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四川广安高一下册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2012年6月17日人民网针对孟子关于“民贵君轻”思想常被引证为先秦儒家“民主思想”的范例,提出了《孟子“民贵君轻”是“民主思想”吗》讨论命题。下列网民对“民贵君轻”的观点认识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以民为本的立场

    B.以维护君权为前提

    C.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D.具有反君主专制的民主平等内涵

  • 2、1917年初,《新青年》尚认为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在中国的传播“似可缓于欧洲”;到1918年10月,《新青年》通过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发出了热情讴歌社会主义的全新言论。《新青年》言论的变化(       

    A.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B.表明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C.预示着中国革命的新发展

    D.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

  • 3、康熙指定少数亲信官员将地方舆情、粮食收成、自然灾害、粮价之类信息亲自缮就奏折,单独呈送皇帝,地方大员、中央官员不得与闻。康熙此举(     

    A.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B.推动了农业的稳步发展

    C.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可能性

    D.保障了地方物价的稳定

  • 4、“往日有苦不能讲,今日理直气又壮。往天穷人三寸矮,今天穷人万丈长。”“金枫子,并红花,分田分土我们穷人要当家,团结起来力量大,打倒土豪和恶霸。”这些民谣体现了(     

    A.农村革命根据地积极性提高

    B.国民革命运动成果突出

    C.根据地减租减息政策的实施

    D.“三三制”民主选举原则

  • 5、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A.宣告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破产

    B.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C.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危机意识

    D.促使知识分子关心中国的发展前途问题

  • 6、建武十五年(39年),汉光武帝“诏下州郡检核垦田顷亩及户口年纪”,“河南尹张伋及诸郡守十余人,坐度田(丈量土地)不实,下狱死”;十六年(40年),“天下刺史、太守以垦田不实下狱死者十余人”。这些举措旨在(     

    A.削弱地方豪强势力

    B.重构封建经济基础

    C.极大提高政府威信

    D.增加政府赋税收入

  • 7、中国古代有功臣配享制度,即一位皇帝逝去后,在已故臣僚中选取功勋卓著的大臣陪祀。这一制度体现了朝廷对该大臣的最高评价。宋神宗时,王安石主导一系列改革,得以在哲宗时“配享神宗皇帝庙庭”,但南宋建炎初年,又“罢安石配飨神宗庙庭”。这一变化说明(       

    A.王安石变法不利于南宋的发展

    B.王安石的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

    C.时代因素会影响对人物的评价

    D.社会越发展对人物评价越科学

  • 8、唐太宗整顿国家机构,建立起“皇权专制——三省分权——政事堂集议”三者结合的中央集权新体制,将君主个人专制与宰相集体议决这种对立面的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由此可知(     

    A.专制皇权遭到了严重破坏

    B.君相矛盾得到了真正解决

    C.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强化

    D.形成了权力交锋的缓冲区

  • 9、2007~2008年,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的马家塬战国墓出土了八枚人面形金饰,这些金饰用金片捶揲而成。人面高鼻深眼,胡须上翘,头戴尖顶帽,具有欧罗巴人种特征(如图)。考古资料显示,此墓当为战国晚期西戎首领的墓葬,此外墓中还出土了玻璃珠、蜻蜓眼等西方输入的器物。这些考古发现(     

    A.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

    B.说明战国时期古代丝绸之路雏形初现

    C.侧面反映西北地区中外贸易频繁

    D.印证了中西文明交往的源远流长

  • 10、下图是四川广汉三星堆 1 号祭祀坑出土的龙虎尊(左)与安徽阜南出土的龙虎尊(右),两件文物成器时间不同,但形制和纹饰都极为相似,这体现了中华文明 (     

    A.源远流长

    B.领先世界

    C.自成体系

    D.多元一体

  • 11、运河的开凿与利用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下图所示的两条运河有何共同之处(     

    ①保障了都城的物资供应        ②都以洛阳作为运河中心

    ③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        ④加强了南北方经济交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2、2023年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琮琮”的名字源于良渚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玉琮。玉琮、玉璧被古人视作沟通天地的神器,更是宗教仪式中重要的礼器。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璧、玉琮基本来自大型墓葬中,而于小墓则罕有发现。这可用于佐证当时(       

    A.出现社会等级分化

    B.神权具有至高地位

    C.贵族垄断祭祀权力

    D.国家形态初步显现

  • 13、抗战时期,“中国军队虽训练犹未充足,装备犹未齐备,外人以为不能支持一周的阵地,竟能抵抗十周。不只军队甘于牺牲,视死如归,一般老幼男女,无不争为军队服务”。这反映了(     

    A.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B.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

    C.抗日战争将取得最终胜利

    D.国民党军队毫无军事优势

  • 14、《汉书·景帝纪》记载“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这一时期统治者尊奉的治国理念是(     

    A.以德治国

    B.以法治国

    C.无为而治

    D.外儒内法

  • 15、清朝建立后,在东北设奉天(盛京)、吉林、黑龙江及在外蒙古设乌里雅苏台,在新疆设伊犁等将军辖区,在西藏、西宁设办事大臣辖区,在内蒙古建立盟旗制度,并在中央设理藩院直接管辖这些地区。这反映出,清代(     

    A.地方行政区的增多

    B.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C.统治进入全盛时期

    D.拥有比前代更大疆域

  • 16、《瀛寰志略》出版后,在朝的统治者、满汉官员、理学家、社会士绅,无不为《瀛寰志略》所展示的世界所惊诧,无不为大清帝国只是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非“天下之尊”的事实所震骇。《瀛寰志略》的发行(     

    A.引导传统地理观的变革

    B.推动各阶层力量的联合御敌

    C.打破了天朝上国的观念

    D.使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

  • 17、《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时期颁发的一部纲领性文件,它的颁布(     

    A.解决了晚清的土地兼并

    B.积极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C.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D.是具有革命性的土地纲领

  • 18、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A.“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B.“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C.“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D.“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 19、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养生学发展的成熟阶段,形成了丰富的养生思想和方法,在具体的养生实践上,重视存神、服气、导引等。这主要体现了(     

    A.封建迷信思想的根深蒂固

    B.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嬗变

    C.儒道佛等思想合一的趋势

    D.文人乱世中的精神追求

  • 20、中华原始文化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中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且分布广泛。位于长江下游地区的文化遗址是(     

    A.临潼姜寨遗址

    B.红山文化遗址

    C.襄汾陶寺遗址

    D.良渚文化遗址

  • 21、有学者在评价清代奏折制度时说:“臣下缄封直达御前……雍正帝每于灯下披览,一日有多至数十通者……又因此等奏折来自四方,同一事有多人具告,如有错谬、虚报,可立时察出,帝即言辞切责,毫不假贷,具折者遂不得不报告真相。”由此可知,清代的奏折制度(     

    A.减轻了皇帝处理政务的负担

    B.标志皇权专制达到顶峰

    C.扩大了政务决策的人选范围

    D.有效地加强了君主集权

  • 22、某同学在评析古代某一制度时用到了以下词组:“简化税收名目,唯以资产为宗,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据此判断,这一制度是(     

    A.租调制

    B.两税法

    C.租庸调制

    D.编户齐民

  • 23、元代“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十分之九)”,而江南税粮又主要来自江浙,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江浙一带的官田税粮在全部赋税中所占比例为45%至65%。由此可知,元代江浙地区(     

    A.均田制焕发出勃勃生机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

    D.农民的纳税负担减轻

  • 24、《隋书·食货志》记载,开皇十二年(592年),“库藏皆满”,开皇十七年(597年),更是“中外仓库,无不盈积”。到隋文帝末年,“计天下储积,但供五六十年”。隋初“国计之富”主要得益于(     

    A.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

    B.郡县制实施效果明显

    C.运河沿线城市的繁荣

    D.政府推行的经济改革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英国大鸦片贩子认为中国禁烟措施损害了英国的利益,________政府宣布对华发动战争

  • 26、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时间轴。

    A_____B_____C_____D_____E_____

  • 27、________年6月10日,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第一批联军从________乘火车向北京进发,在________附近遭到________和清军的顽强阻击,被迫退回天津

  • 28、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对外开放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1980年设立了________、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而2001年中国加入________,使中国更深层地进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

  • 29、1688年,_________,通过不流血的政变,赶走了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二世。1689年,颁布了___________,确立了____________,国王的权力收到议会的限制,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确立。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______________,英国社会进入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

  • 30、________称帝失败,不久死去,北洋军阀中再也找不出一个能统御整个北洋派的人

  • 31、分封制与____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 32、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目的

    措施

    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中央派________出任地方知州;设________统管地方财政;将________编入禁军,定期更换驻地

    为分散机构权力

    在中央设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行政权;________与“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并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

    为抑制武将势力膨胀

    北宋实行________的方针,用________担任枢密院长官;大力提倡________,扩大________规模,提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 33、1933年,日军由东北向________沿线进犯,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

  • 34、按照“________”和“________”的方针,新中国先谈判再建交,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坦以及瑞典、丹麦、瑞士、芬兰建交。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一次建交高潮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完善和加强,反映出封建专制统治加强的轨迹。中国古代封建帝王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请回答:

    (1)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和本质是什么?

    (2)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两对基本矛盾?其发展趋势怎样?

  • 36、辽宋夏金元时期商品经济繁荣的概况是什么?

  • 37、思考点2

    为什么国家要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38、新文化运动的概况是怎样的?(从开始标志、主要阵地和主张思考)

  • 39、简答题

    (1)分封制内容

    (2)宗法制目的

    (3)宗法制核心

    (4)分别解释三公九卿的职能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