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的10%的地主富农手中。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农民获得土地,其实质是( )
A.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B.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
C.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
D.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
2、20世纪六十年代,大量先进典型和英雄人物抒写了改天换地的壮丽诗篇,形成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时代精神,如: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这一时期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
B.取消列强在华特权
C.肃清一切反革命武装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3、19 世纪 40年代,中国某部著作汇集了当时所能得到的外国史地资料,由近而远,按南洋、印度、非洲、欧洲、南北美洲次第编排。其中,辑录有《铸造洋炮图书》《火轮船图说》《地雷图说》《攻船水雷图说》《西洋用炮测量说》等有关各种西洋船炮器艺图说50多幅。该著作的撰写意图是( )
A.总结强国御侮的办法
B.加快近代海军建设
C.适应禁烟斗争的需要
D.践行中体西用思想
4、贞观十二年(638年)七月,针对景教等外来宗教,唐太宗下诏曰:“道无常名,圣无常体,随方设教,密济众生。”这反映出唐朝( )
A.家伦理观念受到冲击
B.胡汉民族差别淡化
C.三教合一趋势得到认可
D.文化的开放和包容
5、毛泽东说:“大别山各兵团没有站住脚,我们不敢开这个会,我也不敢讲这个话,不敢写这篇文章,不敢讲伟大的转折点......这篇文章要等一年半载再写。因为中原的部队站住了脚,胜利靠得住,现在我们要开会分析、估计,大胆地写文章,向全国人民号召,准备在几年内取得全国胜利。”毛泽东这一论断主要基于( )
A.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终结
B.人民解放战争即将胜利
C.民族民主统战线的建立
D.革命形势发生巨大变化
6、唐朝的三百六十九个宰相中有十分之一左右是鲜卑贵族的后裔;战败投降的突厥酋长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以及铁勒酋长契达何力等也得到了唐太宗的信任和重用;在文化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代北及西域族人后裔更是不计其数,如元稹、白居易、刘禹锡等。这体现了唐朝( )
A.实行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
B.民族融合与文化整合加强
C.世家大族依然把持着朝政
D.通过联姻方式来巩固边疆
7、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有一部门的职责是“舍人掌侍奉进奏,参议表章。凡诏旨敕制……皆按典故起草进画”。该部门是( )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枢密院
8、下列内容是近代史上中国各地民众抗击侵略军的斗争,与之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广州城厢内外民众组织团练,用游击战术袭击敌人。 香港、澳门为外国人雇佣的工人纷纷返乡。 天津、烟台、旅顺乃至北京附近,都有民众自发起来袭击侵略军。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习近平曾用“五个创造性”总结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所作的重要贡献,强调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这里的“中国革命道路”是指( )
A.采取暴力革命
B.领导工人运动
C.井冈山道路
D.国共两党合作
10、1979年中国电影观众达到293亿人次,成为后来难以逾越的高峰,电影界喜称为“中国电影复兴之年”:与此时电影大发展相关的背景是
A.中国进入对外开放的新阶段
B.科教兴国成为国家发展战略
C.逐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D.中国共产党开始全面拨乱反正
11、如表为唐宋时期主要省份的公共工程项目数量统计表。据表中信息分析,工程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陕西 | 河南 | 山西 | 直隶 | 江苏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唐朝 | 32 | 11 | 32 | 24 | 18 | 44 | 20 | 29 |
北宋时期 | 12 | 7 | 25 | 20 | 43 | 86 | 18 | 45 |
南宋时期 | 4 | 2 | 14 | 4 | 73 | 185 | 36 | 63 |
(注:此表根据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整理。)
A.经济格局变迁的影响
B.国家政局的变动
C.基本经济政策的调整
D.程朱理学的推动
12、194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援华法案,给予国民政府以经济和军事援助,并宣称是为了“维持中国的真正独立和行政完整,经由基于自助与合作的项目,支持并保护个人自由和结社自由”。美国的这一做法( )
A.加速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进程
B.实质上是对中国内政的干涉
C.有助于中国民主和平的实现
D.扭转了国共两党内战的局势
13、“国父”孙中山在临终前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据此可知,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 )
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
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D.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了
14、有学者评价两税法:“使人民摆脱了奴隶佃农地位,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新时代”。该学者强调两税法( )
A.简化了税收名目
B.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C.扩大了征税对象
D.减轻政府对农民的控制
15、“西夏原是在唐朝夏州地方割据政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国后自称白上国、大夏国,但人们习惯依辽人和金人等称呼为西夏。夏景宗开国,杂用汉臣‘主谋议’,党项人‘主兵马’。在后期八十一年间,正式实行科举制”。在这段表述中,我们寻踪觅迹可以研讨( )
①唐末藩镇割据问题 ②李元昊开国举措
③南北面官制度问题 ④夏辽金宋的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如表是世界上部分原居民在培育农作物方面作出的贡献。表中内容可说明( )
名称 | 地域 | 农作物 |
印第安人 | 美洲 | 马铃薯、玉米、花生等 |
班图人 | 西非 | 甜高粱、西瓜、棉花等 |
南亚人 | 南亚 | 芋头等 |
西亚人 | 西亚 | 大麦、小麦和豆类等 |
A.生产力发展改变生活方式
B.农耕文明发展艰难曲折
C.游牧民族开始了农业生产
D.古代食物物种多源发生
17、如表是唐宋时期主要公共工程数量统计表,这可以从侧面反映出( )
朝代 | 陕西 | 河南 | 山西 | 直隶 | 江苏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唐 | 32 | 11 | 32 | 24 | 18 | 44 | 20 | 29 |
北宋 | 12 | 7 | 25 | 20 | 43 | 86 | 18 | 45 |
金以及同时期的南宋 | 4 | 2 | 14 | 4 | 74 | 185 | 36 | 63 |
A.北方经济呈现衰退
B.国家治理能力提升
C.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南方自然灾害严重
18、宋代以“三帅”分别管理禁军;设立“二府”和“三司”,让枢密使和宰相“对掌大政”;又规定财政收入由各路的转运使主管。由此可见,宋朝政府运作推崇( )
A.强干弱枝
B.崇文抑武
C.内重外轻
D.事权分立
19、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2022年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大关,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18%左右,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这说明我国( )
A.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B.跻身发达国家行列
C.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D.完成民族伟大复兴
20、雷颐在《历史的进退》中说道:“当体制改革作为历史的要求被提出之后,体制内最下层,即功名不高的读书人成为变革的主要动力,发动戊戌维新运动。”为了推动体制变革,康有为主张( )
A.托古改制
B.尊孔复古
C.全盘西化
D.中体西用
21、中国共产党的某次重要会议提出: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该会议( )
A.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宣言
B.系统总结了中国革命基本经验
C.是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的标志
D.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22、杭州亚运会的奖牌“湖山”将良渚文化的精美方形玉琼和圆形的奖章融为一体,体现了鲜明的良渚文化特色,而考古学证明中原地区无论早期的仰韶文化还是后来的龙山、二里头文化,都不精于玉器,多事彩陶、青铜文化为主。这表明( )
A.良渚文化与中原文化未发生碰撞
B.良渚文化比中原文化发达许多
C.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D.中华远古文化具有多元一体性
23、公元780年,杨炎实行两税法改革。两税法把租庸调中的“庸”和“调”都改为以货币缴纳。“庸”原来是以绢和布代役的,是用实物代替劳役。现在改“庸”为货币缴纳,实际是把劳役税改为货币税了。据此可知,两税法改革( )
A.提高了商业和商人的社会地位
B.优化了社会结构及运行机制
C.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遏制了土地兼并现象的蔓延
24、某学者指出,明代学术界发生了朱学让位于陆学的大转变,以“拯救人心”为矢的,竭力宣传理性、精神作用的陆王心学,如同一剂强心针,使明朝统治的机体得以复苏,让士子耳目一新,所谓“一时心目俱醒,恍若拨云雾而见白日”。这主要是因为陆王心学( )
A.强调个体意识,提倡自由思考
B.强调道德的内在性,倡导“致良知”
C.强调理性精神,倡导“格物致知”
D.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倡导“知行合一”
25、正面战场的抗战
时间 | 会战 | 影响 |
1937年8—11月 | ________ | 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
1937年9—11月 | 太原会战 | 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八路军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取得________。 |
1938年1—5月 | 徐州会战 | 李宗仁指挥徐州会战取得________。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
1938年6—10月 | ________ | 是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
1941年12月 | 第三次长沙会战 | 此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长沙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 |
26、1948年秋,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_______阶段。
(1)9月,东北野战军发动声势浩大的_______战役。辽沈战役历时52天,歼敌47万余人,_______全境解放。人民解放军从此在_______上取得对国民党军队的优势。
(2)11月初,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发起规模空前的_______战役。淮海战役历时66天,共歼灭国民党军55万余人,南线国民党军队的精锐主力已被消灭, _____________________广大地区获得解放。
(3)11月下旬,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二、三兵团联合发动_______战役。平津战役历时64天,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基本解放______________。
(4)毛泽东在河北平山_______世界上最小的指挥部里,指挥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并且取得了_______的完全胜利。
(5)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国共两党的_______,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基本摧毁了_______的主要军事力量,为中国革命在_______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27、秦唐帝国中央集权制度
(1)完成下列空格
(2)从秦到唐的中央集权示意图之,反映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3)君权和相权始终是中国历代王朝的一对主要面矛盾,其他朝代还有哪些削弱相权之措施?
28、失败
(1)原因:由于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缺乏________的指导,没有________的领导不可能冲破封建社会的制度和思想,失败是必然的。
(2)影响: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但它沉重打击了________的统治,引起________结构的变化,随着湘淮系光官僚集团的崛起,中央权力下移,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29、中共十九大
(1)________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2)大会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的矛盾。这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3)大会确立_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0、在京官员及各省举人纷纷联名上书。________、________组织了联合各省________的“________”,虽未送达光绪皇帝,但拉开了________的序幕
31、1962年初召开的________大会比较深入地总结了经验,取得了重要成果。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建设“________”的伟大目标,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积极性
32、元朝的统一:________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1279年,元军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
33、世界:工业革命后半个多世纪,______生产方式在英、法、美等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对______和原料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日趋激烈。英国掌握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
(1)英国:在______、非洲夺取殖民地的同时,把目标对准了______。
(2)法国:从______打开侵入亚洲的缺口。
(3)俄国:势力侵入中国东北和______地区。
(4)美国:积极参与到侵华的活动中。
世界主要殖民主义国家都把矛头指向了______。
34、抗美援朝
(1)背景
①________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侵略朝鲜,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
②美国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
③朝鲜政府要求。
(2)经过
①1950年10月,应朝鲜政府要求,以________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
②经过五次战役,中朝军队把美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③________年7月,美国不得不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3)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________ ;志愿军的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________,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有利于发展我国________的________外交。
35、《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是何时?
36、阅读下列四幅图片。
回答:
(1)如果对上述图片事件进行研究性学习,请你为其拟一个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2)上述图片事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意义分别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片三与图片四体现的两国革命道路的不同之处。
37、对内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是怎样的?
(2)城市改革时间和内容是怎样的?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以及过程是怎样的?
38、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抗争史。
请回答:
近代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使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请列举近代前期三次大规模侵华战争及战后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
39、新石器时代
(1)什么叫新石器时代?
(2)新时期时代的生活概况怎样?
(3)新石器时代的主要代表性遗址有哪些?