不

    C.燕赵之收藏   可怜焦土

    D.来于秦   骊山构而西

  • 2、下列对《氓》节选部分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A.叠词“晏晏”“旦旦”写出了青年男子热恋时的殷勤与真诚,使女子受到诱惑

    B.淇水再盛也有涯岸,湿地再大也有边界,以此来表现“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C.通过描述女主人公对以往情感生活的反思,表明她与过去告别的决绝态度。

    D.叙事与抒情交织运用,既直白又生动,既哀怨又坚强,层次丰富,富于变化。

  • 3、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A. 客何为者

    B.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C. 石之铿然有声者

    D.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4、下列表述中国文化的各个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天祥是宋代状元,他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出大义凛然的气节,溶进了民族的文化基因。

    B. 魏徵的名言“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是用来劝谏唐太宗的,作为诤臣他善于劝谏,李世民与魏徵也成为良好君臣关系的典范。

    C. 五代时期政治混乱,欧阳修编著的《新五代史》,探寻“盛衰之理”,希望宋王朝以史为鉴,不要重蹈五代惨痛历史的覆辙。

    D. 司马迁认为“离骚”,即离忧之意,屈原遭遇忧愁悲愤投江,在黑暗与污浊中追求自身高洁,这份人生追求值得后世永远礼赞。

  • 5、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婵娟     屏气     顷刻     词不达意

    B.埋伏     惊愕     偏辟     流连忘返

    C.缀学     闪烁     脉搏     千里跋涉

    D.蹂躏     函养     演绎     漠不关心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元明清时代瓷中青花束莲纹,是一种固定的青花纹饰,也称“把束莲”纹。束莲纹,是指在青花瓷器上绘制一束用缎带扎起来的莲花、莲蓬和莲叶的画面。这种纹饰最早出现在北宋耀州窑中,元朝普遍用于各类青花瓷。束莲纹形式有置于水波中的“一束莲”、交错对称的“二束莲”、“三分天下”的“三束莲”,以及“散莲”等多种形态。青花一束莲的高峰期是明永宣时期,作为青花瓷的一个固定纹饰,“一束莲”因寓意清廉、高洁成为明代青花瓷的主流纹饰,还深受欧洲人喜爱。在“克拉克瓷”中有相当多的“一束莲”远销荷兰、比利时、德国及英格兰,是当时外销青花瓷的一个重要部分。“康雍乾”三朝盛世以后,“青花一束莲”随社会经济的凋敝而日渐式微,从嘉庆朝开始,无论胎质、器型,还是画工、施釉等各道工序的品质都较差了,因而这一时期也成为“青花一束莲”精品和普通器的分水岭。

    在器型上,“青花一束莲”主要以盘为主,也有盒、罐、碗、壶等生活用器。元朝中叶曾烧造过一些仿古青铜器的样式,如“方口尊”等,如今极为罕见。外销瓷中的“青花一束莲”,主要器型有大盘、广口盘、深口盘、将军大罐等观赏器,真正意义上的实用器极少。

    古代瓷器的收藏与其他品种不同,它不以器型新奇为贵。因为瓷器在一千多年的传承和应用中,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如吃饭的盘碗、喝茶的杯盏、养花的花盘、写字的笔洗甚至睡觉的瓷枕等,这些圆的、方的、深的、扁的等瓷器样式,已经恰如其分地满足了人类日常生活的需要,所以,瓷器的珍贵之处在于本质,而器型已相对固定,绝少出现新奇器型。

    瓷器中“一束莲”的纹样很多,几乎没有两件完全相同的。元明两代一般都是在盘心点绘束莲纹,外壁绘仰莲纹。清朝的“一束莲”纹样则出现很多变化,盘心的束莲束越来越粗、越来越密,多了几分写实,少了几分飘逸;外壁也不再绘缠枝莲纹,代之以圆点纹和枝豆纹,而且盘心和盘壁的留白面积也较元明时期大为减少。

    近几年来,“一束莲”瓷器在拍卖市场上并不少见,市场表现同样可圈可点。随着海内外瓷器收藏家对青花束莲纹的进一步认识,青花束莲纹瓷器的价值凸显,未来市场走势同样值得期待。

    (摘编自《“一束莲”在明清瓷器上的流变》,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花束莲纹是指绘制在青花瓷器上的一种纹饰,是用缎带扎起来的成束的莲花、莲蓬和莲叶的画面。

    B.青花束莲纹最早出现在北宋,元代普遍使用,明永宣时期达到高峰期,清代三朝盛世后逐渐衰落。

    C.青花一束莲能成为明代青花瓷的主流纹饰,主要源于我国的莲文化,“一束莲”有清廉、高洁的寓意。

    D.青花一束莲是青花束莲纹中的一种形态,因深受欧洲人喜爱,从而成为当时外销青花瓷的重要部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用“一束莲”远销欧洲的事实,证明了青花一束莲在明永宣时期刚开始走出国门。

    B.文章从生活实用的角度切入,论证了瓷器的收藏不以器型新奇为贵,而在于其本质。

    C.文章通过元明与清“一束莲”这样对比,突出了清朝盘心束莲束粗密和盘壁上变化的特点。

    D.文章主要围绕“一束莲”论述,最后作出推断,青花束莲纹瓷器未来市场趋势可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瓷器,如果其胎质、器型的品质及画工,施釉等各道工序都无可挑剔,那就意味着能够出现精品。

    B.嘉庆朝成为瓷器“青花一束莲”精品和普通器的分水岭,可能暗示着清代社会经济由此开始走下坡路。

    C.瓷器能传承,应用上千年,主要是因为它满足了人类日常生活的需要,它们的样式与生活需求相匹配。

    D.外销瓷器中的“青花一束莲”,主要器型是大盘、广口盘、深口盘、将军大罐等观赏器,而没有实用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1)《琵琶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写出乐曲因暂停使人产生别样的情愫,也写出了音乐演奏间无声的美妙,诗人听乐入迷和欣赏水平的高超。

    (2)《劝学》中“__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从而达到目标的道理。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使用比喻(明喻)承上启下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赤壁歌送别

    李白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

    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

    1下列对原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写出了赤壁之战前紧张的氛围,“二龙争战”指曹操和孙刘联军隔江对峙,胜负存亡,即将一战而定。

    B.“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前面诗人用“楼船扫地空”五字预示了战争的结局。这两句才把造成这结局的缘由具体说出。

    C.“鲸鲵唐突留馀迹。”这里李白大约是喻指曹操倚仗权势,想吞食东吴。李白在送别的诗行中,并没有完全割裂咏史的情感线索。

    D.“一一书来报故人”,诗人又立即回到现实中来,希望友人走后经常来信报告佳音, 整诗风格显出婉丽和平之调。

    2本诗主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世主有先醒者,有后醒者,有不醒者。

    昔楚庄王即位,退僻邪而忠正,能者任事。当是时也,宋郑无道,庄王围宋伐郑,诸侯说服。庄王归,过申侯之邑。申侯进饭,日中而王不食,申侯请罪曰:“臣斋而具食甚洁,日中而不饭,臣敢请罪。”庄王喟然叹曰:“非子之罪也。吾闻之曰,其君贤君也,而又有师者,王;其君中君也,而有师者,伯;其君下君也,而群臣又莫若者,亡。今我下君也,而群臣又莫若不谷,不谷恐亡无日也。吾闻之,世不绝贤。天下有贤,而我独不得。若吾生者,何以食?”故庄王思得贤佐,日中忘饭,谓先所以存亡,此先醒也。

    昔宋昭公出亡,至于境,喟然叹曰:“呜呼!吾知所以亡矣。吾被服立,侍御者数百人,无不曰吾君丽者。吾发政举事,朝臣千人,无不曰吾君圣者。吾外内不闻吾过,吾是以至此。吾困宜矣。”于是革心易行,衣苴布,食疄馂,昼学道而夕讲之。二年美闻于宋,宋人车徒迎而复位,卒为贤君。既亡矣,而乃寤所以存,此后醒者也。

    昔者虢君骄恣自伐,谄谀亲贵,谏臣逐,晋师伐之。虢君出走,至于泽中,曰:“吾渴而欲饮。”御者乃进清酒。曰:“吾饥而欲食。”御进腶脯粱糗。虢君喜曰:“何给也?”御曰:“储之久矣。”曰:“何故储之?”对曰:“为君出亡而道饥渴也。”君曰:“知寡人亡邪?”对曰:“知之。”曰:“知之,何以不谏?”对曰:“君好谄谀,而恶至言,臣愿谏,恐先虢亡。”虢君作色而怒,御曰:“臣之言过也。”为闲,君曰:“吾之亡者诚何也?”其御曰:“君弗知耶?君之所以亡者,大贤也。”虢君曰:“贤人之所以存也,亡,何也?”对曰:“天下之君皆不肖,夫疾吾君之独贤也,故亡。”虢君喜,据轼而笑曰:“嗟!贤固若是苦耶?”遂徒行而于山中居,饥倦,枕御膝卧,御块自易,逃行而去,君遂饿死,禽兽食。此已亡矣,犹不寤所以亡,此不醒者也。

    (取材于汉·贾谊《新书·先醒》)

    (注)①不谷:诸侯自称的谦辞。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乃退僻邪而忠正 进:提拔

    B. 谓先所以存亡 寤:明白

    C. 谏臣逐,晋师伐之 诘:问罪

    D. 曰:“臣之言过也。” 谢:推辞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退僻邪而进忠正 贤人之所以存也,

    B. 若吾生者,何以食 禽兽食

    C. 吾被服立 枕御膝

    D. 君之所以亡者,大贤也 御块自易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吾闻之,世不绝贤 ——我听说,世间贤良之人不会断绝

    B. 于是革心易行,衣苴布,食疄馂—— 从此之后,洗心革面,改变行为,穿粗布衣服,吃粗糙的饭菜

    C. 宋人车徒迎而复位,卒为贤君 ——宋人派车马官员去迎接,请(他)重新担任国君,(他)最终成了贤明的国君

    D. 虢君骄恣自伐,谄谀亲贵—— 虢君骄纵,(一边)亲自四处讨伐,(一边)谄媚亲近高位之人

    4下列用来描述宋昭公的成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痛改前非

    B. 革故鼎新

    C. 迷途知返

    D. 幡然悔悟

    5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臣斋而具食甚洁,日中而不饭。

    ②天下之君皆不肖,夫疾吾君之独贤也,故亡。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80后快递小哥汪勇在疫情爆发后,牵头建起了医护服务群,成了医护人员“大管家”。他说:“每个人都是让社会良好运转的一个环节。”

    90后护士甘如意在得知武汉疫情严重时,用自行车骑行四天三夜,历经300公里赶回卫生院工作岗位。她说:“虽然基层医院的工作内容简单些,我愿意在这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00后高中生朱如归徒步一天一夜去湖北,主动申请进入医院隔离病区当志愿者。他说:“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都能冲到一线,我们年轻人躲在背后算什么。”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悟与思考?请统一以闽北中学高一学生“李想”的身份,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①围绕“平凡与伟大”这一主题,写一篇演讲稿,在年级大会上演讲。

    ②以“青年一代的担当”为主题,给汪勇、甘如意或朱如归写一封信,交流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