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四川遂宁高一下册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19世纪以前,与中华民族竞争的都是文化和基本势力不及中国的外族。到了19世纪,我们遇到空前未有的变局……在道光年间我们受到重大的打击,才有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的方案。该方案(     

    A.认识到制度变革的必要性

    B.根源于新兴的资本主义经济

    C.迈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D.推动了民众民主意识的觉醒

  •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     

    A.《资政新篇》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天朝田亩制度》

  • 3、从魏源提倡“师夷制夷”,到清政府兴办“洋务”,不过20年左右;从洋务思想到早期改良思想,也不过20年左右;从早期改良思想到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不过十年多的时间;从维新变法失败到民主革命的高涨,不到十年;从辛亥革命失败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也不到十年。这表明(     

    A.政治革新助推西学东渐开始

    B.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日渐成熟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D.社会变化推动思想新陈代谢

  • 4、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下列古人类遗址与原始文化遗存,空间位置标示正确的是(       

       

    A.①——大汶口文化

    B.②——元谋人遗址

    C.③——河姆渡文化

    D.④——北京人遗址

  • 5、据司马光记载:“(宋)市易司法,听人赊贷县官货财,以田宅或金帛为抵当,无抵当者,三人相保则给之。皆出息十分之二、过期不输息外,每月更加罚钱百分之一。”这一规定(     

    A.利于规范市场金融秩序

    B.表明经济法规臻于完善

    C.体现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D.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

  • 6、明朝前期,中央为强化边疆治理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在东北,对女真各部落首领封授官号,并在黑龙江流域设置机构对其进行管理。这个机构是(       

    A.乌里雅苏台

    B.乌思藏都司

    C.奴儿干都司

    D.澎湖巡检司

  • 7、据《宋史》记载“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这说明宋代(       

    A.行政效率得到提高

    B.权力制衡机制日益完善

    C.冗员现象日趋严重

    D.封建专制皇权得到加强

  • 8、如图为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相关数据信息。以下对其解读不正确的是(     

    A.图中信息为魏晋南北朝时期

    B.北民南迁充实了南方劳动力

    C.此间国家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D.北方战乱是北民南迁的主因

  • 9、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认为:“中国人寻找适合中国的政治制度,寻找了两三代,但终究没有寻找到。直到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选择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这些“政治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是

    A.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10、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九月康熙帝曾下令开放海禁,次年正式公布开放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四省通商。然而至乾隆二十二年(1575年),其中的三个口岸被关闭,限定广州一口通商。这一变化(     

    A.使中国朝贡贸易体系逐渐衰落

    B.表明中国海权意识不断强化

    C.使得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D.使得中国对外交流完全断绝

  • 11、汉初孝惠帝、孝文帝开创了汉代“以孝治天下”的教化模式;汉武帝时又把“孝”作为选拔官吏的重要标准,还强调“先尊后亲;尊尊亲亲”。这些政策的推行(     

    A.标志着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B.导致了法家思想走向消亡

    C.消除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D.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 12、日本学者所著的《太平洋战争史》指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陆军的主力仍然被死死钉在中国战场上,寸步难移,中国还两度派军入缅作战。这说明(     

    A.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巨大贡献

    B.中国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抗击了大量的日军

    C.日本侵略者深深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

    D.中国坚定支持被压迫国家和民族的抗日斗争

  • 13、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政治家儒玄双修,以儒学治国,以玄学自修,道教称“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而不少高僧又有高深的玄学造诣。这体现了当时(     

    A.儒学思想主导地位动摇

    B.玄学思想逐渐成为统治思想

    C.佛道思想成为主导思想

    D.不同思想文化之间交流互融

  • 14、秦朝时,首创了文书的抬头制度,即规定了在书写文书时,如本朝代名、帝号或与皇帝言行有关的字等,在其前都要空一格或几格,或重新另起一行顶格书写,或另起一行高出数格书写。此举反映出秦朝(     

    A.以法入礼的思想

    B.中央集权的原则

    C.文臣治国的理念

    D.皇权至上的特征

  • 15、义和团在《只因鬼子闹中原》的揭帖中写道“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对于义和团揭帖分析错误的(     

    A.存在明显盲目排外行为

    B.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

    C.反映先进生产力的要求

    D.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

  • 16、酒器在出土的商代青铜器中占较大比例,用于饮酒的有爵、觚、觯,温酒的有斝、觥,盛酒的有卣、壶、尊、彝,贮酒的有罌、瓿等。这说明商代(     

    A.青铜文化灿烂

    B.阶级矛盾尖锐

    C.民主政治凸显

    D.君主专制加强

  • 17、东周不如西周,西周国力强盛,军事足以控制诸侯,是名副其实的中原共主,所有诸侯国都臣服。西周灭亡,东周王室建立,国力衰弱,不但不足以控制中原诸侯,而且北面临戎狄的入侵,南面临楚国的威胁。这种政治形势(     

    A.根源在于礼法制度衰落

    B.客观上为诸侯争霸提供了条件

    C.是少数民族发展的结果

    D.推动楚国率先成为春秋的霸主

  • 18、明太祖朱元璋说:“上下相维,大小相制,防耳目之壅蔽,谨威福之下移,则无权臣之患”。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他(     

    A.废除宰相

    B.推行奏折制度

    C.设置内阁

    D.设立军机处

  • 19、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下令关闭漳州、宁波、云台山三处口岸,只许广州一处和外商贸易。之后,清政府又陆续颁布《民夷交易章程》《防范夷人章程》等,对外国人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居住场所、行动范围等,都作了详细规定。这些措施旨在(     

    A.保持国家主权独立

    B.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C.保护本国商业发展

    D.抵御西方经济侵略

  • 20、某历史档案馆的一份档案文件上这样记载:“宣统三年八月二十一日(古历)内阁奉,瑞澄电奏,革匪创乱,十九日猛攻楚望台,省城失陷,瑞澄退登楚豫兵轮,移往汉口……已电调湘豫巡抚队来鄂会匪……览奏殊深骇异。”该文件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黄花岗起义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武昌起义

  • 21、1841年1月16日,英国女王在议会演说中谈到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时,虚伪地强调英国“女王子民的生命和财产受到严重的威胁”,英国的皇家尊严受到“严重影响”。女王的这一言论(     

    A.找准了战争的爆发根源

    B.歪曲了战争的侵略本质

    C.描述了战争的基本事实

    D.加快了战争的发展进程

  • 22、如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a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不受重视

    B.b是两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主流

    C.c是唐朝时期,佛道思想成为主流

    D.d是明清时期,儒家思想渐趋没落

  • 23、1901年6月,清廷正式向列强宣战,东南督抚随即与各参战国达成和平协议,并签订“上海租借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各国商民教士产业归南洋大臣……切实保护”等条款。这一现象(     

    A.扫除了民族工业发展的障碍

    B.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C.反映了政府以保境安民为要

    D.体现了适应外交近代化的需要

  • 24、宋代的理学对宋代人的思维观念的改变具有重要意义。人们开始以理性的观点去观察思考社会、自然与人生,并为当时科学技术的繁荣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思想观念环境。如要论证上述说法,下列著作可选(     

    A.《四书集注》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梦溪笔谈》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背景:从三国到五代,________学说日益僵化,社会影响不及佛教和道教

  • 26、 (人物)当政期间,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事件)后,罗马变得空前强大和繁荣。

  • 27、“三国干涉还辽”

    (1)《马关条约》签订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国干涉还辽”,________被迫归还辽东半岛,但向清政府索取________两白银“赎辽费”。

    (2)为了在三年内向日本交出2.3亿两白银,清政府分三次向________银行团、________银行团以高额利息借款3亿两白银

  • 28、早期殖民扩张在欧洲引发了________________,并推动了欧洲的________的发展。

  • 29、台湾:荷兰占据了______________

  • 30、________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 31、1789年,美国举行了第一次总统选举,___________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至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和___________两大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 32、农业新品种引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明朝后期____________在中国推广种植;

  • 33、(1)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的对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宗法制,宗法制继承原则是________

    (2)秦朝在中央实行________,三公是指________、太尉和________;汉武帝将左右亲信近臣组成________;宋代设________分宰相的行政权、设________分宰相的军权、设________分宰相财权。

    (3)元代在地方实行________,同时设立________,管辖________________、青海部分地区。

    (4)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大体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清朝中央设有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________,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________,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34、宋辽议和,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每年送给辽一笔钱财,称为“________”,宋夏议和,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财,称为“________”,1114年,南宋与金订立,________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一笔钱财,称为“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宰相制度是中国传统政治中重要的制度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宰相制度,代不相同,然相因而变,有其趋势,亦有其法则。趋势维何?时代愈前,相权愈重;时代愈后,相权愈轻。法则维何?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是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中国宰相制度的演变情况。

  • 36、战略转移—红军长征

    (1)红军进行长征的原因是什么?

    (2)红军长征时间和结束时间各是什么时候?

    (3)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4)红军胜利长征的意义是什么?

  • 37、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是优秀的政治文化遗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为人类政治文明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和确立起民主政治的各是什么改革?

    (2)罗马人注重实际,崇尚秩序。在扩张征服和统治帝国的过程中,他们发展出体系宏大而缜密的罗马法律。请写出罗马成文法发展史起点的法律文献。

    (3)英国是近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素有“议会之母”的称誉。英国的政府首脑、权力中心分别是什么?

    (4)美国独立后确立了共和政体和联邦制度。请概括美国和英国政治制度的相同点。

     

  • 38、文革时期周恩来和邓小平是怎样整顿的?

  • 3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是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赋予一国的最基本权利。对中国人民而言,没有什么比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更为重要。相信经历过南北战争的美国人民,不难理解统一对一个国家多么重要和珍贵。毋庸置疑,中美国情不同,双方难免存在一些矛盾和分歧,关键是要尊重和照顾对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妥善处理相互之间存在的一些敏感问题,不断增强互信基础。

    ——胡锦涛在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的致辞

    材料二胡锦涛在讲话中就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深化合作提出重要意见。这些意见包括:巩固团结互信,夯实本组织发展的政治基础;加大反恐力度,构筑本组织发展的安全环境;深挖合作潜力,增强本组织发展的持续后劲;扩大友好交流,巩固本组织发展的人文基础;完善内部建设,健全本组织发展的决策机制;秉承透明开放,营造本组织发展的良好环境。

    胡锦涛在讲话中表示,中国将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同各国一道,为创造本地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新成就作出更大努力。

    ——胡锦涛在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美之间最“敏感”的问题是什么?依据所学知识简要概括二战后中美关系的几个发展阶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新时期外交的基本策略。据材料指出中国组织和倡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